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机会没了,不要创业了

2017-03-19 鲁振旺 雪夜闭门读晋书

【惊】终于可以大胆说一句:

2017-03-17 我爱学习俱乐部


前段时间参加电商论坛,碰到了电商意见领袖鲁振旺,鲁老师说他在微博上有50多万粉丝,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创业咨询,但是真的有想法的创业计划很少,大部分人并非有明确的目标,只是对现在的工作环境和收入不满,就想着通过创业改变命运。


鲁老师说:我自己就是一个经历过创业艰难的人,遇到这样的人,如果你一味鼓励他,往往会害了他。我一般会毫不留情地对他丢狠话,连打工都打不好的人,创业是没有办法改变你的命运的,只会让你更穷更苦,创业是属于强者的游戏,是玩命的冒险历程,你每天都要经受生与死的考验。


想当初,鲁老师也是因为言辞犀利而吸引了众多粉丝的追随,粉丝们对他的评论大多都是七个字:

“只说实话不坑爹。” 


电商意见领袖:鲁振旺


在去年的时候,创业是一个很时髦的词,无论是地头上挖红薯的农民,还是校园里刚刚开始思考人生的大学生,都恨不得赶紧投入创业大潮里,因为一股强风正在席卷神州,人人奔走呼号:


“互联网+来了!”


中国正式进入了“万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都想通过互联网再去加点什么玩意,实现中国经济的大转型,结果几百万打了鸡血的创业者兴奋的上路了,他们都认为“互联网+”将会快速的爆发,中国的经济也会快速蝶变,那么互联网能加点什么呢?


有的加理发,上门理发,带着剃头和烫发的设备。有的突发奇想,现在给狗美容洗澡都要到宠物医院,太麻烦了,干脆上门洗狗吧。有的想革掉饭店的命,让厨师都到我们家里做饭吃……这种突发奇想的到家O2O项目竟然有几万个之多,仅仅拿到VC投资的就不下上千个。


想想也对,既然是创新,就是极少数人才具有的能力,怎么可能万众呢?当创新变成人人都具备的基础能力的时候,就跟我们每个人会说话、吃饭一般,那么这种所谓“创新”的价值,估计还不如我没事去跑跑快递更靠谱。



创业本来就是参与市场激烈竞争的过程,就是你死我活的,人人都去创业了,谁来当用户呢?把极少数人才具有的生存能力,搞成“万众”都去尝试一把,当然可以,这就意味着万众里的九千九都要去当炮灰,能熬出来的成功创业项目是不变的,但是参与竞争的基数大了,炮灰比例也就不好控制了。


当初5000家团购搞千团大战,最后谁拼杀出来了?就是美团和糯米而已,说不定它们也要合并了。几千家B2C参与竞争,你现在还能叫出名字来的还有多少?真正有生命力的恐怕只有几十个而已。4000多家独立生鲜平台,看起来搞得风生水起,我告诉你,现在没有一个挣钱的,基本也都死完了。


一个大学生曾经激动的跟我说:


恨死了该死的大学教育,恨不得马上就要投入创业之中,不想上这该死的大学了。一问创业项目,结果什么也不会,先是想着一定要创业,然后才考虑自己能干什么,这种人的创业成功概率极低,创业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靠什么挣钱,如何养活自己,如何获得用户,等等,为了创业而创业的人,怎么说呢,这是上场杀敌呢,还真以为是小孩过家家玩啊。




万众创业的结果就是:让输光底裤的创业者更多了,他们只能光着屁股回家了!


万众创新的结果就是:世界上就是多了一些垃圾的idea而已!


现在不仅仅是互联网,就是线下市场,无论是开厂、开店,都面临流量的萎缩问题,我们将正式步入创业固化的时代,因为各领域的市场都将从增量转为存量市场,现有的创业者中将会有大量的出局,而新入局的创业者成功的难度比过去要大很多倍。


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年会听到那么多悲伤的创业失败故事,而这仅仅是开始而已。


我们正在面临的创业环境

到底有多么残酷?


