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唐代科举----颠覆某些“专家”的高论
唐代的科举制度,与后世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同于宋代,更不同于明清。以后世的科举制度想象唐代,是错误的。有人说,后世科举比唐代公平、合理,更是乱弹琴。
完善而规范的科举制度,草创于隋朝,成熟于唐朝。自此,读书改变命运,成为中国历史的绝对主流。
著名的韩愈,三岁成为孤儿,靠兄嫂抚养。不久,兄长去世,韩愈及其侄子,靠嫂嫂一个人抚育成人。《新唐书·韩愈传》说:“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
王播,是进士擢第、两次出任宰相的大唐名人。他是贫穷的孤儿,少年时代,曾客居扬州一寺院里读书,靠与僧人们一起吃饭糊口。僧人们厌恶他,有一天,故意提前开饭,等王播按时赶来时,饭已吃完。二十多年后,王播衣锦还乡,旧地重游时,他发现自己当年在寺院的题诗,已被精心装饰。王播颇觉有趣,便题写两绝句于其后:
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在唐代,众多草根,因为进士及第,成为天下闻名的书香门第。此类例子,举不胜举。
一、地方选拔进京会试人才
要想搞清楚唐朝的科举制度,并不容易。因为,唐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一直有变化,用今天的话说,便是一直在进行改革、调整,但其核心内容,变化不大。
唐代宰相杜佑在《通典》卷十五说:“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并具学篇。每岁仲冬,郡县馆监课试其成者,长吏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行乡饮酒礼,歌鹿鸣之诗,征耆艾、叙少长而观焉。既饯,而与计偕。其不在馆学而举者,谓之乡贡。旧令诸郡虽一、二、三人之限,而实无常数。”
大意是,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沿用隋朝的做法。到京城参加考试的人员,是由各个州府选拔出来的,朝廷给了各州府指标,大州(唐代按照各州人口数量,分上中下若干等)每年推荐3人,中州2人,小州1人。如果州里考生确有才华,多推荐也是可以的。
各州推荐到朝廷参加考试的人选,也是通过考试产生的,考试科目、程序、内容与全国统考完全一致。为了确保各州考试公正,各州必须将考试题、考生的答卷,随考生一道,送到朝廷审核、备案。
人选确定之后,州里官员就要把本州德高望重的老者请来,举办一个叫做“乡饮酒礼”的庄严而隆重仪式,一是昌尊老之风,二是庆祝这些学子学成,三是给学子们饯行、打气,争取获得好成绩,为本州争光。
活动结束,考生们就随同州府派遣到朝廷汇报年度工作的官员一起,赶赴京城,一路自然是包吃包住。安史之乱后,由于州府“上计”不正常,政府便发给考生一定数量的银子,由他们自行赴京。家里条件好的甚至带着仆人出发,家里穷的可能步行赶考。没考上又不肯回家,自己坚持要留在京城学习,来年再考,那就是考生自己的事情了。
进京后,州官们首先带着考生来到户部。户部搬出户口档案,一个个核实考生的身份,谨防假冒。
到了十一月一日,州官们带着考生来到皇宫。这天,皇帝接见全国的考生。
之后,州官们把考生交给了礼部,去忙自己的事。考生们从此按照礼部的安排活动。礼部组织全体考生到国子监,拜祭至圣先师孔子。之后,考生们就留下来听学术讲座。考生们仰慕已久的大师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进行学术演讲。此时,全体学生尽管提问,大师们现场答疑。在此期间,考生们不用为吃饭发愁,因为政府管饭。
听讲座、请教问题免费,吃饭也免费。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好多天,因为考试日期必须选一个吉祥的日子。
决战时刻到了,考生们来到戒备森严的考场。考场四周由军队守卫,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考生进入考场,要搜索衣服,以防夹带作弊。
二、一年一度的考试科目
科举考试的科目,按照最初设计,有六大类,用当今说法叫做六个专业: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
秀才科选拔标准太高、太严,据杜佑说,唐太宗时期,若地方推荐秀才考试没过关,就要治州官之罪,导致地方推荐参加考试的人越来越少。贞观以后,这个科目便取消了。
