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古代教育有多发达?普及了义务教育!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0-08-19

 

 

长期以来,有一个说法,说是中国自古以来文盲遍地,有人不知依据什么,还弄出了一个百分比。

我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中国的文盲率非常低,是当时世界上最低的。

我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中国的识字率非常高,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

别着急,慢慢读,你所关心的问题,在本文中基本都有答案、有依据。

为什么中国自古以来文盲率很低?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的圣人不是“和尚”,而是“至圣先师”----孔子。

 

1、举世无双的重教文化

司马迁写《史记》,以孔子为“世家”。

何为“世家”?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史通·世家第五》曰:

自有王者,便置诸侯,列以五等,疏为万国。……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

所谓世家,就是“开国承家,世代相续”、世袭爵位诸侯。

唐代张守节《史记》之“孔子世家”“正义”曰:

孔子无侯伯之位,而称“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于夫子,可谓至圣,故为“世家”。

孔子并非天子、诸侯国君,当然无爵位可传,但是,到司马迁时,孔子的六艺之学,已经连绵不绝传承十余世,从天子到百姓,天下读书人皆以孔子为宗,以孔子为至圣之人,所以,司马迁以“世家”来记述孔子。

孔子一生并不得志,但其身后尊荣备至。这,除了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更主要来自于他教学上的巨大成功。《史记·儒林列传》说: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於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於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後陵迟以至于始皇,天下并争於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於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於当世。

孔门弟子有的位至卿相,有的专心于开门受徒。言偃回到江南,子夏前往陕西,更多的弟子在中原大地传道授业解惑。王侯将相、山野草民,无不以他们为师。即便天下纷乱之时,齐鲁大地读书之风依旧兴盛。就这样,儒学就伴随孔门弟子传遍了中华大地。

《史记·儒林列传》曰:

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

当刘邦率领大军围攻鲁地之时,这里的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书声琅琅,琴声悠扬。即便是天下纷乱、战事不断的秦汉之交,中华大地的教育活动并未终止。

普天之下,没有比中华更重视教育的民族,唯有中华的第一圣人是一位老师,而且他千年一贯的谥号便是“至圣先师”。

到过孔子故里曲阜的人都知道,中国皇帝到了这里,也得下轿步行,拜祭孔林。作为天子,拜天、拜地、拜父母,都是正常的,他为什么拜孔子呢?理由很简单:孔子是至圣先师,学生拜千古第一的老师,天经地义。

 

2、义务教育定型于汉代

汉武帝之所以伟大,在于他系统地恢复了中华崇文尚武的传统。汉武帝的武功,人所共知;其重文,后人知之甚少。

为了节省文字,姑引马端临《文献通考·学校》:

(汉)武帝时始为博士、学官置弟子员。……及武帝既兴学校,则令郡国县官谨察可者,与计偕,诣太常受业如弟子,则郡县皆有以应诏,而博士、弟子始为国家选举之公法也。

(汉)平帝元始三年,立学官。郡国曰学,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

汉武帝之前,虽然朝廷设有博士,但是,并没有规范管理,学生既无入学规则,也无员额限制,博士教书和学生读书,皆为自愿。对学有所成者,朝廷也没有成套的人才举荐选拔制度。到了汉武帝以儒学为正统,才开始大兴学校,并下令全国各郡县官员选拔本地优秀学生,随同汇报年度工作的官员一同到京城,到太学深造。从此,博士、弟子才开始纳入国家人才选拔制度中来。

到汉平帝元始三年(西元3年),全国的教学体系已经全面形成,在全国各级行政机构皆设置教育官员。郡(王国)的学校称为“学”, 县(侯国)的学校称为“校”,郡县学校置经师一人。乡的学校称为“庠”, 聚(城镇性的居民聚居点)的学校称为“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

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战乱之后,在江山一统的中华大地上,由中央政府主持的公立学校实施的义务教育,再次普及到了广大乡村。