1、从大屏到小屏,碎片化流量消失了,APP创业者要么成为细分领域的王者,要么只能死掉


过去我们以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APP的流量都是自己可以掌控的,错了!手机屏一般只能容纳80~120个APP,再多了就需要用户翻屏很多遍,在移动流量红利结束的时候,用户的习惯会快速的聚焦在大牛APP上,不给力的都删掉,这意味着中小APP的流量会逐渐的消失,简单说,要么你能进细分的TOP3,要么可以早点去死了。



我们有几十万的独立APP创业团队,至少超过95%的还会在未来几年逐渐死掉,不管是做跨境电商APP、顺风车APP、生鲜APP、旅游……


国内的app创业成了“占坑游戏”,比如滴滴占了“打车”的坑,其他人就不要玩了,谁玩谁死,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正在跟阿里口碑争夺一个餐饮O2O的坑位,携程跟途牛占了两个旅游APP的坑位,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占了两个“移动支付”的坑位,其他还有很多,这意味着什么呢?


APP模式的创业机会正在大幅减少,甚至比PC互联网时代少一个数量级。


2、门店的整体流量也到了天花板了,门店的倒闭速度还会继续加快


假如你留意一下所在城市的大街上,就会发现经常有门店关门,现在传统零售出现很奇怪的现象:


收入和利润越来越差,但是房租却越收越贵,挣不到钱的老板越来越多了。


门店的流量取决于所在城市的常住人口,还有人均收入,人多了,挣的钱多了,门店的收入就会增加,无论是开餐馆的、小卖部还是商超,都是如此。



中国的人口结构,城市化进程基本已经完成了,该进来的都已经进来了,看看北京和上海的常住人口增长就明白,人口已经到了相对饱和的程度了,二三四线城市都是如此,那么人均收入呢,我们不管统计局的数字,其实中国经济这两年开始滞缓发展了,老百姓的真实收入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人口不涨,收入不涨,那就意味着门店消费的整体规模也开始进入滞涨阶段了,国内零售业TOP 100强的收入已经不增长了,它们已经是各区域里零售业的翘楚了,老百姓兜里没钱,门店就不要指望什么逆转了。


现在政府刺激房价猛涨,想通过卖地来提高收入,缓解财务问题,结果又锁住了几百万中产阶级的财富,他们将家财都凑在一起去买房了,又没有办法消费了。


餐饮行业雪上加霜,外卖app的冲击,将来三年内有可能让餐饮的“堂吃”业务减少2000亿规模,每个快餐类的餐馆老板要么向外卖靠拢,要么在口味上做到独特性,让用户宁愿到店去吃,也不想叫个外卖,还是走老路的话,经营难度加大,我所在的办公楼下有条街是做餐饮的,现在关门走人的频率在加快。


3、卖家群体活的比以往更难


传统网购的用户红利在2012年就结束了,结果移动网购用户的红利又爆发了,让网购红利又延续了四年,可惜今年的移动网购用户增量也会到天花板。


没有新增用户了,现有用户的购买习惯正在向大卖家转移,因为我们能看见的广告和活动都被大卖家占据,直通车、聚划算、双十一等等,只有大卖家才有钱有资源去砸,中小卖家的拉新成本比大卖家更高,进一步阻止了中小卖家的成长。



这是很正常的,当大蛋糕不增长的时候,阿里靠什么吃饭呢?


必须提高广告和活动的占比,促销和活动频率会更高,假如用户都形成购买习惯,直接去店铺了,不去参加活动了,那么阿里也就死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很多人抱怨没法刷单了,直通车又做不起,那怎么办?凉拌,直通车的费用只会越来越高,促销活动频率和形式只会越来越强,打破用户既定的购买习惯,你有本事就跟上节奏,跟不上的话,迟早会被淘汰。


看看淘品牌里在坚果、服装、家居上的表现,这两年多少已经被淘汰出局了,流量都在向大卖家转移,虽然大卖家日子也不好过,广告费hold不住啊,竞争压力也太大,都狠劲的在活动上熬着,就跟双十一一样,参加了未必能挣到钱,但是不参加只有死路一条,你是参加呢,还是不参加呢?


