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代的地图测绘水平之高,颠覆你的认知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0-08-19
来自专辑
原汁原味的中国古代史

一、在中国,地图向来是寻常物

 绘制并利用地图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

 根据《尚书·禹贡》,可以推断,尧舜时期,就应该出现地图,否则,仅凭这篇文字,是难以让人们准确掌握天下九州的自然经济人文地理的。

事实上,《尚书·禹贡》是一篇典型的全国地图的说明书,也是后世史家撰写《地理志》的范本。

 可以肯定的是,最晚在商朝,地图就进入实用阶段。据《尚书·洛诰》,三千多年前,周公建设洛阳城:

“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

意思说,通过占卜初步选定了城址,便画好地图,派使者送给天子审定。

 进入周朝后,地图,被全面应用于国家管理。在经济建设上,《周礼·地官司徒第二》:

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与其野。

在周朝,大司徒通过掌握全国地图、人户数据,来协助天子治理国家。地图上,不仅画出了天下九州的边界和距离,而且有各诸侯国和城池及其疆界、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等,还标注了各地名称、物产等。

 在周朝,地图已经高度普及了。《周礼·地官司徒第二》:

地讼,以图正之。

    意思是说,如果百姓之间发生土地疆界之争,当地官员就根据国家的地图来裁决。负责处理百姓田间地头之争的,一定是全国最基层的官吏。不难看出,三千年前周朝时,在类似于后世的县衙,就广泛使用地图管理全县的地产了。由于西周时的土地分配是实时变动的,所以,全国地图的实时更新,必然是通过全国各县衙门来实现的。因为百姓们知道衙门有地图,所以才有了这种官司。

    丱人是负责管理全国矿山的官员。如果依法允许开采时候采矿,丱人便勘测好采矿地,画好地图授予采矿者。《周礼·地官司徒下》:

丱人,掌金玉锡石之地,而为之厉禁以守之。若以时取之,则物其地,图而授之。

 负责全国的地图管理与测绘的,是夏官,类似于兵部、国防部,具体负责的是其下属机构职方氏。《周礼·夏官司马下》:

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穀、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其利金锡竹箭……

 职方氏,即国家地图局,负责管理天下地图。在周朝职方氏地图上,不仅中国的一切,九州的地理位置、山水、物产、人口等等,一应俱全;而且,四夷八蛮的地盘及其地上的东西,啥都有。


战国时秦国的县地图,木版,出土于天水放马滩秦墓。

绘制并标注了河流、居民点、林木、地形、道路里程等。


出土的春秋战国以来的地图证明,在汉朝以前的地图已经接近成熟,也充分地证实,我国史籍中关于地图测绘和管理制度的记载,是高度可靠的。


成语“图穷匕见”中的图,就是地图


此后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负责管理地图的衙门,均称为职方。

到了唐代,“全国地图”,已经是普通不过的东西。广大的文人、武士、商人,乃至于和尚、道士,大都对大唐江山了如指掌。

《太平广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家住江南的陈季卿进京参加进士科考试,立志不中不回家。离家已经十年,一直没考中,钱也花完了,滞留京城靠卖字换取衣食。一次,他到青龙寺去拜访和尚,适逢和尚外出,他在暖阁中等候时,望着墙上的《寰瀛图》(即全国地图)长叹:“如果能从渭水泛舟到黄河,顺路游览一下洛阳,在淮河游游泳,再渡过长江,回到家里,什么功名不功名的,我都无所谓了。”站在旁边的道士对他说:“我来帮你实现这个愿望吧。”道士用一片竹叶做成小船,放到图中渭水之上,说:“把目光集中在这船上,就行了。”陈季卿盯着小舟,渭水起了波浪,船也渐渐变大,他登上了船。船从渭水到了黄河,第二天到了潼关,一路游览名胜,处处题诗留念。十多天后,终于到家。见过亲人后,原路返回。后来,陈季卿终于进士及第,功成名就,但他再也不愿做官,遁入终南山访仙修道。

四大皆空的寺院里,也挂着全国地图

杜甫在成都,当“剑外忽传收蓟北”时,激动不已,立马就规划好回东都洛阳的最便捷的路线:“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二、唐代地图应用之举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念过高中的人都知道,这是唐朝宰相、著名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至今,每到中秋佳节,人们少不了吟诵这首诗,并发送给自己亲友。

