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画面极度舒适!陕西绿色版图由“浅”到“深” !

陕视新闻 2021-10-06




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化使命担当的具体要求。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绿色版图向北延伸400公里,植被覆盖率达到60.68%,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在陕西黄河湿地合阳段夏阳瀵湿地生态修复试验区,茂密的芦苇荡在水中摇曳,一片芦海碧天的迷人景象。然而几年前,这里垃圾乱倒、湿地承包关系混乱,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


从2015年起,合阳县通过实施退耕,限养鱼、限种莲,还湿地、还芦苇、还水面的“一退二限三还”资源清理,进行湿地恢复治理。


渭南市合阳县洽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主任 党敏刚


对水面四周进行水生植物的恢复,我们栽植了香蒲,实际上也为涉禽形成了觅食区。香蒲恢复以后,紧接着恢复芦苇等湿地标志植物,通过几年时间形成沼泽,湿地就自然形成了。



守护绿水青山,做好湿地生态大文章。如今,黄河湿地合阳段已成为我国候鸟南北迁徙的主要驿站,也是中西部候鸟的主要栖息地之一。自2019年起,每逢冬天来临,白鹭、灰鹤等20多种近两万只珍惜鸟类来这里越冬、栖息,特别是多年不见的白天鹅也回归洽川。




黄河在宜川境内全长66公里,是黄河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上世纪八十年代,宜川平均输入黄河的泥沙约为950万吨,流失的黄土源源不断输入黄河,严重制约着当地发展。因此,20多年前起,当地群众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地上开展植树造林。由于地处晋陕峡谷,这里土壤贫瘠、山势陡峭,大部分区域属于较难利用的石质山地,想要在山崖上载活一棵树苗难度极大。当地群众经过不断探索试验,总结出“石坑客土大苗”造林技术。


延安市宜川县林业局 副局长 郝云峰


在陡峭的山体上垒一个石坑,解决山势陡峭留不住土的问题。把坑周边的土或者山上面的其它地方的土汇到这个坑里面,保证树苗能栽进去,栽小苗野兔直接就啃食了,没有成效,咱们就栽一米五以上的大苗。


延安市宜川县专业造林队 队员 王江红

那时候栽树成活率百分之五六十,现在成活率就是百分之八九十。



如今,宜川累计完成各类营造林150万亩,实施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519.34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9.6%,林木绿化率75.3%,年入黄河泥沙大幅缩减,“一碗水半碗沙”成为历史。


十三五期间


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已实现“由黄变绿”的转变,正在实现“由浅绿到深绿”的转变,全省绿色版图向北延伸400公里,植被覆盖率达到60.68%,年均黄泥沙量由2000年之前的8亿多吨降至2.7亿吨,生态环境实现了从“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到“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转变。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
陕视新闻视频号

更多重要内容


扩大筛查范围!红事缓办,白事简办!陕西多地、多景区发布最新疫情防控措施!

陕西多地寻找次密接者!西安疾控紧急提醒!

最新!西安旅游的2例重庆确诊病例与南京疫情高度同源!


来源 | 起点新闻APP 

记者 | 张佳伟 

新媒体 | 李媛 

审核 | 周新丽  王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