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眸2019】新华社报道中的天津西青

天津西青 2022-04-25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飞逝的光阴里,生机勃勃的天津西青,2019年在新华社的172篇新闻报道里,留下了一篇篇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和动人画卷。

 

回首2019,我们带您走进“国社”—新华社眼中的天津西青故事。



请滑动下面的手机框,查看新华社对天津西青的报道!

关于西青发展变迁  

新华社这样记录


01

8月17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西青区跨越70载的奋进与变迁》





新华社客户端8月17日电 (记者宋瑞)从农业主导的远郊农村到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的产业新城,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天津市西青区处处旧貌换新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集聚高端产业发展 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记者从16日召开的天津市西青区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多年发展,西青区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高端快消品、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聚集,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加快发展的产业格局。2018年底,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35.4亿元。

西青区聚集了丰田一汽发动机、福耀汽车玻璃、经纬恒润等3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400余家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企业,还吸引了47家世界500强企业和43家国内500强企业落户该区。

此外,西青区致力于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区内50余所大专院校及140多个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共同形成了天津市第三高教区,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人才、智力支撑。同时,引进了以国家“千人计划”为代表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支持人才发展。西青区注重企业创新,出台20项科技政策,吸引一批“独角兽”企业和智能科技项目先后落户。

目前,西青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48家,各类市场主体达到8.3万个,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和全市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

如今,西青区大力推进“放管服”“一制三化”改革,建成了南北两个区级市民中心,实现249项区级政务服务事项“一门通办、南北通办”,企业开办时间缩至1.5天,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全面缩短。

天津市西青区委书记李清说,进入新时代,西青区积极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推出了“云上西青”大数据、智能网联汽车北方测试区、人工智能产业园三大发展计划,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层次将进一步转型提升。


营造生态宜居环境 城乡面貌全面升级

河道纵横、碧波荡漾,大型生态公园点缀其间,西青区成为天津的“天然氧吧”和“城市绿肺”。记者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青区累计造林11.1万亩、植树780万株。如今,全区绿化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41%和33%。

为打造宜居舒适的城乡环境,西青区高度重视环境治理,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下大力开展治霾治污行动和精细化管控,达标天数由2013年的147天提高到2018年的206天,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近三年河湖水环境质量平均改善36.7%,全面消除了黑臭水体和垃圾河道;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生态环境有保障,西青区城乡发展全面升级。西青区提出了“两城三带三区”总体布局,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

西青区还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项目带动,扎实推进中北镇百年花乡、沙窝萝卜特色小镇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坚持发展开放型农业,成功举办2018天津国际种业博览会和天津市小站稻推介会,积极引进国内大型企业进驻西青区。积极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全区7个镇全部开展了小城镇建设,累计竣工708万平方米,49个村、11.6万人喜迁新居。

在此基础上,西青区还启动了实施示范镇和村居改造“双轨并行”的村民康居工程,对16个村实施新一批示范小城镇建设,对15个村实施村居改造,打造一批留住绿色、留住野趣、留住乡愁的特色村居,努力实现现代科技文明和绿色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


交出温暖民生答卷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安全西青建设蹄疾步稳。西青区连续多年荣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足感不断攀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青区民心工程累计投入473亿元,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民生重点领域建设不断提高。

社会保障方面,西青区累计新增就业24.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发放各类补贴4.2亿元,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89%,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户籍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率达到100%。

教育方面,西青区有中小学52所、幼儿园60所。2018年,西青区启动了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将形成104所幼儿园、59所中小学、多种教育资源全面提升的现代教育体系。

医疗方面,西青区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10家。2018年以来,西青区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计划,加快西青医院二期和区中医医院建设,到2020年将实现三级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基层卫生服务“15分钟就医圈”。

文化方面,西青区立足底蕴深厚的崇文尚武文化,努力打造“杨柳青古镇、霍元甲老家”两张名片,积极拓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开展了元宵节灯展、“运河记忆”非遗展、杨柳青木版年画节等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形成了“民俗文化看西青”的旅游形象。

李清表示,西青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视察天津重要指示精神,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具有强劲实力、独特魅力和蓬勃活力的新西青将呈现在大家面前。


02


2月27日,大美西青 视觉盛宴 

天津西青电视形象片《魅力西青 活力之城》首发







03

8月17日,新华社刊发:

《千年古镇日日新 勇立潮头看西青》





这里有千年古镇——津城老话讲:“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杨柳青曾是京杭大运河重要枢纽,孕育了木版年画和独具魅力的运河文化;