 如果因此认为张九龄仅是一位多愁善感、风花雪月的诗人,那就谬以千里了。

 张九龄确实是唐代的状元出身,但是,张九龄最真实的身份,是政治家、经济学家、军事家,而吟诗作赋,只是他用以修身养性的业余爱好。

张九龄长期担任中书舍人(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宰相,不精通政治,他不可能登此高位;担当这等职务后,不懂经济,一天也混不下去。如果你读过张九龄与朝臣们讨论金融问题的发言,你会对他的才学敬佩不已。张九龄的最后一个职务,是荆州长史,相当于“荆州军区司令员”兼荆州刺史,这是一个上马管军、下马治民的军政一体的职务。

 整个唐代,几乎没有一天不打仗。凡是大型战争,组织策划、人马配备、军需保障,甚至前敌总指挥,都是宰相们的事情。唐玄宗时期,正如杜甫所说,“武皇开边意未已”,大唐周边,战事连年,宰相们除了勤修内政,还必须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这是张九龄起草并下达的一份作战命令:

敕河西节度使牛仙客:戎狄无义,禽兽不若,但当以兵威取此,岂可人道论之!突骑施顷者通和,朕每抚之如子,行李往来,不隔岁时,赐与优饶,非直君长。而窥我边隙,图陷庭州,阙俟斤所以见诛,天下孰云不当!不思已过,仍敢我雠,率其犬羊,犯我皇堡,是其送死之日,可谓天亡之时。若不因其自来,乘危决策,一失此便,後悔何追?宣密令安西征蕃汉兵一万人,仍使人星夜倍道,与大食计会,取叶护、勃达等路入碎叶;令王斛斯自领精骑,取其家口。河西节度内发蕃汉二万人,取瓜州比高同伯帐路西入;仍委卿简择骑将统率,仍先与西、庭等计会,克日齐入。比已敕朔方军西受降城定远城及灵州,兼取大家子弟,并丰安新泉等军,共徵二万,於瓜州北庭招托,就中简择骁健五千人先入,直赴北庭,从瓜州宜给一月熟粮;若至北庭,粮贮可支五年以上。凡此诸道征发,并限十二月上旬齐集西、庭等州,一时讨袭。时不可失,兵贵从权,破虏灭胡,必在此举,卿可火急支计,无失便宜。今故使内侍程元宗催遣兵马,一一口具。秋气渐冷,卿及将士百姓已下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唐朝的属国突骑施图谋叛乱,意欲攻占重镇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朝廷得知后,既怒也喜,“是其送死之日,可谓天亡之时”,于是决定抓住机遇干掉它,下达了这份大气磅礴、部署仔细,对敌人毫不留情,对将士关爱备至的作战命令。大致内容为:

1、安西节度使王斛斯立即派一万人进军碎叶,亲帅精锐骑兵去端突骑施的老窝,并注意做好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的沟通;

2、河西节度使牛仙客立即派人与安西、北庭方面取得联系,率二万人开赴那里;

3、朔方节度使征发二万人赴援,从中选拔五千精锐,立即按指定的路线赶赴庭州;

4、各增援部队中途在瓜州补给粮草;北庭的粮草储备可支五年以上,请广大援兵放心。

5、各增援部队限十二月上旬齐集西、庭等州。

根据相关史料,这份作战命令,应当诞生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年底。

据《新唐书·玄宗本纪》:

“二十三年,……十月戊申,突骑施寇边。”

据《旧唐书·玄宗本纪上》:

“二十三年,……冬十月辛亥,……突骑施寇北庭及安西拨换城。”

《资治通鉴》记录同《旧唐书》:

“开元二十四年,春,正月,……北庭都护盖嘉运击突骑施,大破之。”

开元二十四年的正月,北庭军区的部队,已经摧毁了突骑施。

还没等牛仙客的军队动手,战事已经结束。

开元二十四年八月,突骑施的使者已经到达长安,求饶来了。

张九龄起草这份作战命令的时候,正担任中书令,位居宰相。

打开地图,就能发现,张九龄调兵遣将、挥师布阵的场面极其宏大:

东起西受降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内),

西至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一带),

南达大食(今伊拉克一带),

北及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

在这纵横至少二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作战命令对各军行军路线、行程期限、军需补给、会师和作战地点,等等,均十分明确。

这,只是这场战役的众多命令中的一份,因为,战役所涉及的场面----地理范围还要大得多!比如,唐军在西域进行大的军事行动时,还必须阻止吐蕃抓住战机凑热闹,所以,必须部署在青海、四川等地的策应活动。此外,还要防范相关辖区内的其它反叛。

张九龄起草下达的各种作战命令,传世的就有三四十篇,其中既有关于岭南(今广东广西、越南、老挝、直至泰国和柬埔寨部分地区)的,也有关于当今华北、东北、朝鲜的。

唐朝官员对全国河山了如指掌,是依靠什么呢?