千万不要相信什么小而美,那是过去式了,流量红利时代是可以有小而美的,获取新客成本比较低,客户留存率只要不是很差,你就可以很小但是很美的过小日子,现在的竞争环境变了,不要想得那么美了,要么快速长大,要么赶紧去死吧。


创业高危,不是闹着玩的


当全社会的人口红利、消费红利、移动红利全部消失的时候,创业的风险比之前就大多了,之前是增量市场,每年都会容纳更多的创业者,新增的创业机会足够多,过去已经有过外贸红利、电商红利、移动红利、人口红利、开店红利等等,现在所有的红利都消失了,未来很多年,随着国内人口结构的变化,还有人均收入的变缓,各种红利都不会有了。


红利消失的市场里,无论什么万众创业的风如何刮,最后也是跑着进来,横着出去,因为马太效应体现的更明显,流量、机会和用户都在向头部企业聚焦,尾部的创业者会不断的被挤出市场。



我是很不同意什么创业寒冬的说法的,要说寒冬,那么未来十年都是寒冬,开小店的和高大上的APP创业,并没有任何的不同,大家都面临同样的困境。


红利市场里,人人感觉自己创业很牛叉,到了市场总量稳定的环境里,尾部的创业者不断的淘汰出去,新进入的创业者无法分享新增的蛋糕,他们要做的,只有从现有的蛋糕里抢夺一部分,才能活下去,本来大部分活着的创业者都已经生不如死了,新进入的创业者有多大的本事直接去抢夺蛋糕呢?


目前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存在创业难的问题,现在活着的大部分创业者都有哭着喊着说不干的时候,新入行的创业者本来就是草根,还不是白白当炮灰的命?


因为工作的关系,收到过很多人的创业计划,大部分人并非有明确的目标,只是对现在的工作环境和收入不满,就想着通过创业改变命运,连打工都打不好的人,创业是没有办法改变你的命运的,只会让你更穷更苦,创业是属于强者的游戏,是玩命的冒险历程,你每天都要经受生与死的考验。


判断自己是否能够进行一段创业的尝试,你必须回答三个问题:


1、你是否有创业绝活?


比如开餐馆,必须有一手炒菜的绝活,确保用户的嘴和胃更爽;开淘宝店,你有高性价比的产品吗?能够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标准的;假如是APP,那就更难了,你一定要有比行业老大更牛的地方,不然你去抢它的用户,不是大白天瞎做梦吗?


没有绝活,千万不要创业。


2、你是否愿意受罪?是否能扛得住心理的煎熬?


千万不要被什么创业精神误导,看看马云和乔布斯的传记,难道就领悟创业的真谛了?



建议大家看看《创业维艰》这本书,作者本.霍洛维茨是硅谷的创业牛人,创办过两家估值超过几亿美金的公司,后来做了天使投资人,在他创业的过程中,遭遇到了数次破产危机,有的时候压力大的整晚睡不着,几年的时间里,真正放松的也仅仅几天而已,他每天都告诉自己:我要活下去!他认为创业过程里“挣扎”才是常态,创业就是挣扎和如何摆脱挣扎的过程。


假如心理状态不好的,遇到风险就手忙脚乱的,不想活受罪的,建议不要创业了。


3、你是否接受失败的命运?


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选择了创业,有互联网巨头里的资深人士,也有很草根的大学生,总的来说失败要远比成功的概率更大,我们公司所在的这层办公楼,过去一年搬走了七八家公司,创业者即使再牛,都随时要面对失败的结局。


对牛人来说,创业失败不算什么大事,有房子、有家庭,甚至还有足够的钱养活自己,即使失败了,大不了再去找个工作,也不愁没人要,但是对草根就不一样了,你投入的钱可能是全部身家,甚至父母的养老钱,你失败了再去找工作,会发现创业经历对找工作绝对是负分,人家是要职业技能更强的人,创业干的杂活,而且业务规模也很小,失败的创业经历会严重影响择业。


8年前我还在打工,曾经面试过一个复旦毕业的美女,毕业后创业三年,一直小打小闹的搞儿童培训,结果一败涂地,她是学市场营销的,但是对基本的实战营销一点都不懂,当时我很纠结,她找了两个月的工作了,就是因为职业技能不足,还有三年的创业经历,让招聘单位都不敢录用她,她非常希望得到这个工作,最后我提交了录用申请,可惜被老板否决了,我也爱莫能助了。


在市场状况逐渐恶化的环境里,创业的门槛拉高了很多,建议没有做好准备的草根们,谨慎选择创业,有个稳定有前景的工作就已经很好了,韬光养晦,默默修炼内功,等到资源、时机和能力成熟,再出来创业不迟。