汉朝的基础教育,比18世纪的欧洲还要领先,这话,夸张吗?一点也不!须知,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两国的军人,大部为文盲。

从汉朝开始,中国形成了伟大的传统:百姓重视教育,读书人以孔子为榜样,以教书育人为荣,故而民间办学之风长盛不衰。许多大学者终身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许多官员卸职退休后,全身心于传道授业解惑。

在《后汉书·儒林列传》随手挑几个:

杨政字子行……教授数百人。

济阴曹曾,字伯山……门徒三千人。

牟长,字君高……诸生讲学者常有千余人,著录前后万人。……子纡,又以隐居教授,门生千人。

与此同时,政府还大办高等教育。汉朝的人口约6000万,而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生,多达3万余人,比例之高令人惊叹。

全民重视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有效传承,不曾中断。

 

3、唐代的义务教育制度

武德七年(624年),天下初定,唐高祖便下达《置学官备释奠礼诏》,要求各地向朝廷举荐人才,同时下令:

州、县及乡、里,并令置学。

500户人为一个乡,每100户为一个里。这就是说,朝廷要求:全国城乡普遍办学,州设州学,县设县学,乡、里皆设学校。

100户人家的地方,就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学校。毫无疑问,基本实现了幼儿教育的全覆盖。按当今的标准,相当于全面普及初中教育。

历经隋末战乱之后,政府主办的公立学校,普及到全国乡村。

子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汉朝以来,国家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情况,就被作为考核的地方官员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来就是孔门弟子的历朝历代皇帝,都会高度关心教育问题,下达相应的诏书。《唐会要》卷35

(开元)二十六年正月十九日敕:古者乡有序,党有塾。将以宏长儒教,诱进学徒,化民成俗,率由于是。其天下州县,每乡之内,各里置一学,仍择师资,令其教授。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下旨:全国每一个里办一所学校,由政府选拔博学鸿儒担任老师。

唐玄宗不止是说说,《遣使分巡天下诏》:

其天下道学,固已有置者,并乡学等,此并切于生人,比来兴置,盖为教导,各宜敦劝,使有成益。

唐玄宗下令,钦差大臣巡视全国各地,必须检查地方的办学情况,并且作为重点之一。

唐代义务教育的普及,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在监狱里,也设有学校!

著名的上官婉儿,一出生就随家人进了监狱,在监狱中长大。她就是在监狱学校里接受教育的。

在唐代,一旦男性家长犯了类似于“危害国家安全”的重罪,就会被籍没全家,全家老少都会被送到司农寺的农场安家落户,进行劳动改造。如果女子心灵手巧,则会被安排到内侍省的掖庭局,做些缝缝补补、织布绣花的活儿。如果孩子小,必须跟着母亲,那么,她就会随着母亲来到掖庭局。因为少儿太多,朝廷便在掖庭局创办了学校,《唐六典》:

宫教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博士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

学校有两名博士,负责教宫人学习识字、书法、数学和其它各种文化知识。

史料证明,这里的师资力量也不错,《唐故内侍省内仆局令费府君墓志铭》:

祖怡,隽州□藜县令……父朗,皇朝本州博士……(君)弱冠初登乡塾,……于是晨趋蕙路,夕拜椒闾……始授君□□庭宫教博士……遂游志典坟……有滞斯通,亚善谈谑,尤工草隶……

费智海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是县令,父亲是州学博士,他自己也博学多才,不进书读得好,而且书法也很不错。后来,他自愿做宦官。一当上宦官,马上被安排在掖庭局担任宫教博士。因为干得不错,被提拔为内侍省内仆局令。

上官婉儿就是这里的博士们的弟子。上官婉儿的博学多才,足以证明学习条件不差。

 

4、唐代的义务教育质量

大唐义务教育的普及,绝非虚言。

在唐人诗文笔记、碑刻墓志之中,关于村学、乡校的记载,可谓不胜枚举。

在长安城里,《太平广记》卷五十二:

有荥阳郑又玄,名家子也。居长安中,自小与邻舍闾丘氏子,偕读书于师氏。

名家子弟郑又玄,与贫寒的邻居子弟,同在一个学堂读书。

在广陵城里,《太平广记》卷七十四:

张定者,广陵人也,童幼入学。天寒月晓,起早,街中无人。

大清早,月亮还高挂天空,幼童张定背着书包上学了。

在今山西黎城县农村,《唐故处士王君之碣》:

君讳庆,字褒,上党黎城人也。……七岁能自致于乡校,乃心专经,笃意儒业……遂就诗礼。……会徐王到,……留之幕府,悉子弟从其受业。

墓主王庆,祖祖辈辈是农民,但祖祖辈辈都是有文化的。他七岁进入乡校读书。若干年后,他具备参加朝廷进士科考试的水平了,恰好徐王这里(并州)任职,发现他太有才了,就把他请到王府担任老师,教授自己的子弟读书,并协助他处理政务。

在今江西的偏远乡村,《太平广记》卷四十四:

元和中,(田先生)隐于饶州鄱亭村,作小学以教村童十数人。

在今天江西上饶、景德镇一带有个鄱亭村,田先生担任村学的老师,教授村里的十几个孩子。

在今成都市北郊新都县的偏远乡村,《法苑珠林》卷十八:

唐益州西北新繁县西四十里许,有王李村。隋时有书生姓荀氏,在此教学。大工书而不显迹,人欲其书终不肯出。

距离县城四十里的王李村,有一位书法极棒的荀老师在村学教书。

在著名诗人卢仝眼里,村学老师的水平还是不错的。卢仝的孩子,也是在村学里念书。他作《寄男抱孙》教育孩子道:

殷十七又报,汝文颇新有。

……

莫学村学生,粗气强叫吼。

……

殷十七老儒,是汝父师友。

卢仝说,儿子啊,老师殷十七告诉我,你又有进步,我很高兴;村学里有的孩子不学好,你不要学他们;你的老师是老儒,也是我的师友,你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啊。

事实确实如此。许多著名人物,在没有通过科举考试之前,就任职于乡里之学,一边教书谋生,一边读书备考。

比如白居易,自称“臣本乡校竖儒”,他早年当过乡校的老师。

又如《朝野佥载》说:

唐国子监助教张简,河南缑氏人也,曾为乡学讲《文选》。

大唐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讲老师之一的“助教”张简,当年就在乡学教书。

事实证明,乡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可靠的。

宰相窦易直,就是从村学里走出来的。《因话录》卷六:

窦相易直,幼时名秘,家贫,受业村学。

窦易直童年时,因家里穷,到村学读书。后来明经及第,官至宰相。

宰相苗晋卿,也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据《旧唐书·苗晋卿传》,苗晋卿后来进士及第。古代交通落后,回趟家乡不容易。在担任魏郡太守期间,他借入京汇报工作的机会,顺道回到老家,花钱请乡亲们吃饭,又从工资中拿出三万钱,捐给乡学做基金,资助孩子们读书。这就是古人的“衣锦还乡”。

宰相权德舆,同样是从乡村学校走出来的,他在《送右龙武郑录事东游序》自述道:

予弱岁时从师于党塾,郑生已用经术上第……

 “党塾”即村学。权德舆的启蒙教育就是在村学完成的。

那么,唐朝的孩子什么年龄上学?启蒙教材又是什么样的?