回答是:地图,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地图。


三、唐代的地图测绘制度与实践

和中国历朝历代一样,唐朝设有专门负责地图编制、修订的常设机构,隶属于兵部(即国防部)的职方司”。

幸运的是,关于地图测绘管理制度和实践过程,唐代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是我们大致可以还原其管理制度、测绘手段、地图绘制规则、地图使用情况等等。

《唐六典》说:

职方郎中、员外郎掌天下之地图及城隍、镇戍、烽侯之数,辨其邦国、都鄙之远迩及四夷之归化者。凡地图委州府三年一造,与板籍偕上省。其外夷每有番官到京,委鸿胪讯其人本国山川、风土,为图以奏焉,副上於省。其五方之区域,都鄙之废置,疆场之争讼者,举而正之。......

    这段话,包含以下内容:

1、职方郎中、员外郎,负责全国地图的编制,并负责管理全国州县设置、州县治所的确定、军事基地的建设规划;

2、全国各州府,每三年编制各自辖区最新的地图(即“版”),包括各处人户数(即“籍”),一并送交职方;

3、鸿胪寺(担当今外交部部分职能)要负责询问各国来访者,了解那儿的山川、风土等情况,然后画出地图送交职方。

可见,唐朝的地图管理非常规范,达到了每三年更新一次的程度,远远领先于一千年之后的欧洲

我们知道,唐代的开疆拓土,成绩巨大。了不起的是,每次完成新的开疆拓土行动后,“职方”便派出大批的测绘专家们,随即跟进,绘制地图。

唐代大军征服西域之后,朝廷派出的测绘专家队伍,立即抵达西域,展开了地图测绘工作。

唐代宰相杜佑在《通典》中说:

龙朔元年,吐火罗置州县,使王名远进《西域图记》,并请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分置都督府及州八十、县一百、军府百二十六。仍于其国立碑,以纪圣德。帝从之。

《唐会要》对此事做了详细的记载:

显庆二年十一月,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大破贺鲁于金牙山,尽收其所据之地。西域悉平。……擒贺鲁以归。……其所役属诸胡国,皆置州府,西尽于波斯,并隶安西护府。又以贺鲁平,移安西都护府于高昌故地。至三年五月二日,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国。旧安西复为西州都督,以麴智湛为之,以统高昌故地。西域既平,遣使分往康国及吐火罗国,访其风俗、物产及古今废置,尽图以进。因令史官撰《西域图志》六十卷。

龙朔元年六月十七日,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远进《西域图记》,并请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分置都督府及州八十、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仍以吐火罗国立碑,以记圣德,诏从之。以吐火罗国叶护居遏换城,置月氐都督府。

 唐朝将士消灭西突厥,活捉其首领阿史那贺鲁,控制西域之后,“职方”随即派出王名远等专家,作为“置州县使”,在了解掌握当地风俗、物产、各地人户、历史文化等全面情况之后,形成文字、地图,上报朝廷;朝廷据此对西域进行全面规划,设州置县,实行规范化管理。

显然,王名远是率领了一个庞大的团队,完成了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通过实地考察,确定了军政机构、行政区划方案;

二、通过实地考察,摸清了各地的人口、物产等准确信息,确定了赋税标准与内容;

三、完成了《西域图记》,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图”,即地图;二是“记”,即各地风俗、人口、物产、历史沿革等。

王名远一行,所测绘的版图极大:“其(西突厥)所役属诸胡国,皆置州府,西尽于波斯,并隶安西护府。”这就是说,包括西突厥所属的地盘、波斯所辖的地盘,大致相当于东起今新疆的和田,西至黑海的广大地区。

无疑,这是一项包括地理、人口、社会、文化、历史、物产、气候等各方面的普查的系统工程。我们阅读《新唐书》、《旧唐书》、《通典》、《资治通鉴》等,其中关于西域各个属国、州县的人口、物产等方面的数据资料,无不来自这些“职方”专家的辛勤劳动。显庆二年是657年,龙朔元年是661年。可见,王名远完成《西域图记》,花了约三年时间。