当然对强人而言,创业从来没有时机之说,他们随时都可以杀入其中,直接PK掉行业里的弱者,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创业是一个永不停息的人间战场。它可以使你永远痛并快乐着地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甚至是爱爱的时候,都在思考下个月工资怎么发。为什么永不停息,因为对于一些人而言,事业是毕生的追求,存在感成就感是毕生的追求,或者赚钱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那么既然你要去触摸蜡烛上最亮的光芒,那你就得受得了疼,疼了也别叫,没人让你去摸。


一切皆有代价。一切


你选择快速大量融资,那可能会死于对企业失去掌控力,或者死在资本的扭曲中。你选择精耕细作,可能死于上下同行的恶性挤压。选择低门槛进入的行业,那么很快会发现那就是血海。选择所谓的蓝海,99%基本上是前人全死了的死海。选择吹牛逼,那么就得吹下一个牛逼来圆上一个谎言。选择实干,那就得耐得住寂寞。。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万般皆好的状态和选择,如果有,那就是梦。选择任何的方向都需要付出代价。真正的战略在于根据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再去选择战术和作战目标。一切与自身条件不匹配的战略,都是狗屁。


创业归根结底还是生意。


创业到底是什么鬼?为什么很多人说他不是生意,很多人看不起做生意。我也是一直没有想通。以前我是没想过跑来创业的,我所想做的是下海经商,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年做生意好像成为贬义词,非得说成创业。一切创业,最终都是生意,无论你是想短期套现,做大了卖掉,或者自己一辈子搞下去。生意是底层的初衷,不可颠覆,不可忤逆。一个创业者必须直面生意的残酷,理解生意的本质,尊重生意的链条和生态,才有机会往下走。想长期走下去,以及能走得下去,便是事业。


当一个生意人选择把一个倒买倒卖的事情变成了长线作战的时候,他就向企业家走出了第一步,走向了事业,此刻便会发现,原来解决二维的事情就可以了,现在多了时间空间人事等更多复杂因素,一下子变成四维了。管理难度成几何倍上升。


做事业是需要付出N倍执着和坚忍的力量。


别动不动赚了点小钱就觉得自己很牛逼。企业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多到难以细数,也就是不存在一刻完美状态。在大公司干的时候,觉得有N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如今觉得有N+1可以改进的地方,但为什么不做,无外乎资源缺乏,精力及回报的考虑和限制。往往返回去看一家活了N年的公司的当年的产品,都是觉得像狗屎一样。所以做事业不是做艺术家,不是作一幅完美的画,而是做出持久的生命力,即使他一开始不怎么完美。


以旁观者角度,关注一家企业,必须关注5年以上,才能知道任何战略都有代价。任何模式都有瓶颈。任何奇迹都是假象。任何存在皆为合理。不因一朝一夕之波动,而浮躁。不因一时之困境,而动摇。不因他人之流言,而动摇。


最近三星因为S7的销量剧增,股价大涨,于是一片赞美。然而一年前无数评论员都在黑三星,正如今天被黑的小米一样。不看个五年以上,懂个屁。


无核心壁垒者,无以成大业。


前些年我们都说:互联网现在开放透明,所以大家都可以来创业。后来证明这是假象。大多数流量的走向是封闭的,大多数营销产品背后是少数人控制的,表面上最闹腾的一票人,所分无外乎是10%不到的市场,基本就是大咖的炮灰。如果你做的事情所有人都能做,比如美少女直播自己吃饭,那么请问你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没有这一些,你赚的也就是辛苦钱和市场行情的钱罢了。成就真正的事业,必须要握住一些稀缺资源,比如生产原料,比如配方,比如品牌等等。创业者最不需要的感动,就是把自己说得很辛苦,久不陪家人,不会有人因为你很辛苦给你钱,只会因为你能给他带来钱而给你钱。被你感动的投资人只存在小说里。因为现实往往不需要眼泪。


永远不要浪费时间。


在追求核心价值的道路上,会经常冒出很多赚小钱的机会,和所谓的合作机会。选择上钩,你所耽误的便是最不可再生的资源,这也是大量企业正在犯的错误,着急做流水,着急做点什么证明自己。但做的都是一直在赚小钱,没什么大用的事情。比如一些融了几千万,却还在卖一些杂七杂八东西的机构,实在搞不懂为什么要做这个,也不能跑出很多利润,也不能为长久带来发展,还要花很多人和资源。另外,不要整天谈一些虚无的合作。合来合去,你会发现,大家都想空手套白狼。真正有实力的,都是等人来合作的。记住: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创业归根结底是在和自己作斗争。


不为胜喜,不为败悲。作为一个语文课代表,我过去最擅长的就是写抒情的文章。然而,这些感性因素在创业中,没有什么卵用。你悲,客户也不会选择你。你喜,上帝也不会眷顾你。而情绪往往是最消耗人精力的,别花这力气。有太多其他重要的事情等着你。


从前,我以为自己是个孙悟空,什么都可以。后来我觉得自己是一只猪八戒,为太多东西所困,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或许,我们还是沙僧,一生都用来寻觅打碎的琉璃盏。





延伸阅读:


那被财富折腾得死去活来的三个朋友!