这就是说,唐朝事实上正式实施考选科目只有后五类。下面分别说说各科考试内容和方式。
1、明经科。唐代教育和科举中,将儒、道经书分为正经和杂经,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必修课、选修课。
确定的九部正经,又根据重要性和难易程度,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其中《礼记》、《左氏春秋》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春秋》、《谷梁春秋》为小经。
这些经书,是全国学生的必读书、必考课程。因此,既然是参加明经科考试,就必须多学习其他经书,比如,《孝经》、《论语》、《老子》。
明经科考试,又分为三种:通二经、通三经、通五经。唐朝取士,既欢迎“专业”人士,也鼓励广博之才。九部正经中,你学通学透其中两部,照样是人才,不过强调,两部中必须大、小经各一部;知识广博,能学通五部经书,自然也是人才。
科举考试,绝不鼓励死读书、读死书。考试程序,就是闯关,过了这道关,才有资格进入下一道关:
首先是帖经。从要求背诵的经书中,挑出一些来,进行默写、填空。这是考察学生的基本功,该记该背的东西掌握了没有。
其次是口试,即面试,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经书的理解水平。用今天的话来说,经书,全是理论的东西。如何考试呢?唐朝选择了口试。考官出题,考生现场答题,可以与考官展开辩论。
第三是笔试。是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考题是三道“时务策”,考官针对社会或者政府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出题,请考生拿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可能是一个案子如何审理,可能是一个经济难题,也可能是一个军事难题,等等。在《全唐文》中,辑录了大量这类考题,后面我们会提供几道供大家欣赏。
闯过三道关,才能被录取。
明经科每年录取在一百人左右。唐朝科举录取,并无固定数额,多视考生情况而定。
2、进士科。进士科考试,也是三道关。
第一是帖经。默写、填空经书。
第二是作文。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诗赋考试。据《封氏闻见记》,“旧例,试杂文者,一诗一赋”,就是说,做一篇赋、一首诗。这是考查学生们用文学手段阐述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第三是笔试。也是时务策考题,共五道,比明经科考试多两道。
明经科和进士科考试主要不同之处,在第二场,一个是考试对经义的理解水平,一个是考试用文学手段阐述经义。
3、明法科,即法律学。
这是两道关:
第一是帖律、令。考察基本功,对要求背诵的法律条文进行默写、填空。
第二是笔试。是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考题是十道“策试”题,一个个具体的案子,如何审理等,并写出审判书来。
4、明书科,书学,即当今的文字学和书法。
这是两道关:
第一是考察基本功,对《说文》、《字林》两部著作进行默写、填空。
第二是口试相关内容。
5、明算科,即数学、天文学。
这是两道关:
第一是根据十部数学书,出20道题,请考生解答。
第二是口试相关内容。
上述考试,分别由相关部门组织,阅卷之后,拟定初步录取方案。然后,将录取方案和考生试卷,一并送到宰相哪儿,经宰相们审查、商议后,确定录取名单,再张榜公布。
唐朝的考试,是十分灵活的,因为其目标明确:取才。因为是求人为本,所以,要把基本功扎实、学问深厚的人选拔出来。对于博学多才的,可以不限于这六大专业,唯才是举。
三、其它一般科目
正如杜佑所说,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等科,仅仅是“常贡之科”,即通行的一年一度的考试。
唐朝经常性的科举考试的内容,还有很多。
1、军事科。学生来源同其他科目,由地方选拔推荐,考试由兵部主持。《唐六典·尚书兵部》:“凡应举之人有谋略 (谓闲兵法)、才艺 (谓有勇技) 、平射 (……) 、筒射 (……),皆待命以举,非有常也。若州府岁贡,皆孟冬随朝集使以至省,勘责文状而引试焉,亦与计科偕。有二科:一曰平射……二曰武举。”
军事人才分为四大专业:
一是智谋型(兵法);
二是战场领兵搏杀型(勇技);
三是近射(平射);
四是远射(筒射)。