这里是崇文尚武之地──著名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故乡,精武精神从这里走出,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

这里是创新智造之区──全国九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科技产业加速聚集。


70年,沧海桑田、风雨兼程;70年,初心依旧、砥砺奋进。

从环城郊区变为生态宜居城区;从以农业为主导的乡村变为以中高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新区,西青大地处处旧貌换新颜,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8190倍。百姓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朝着更加殷实宽裕的全面小康目标加速迈进。

主动融入发展大局 与时代同频共振

8月15日,一场主题为“魅力西青活力之城”的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西青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姜丽丹向来自全国的300多名各界嘉宾推介西青。这已经不是西青区第一次走出“家门”主动推介自己。今年以来,西青区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理念,建立了“赴京招商”常态化机制。

作为津城西南部的门户,西青区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双轮驱动,积极打造“两城三带三区”发展布局,建设赛达新城和西青辅城,将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作为重要承接载体,不断完善布局。目前,西青区已累计引进北京项目482个,协议投资额1970亿元。今年引进北京项目53个,协议投资额38.9亿元。

“从南站坐高铁,半小时到北京,5小时到上海。”家住张家窝镇的高伟每天过着“双城生活”。他和妻子工作在北京,却在天津置业安家。“这边几乎不堵车。我们早上7点从家出发,9点多就能到单位,通勤时间和住在北京差不多,但居住环境比在北京舒适很多。”高伟说。

同样是从北京到天津,做服装批发生意的刁明辉干脆将生意和家全都搬了过来。王兰庄温州国际商贸城项目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的重要承接地之一,吸引了来自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大红门批发市场的3000多家外迁商户。

“自己开车两个多小时,这门口有往返免费班车,去火车站也有班车接送。我们在这边租房子、招聘员工、子女就近入学等,商贸城都会提供服务和帮助。现在越来越适应在这边的生活,来天津真是选对了。”刁明辉说。

每天凌晨4点多,王兰庄长途客运站已经发出第一班车。百余辆大巴车、80多条直达线路、160多个班次,线路覆盖了天津市区以及周边省市。“商贸城正在加大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启动电商交易平台,形成集网上交易、仓储、物流、金融等为一体的服务产业链发展模式。”天津王兰庄温州国际商贸城董事总经理陈立初说。

一个月前,西青区首届“海河英才周”在张家窝镇启动。活动中,30多家企业拿到了刚刚装修完工的人才公寓钥匙。作为天津市首批认定的人才公寓,西青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赛达汇智中心一期建设了438套公寓,目前企业的预订率已超过了70%,可满足1000多名企业高端人才“拎包入住”。

天津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一时间预订了人才公寓。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每年都会引进大批高端技术人才。目前,公司位于张家窝镇的新研发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大批研发人员将从北京过来,这边团队规模将达到近5000人。”公司副总裁时开斌说,“人才公寓安全舒适、经济实惠、配套完善,为企业留住高端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厚植高质量发展土壤 激活“一池春水”

前不久,西青区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发布会在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56个重点项目现场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342.5亿元。这是不到半年来,西青区第二次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今年4月,45个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40亿元。

与此同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网络安全公司──奇安信集团将“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项目落在西青。“我们将联合天津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同时,设立产品研发中心、运营服务中心、网络安全交流示范中心、网络安全双创中心。产业园一期建成后,发展规模预计2000人以上。”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说。

海康威视、TCL北方业务总部、正大集团卜蜂国际供应链、中科云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线科技智能网联车……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携智能科技项目纷纷落户。人工智能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智能网联车北方测试场三大“新地标”拔地而起,成为了西青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回望过往,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到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到上世纪90年代开发区发展制造业,再到新时期以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步入新时代,西青区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以智能科技产业为突破口,加快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层次升级,在追赶时代的潮流中勇做“弄潮儿”,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中北镇是曾经风靡全国的“黄大发”的诞生地。如今,沉寂多年的美亚汽车厂老厂区变身成为文艺气息浓郁的华侨城美亚创意文化园。工业时代的骨骼,注入新时代的艺术血肉,老厂区焕发新生机。画展、话剧、学术交流研讨、读书分享会、亲子娱乐……不定期地轮番上演,这里成为了集旅游、商业、娱乐、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集群。

“黄大发”已成为历史,拥抱新时代,西青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先人一步将触角伸向了方兴未艾的智能网联领域。

