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圣城街道北后三里村的这个东西来头不小,你知道吗?

2017-10-12 最寿光

“北前三舞狮,北后三高跷”,这句话在圣城街道北边村庄流传了几十年,说的就是两个村从老一辈传承至今的民间舞蹈。

北前三舞狮至今已有百年,北后三高跷也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近日,记者走进北后三里村,从知情人口中探访这民间舞蹈。

高跷又叫“拐子”,一般分为双跷和单跷,53岁的村民孙洪金是北后三高跷的传承人之一,据他介绍,北后三高跷表演多为双跷,就是双脚都踩上高跷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

早些年,村里组织一支文艺演出队不容易。为了节约成本,他们的高跷队所用服装靠借,高跷靠自己村的木工组制作,“用杨树做,在刨好的木棍上边凿上眼,装上踩板,根据个人身高设置高低不一,矮的30厘米,高的近1米。”表演时用绳子绑到腿上。

北后三的踩高跷还配合划旱船、捕蝴蝶、打劈叉等表演,演绎王小赶脚、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故事。

“踩高跷难学吗?”“不难。”孙洪金说,早先都是土路,高跷踩起来稳当,初学时扶着墙走,协调性好的年轻人一会就学会了。

当时参演的村民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十一二岁。男女都有,共三四十人。“那时没有其他的娱乐项目,村里都热这个。”生产队时候,下午有空闲大伙就去踩高跷。

80年代末有一次,寿光组织踩高跷表演,村民放下拉着去卖的一车葱,拿起高跷就往队里跑。村民吴世成60岁了,还跃跃欲试学踩高跷,虽然由于年龄大家里拦着不让学,但他每天都早早地等在街上看演出。

“当时我们村的高跷队十里八庄都有名,来请我们去演出的村很多。”孙洪金略带骄傲地说,他们村的高跷队到过古城、纪台等地方演出,“每逢演出都管晚饭,临走还给放上烟糖等礼品,回来大伙就在村里分,热闹极了。”

据说,当年高跷队去北关村表演,小伙张洪三扮相俊美,被北关村的姑娘一眼相中,高跷“做媒”成就了一段姻缘,被传为美谈。

文革期间,高跷队停歇了几年。当时的高跷道具被遗弃在一间废弃的老屋里,后来就由张洪三、张洪业等老艺人凭着对高跷的热爱,又将队伍重新组织了起来。

“后来镇上组织元宵节赏花灯、看表演,我们村的高跷队又被推荐去表演,跟着灯车走一圈下来,腿都不是自己的了,但心里高兴,踩着有劲。”村民孙洪杰一边说着,一边踩上高跷,展示给我们看。

听到记者前来采访,村民杜景香特意从家里拿来一面镜子,“这是1993年元宵节,我闺女去表演,镇上发的奖品呢。”杜景香满是自豪。

73岁的村民张洪玉拿来一面锦旗,上面写有“奖给北后三里村 春节文化活动先进单位”的字样。他还把压箱底的道具服装一件件摆出来,详细讲解着服装当时谁穿过。

当年他和老伴还有2个闺女齐齐上阵参加高跷队,一家赢回了4块镜子,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服装、高跷、锦旗、奖品,一件件旧物事诉说着北后三高跷曾经的荣耀。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北后三高跷”几度兴盛又几度衰落,至今已经十余年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说起传承,村党支部书记张景云表示,缺乏资金和后继无人是最大的问题,不过他们也在努力寻找接班人,现在政府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他们也希望“北后三高跷”能继续精彩地“踩”下去,在传承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力保传承。


来源:圣城街道办事处


丨编辑 木木丨责编  牟彦霞丨监制 张学军 宋成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