查看原文
其他

学院要览(一) | 经世致用 济民兴邦:经济与统计学院

广大招生 2021-09-23


  经世致用  济民兴邦  

  经济与统计学院  



1

学院介绍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源于1984年原广州大学经济系,2013年3月由广州大学商学院经济系、会计系及数学学院统计系组建成立经济与统计学院。

△ 院长思政第一课
学院设有经济系、金融系、国贸系、统计系和会计系。学院拥有6个本科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会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和会计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金融和会计;统计学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专任教师99人,教授27人,副教授27人。其中,长江学者1人,珠江学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6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85%以上。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66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63人。


△ 长江学者、经济与统计学院教授刘金全

到阳春一中作励志讲座

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4项、重点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4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发表学术论文近800篇;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主编教材20余部。

△ 新结构经济研究中心成立

学院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先后与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多所国外高校互设交换生项目,开办“2+2”、“1+1+2”等培养模式合作项目。


2

专业介绍

01

经济学专业

(一)学制学位

学制4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二)主要发展方向

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创新班)和基础经济学人才。


(三)培养目标

 1. 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创新班)方向 

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是数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平台。该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宽阔的经济学知识面、良好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经济学优秀研究人才,为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源。


 2. 基础经济学人才方向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知识面宽广,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注重基础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互动式教学、模拟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方式,锤炼学生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


(四)培养特色

1

依托学科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经济学、统计学和会计学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以经济学为核心,着力推进经济学学术硕士、金融学专业硕士、统计学博士等学位点,形成了较完整的培养平台,可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术训练。


2

结合学生生源、就业特点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立足广州“千年商都”的浓郁商业氛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应用能力,着力构建“口径宽、基础厚、适应广州”的“大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


3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培养,通过开设创新思维、经济研究方法、经济学科前沿等系列课程,并结合专题研讨课教学模式、学科技能竞赛等方式,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4

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已开办三届,学习氛围浓厚,不少学生考上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


(五)学生发展方向

 1. 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创新班)方向 

通过夯实经济学理论和数学基础,学生能适宜继续攻读经济管理类专业或相关学科研究生;也可在高科技部门、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与管理工作。


 2. 基础经济学人才方向 

本专业重点培养的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人才,能够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经济分析,为企业、政府的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适合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部门从事数据处理、经济分析与决策等工作。


(六)专业发展前景

经济学是综合分析研究经济增长和衰退的起因及社会经济表象,如通货膨胀、失业率、银行利率、进出口额等背后客观规律的一门学问,对提高人才素质和服务地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0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一)学制学位

学制4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二)主要发展方向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三)培养目标

 1.国际贸易方向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系统掌握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基础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和惯例,适应国家对外经济战略和地方发展要求,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从事国际商务经营与决策管理和分析研究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国际投资方向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系统掌握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基础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基本业务流程,并熟悉有关国际投资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产业分析、消费市场分析、区域经济分析等基本技能,具备国际投资、产业融资及跨国公司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富有宏观视野、创新精神、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科学研究潜力的高素质人才。


(四)培养特色

 1.国际贸易方向 

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训练,确保学生具备中级以上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坚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处理能力;重视创新创业,立足广州“千年商都”的浓郁商业氛围,对接粤港澳人才市场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


 2.国际投资方向 

通过系统专业课程训练,确保学生掌握中级以上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坚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水平;以最前沿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初步独立研究能力,对有进一步学习要求的同学提供进入如“创新实验班”等教学改革班级学习的机会。


(五)职业发展方向

本专业人才具备涉外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专业背景,能够胜任涉外国家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工作,亦可继续攻读经济学相关专业或相关学科研究生。


(六)专业发展前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本土视角、国际视野的专业性人才,对接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03

金融学专业

(一)学制学位

学制4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健全人格、个性突出、基础宽厚、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较强的学习与交流能力;具备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掌握各种金融政策、金融活动的理论分析方法,熟悉各种金融活动的发展动向,具有较强的金融实务专业技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三)培养特色