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上,西青区展示了我国北方场景最丰富、测试项目最完备的智能网联车测试场。去年9月,西青区启动建设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以整体辖区为基础,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整体产业生态,建设虚拟测试场、封闭测试场、开放测试道路一体化功能区。同时,周边辐射工业园、小城镇、拓展区、水库等区域,打造集测试、研发、展示、体验、旅游、居住于一体,绿色生态与智能科技高度融合的智能网联特色小镇。

产业旺促乡村兴 生态与发展并行

连日来,王稳庄镇2万亩小站稻长势喜人。放眼望去,青绿的麦苗接连成片、随风摇曳,吸引着成群的白鹭前来觅食嬉戏。再过两个多月,这里将变成一片丰收的“金黄海洋”。

昔日盐碱地,今日稻乡村。王稳庄镇发挥传统设施农业发展优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通过与中化农业等国内顶尖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着力建设3万亩集中连片成规模的先进智能化农业示范园,推进高标准小站稻规模化种植。

“我们通过手机APP便可以实时监测水稻的生长情况。田里的气象数据、农机状态、虫害预警都可以在智能平台上显示。收割期也是采取智能化管理,实现了科学化、精准化种植。”中化集团技术人员介绍说。

产业旺则乡村兴。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西青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总体规划,积极建设现代种业、智能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打造了杨柳青庄园、水高庄园等综合性生态农业区,建设中化MAP示范农场等一批优质农业项目,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守住青山绿水,换得金山银山。西青区在发展中不断寻找着生态和谐与绿色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不久前,西青区入选了2018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市、区)名单,获得了国务院督查激励2000万元,成为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标杆。大柳滩村、白滩寺村等宜人村居留住了水清岸绿、漾起了野趣乡愁;沙窝萝卜小镇、中北实力小镇、杨柳青文旅小镇、张家窝生态宜居小镇等特色小镇,展现出丰富多元的城镇化风情。

夏末秋初,走在西青大地上,处处可见树木葱郁、繁花似锦。全区绿化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41%和33%;东亭河、子牙河、南运河、独流减河、外环河等河道纵横、碧波荡漾,西青郊野公园、水西公园、滨河公园、鸭淀水库风景区等大型生态公园点缀其间,组成了城市的天然氧吧绿肺。全区城镇化率达到90%,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幸福指数和满足感不断攀升。

创新竞进奋勇争先 开创西青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西青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西青区创新竞进、奋勇争先,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开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始终突出政治建设这一核心地位,让党的领导成为西青发展最根本的遵循。西青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对接大战略、融入大战略、服务大战略,努力以有力有效的工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展现西青作为、实现西青发展。

始终把解放思想贯穿发展全过程,让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成为西青发展最鲜明的特征。西青区毫不动摇地坚持解放思想这个法宝,打开脑袋上的“津门”,充分发挥紧邻中心城区和土地生态资源丰富的“双重优势”,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落实“两城三带三区”布局。推进赛达新城、西青辅城规划建设,总投资近200亿元的经纬恒润、TCL北方创新总部等一批带动作用强、支撑能力强的好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加快外环城市发展带、独流减河生态带、运河商旅文化带建设,宜家家居等一批城市综合项目投产见效。加快推进西青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建设,充分发掘“三区”在产城融合、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潜力和后劲,加快形成双核驱动、多轮带动的发展格局。

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让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成为西青发展最厚重的基础。西青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增动力,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创新驱动发展硬仗,设立了100亿元的中芯海河赛达产业投资基金和1亿元的宜科天创智能制造基金,市级科技型企业突破7300家,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1万人,打造院士工作站和重点实验室102家。打好发展活力增强硬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一产增魅力、二产增实力、三产增活力,做到“竞争上游、上游竞争”。打好项目引进建设硬仗,实施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精准招商,集成电路产业园等一批园区和载体高标准建设运营,大数据产业园“四中心一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让民生幸福成为西青发展最有温度的成果。西青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打好民生福祉增进硬仗,实施了总投资80亿元的20项民心工程;农村居民收入达到26918元,比1978年增长了142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蓝水清成为西青发展最靓丽的底色。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十项重点工程”,投入10亿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持续提升社会环境,严格落实“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机制;积极开展“无黑”城区创建工作,连续四次捧得“长安杯”,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让干事创业成为西青发展最生动的旋律。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党,核心在人。西青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抵御和清除庸俗腐朽政治文化,不断培厚政治生态的健康土壤。深入实施“红色引航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和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制度,夯实“一把手”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把党的纪律建设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认真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用忠诚干净担当诠释初心、践行使命。

亮点1 三大工程撬动“活力西青”

