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厕所革命大文章,同绘美丽乡村新蓝图|同济大学顺利举办2019年全国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户厕单元)竞赛评审
人生在世,谁无三急。无论贫富,谁能不需要厕所!当今世界,厕所早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厕所卫生状况也直接关系到国民健康和环境品质。
因此,尽管相比那些宏伟建筑如此渺小和低微,厕所发展却是上升至世界级的议题。“厕所革命”,最早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是关系发展中国家厕所改造的重要人类行动。2013年7月24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呼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推动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建设,倡导人人享有清洁、舒适和卫生的环境。
中国厕所有着悠久历史,西安半坡遗址中就已经出现了厕所,《周礼》也有公厕的文字记载。然而客观来说,厕所在国内的发展,至今仍然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也明显无法适应现代文明国家建设的要求。甚至,有关厕所的讨论,似乎仍然登不了大雅之堂;很多广为传播的资讯,至今仍将厕所视为“最不卫生”的象征。特别是广大乡村地区,无论是户厕或者公厕,仍有相当部分延续着几千年前的传统,成为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风貌、人民群众卫生和健康,人人需要却又非常唾弃的场所。虽然数十年来的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推动着环境卫生的改善,但是显然任重道远。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厕所革命”做出重要指示,强调抓“厕所革命”是提升旅游业品质的务实之举。此后,“厕所革命”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公厕扩展到农村户厕,农村厕所革命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民生工程。
2019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的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首次设置了乡村户厕设计竞赛单元,呼吁参赛团队关注各地乡村户厕,共同探寻适应地方实际需要的改造经验和设计思路。
2019年11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团队提交了各自答卷。2019年11月29日,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评委汇聚同济大学,于同济规划大厦开展了一天的评审工作,同时围绕着“立场、价值观、技术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
总体上,评委们高度肯定了本次大学生竞赛的时代意义,相信对于呼唤同学们去关心和思考农村厕所建设的应有之道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对于参赛团队的热情投入和提交的作品也给予了肯定。
评委们普遍认为,应当通过这种竞赛的方式,继续大力引导同学们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并且树立起农村厕所“卫生、适用,建设和运营低投入”的价值观念,以及积极鼓励将粪便通过生态化处理转化为有机肥的探索。
本次竞赛作品将持续在同济规划大厦底楼展览至12月10日。
附:
本次评优特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顾问、同济大学李京生教授担任组长,此外还邀请了如下专家出席作为评委(括号标注):
1. 李京生,规划学会乡村委顾问,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2. 齐飞(副主任委员),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研究员;
3. 范凌云(委员),苏州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4. 虞大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系主任、教授;
5. 陈洪斌,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6. 耿敬,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7. 张忠国,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8. 陈波,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系主任、副教授;
9. 张云彬,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城乡规划系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