以此为依据,朝廷将这里划分成16个都督府,下设80个州、110个县、126个军府,统属安西都护府领导。

根据《法苑珠林》,我们知道,这些资料送达朝廷之后,朝廷又组织大批专家汇聚京师,结合在包括印度在内的其他地区测绘成果,进行汇编整理,编制了卷轶浩繁、图文并茂的《西国志》。这些,就是朝廷研究制定西域政策的第一手材料。

由于《西域图记》等地图,涉及国家秘密,只会保存在朝廷有关部门,流入民间的可能很小。

即便元和宰相李吉甫编撰的著名的《元和郡县图志》,传世的也只有“志”,而无“图”。

那些宝贵的“图”,也许随着战乱而永久消失,我们再也见不到了。

幸运的是,与之相关的大量的材料,出现在了各种历史文献之中。

一千二三百年之后,英国人斯坦因,在英国政府殖民部的支持下,跑来中国的西域“考古”、“探险”、测绘地图。他从甘肃出发,经新疆,入印度,包括人迹罕至的山道,均完全按照中国史籍记载的路线行进,所行里程数,竟然也毫无差错。在《西域考古记》中,这位洋大人,对中国史籍的精确性,不得不赞叹一下。

顺带一说,在新疆地区,斯坦因之流,无凭无据地,创造性地“发现”了大量的“希腊化”成果。国内某些专家,抛开记载详明的中华史籍,对洋大人子虚乌有的“学术成果”,视若神明,予以绝对的崇拜。对此,我不得不悲哀一下。


四、唐代地图之先进,令人惊叹

唐朝的地图靠谱吗?如果以卫星导航时代的地图作为参照物,唐朝的地图当然没啥用。可是,这是一千三百年前,此时,西欧的国王贵族们,全是满地捡野果子吃的文盲。

唐朝的地图到底是啥样?                          

唐德宗时宰相的贾耽,是享誉天下的大地理学家。

唐德宗在任命贾耽为东都留守的诏书中,称赞贾耽道:“明九域山川之要,究五方风俗之宜。”在民间看来,贾耽是一位能掐会算、知天地、通鬼神的神奇人物,《太平广记》就收录了多则关于他与鬼神较量、沟通的故事。

贾耽是一名通过明经科考试而做官的书生,但他文武双全。据《新唐书·贾耽传》,贾耽的箭术高超,爱骑马打猎:贾耽“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贾耽长期担任带兵的节度使,曾指挥军队战胜了反叛的节度使梁崇义。

在传世的两篇文章中,贾耽讲述了地图的绘制方法。

安史之乱时,朝廷为了平叛,将西域驻军的主力抽调,前往对付安禄山、史思明叛军。待到平定安史之乱,才认识到西域大部分被吐蕃占领。唐代宗、德宗及其后各位皇帝,无不惦记着恢复失地。同时,内地藩镇割据,及时更新地图也遇到了困难。兴元元年(784年),唐德宗布置给贾耽绘制新的“国图”的任务。由于工作调动和多方面原因,贾耽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和贞元十七年(801年),才先后完成了两幅地图和“记”:

进《九州图》并《别录》《通录》表

……其大图外薄四海,内别九州,必藉精详,乃可摹写,见更缵集,续冀毕功。然而陇右一隅,久沦藩寇,职方失其图记,境土难以区分。辄扣课虚微,采掇舆议,画《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图》一轴。伏以洮湟旧墟,连接监牧,甘凉右地,控带朔陲。歧路之侦候交通,军镇之备御冲要,莫不匠意就实,依稀像真。如圣恩遣将护边,亲书授律,则灵庆之设险在目,原会之封略可知。其诸州诸军,须论里数人额;诸山诸水,须言首尾源流。图上不可备书,凭据必资记注,谨撰《别录》六卷。又黄河为四渎之宗,西戎乃群羌之帅,臣并研寻史牒,翦弃浮词,罄所闻知,编为四卷。《通录》都成十卷,文义鄙朴,伏增惭悚,谨随表奉进。

很明显,这个限于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的《九州图》,是以军事目的为主的。“其诸州、诸军,须论里数、人额;诸山诸水,须言首尾源流”,这是绘制地图的基本要求。

