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伊索寓言》是耶稣会士利用中国资料伪造的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19-04-14

《伊索寓言》是耶稣会士利用中国资料伪造的

作者:诸玄识  董并生

按:本文是友人诸玄识、董并生两位先生的作品。转载者不得更改标题,并署明作者为:诸玄识、董并生。


(一)没有文字的假古典

西方在15世纪之前,即在依靠四大发明(印刷和纸)锁定与规范表音符号(字母)之前,不存在文字和文献。

最早在17世纪晚期,西方的字母表音文字开始有了中国文化和汉语雅言的“表意内涵”(在华耶稣会士的翻译文本是西方摄取“中文表意”的重要途径);即大卫·波特教授称“汉字密码”,莱布尼茨称为中国式的“哲学语言”,韦查德教授称(汉语式的)“文明的声音”,艾兹拉·庞德称(表意的)“诗的媒介”……。

如此的以表音为形式、以表意内容的西方文字,带来了“西学爆炸”——基于中华文明的成就塑造现代西学,伪造西学传统。

虽然西方在15—17世纪也有文字和文本,但由于没有合理的“表意”,其语言都是十分糟糕的:要么俗不可耐(世俗文字),要么神不可信(宗教文字);但是,它们都在18—19世纪被改写或重写,从而都变成了“经典、古典”。

这就是说,西方在18世纪之前,由于缺少“表意内涵”,其文字不胜任于书写经典;而在15世纪之前,由于无法对付声音的时空变异,则它的表音文字根本无法产生。 


(二)近代早期的累进伪造

史塔萊特(Vincent Starrett, 1886—1974年,美国作家)说:“伪造数不胜数……。谁是荷马?……耶稣的存在仅靠‘约瑟夫斯’的一段话,它却是一个虚构插曲。谁写的《伊索寓言》?侦破这些伪造的手稿、伪造的书籍和伪造的段落,成为学术项目之一。”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的吗?关于它的来历,主流西方追溯至中古后期;据说,一位名叫马克西姆斯·普拉努得斯(Maximus Planudes, 1260—1330年)的希腊修道士,发现了《伊索寓言》的“古代手稿”,并且为其写介绍。

尽管伯明翰大学古文献专家尼斯贝特说,普拉努得斯是“整个的《伊索寓言》伪造者(wholesale forger of Aesop's fable)”;但是,鉴于整个的西方上古和中古都没有文字与文献,我们认为,普拉努得斯这个“人”及其所发现的《伊索寓言》这件事,都是很迟才出现的。



进而,文献学家理查德·本特利(Richard Bentley, 1662—1742年)揭示《伊索寓言》是“后世伪造”的;我们将在下文详述,它恰恰是在本特利出生前夕,在明朝出笼的。

当然,所有的在18世纪以前的西方文本又被都重写和“经典化”。纽约大学教授杰奎琳指出:在18世纪,《伊索寓言》已被重写,使之更科学、更人性化;使用不同类型的动物改写《伊索寓言》,从而把它经典化;已改变了这个传奇生成和文化内涵,使它更适合于现代;由此,该文集成了西方知识遗产的要素。

奥格尔比(John Ogilby, 1600—1670年)“翻译”《伊索寓言》(1651年)是迈出的第一步,由此逐渐发展“新古典主义民俗传统”,从而使它被经典化。
 

(三)在中国原创的《伊索寓言》

上文关于《伊索寓言》的来历,既然西方的追溯(中世纪的普拉努得斯“发现手稿”)是假的;那么,它来自何时何地?但无论如何,《伊索寓言》不可能属于那被虚构的“古希腊”的。

竟然在中国发现一条线索,即:明末耶稣会士编写过相关内容的作品。一般都说,这是“古希腊《伊索寓言》在中国的最早译本”。然而不存在西方原著,哪来“中译本”?反倒是,中国在明代和前朝已有大量的相关故事的原型;例如该书中,不仅有出于佛经的故事,甚至还有源自唐代柳宗元的笔记小说的内容。

原来,所谓的“伊索寓言”是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所杜撰的旨在对抗中国文化的“证道故事”的翻版。主要是在明朝,耶稣会士使团知道其内容狭小的天主教文献,根本不能与儒释道典籍相匹敌;于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利用中国古代文学资源,开发出让中国信众喜闻乐见的“证道故事”,从而促进其传教活动。在几十年间,居然形成几百种相关书籍,它们也构成西方人伪造“希腊文献”的渊薮