唐玄宗曾要求编撰启蒙教材《初学记》,《大唐新语》:

玄宗谓张说曰:“儿子等欲学缀文,须检事及看文体。《御览》之辈,部帙既大,寻讨稍难。卿与诸学士撰集要事并要文,以类相从,务取省便,令儿子等易见成就也。”说与徐坚、韦述等,编此进上,诏以《初学记》为名。赐修撰学士束帛有差,其书行于代。

唐玄宗发现,孩子们在过了识字的启蒙阶段,便开始学习写作文,需要掌握大量的资料和文章体裁,但是目前的如《御览》一些书,厚厚的一大堆,很不好。于是玄宗给宰相张说布置了一项任务,要他组织编撰一部适宜于孩子们学习的教材。张说与徐坚、韦述等大学者一起,合编了一本书,玄宗很满意,给取名为《初学记》。很快,这本书在全国通行。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说:

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

李白说,自己从小在江汉地区长大,五岁开始学识字(从认识背诵天干地支开始),十岁便阅读诸子百家著作。自炎黄以来历史文化,都有所涉猎。勤奋读书,练习创作,至今已经三十年了。

如《大唐故文林郎崔君墓志铭并序》:

君七岁诵《孝经》、《论语》,十二通《毛诗》、《尚书》,……十六师冀州苏谌,讲《左氏春秋》……

如《唐故安定梁君墓志铭并序》:

小学大成,至于《孝经》、《论语》,通卷背文;颜氏字类之书,问之便写。

又如,《唐故国子生李夫子铭并序》:

九岁通《周易》,十岁明《礼》,十三精《史》、《汉》,十五能属文,十七补国子生。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初等教育的教材:

1、五六岁的时候,以天干地支之类,初学识字;

2、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孝经》、《论语》等著作,同时以颜真卿《韵海镜源》等字典、书法类著作为教材,进行小学和书法训练;

3、到十四五岁,初步完成儒家基础经典的学习;达到通晓做人做事的道理,能熟练作文,写一手好字的水平。

4、此后,便选择专业,进入明经(如历史、三礼)、进士、明法、明算等专业性学习阶段;

5、大约到十六七岁乃至十八九岁,入州学、国子监深造,或者游学四方,如学有所成,获得州府或者国子监举荐,便参加全国统考。

综观唐代士人,基本以“弱冠”即二十岁为进京应试的时刻,后面我们会提供大量的例子。当然,例外的也很多,比如元稹,智商太高,十五岁便明经及第;比如姚崇,少年时一直“以呼鹰逐兽为乐”,到二十岁才玩醒,开始猫在家里读书,后来成为一代名相。这两位过于出类拔萃,不能作为一般现象看。

 

5、唐人的童年

唐朝的幼儿教育十分成功是毫无疑问的,并留下了许多流芳千古的范例。

《太平广记》卷一七五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韦庄幼时,常在华州下邽县侨居,多与邻巷诸儿会戏。及广明乱后,再经旧里,追思往中,但有遗踪。因赋诗以记之。又途次逢李氏诸昆季,亦尝赋感旧诗。

《下邽》诗曰:

昔为童稚不知愁,

竹马闲乘绕县游。

曾为看花偷出郭,

也因逃学暂登楼。

招他邑客来还醉,才得先生去始休。今日故人无处问,夕阳衰草尽荒丘。

又《逢李氏弟兄》诗曰:

御沟西面朱门宅,

记得当时好弟兄。

晓傍柳阴骑竹马,

夜隈灯影弄先生。

巡街趁蝶衣裳破,

上屋探雏手脚轻。

今日相逢俱老大,

忧家忧国尽公卿。

韦庄,是晚唐著名政治人物、诗人。他的童年时代,是在华州下邽县(今陕西渭南临渭区)度过的。所谓的“黄巢起义”,将富饶的关中平原祸害得民不聊生。乱平之后,韦庄来到这里,寻访旧迹,但见夕阳、衰草、荒丘!途中,终于见到了儿时的同学、玩伴李氏兄弟。抚今思昔,感慨万千,作诗二首。