重要的是,“歧路之侦候交通,军镇之备御冲要,莫不匠意就实,依稀像真”。所谓“依稀像真”,就是说,地图有象形功能,是以等高线形式制作的,看一眼便知各处的山高水深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证明,最晚在汉朝初期,等高线便已经用于制作军用地图。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等高线地图


保存至今的唐朝《东岳真形图》,其勾勒出的泰山山脉的形状和山势走向,与当今等高线绘制的地图基本吻合足以证明这一点。


泰山等高线地图



进《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表

臣闻地以博厚载物,万国棋布;海以委输环外,百蛮绣错。中夏则五服九州,殊俗则七戎六狄,普天之下,莫非王臣。……谨令工人画《海内华夷图》一轴,广三丈,从三丈三尺,率以一寸折成百里。别章甫、左衽,奠高山、大川,缩四极于纤缟,分百郡於作绘。宇宙虽广,舒之不盈庭;舟车所通,览之咸在目。并撰《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中国以《禹贡》为首,外夷以《班史》发源,郡县纪其增减,蕃落叙其衰盛。……其古郡国题以墨,今州县题以朱,今古殊文,执玩简易。

 

华夷图,宋朝绍兴六年1136)刻。该图便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贾耽自述道,他从小就喜欢琢磨地图,除了学习古往今来的地理学著作和资料,还四处拜师,经常找到外国使者和商人那里去,向他们请教。《海内华夷图》,就是他以三十年之积累,完成的一部当时已知世界的地图。这幅地图宽三丈、长三丈三尺,“率以一寸折成百里”,即使用了1:15万比例尺(1里=150丈;1丈=10尺=100寸)。图中古今地名对照,用双色绘制,“古郡国题以墨(黑色),今州县题以朱(红色)”,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贾耽的《海内华夷图》,并没有养在深宫。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看到地图之后,作《盖地图赋(以圣德感通灵仙降献为韵)》,赞道:

规方远近,微妙元通;致蛮貊於度内,出山川於卷中。可以明四目,达四聪。《易》曰:“不出户,知天下。”何莫假此神功?徒稽其囊括也。吞八极,尽四溟;霜露所坠,日月所经。莫不总天目,入帝庭;嗤秦政得燕图以拓境,小穆公梦鹑首以称灵。亦有周王御天,汉君求仙;穷人力於宇宙,遍辙迹於山川。

 贾耽的那幅地图,今天自然见不到了。

现存西安碑林、宋朝绍兴六年刻成的《华夷图》上有这么一段文字:“四方番夷之地,唐贾魏公图所载凡数百国,今以其著文者载之”。 显然,该地图与贾耽的图文有密切关系,但不是复制原件,特别是中国以外的一部分国家和地区,他们只是抄录了贾耽的文字在地图上。尽管如此,摄入地图的远不止于唐朝本土,包括了与唐朝有较多往来的全部地理范围,涵盖亚洲的绝大部分地区。

该图右下角有“岐学上石”四字,说明该图是岐州州立学校刻的。由此可知,在古代学校教育中,对地理教育的重视,和水平之高。

不过,一所并不十分发达的地区的州学,刻制如此复杂的地图,其质量是令人担心的。

《新唐书》说:

“其后贞元宰相贾耽考方域道里之数最详,从边州入四夷,通译于鸿胪者,莫不毕纪。其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营州入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

结合《新唐书》接下来的关于唐代的七条“丝绸之路”路线的详述,我们可以肯定,贾耽的原图所涉及的范围,必然包含了东南亚、日本,和欧亚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


五、测绘仪器,是唐代军队的基本装备

在唐代,绘制地图,擅长地理学,是稀松平常的知识。比如吧,白居易的铁杆兄弟、著名诗人元稹,便曾奉旨绘制地图。元稹也曾担任宰相。唐代的宰相们都是牛人吧!

他在《进西北边图状》说:

前月十一日于思政殿面奉圣旨云,诸家所进《河陇图》,勘验皆有差异,……愚臣数日之间,别画一《京西京北州镇烽戍道路等图》已毕,纤毫必载,尺寸无遗。若边上奏报烟尘,陛下便可坐观处所。……其《圣唐西极图》三本,伏缘经略意大事须面自陈,伏恐次及降诞务繁,未敢进状候对。其《京西京北镇烽戍道路等图》并《序》,谨随状进呈。

   因为时间久了,原地图已经不准确。出于加强西北地区军事的目的,地图需要更新,元稹一次性绘制了两套地图,《圣唐西极图》是西北地区详图,《京西京北镇烽戍道路等图》则是纯粹的军用地图。

    在《原创 中国,是世界天文学的祖师爷 》中,我们知道,唐代天文学家很牛,可以精确测定经纬度。那么,他们是如何测定山高水深、道路远近之类的呢?