耶稣会士编写喻道新说,目的在说明教义、开示教众,利玛窦的《天主实义》便是这方面的首创。金尼阁在中国信徒的帮助下产生了《况义》,它是《伊索寓言》的前身;而后在“伊索”的名下,汇集了许多亚欧大陆的相关传奇。在耶稣会士产生《伊索寓言》的过程中,明朝有相关的动物寓言的书问世,即董德镛著《可如》和李世熊著《物感》;有人说他们受到“西学”的影响,而我们则认为相反——这两部书自然也就成了耶稣会士采撷的对象


(四)《伊索寓言》前身的儒学内容

先有金尼阁《况义》,后有《伊索寓言》。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出于传教的需要,于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用中文编写了一本小册子,在西安刊行;据说,由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口授、中国天主教徒张赓笔传, 取名为《况义》(见下图),共收寓言小故事38则,正编22则、补编16则,全书约六千余字。

为什么有人说它是《伊索寓言》的中文节译本呢?原来,据说法国国家图书馆有两种《况义》版本,其中之一封面上写有「伊索寓言选集」字样。“……拉丁文书目《伊索寓言选集》(Selectae Esopi Fabulae),封面上又书「金尼阁神父所译的某些伊索寓言」(Quaedam Aesopi Fabulae a Patre Trigault)。”



早期的中国学者强调《况义》是《伊索寓言》,说是由金尼阁“写成或译出”,“殆为伊索寓言”。究竟是“写成”还是“译出”呢?“殆为”也是不确定的语气。实际上,与其说先有一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全集》,再据以译出“伊索寓言”选本《况义》;毋宁说,是金尼阁神父为了布教编纂了《况义》,之后才被托名为“古希腊”奴隶伊索创作的《寓言》,最终被扩编为《伊索寓言全集》。

《况义》使用儒学概念、收入柳宗元的作品。巴黎所藏《况义》全文本分正编与补编两部分,其中正编22篇,补编16篇。正编“义曰”部分,间或采用儒学的概念,如第二篇:“义曰:治人以刑,不如以德”,为《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政治理念。补编中包括《罴说》、《蝜蝂传》两篇唐代柳宗元的作品。

怎么可以说这是“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呢?


(五)《伊索寓言》前身的佛学内容

明末耶稣会士所述证道故事与佛经故事关系微妙。耶稣会士创作时,或用类似佛教《百喻经》文体(如《况义》),而其某些所谓古典故事,则有袭用汉译佛典故事情节者。最典型的是《况义》的第2则故事《南北风相争》。这篇故事所使用的文体,是典型的佛教中文譬喻类文献的文体: 

南北风争论空中。北风曰:阴不胜阳,柔不胜刚,叶焦花萎,百物腐生,职汝之由。我气健固,收敛归藏,万命自根,尔无与焉!南风答曰:阴阳二气,各有其分,备阴偏阳,两不能成。若必觭胜,我乃南面,不朝不让,是谓乱常。南言未毕,北号怒曰:勿用虚辩,且与斗力。乃从空俛地曰:幸有行人,交吹其衣,不能脱者,当拜下风。南风不辞,北乃发飏,气可动山。行人增凛,紧束衣裘,竟不能脱。于是南风转和,温煦热蒸。道行者汗浃,争择荫而解衣矣。北风语塞,怅悔而去。 

来华耶稣会士第一人利玛窦所述证道故事也有出自佛经。如利玛窦所述《空井喻》云: 

尝有一人,行于旷野,忽遇一毒龙欲攫之,无以敌,即走,龙便逐之至大阱,不能避,遂匿阱中,赖阱口旁有微土,土生小树,则以一手持树枝,以一足踵微土而悬焉;俯视阱下,则见大虎狼张口欲翕之,复俛视其树,则有黑白虫许多,龁树根欲绝也,其窘如此;倏仰而见蜂窝在上枝,即不胜喜,便以一手取之,而安食其蜜,却忘其险矣;惜哉食蜜未尽,树根绝,而人入阱为虎狼食也。 

这篇《空井喻》实际上是来源于唐代僧人义净(635-713)所译《佛说譬喻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