韦庄的童年生活非常快乐,伙伴们一起骑竹马、掏鸟窝,上课顽皮、捣乱,还有偷偷逃出学校,出去玩耍。

唐人的童年都是这样度过的。

众所周知,唐代也诞生过不少著名的神童。

唐朝设有童子举,据《旧唐书·文苑上》,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便是“神童举,拜校书郎”,即通过童子科考试而做官的。据《旧唐书·裴耀卿传》:“裴耀卿,……数岁解属文,童子举;弱冠拜秘书正字”,优秀的经济学家、宰相裴耀卿,也是童子科及第而入仕的。

在正史、唐人笔记小说中,关于神童的记载很多,如《大唐新语》卷八:

贾嘉隐年七岁,以神童召见。时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于朝堂立语,李戏之曰:……

贾言忠数岁记讽书,一日万言。七岁神童擢第,事亲以孝闻,迁监察御史……

又如《唐摭言》卷三:

苗台符六岁能属文,聪悟无比,十余岁博览群籍,著《皇心》三十卷,年十六及第。张读亦幼擅词赋,年十八及第。同年进士,同佐郑薰少师宣州幕。

苗台符十六岁、张读十八岁,便力克天下文士,进士及第。诗人作诗称他俩为“两个阿孩儿”。

《三字经》中专门提到了唐朝的两大神童:刘晏、李泌。

据《新唐书·刘晏传》,估计是根据曹州(今山东菏泽)地方官员安排,唐玄宗东封泰山时,年仅七八岁的刘晏向玄宗献上了自己的作文。唐玄宗大为惊奇,要宰相张说考试刘晏的真实水平。考完后,张说向玄宗报告结果:这孩子可是国宝啊!玄宗便授予刘晏太子正字的官职。当然,刘晏也不是真的做官了,只是有了领薪水的地方,为举家迁往京城、在更好的环境里读书创造了条件。

据《新唐书·李泌传》,开元十六年,朝廷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当年童子科及第者员半千的孙子、年仅九岁的员俶,也参加了。在学着云集的场合,员俶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学识。玄宗大为感叹:不知天下还有没有跟员俶一样孩子!员俶答:我的表弟李泌不比我差。唐玄宗便设计了一场考试,他与宰相张说下棋,让李泌做赋。李泌大获成功。唐玄宗赏赐李泌家人一大笔钱财,要求他们继续努力,好好安排孩子读书学习。

 

6、明清两朝的义务教育

当历史发展到了明朝,《明史·太祖本纪》:

(洪武二年)诸王子受经于博士孔克仁;令功臣子弟入学。……诏天下郡县立学。

(洪武八年)诏天下立社学。

(洪武二十八年)诏诸土司皆立儒学。

明太祖刚刚称帝,还处于激烈的战斗之中,便接二连三地下旨办学校。洪武二年,命令皇子皇孙和功臣子弟们入学读书,同时下令统治区内的郡县办学校。洪武八年,天下初定,下令将学校普及到乡村。洪武二十八年,下令所有的土司,也要办学校。

在教育制度上,清朝完全照搬明朝。清朝教育普及程度极高,远高于同时期欧洲各国。《清史稿·选举一》:

有清学校,向沿明制。……社学,乡置一区,择文行优者充社师,免其差徭,量给廪饩。

清朝也是广立社学,要求全国各县,根据实际,以方便入学为原则,“乡置一区”,创办启蒙学校。由政府聘任老师,并发放工资。同时,强制“凡近乡子弟十二岁以上”入学读书。

《明史》、《清史稿》是就全国而言,我现在挑几个“偏远地区”的县志。

据明朝嘉靖年间的《安溪县志·地舆类》:

安溪县在泉州府西一百十五里,……嘉靖元年造册,人户二千三百九十四户,人口九千八百七十八口。

嘉靖《安溪县志·学校类》:

社学之设,所以教童蒙始学之人,盖欲正其心术,端其志行。异日入国学,而为国之用。

因此,不足2400户人家的安溪县,设立了36所社学,即平均六、七十户人家一所学校。

根据康熙癸丑《安溪县志》、乾隆二十二年《安溪县志》,整个清朝,保持了这样的办学规模。

为了证明本人所言不虚,特列举这三十六所学校名:侍御社学、汇征社学、会元社学、石堂社学、罗洋社学、厚安社学、埔璕社学、狮子社学、真觉社学、桥头社学、赤岭社学、官桥社学、下汤社学、归湖社学、杨合社学、吴庄社学、源口社学、上坑社学、溪尾社学、店尾社学、宫前社学、崎兜社学、苦乾社学、东乾社学、郭坂社学、上房社学、左槐社学、霞川社学、蓝田社学、进德社学、南斗社学、玉湖社学、杉洋社学、多卿社学、举溪社学、净惠社学。

敦煌县是一个偏远小县。据道光《敦煌县志》,道光年间,敦煌县共2448户、20840人。他们主要是雍正以来的屯垦移民。即便如此,也早已形成了全民重视教育的风俗,《敦煌县志·风俗》:

子弟稍长,即令就傅。富家则自延师教督;贫者送入义学,官延师以教之。

这种风俗的养成,源于朝廷和官员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严格推行义务教育制度。根据《敦煌县志·义学》,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为辅,敦煌共设立13所“义学”(实质近于安溪县的社学),平均每188户人家,设立一所启蒙学校。《敦煌县志·人物》:

(知县曾希孔)设立义学,俾贫贱子弟皆得读书。间有七八岁尚未就傅者,必苛责其父兄。

曾希孔是清朝敦煌县的首任知县。他一边创办学校,一边强制家长将孩子送学校读书。凡是男童到了七八岁,还没入学读书,曾希孔就会严厉训斥他们的家长。

即便是条件较差、情况较为负责的云贵山区,也建立起了从启蒙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

张之洞的父亲张瑛长期在贵州任职,张之洞长期跟随父亲,在任所读书。张瑛编撰的《兴义府志·学校志》说:

义学与书院相表里,有义学以端蒙养,有书院以教成材,……社学更所以辅义学者也。……(兴义府城内)今义学六:四门四义学;旧设西门内义学一;城中央义学一,知府张瑛捐建。

社学是官办的启蒙学校;义学,是民办官助的纯公益性的学校;府学是官办的高等学校;书院是民办官助的高等学校。

根据府志如“安南县社学:明社学三,……明末毁于流寇”等记载,可知,明朝时,这里的社学也是正常的,只是较内地要少。清朝后,可能是因为战争等原因,朝廷对这里社学设立的政策的不稳定,所以,社学大多废止,而义学兴起。

 

7、文盲遍地因何而来?

古代中国文盲遍地吗?绝对不是!

毫无疑问,古代中国,文盲很少!至少,成年男子中,文盲极为少见!

某些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的统计的文盲率为依据,说中国自古教育落后,文盲率高,这是极端不公正的,甚至是荒唐的。

建国初文盲率高,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自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结束,这一百余年里,世界各大强盗,对中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掠夺和摧残。不说战争尤其是日本侵华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也不说鸦片所造成的罪恶深重的毒害(据《剑桥中国晚清史》,吸食鸦片者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仅用枪炮强抢恶要的“战争赔款”就多达13亿两白银,这是清朝中央政府年度财政收入的13倍多!

根据国家财政部发布的数据, 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累计达到129143亿元。试想,如果当今中国被迫向西方各国缴纳169万亿元赔款,中华大地会成为怎样一个局面!中国还能有几个读书人!

其二,是自辛亥革命到1949年,军阀混战与抗日战争,持续了四十年里(整整两代人的时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民不聊生,哪有摆放课桌的地方?

其三,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蔡元培等人,刻意摧毁了中国既有的教育系统。辛亥革命一成功, 偏执狂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在全国一无“新式”教师、二无“新式”教材的情况下,便宣布教习经书的“旧式教育”为非法,强令推行“新式教育”,无数“旧式”学校解散。本已沦为赤贫的全国城乡,想不形成一代又一代文盲也不可能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