这四类人才,平时随着国家征召命令下达,地方及时推荐。同时,国家一年一度的军事科考试,地方则按照其他科举考试模式,选拔人才后,与汇报工作的官员们一起,到京城参加考试。军事科考试分为两大专业:平射、武举。考试内容包括战技和带兵能力,考试方式有实际考察和面试。从此大致推断,主要以选拔基层武官为目的。
大名鼎鼎的郭子仪,就是通过这类考试后,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2、明经科考试不断扩展延伸,又有了三传科、三史科、三礼科、崇玄科等,是专业越分越细的表现。考试过关,身份等同于明经科。
崇玄科是针对道家经典的考试科目。
三礼(即《礼记》、《周礼》、《仪礼》,另有大唐《开元礼》)科,则是选拔礼仪制度人才的科目。
三传科,是将《春秋三传》列为一个专业,来实施考试。
三史科之所谓“三史”,就是《史记》、《汉书》和《后汉书》、《三国志》。
3、童子科,即专门针对神童开设的考试。十岁以下的小孩,精通一部经书和《孝经》、《论语》,且通过其他相关考试,就给予做官资格。这主要是为了发现人才、储备人才。
孩子们通过考试后,会让他们继续接受教育,等到长大成人,才正式起用他们。这种做法效果还真不错,两个著名的宰相级人物,如刘晏、李泌,就是典型代表。
4、弘文馆、崇文馆考试。弘文馆,是门下省直属的学校;崇文馆,是太子府所办的学校。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数量极少,各二三十人,均为皇室近亲子弟、朝廷重臣子弟、功勋卓著的烈士遗孤。其师资力量自不必说。朝廷给予这两所学校单独举办科举考试的特权,通过者即授予进士及第、明经及第的资格。
但是,勋贵子孙们往往耻于参加这类考试,为了一辈子抬头挺胸做人,纷纷跑去参加全国统考。比如,杨国忠做宰相时,他的儿子不敢碰进士科,便去应明经科考试,考完后知道没戏,便让杨国忠去走后门。
5、斋郎考试。古代社会高度重视各种祭祀活动,太常寺设有专职祭祀队伍。其中相当一部分便是少年男子,他们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官员子弟。政府为他们专门办有学校,一边读书,一边参加周期性的祭祀活动。到一定年龄后,参加政府举办的专门考试,“试两经,文义粗通,然后补授”,通过后,即授予官职。当然,大多是低级职务。
6、医药科考试。这是医药机构独立举办的考试。
7、天文科考试。这是天文机构独立举办的考试。
8、职业技术考试。这是工程技术机构独立举办的考试。
9、音乐舞蹈科考试。这是艺术机构独立举办的考试。
是否还有其他科目的考试,不得而知。
唐朝科举取士的范围广吧!用今天人们挂在嘴边的词儿来说,够科学的吧!
提醒一下:此时,欧洲的国王们,个个是文盲。
四、天子门生科目
在唐朝,规格最高的考试是制科。
制科,是国家根据当前工作重点难点,由朝廷下“制”书,有针对性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科目。制科考什么,什么时候考,并不固定,随机性很强。比如,当前打仗急需优秀人才,朝廷就设置“武足安边科”;感到需要发掘治国良才,就设置“文以经国科”。在史籍中,可发现其名目极多,诸如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才膺管乐科、博学宏词科,等等。
因其是着眼于实际需要的人才选拔,所以,制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时务策”,即针对具体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参加制科考试的考生,也是由全国各地推选出来的。
这科考生的成分,十分复杂。他们可能是普通百姓,可能是已获得进士、明经及第,但尚未授予官职的人员,可能是在职官员。
制科录取的人员极少,多不过十来人,少至一两人。因此,竞争同样十分激烈。
唐朝所有考试中,唯有制科,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也唯有制科考试过关者,可以立即获得相应官职。
其它考试,均由中央相关部委组织,而且考试及第者,还必须接受吏部考选后,才能获得官职,等个年把正常不过。
因此,按照中国传统,唐朝的科举中,唯有制科及第者,才算是天子门生。
关于制科考试,有两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第一,活跃在制科考场的,大多是已有功名(如已经进士及第、明经及第)、已有官位的才子们。史籍中某人明经、进士及第后,又有这个那个功名,多是指参加制科考试的成绩。可以说,唐代的著名人物,大多有如此辉煌的经历。比如张九龄,比如裴度,比如白居易。这些才子们参加到制科考试中来,其他人来应试,唯有当分母的份。