作者:三万 来源:米筐投资mikuangtouzi



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一天都伴随着这个社会科技文明的变迁,见证着新的中国速度。人们获取财富的渠道和路径,也不断变得多样化。不论你是学富五车,还是目不识丁,也不论你是运动健将,还是身有缺陷,更不论长相的俊丑差异,这个社会,以其每次大的变革,给予各个社会阶层属于自己的机遇。


与此同时,我们也处在一个相对残酷的时代,我们正面临着社会阶层不断固化,阶级壁垒逐步提高,财富转移速度加快的现实。环视我们周围,无论是普通上班族,还是身家不菲的企业家,每个人似乎都有着自己的焦虑。


在这个高速的国家列车上,我们焦虑等待属于自己的机遇,我们焦虑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重新沦为底层,我们焦虑如何获取更多财富。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焦虑,做怎样的准备呢?笔者认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人生中的暴富机会,只有一条:好好工作,专注,专业。 


这里的工作,仅是泛指,可以是有个好工作岗位,也可以是企业经营者,个体户。专注,就是尽量规避不必要的跨领域探索,尤其是在无任何经验情况下,放弃本身自有优势去做尝试。专业,就是在自己的行业,有足够的深度和优势。





机会如梦幻泡影





我们面临的是针对大部分人来讲,越来越高的阶层壁垒,高昂的跨行业门槛和创业成本,这些都大大削弱了白手起家创业的可能性。和平年代,本身社会流动性减弱,是全球化的,不可逆的趋势,给予中低层向上进阶的机会更是在不断减少。或许有人会说,不,我就要使劲折腾,找寻属于自己的机会。前两年的一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包括广泛流传转载于朋友圈的鼓吹创业鸡汤文,至今仍回荡在我们脑海,都怕自己落后,怕在各阶层即将封闭前,没有赶上最后一趟火车。


笔者抛开这个话题,问一句“您觉得一个人一生中,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有几次?”。按照当下的社科分析,答案是7次,平均每7年一次。按照人均寿命70岁计算,除去童年不喑世事,年老精力不够,掐头去尾,再排除我们各种不可控因素,或者不理性,机缘不合等情形。一个人一生中,真正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只有2-3次。从数学角度看,每一次的自我主动寻找,都不会增加,反而降低遇到真正机会的概率。


我们的人生很漫长,漫长到,我们需要用几十年来遇见并抓住这两三次机会,那剩下的时间需要干什么,才是需要关注和重视的,这也决定不同人抓住机会的时间不同,或早或晚,该来总会来。老话讲,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那些在不断提高自己,积攒能力的人,才会等机会降临时,能牢牢抓住它,利用它改变人生。


现在拐过头来回想一下前两年的创业潮,如今又还有多少存活呢。对于那些勇于不断尝试,自己去寻找机会的人群,从内心里笔者是充满敬意的,多少人勇敢的走出写字楼,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事业天地,可是冷静的想想结果呢?自古华山一条路,只见山顶大王旗,不见山下白尸骨。


道理讲多容易成废话,下面分享几个笔者身边的真实故事:





乾坤一张纸,一字一星辰
金子哥的故事





笔者之前从事金融行业,做国内证券期货投资领域。这行业说苦很苦,苦在精神压力大。说幸福也很幸福,休息时间很充分。


金子哥,是我在入行时的领路人,也是接触到真正在金融领域赚大钱的顶尖高手,他现在有多少资产无人知晓。


金子哥是浙江舟山人,已近五十岁,认识他时,他刚来省会城市不久,具体名字时间久了大家已不记得,只知道姓刘,脖子上经常戴个大金链子,剃个光头。所以,大家都叫他金子哥。


金子哥并没有我本以为的豪爽性格,也没有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吃烧烤的爱好。相反,他温文儒雅,谈吐斯文,而且还会作古诗,时常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佳作。