   我们看看唐朝军队行军作战必备的一套测量装备,据《通典》:

木槽长二尺四寸,两头及中间凿为三池,池横阔一寸八分,纵阔一寸,深一寸三分,池间相去一尺五分,间有通水渠,阔二分,深一寸三分。三池各置浮木,木阔狭微小于池,匡厚三分,上建立齿,高八分,阔一寸七分,厚一分。槽下为转关,脚高下与眼等。以水注之,三池浮木齐起,眇目视之,三齿齐平,则为天下准。或十步,或一里,乃至数十里,目力所及,置照版、度竿,亦以白绳计其尺寸,则高下丈尺分寸可知,谓之水平。 

照版,形如方扇,长四尺,下二尺黑,上二尺白,阔三尺,柄长一尺,大可握。 

度竿,长二丈,刻作二百寸、二千分,每寸内小刻其分。随向远近高下立竿,以照版映之,眇目视三浮木齿及照版,以度竿上尺寸为高下,递而往视,尺寸相乘,则山岗、沟涧、水源下高深浅可以分寸而度。 

这是说,行军中,想知道前面某座山有多高、多远,就搬出这个长二尺四寸的三点一线的水平仪,作为测量的基准,然后,在正前方,让一个士兵举起长四尺以黑白两等分的照版,再垂直竖起那个长二丈一百等分刻度的竿子,同时安排一名士兵用绳子丈量距离,通过水平仪测量两次,“尺寸相乘”结果就出来了。

《海岛算经》,是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刘徽所著《九章算术注》的一部分,唐代将之单独成书,名为《海岛算经》,经李淳风等大数学家详细注解之后,作为国子监算学(即数学与天文学院)教材《算经十书》之一。读过这部书后,唐朝大军扛上水平、照版、度竿这三样东西,便可以轻松地测出距那座城市有多远、城墙有多高、山上那棵树有多高、深谷有多深,如此等等。

自然,以此搞出个等高线地图,毫无技术难度,费事一点罢了。

这是当今一名初中毕业生也会干的事儿,但在当时世界,可是了不得的高科技。今天,人们将《海岛算经》列为“测量学”著作,美国学者弗兰克·斯委特兹称,该书使“中国在数学测量学的成就,超越西方约一千年”。号称伟大的西方文明,在1321年之后,才懂得用同样的方式搞测量。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把神马《几何原本》吹嘘的神乎其神。

这种测量技术,也转化应用到了武器装备上。据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十九·器用》:

余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 ,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太甲》日:“往省括于度 则释。”疑此乃度也。汉陈王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其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 奇,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要在机牙。”其言隐晦难晓。大意天覆地载,前后手势耳;参连为奇,谓以度视镞,以镞视的,参连如衡,此正是勾股度高深之术也;三经、三 纬,则设之于堋,以志其高下左右耳。余尝设三经、三纬,以镞注之发矢,亦十得七八。 设度于机,定加矣。

沈括说,他在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做官的时候,见到了出土的一具弩机。运用上述理论到弩机上,使之具有了精准的测距、瞄准功能。他认为,这一技术,早在汉代便应用于弩机的制作上了。

至于方向、道路里程等测量与确定,首先,中国早在汉代就十分发达的罗盘测角技术,其精度是不用怀疑的;其次,据《通典》和两《唐书》等,唐代有指南车、记里鼓车。

带上指南车,无论如何行进,无论车身向何方,车上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记里鼓车,则是每前进一里,车上木人击鼓一次。

柳宗元目睹两车之后,做《记里鼓赋(以“圣人立制,智者研精”为韵)》,赞道:

异哉鼓之设也,恢制度于大邑。……配和鸾以入用,并司南而为急。若乃郊荐之仪既陈,封禅之礼攸执,经千里而分寸可候,度四方而礼容是集。

柳宗元说,两车同行,行千里,走四方,尽在掌握之中,不差分毫。

这两种车到底长得啥模样?《宋史》做了详细的记载:

唐元和中,典作官金公立以其车(笔者注:指南车)及记里鼓上之,宪宗阅于麟德殿,以备法驾,历五代至国朝,不闻得其制者,今创意成之。其法:用独辕车,车箱外笼上有重构,立木仙人于上,引臂南指。用大小轮九,合齿一百二十。足轮二,高六尺,围一丈八尺。附足立子轮二,径二尺四寸,围七尺二寸……

根据《宋史》所述,您可以轻松复制出指南车、记里鼓车。



大唐军队,能够千里征战草原沙漠、荒山野岭而不迷失方向,知道路远近,攻城轻松,射击精准,战斗力强悍,与拥有这些装备有很大关系。

与地图相配套的,就是“志”,即文字说明。

唐朝传下了一部著名的《元和郡县图志》,作者是大唐宰相李吉甫。根据这部著作,我们会毫不犹豫地称李吉甫为地理学家。李吉甫和韩愈、白居易等同时,曾任唐宪宗的宰相。他首先是政治家,其最大的政治成就,是组织策划军事行动、整顿经济秩序。唐朝元和复兴气象,他功不可没。遗憾的是,流传至今的《元和郡县图志》,仅剩下“志”(文字),“图”全部失传,且文字也部分残缺。

下面是《元和郡县图志》对苏州所做的“志”:

苏州,吴郡。紧。开元户六万八千九十三,乡一百一十八;元和户十万八百八。

《禹贡》扬州之地,周时为吴国。太伯初置城,在今吴县西北五十里,至阖闾迁都于此。后为越所并,楚灭越而封黄歇于吴。秦置会稽郡二十六县于吴。项羽初起,杀会稽太守殷通,即此也。汉亦为会稽郡。后汉顺帝永建四年,阳羡令周喜、山阴令殷重上书,求分为二郡,遂割浙江以东为会稽,浙江以西为吴郡。孙氏创业,亦肇迹于此。历晋至陈不改,常为吴郡,与吴兴、丹阳号为“三吴”。隋开皇九年平陈,改为苏州,因姑苏山为名。山在州西四十里,其上阖闾起台。外郭城,云是伍胥所筑,周回四十七里。

州境:东西四百四十一里,南北四百九十八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三十里;西北至东都二千一百七十里;南至杭州三百七十里;正南微西至湖州二百一十里;东北至海三百三十里;西北至常州一百九十里。

贡、赋:开元贡:白石脂,蛇床子。赋:紵、布。元和贡:丝葛十匹,白石脂三十斤,蛇床子三升。

管县七:吴、长洲、嘉兴、海盐、常熟、昆山、华亭。

吴县,望,郭下。本吴国阖闾所都,奏置县。

太湖,在县西南五十里。《禹贡》谓之震泽,《周礼》谓之具区。湖中有山,名洞庭山。

虎丘山,在县西北八里。《吴越春秋》云阖闾葬于此,秦皇凿其珍异,莫知所在,孙权穿之,亦无所得。其凿处,今成深涧。

……

据此,我们不仅了解了唐朝以前的苏州的历史沿革、时存文物古迹,而且知道:

1、当时苏州下辖7个县,共有118个行政乡,开元时期曾有68093户人家(估计35万至50万人口),元和时期是100880户人家(估计50万至70万人口)。

2、苏州的行政机关,即州治设在吴县。州治的具体地理位置是:西北距长安3030里、距洛阳2170里、西北至常州190里;南至杭州370里;正南微西至湖州210里;东北至海330里。

3、这里的土特产有白石脂、蛇床子、丝葛、白石脂等,这被列为“贡品”。这些东西,自然是优质商品,

4、这里对国家财政贡献最重要的是:紵、布。说明这里的纺织业颇为发达。

前面四条,是政府官员和商人应该知道并感兴趣的信息。比如吧,被列为“贡品”的,自然是紧俏商品;用于纳税的,自然是大宗货。商人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如何经商?

5、文人墨客、逸人雅士到这里后,有哪些值得游览的经典呢?七县之一的吴县,境内的著名山水分别有太湖、虎丘山,据说吴王阖闾葬在虎丘山。接着又分别介绍了其它六个县。

    如此等等的文字资料,加上地图,便是唐朝政府进行经济天下的基本依据,同样是商人通货天下、李白遨游天下的基本依据。

当然,《元和郡县图志》中的内容,只是面向社会公开的基本信息。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王名远的西域图志,该是什么模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