本专业依托经济与统计学院的统计学博士点(经济统计方向)、应用经济学学术学位硕士点和金融专业学位硕士点进行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形成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求创新、找合作的培养特色。强调学生既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又熟练掌握金融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既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又系统掌握金融理论、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金融工程和投资学等方面的知识;既具有深厚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在知识体系中又注意与本学院优势学科(统计学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相融合。


(四)职业发展方向

本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包括有金融行业监管部门、各类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信托、基金机构、资产管理公司、上市公司证券部、高校或研究机构等。


(五)专业发展前景

金融学专业以基本经济金融理论知识为指引,对于提高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服务经济主体具有重要意义。




04

统计学专业

(一)学制学位

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统计学的主要方法和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具备处理数据问题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金融、保险、商业、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医学等相关领域中从事数据搜集、分析与决策的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特色

本专业拥有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社会知名度高的教师队伍,并在国内统计学领域拥有很好的声誉。本专业建立了众多实习实训基地,可以输送学生到实习基地参与业界的实际分析和项目开发。本专业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竞争力。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强实践、精技能、重创新”的培养模式,体现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行成了“在统计理论研究具有前瞻性、在统计实践应用具有实用性”的办学特色。


(四)职业发展方向

本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多元化,主要有经济金融统计、政府部门统计、生物医学统计、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等方向,毕业生主要到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五)专业发展前景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将对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统计学与其他许多学科结合将会更加紧密,许多学科的发展将依赖于统计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更为复杂数据的处理方法将成为统计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实用快捷的统计方法与技术将更加普及。




05

会计学专业(该专业调整至管理学院)

(一)学制学位

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求,掌握扎实的会计学理论、知识与方法,并能够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知识,熟练掌握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等实际操作及辅助决策等能力,能够适应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创新创业类企业财务会计实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特色

强化学科基础,开设经济学、管理学及会计学等专业平台及核心课程,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深化学科底蕴,开设前沿理论、研究工具及研究方法课程,培养问题探索、分析及解决能力;凸显学科特色,顺应数字经济的时代需求,新设大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创业等课程,并结合省级“粤港澳智慧金财税工程中心”及多元化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提高实践能力;重视学科国际化,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方式,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多所大学,开展双学位本科项目及本硕连读项目,培养综合素质。


(四)职业发展方向

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是成为具备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综合学科背景,扎实会计学理论、知识与方法的专业型人才,能够胜任各类型企业、政府及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及创新创业类企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五)专业发展前景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将继续扎根本土、服务企业转型升级、贡献地方经济增长,同时能够进一步适应时代变革,具备国内升学、出国深造、理论研究能力等未来发展潜能。




06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一)学制学位

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系统掌握数据科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及技术,包括面向大数据应用的统计、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等学科基础知识和数据预处理、数据统计、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数据计算、数据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大数据科学研究能力及数据科学家岗位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


(三)培养特色

本专业属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数学三大学科交叉形成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社会所急需的本科专业,聚焦大数据管理、分析及应用人才的培养。基于OBE理念和新工科理念,教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专业特别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共享协同育人模式,坚持“厚基础、强实践、精技能、重创新”的培养模式,建设创新型集“学、研、训、产”四位一体的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四)职业发展方向

本专业毕业后主要面向:各级政府部门;包括互联网、工业制造、零售电商、医疗制造、交通检测等各种企业、公司、事业单位;各种金融机构;包括学校、科研院所等各种科研教育机构等。


(五)专业发展前景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本专业对接国家战略,对接国家新兴产业的需求,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3

就业深造情况

1.各专业就业率

2.本科生就业情况

(1)就业分布情况

近三年来,我院毕业生去向主要为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企事业单位、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就业人数约占毕业生总数90%,其余约10%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2)知名就业单位

 政府机关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梅州监管分局、广州市财政局、黄埔海关、东莞市财政局东城分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山税务局、汕头市国家税务局


 事业单位 

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大学、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深圳分中心、广东邮轮专修学院、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社会团体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福利院、广州市明镜社工服务中心、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


 大型企业 

中国电信、中国人寿、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证券、中国工商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国泰君安证券