工作中的金子哥,在投资风格上相当保守,不如以往我见到的激进流派那般张扬,他每一笔投资都是理性,经得起推敲的概率致胜,而类似于牌桌上随性,脑子发热等等在他这里很少出现。


2013年8月,判断上海自贸区是超大题材,买入上港集团,获利8000万。


2014年1月,对新能源汽车趋势分析,在万向钱潮上赚了近6000万,龙虎榜里经常看到金子哥神乎其神的操作。


之后金子哥休息了一年,每天喝茶看书,没有操作。


2015年7月的一个下午,金子哥对我们说,牛市要来了。满仓持股吧。随后买入证券股,这一把又是近9位数的盈利。


2015年6月,市场开始热炒国企改革概念,我们几个小辈都参与其中,金子哥却保持怀疑态度:“为什么国企改革这么重要的事,要在5千点进行?而不是2千点时。这里有猫腻。不玩了,休息。”


这是当时他的想法,他没有参与其中,躲过了后面一系列下跌。


如果在股市里投资是因为专业性的话,更加让人拍案叫绝的的是,股灾后金子哥出去玩了一段时间,顺便跑去深圳购置了两套房,说是孩子留学回来时用。之后又开始了喝茶看书的生活。


对金子哥的崇拜,是用言语无法形容的,笔者只希望从他身上多学些东西。一起撸串,酒到深处,我问他投资做到极致的核心是什么,他举起酒,对我说:“记住老弟,守得住的才叫财富,守不住的都叫浮盈”。


这句话很平常,投资书上很多都这么写,我以为是在敷衍我,本想继续追问下去,结果被他话题一转只好作罢。


然后过一段时间,我问他,投资上防守真的好难,要面对各种诱惑,各种不确定性,他是怎么做到的,金子哥沉默了一会,说:“我也没有好方法,没机会时我就去花赚的钱,有机会时,再来好好投资”。他说起花钱,我明白了他每年会换更粗的金链子,买更大的房子,入股不同的公司。


这就是金子哥在淘汰率超高的金融业,依然屹立不倒的方式。他已然不缺钱,对于金钱的谨慎态度,却是从开始就决定的,跟现在并没多少关系。现在的我认为,他的投资信条,放在生活中仍然是适用的。他的那句“守得住的才叫财富,守不住的都叫浮盈”,我更是铭记在心。


年初金子哥离开这个城市,回老家定居。在离别宴上,大家希望他作为长辈,能不能说些赠言。金子哥稍显严肃的说:“没什么好讲的,今天谈点虚的,各位相信命运么?我是信的,我觉得命运并不是迷信,而是一种概率,命好还是命坏,都和概率有关,一种概率对应一种命运,你们回去都好好想想,想通透了可以来舟山找我。”


酒尽席散,只留些许回味…..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丸子哥的故事





丸子哥是一家私人会所的总厨师长,做菜确实好吃,因为工作关系,我们经常到那家会所就餐,一来二去就跟他比较熟。


会所人很少,他工作也很轻松,偶尔也会坐下跟我们一起喝一杯。闲聊中得知,他来这个城市已经好多年,下学早结婚早,年龄跟我相仿,却已经有两个孩子,大的那个已经上小学三年级。


本身他工资是挺高,可因生活成本太高,到现在也没攒下多少钱,至今仍没在这个城市落户。恰逢这两年国家政策严查,会所生意也一日不如一日,改头换面,东躲西藏。


丸子哥每次见到我们常挂嘴边的,“兄弟你们最近有啥好投资让我参与下呗”“兄弟我去跟你们学投资吧”“你们觉得做微商咋样啊,老赚钱了听说”“我一哥们倒腾中药赚大了,我也准备改行去干”,我们都劝他不要瞎掺和。也不知是胆小还是真听了我们,反正他说的那几个都没去做。    


最近一次再见到丸子哥,是数月前。聊天得知,丸子哥已经在本地购房置业。原来,他凭着本身自有的高超厨艺,以及十多年的本地厨师人脉,他和几个业内影响力比较大的人,办起了厨师培训班和交流会,每周都会到不同城市星级酒店、餐馆,做各菜系间的交流和指导。他现在已经兼职好几个酒店的首席菜品研发师,负责研发新的热门菜和套餐设计,接下来他还要继续在厨师行业深耕发展。