第二,尽管制科及第很牛,可是,唐朝人认为进士科才是最牛的。因此,唐代的才子们,在没有考中进士之前,拒绝参加制科考试。因为他们认为,直接通过制科进入仕途,是十分没有面子的。
从实际效果来看,制科,等于是为进士、明经及第者们搭建了一个第二轮赛场。
因此,严格说,制科不属于科举范畴,而是和吏部铨选干部一样,属于对在职干部进行考察、提拔、任用的手段之一。
五、录用制度
考生一经录取,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至于做什么官、什么时间做官,得经过吏部考选之后,才有结果。这是干部管理制度范畴的内容,暂且不谈。
据《新唐书·选举志下》:
1、明经科录取者,按照成绩好坏分为四档,第一档的任职级别是从八品下,依次往下降一级。
2、进士、明法,只分两档,任职级别分别为从九品上、从九品下。
3、明书、明算录取的人数少,就一档,为从九品下。
显然,按照政府最初的设计,明经的档次,是高于进士科的,明经科第一档的任职级别,比进士科第一档高出三级。进士科与明法科等级一样;明书、明算两科,与前者成绩较差的一样。
这就是说,在唐初科举考试设计者眼里,进士科与明法、明书、明算没啥区别,最珍贵的是明经科。按照当今“学者”的理论,这些规矩属于“法律”,比如当今的公务员选拔制度啥的。
社会一再改变唐朝政府的价值观。人们不参加秀才科考试,朝廷没招,只好停办秀才科。政府确定明经科出身的级别高,但是,全社会不买账,人们就要以进士科及第为荣,有才华的考生蜂拥到这边来,进士科想不珍贵也不行。
政府乖乖就范,而不是强制推行自己的一套“法律”。
唐人封演也是进士及第者,他在《封氏闻见记》说,早在唐太宗时期,才华横溢的进士科考生,便“声振京邑”。到了唐高宗时,进士科考生更是群英荟萃,青年才俊全集中到这里来了,朝廷不得不千挑万选,慎之又慎了。
由于全社会追捧,把进士及第称为“登龙门”,自然而然地,进士科出身的官员,也最为得志。进士及第者,解褐(脱下民服,穿上官服)即第一个官职,往往就是很好的岗位。经过十多年的锤炼,便身居高位。
由于全社会追捧,无数的公子王孙,放弃门荫做官、两馆考试的机会,加入到进士科考试大军中来。这类例子也是不胜枚举。
在唐代人心目中,排行第二的是明经科。其实,明经科也是人才辈出,著名人物如裴耀卿、元稹。但是,这丝毫改变不了明经科的总体黯淡形象。
明经、进士二科,主导了唐朝科举,这两科每年录取的人才,平均在120人左右,大致比例是:进士科20人,明经科100人。
明法、明书、明算,每年录取的很少,每科只有几个人。
由礼部(早期是吏部)组织实施的国家级考试,每年录取的人数总共在140-150人之间。这个数字,并不包含以下几种考试选拔的人才:
1、其他各部委自行组织考试录取的专业人才。各部委的一般官位,多为自行选拔的人才。
2、岭南地区的“南选”。岭南地区相对落后,让这里的考生与中原士子同台竞技,是有失公平的。所以,朝廷在岭南地区单独举办了专门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一般先在岭南做官,若真有才,也会调到中原为官。岭南各县的官员,以及各州的副职以下的岗位,基本出自“南选”人才。不过,也有不服气而选择参加全国统考的,比如张九龄,还一举高中状元。
3、征辟的特殊人才,比如众所周知的李白入官。
有趣的是,尽管参加进士科、明经科考试的人才极多,朝廷却始终不肯提高录取率。尤其是进士科,唐太宗时期,平均每年才录取八、九个人;后来录取有所增加,但最多时,也才三、四十人。
我以为,朝廷是有意不提高这两科的录取率。这是为了建立一种优中选优的机制,为朝廷选拔出精品级的高级干部后备人才。将他们放在重要的基层岗位锻炼后,逐步提拔,经过大浪淘沙,遴选出来高级官员的素质就有保障了。
唐代的官员,共18000人左右,但是,这包括了全部的文官、武官、内廷官员。其中,武官所占比例甚大。唐代拥有约600个军府,每个军府6名官员,这就是3600人。此外,诸卫和前线等常设部队的军官数量也不在少数。估计全部军官人数不下4500人。这就是说,真正的文官,至多13000人。
根据唐代制度,按照五大常科录取的人数,足以为核心官员队伍提供人才保障。以平均每年录取145人、每个官员从政30年计,那么,每年在职的人员高达4300人以上,足以覆盖朝廷和全国约330州、1500县的核心岗位。
事实上,唐代政府的官员队伍的主体,或者说核心力量,就是这批通过进士、明经考试的人员,他们或为朝廷大员,或为州县长官,或为前线部队的幕僚乃至指挥官,携手创建了大唐盛世。
从唐朝开始,中国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靠自己的才华获取职位,才是光彩的、荣耀的;靠祖宗的荫庇,是耻辱,自己会感到抬不起头,全社会也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