3. 毕业生深造院校

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4

学生获奖情况


●  詹昊林 王镱洵 朱以生

2019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国家级】


●  詹昊林

2019年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村承包地制度改革的探索——以佛山南海为例,广东省十五届挑战杯特等奖【省级】


●  黄颖诗 蒋燕惠 侯卓豪 李晓彤   

2019年环卫服务市场化的发展现状与改进方案研究——基于广州市天河区的调查分析,广东省十五届挑战杯一等奖【省级】

●  周伟娟 黄小东 张翰 陈晓云 罗乔宇 童家芳 

2019年“三权分置”视阈下农村闲置宅基地的二次利用——以广州市新基村为例,广东省十五届挑战杯一等奖【省级】


●  张舒婷

新媒体创意类主题教育活动省级 二等奖【省级】


●  陈翠填

新媒体创意类主题教育活动省级 二等奖【省级】

●  朱乔莹

第十一届广东省约创联盟“共创杯”企业沙盘模拟大赛 二等奖【省级】

2018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优秀奖【国家级】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 三等奖【国家级】


●  张思敏

第三届“笔墨先锋”全国硬笔书法大赛学生组优秀奖【国家级】

第三届全国书法硬笔书法网络大赛佳作奖【国家级】

全国诗书画家创作年会硬笔组二等奖【国家级】

●  黄仕琪

第十一届广东省约创联盟“共创杯”企业沙盘模拟大赛 二等奖【省级】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 一等奖【国家级】

全国大学生2017约创联盟超级联赛 三等奖【国家级】

第二届“互联网+企业模拟经营——未来领袖” 荣获“全国100强选手”称号【国家级】


●  郭艺 陈青云

201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二等奖【国家级】


●  梁梓钧

201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三等奖【国家级】

●  陈丽敏

2017“金彩杯”大学生金融知识挑战赛 一等奖【国家级】


●  陈锦泰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摄影比赛 三等奖【国家级】

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摄影大赛 优秀奖【国家级】


●  叶晓婷

2018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优秀奖【国家级】


●  黄丽晓

2018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优秀奖【国家级】

●  黄子珊

2018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优秀奖【国家级】


●  邹颖慧

2018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优秀奖【国家级】


●  吴慧沂

2018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优秀奖【国家级】


●  梁静妍

2018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优秀奖【国家级】

●  杨爵恩

2018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优秀奖【国家级】

2018年“让爱暖冬,用心传递”e春节优秀网文评选 三等奖【国家级】


●  李楠

2018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优秀奖【国家级】


●  孙琳曼

2018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优秀奖【国家级】

第二届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 二等奖【国家级】

●  李晓彤

201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优秀奖【国家级】


●  周昕昱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国家 二等奖【国家级】


●  廖金兴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等奖【国家级】


●  姚晓佳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等奖【国家级】

●  骆芮如

Bridge+全国青年商战模拟大赛 二等奖【国家级】


●  刘婉媚

Bridge+全国青年商战模拟大赛 二等奖【国家级】


●  邬兆琪

第一届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 一等奖【国家级】


●  冯晓萍

第一届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 三等奖【国家级】

●  蔡丽婷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大挑) 一等奖【省级】

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 优秀奖【国家级】


●  梁家敏

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 优秀奖【国家级】


●  连曼琼

泰国英语辩论公开赛 优秀奖【国际级】

滑动查看更多



5

国内外交流项目

1.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学院已与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开展了经济学、金融学和会计学的“2+2”与“2.5+1.5”国际交流项目,学生在广州大学就读2或2.5年后,经学生申请可以去合作高校进行交流学习,交流期间的学分可以互换,修满学分后能获得国外大学的学位和广州大学的毕业证与学位证。


2.“第二校园”访学

每年组织学生去国内著名高校交流与访学,开阔学生视野,每年上、下半年各1次,为期1周左右。


6

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20-39366731

网站:http://ses.gzhu.edu.cn/

微信公众号: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

学院网站

学院公众号


 精彩推荐 


编辑:赖佳威
责编:肖斌 胡韵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