谈到收入,他也是笑的合不拢嘴,每月随便哗啦哗啦小几万入账。对于之前的各种创业想法,他并没有提起太多,只是对我们连说感谢,也感谢自己,没有丢掉老本行。


笔者想起投资大师芒格的一句名言“专注,找到社会认可的领域,然后做出彩。同时要记住花10-20%的时间关注专业以外的big ideas(意为不断提升自己),否则你就像生活在山洞一样,会因为自己的局限性无法达到目标。”


丸子哥,不知不觉,或许已经开始在慢慢走出山洞,驶入属于自己的人生快车道。





路走的久了,偶尔会忘记为何出发
大头的故事





大头是早些年认识的老乡,为人豪爽,爱聊天,爱交朋友,属于挺会来事那种人。


笔者挺佩服大头的,他总是有着一流的商业嗅觉。也确实,我认识他时,他正值春风得意,那两年他通过倒腾红酒,做代理商发了财。在周围朋友刚刚毕业参加工作之际,大头却通过自己的奋斗,在这个城市和老家各买了一套房,人生第一辆座驾也是直接宝马起步。言谈之中,都能感受到他对于自我成就的骄傲和满足。


要说大头也确实是脑子好使,我记得有次一起吃饭在麻辣香锅。那时这种餐馆刚刚开始流行开来,大头发现这种餐馆的味道很不错,看着很卫生,选菜也很自由,价格按重量称,利润挺大。又刚好这一年红酒不如以前那么好卖。大头在思索一番后,决定加盟麻辣香锅转行做餐饮。


餐饮的前期投入是巨大的,由于购房后,他手上现金不够,衡量再三后,大头决定卖掉在这里的房产和酒行,回老家去开一家加盟店,毕竟老家这方面是个空白市场。


当时大家都劝他,好话说尽,他就是不听。时间久了,大头嘴上的名言成了“骑电动车的还想教开宝马的开车呢,不搞笑呢么你们”。慢慢的大家也就不说了。


大头也真是办事执行力强,雷厉风行,不到两个月,他的餐厅就开起来了。结果,坚持了不到一年,由于餐厅缺乏新意,菜品单一,消费者尝了鲜后便失去吸引力,再加上房东要涨租金,大头又缺乏本地营销手段,不告而终。


失败的大头并没有因此气馁,豪言“餐饮就是跟着开个一时热,兄弟没赔钱”。失败后的大头,重新回到省会城市,中间他开过房地产中介,结果没一两年遇到了限购,市场惨淡,也不得不退出。


然后在大部分人还不知道直播是什么的时候,就又干起了演艺经纪公司,找美女模特开直播。现在大头又去倒腾起水果批发。然而大头却再也没有在这座城市买房,言谈也不再有当年那股傲劲,借朋友很多钱,座驾也从宝马变成了桑塔纳,每天仍奔波在自己的创业之路中。


奇怪的是每当看到大头,我都会想起金子哥,想起他在朋友圈里曾经发的“我们总是会犯错,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命运”。


确实,我们总是会有幻觉,认为自己能踏准人生的每个节奏,却忘记了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平凡亦可贵





上面三个故事的主人公,更像是这个时代无数小人物的现实缩影。十年前,我们叫嚷着去改变世界;十年后,我们都被世界改变了。


诚然,我们不能以一时论成败,要站在人生长河角度,品论春秋。当下的中国社会,是怎样的社会,笔者无从下定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认知。但是对于财富的焦虑是每个人都有的,为什么?


因为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个现实:在我们国家贫穷是可耻的。贫穷就意味着生活品质的缺失,后代教育的落后,人际交往的受限,人生视野的狭隘。也正是因为这些,我们每天起早贪黑不断奋斗。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一个人,作为国家列车的一部分,国家高速的发展,我们只要好好工作,好好从事自己的行业,或多或少是不掉队,能跟上大部队的。   


笔者想起了意大利足球里的名言“防守不丢人,输球才丢人”,同样我们的人生,更是需要认真负责,容不得肆意挥霍,这句足球名言套用在我们人生中,是否可以翻译为“没有一夜暴富不要紧,一夜返贫才可怕”。认认真真活在自己当下的生活里,专注自己的领域,做到专业。


生活是活给自己的,不要活在周遭各种诱惑的影子里。


路途漫漫,稳着点来,咱走的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