西青区推动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三大重点工程,加速聚集智能科技产业项目落户。

人工智能产业园是面向京津冀、辐射北方地区的专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聚集地,将成为助力智能产业发展的“强大心脏”。

大数据产业园布局为“四中心+一基地”,即大数据计算中心、大数据运营中心、大数据政务中心、大数据孵化中心和大数据企业总部基地,打造数字经济的“强健骨骼”。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立足智能网联汽车整体产业生态发展,集封闭/半封闭测试场、开放测试场、虚拟测试场于一体,实现高精度地图全域覆盖,形成研发测试、生产制造、应用示范、展示体验、生活配套等完善的产业生态,将成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域,培育充满活力的“产业血脉”。

全新的发展理念,先进的发展模式吸引了众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目前,西青开发区已引进人工智能产业企业60余家,其中30家落户人工智能产业园。一期项目全部入驻后,预计办公人数将达到3100余人,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

亮点2 百年花乡扮靓“绿色西青”

以运河为脉,以花卉为媒。前不久,“百年花乡”运河文化节暨花满中北第十一届花卉生态旅游节,吸引了来自京津冀的游客。这是西青区加大力度推进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生动诠释。

中北镇是京杭大运河流经之地,有着“百年花乡”的美誉。西青区重新规划和整合土地资源,启动了融合花卉产业、花卉文化、绿色发展理念的“百年花乡”基地项目,打造以花卉运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项目。依托“千年运河”“百年花乡”两大历史文脉,西青区打造以旅游娱乐为龙头,以休闲购物、高端酒店、商务办公、创意产业为重点的南运河沿线发展轴,努力建设“一河两岸”商务旅游区。

目前,该区域已日渐成熟。除曹庄花卉市场、热带植物园、希乐城、永旺、宜家中北店等已被人熟知,美亚创意文化园一期、新城市中心商业、星光天地、艾丽华等项目也陆续开张纳客。接下来,“百年花乡”将建设八坊十八院景观,完善运河文化体验区,打造集购物、休闲、娱乐、住宿、文化教育于一体,汇集运河文化、花卉文化,风情并茂、移步换景的商业街区。


04

9月28日,电视专题片

《壮丽70年西青区发展成就巡礼宣传片》







05

11月22日,新华社刊发:

《争创文明城区 建设幸福西青》






06

8月17日,新华社刊发:

《践行高质量发展的新西青》





8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西青区主题新闻发布会。西青区委书记李清介绍了西青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回答了记者提问。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青区砥砺奋进、不断创新,开拓了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西青区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产业加速聚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载体。

深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引进以国家“千人计划”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出台《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鼓励高端制造创新驱动发展政策意见》等20项科技政策。推出“云上西青”大数据、智能网联汽车北方测试区、人工智能产业园三大发展计划,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提出“两城三带三区”总体布局。开展治霾治污行动和精细化管控,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河湖沟塘实行全面“挂长”,消除黑臭水体和垃圾河道;土壤污染有效治理。目前,已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中北镇百年花乡、沙窝萝卜特色小镇、王稳庄镇万亩稻田等项目。累计投入10多亿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区农村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项目扶持、结对帮扶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推进“放管服”改革,建成南北两个区级市民中心,实现249项区级政务服务事项“一门通办、南北通办”。

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89%,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启动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多种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先后与多家市级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通共享;打造杨柳青古镇、霍元甲故乡旅游名片,形成了“民俗文化看西青”的旅游形象。(王音)


07

11月20日,新华社刊发:

《天津西青: 流淌千年文脉 再展古镇芳华》





“杨柳青垂驿,蘼芜绿到船。”静静流淌的大运河,孕育了千年古镇杨柳青,如今更成为建设特色小镇、实现乡村振兴的“点睛”之笔。10月31日,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大师工作营正式开营,来自国内外规划、景观、建筑、文化、艺术、运营、投资等领域的3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西青区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出谋划策,共同打造文旅小镇。



杨柳青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千年历史文化名镇,拥有多项中国民间艺术瑰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木版年画、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落石家大院、安家大院,以及曾经“入京赶考”的学子古道文昌阁、普亮宝塔……

静静流淌的京杭大运河,孕育了千年古镇,而传承了千年文脉。

作为大师工作营的主创人员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员会委员李晓江认为,“以文化核心的旅游、观光、休闲、消费,将成为杨柳青建文旅特色小镇的最大亮点。在这里不是简单复制历史、传承历史,更是创造未来,实现跨行业、跨产业的交融。将通过引入国际化的治理理念,建设成为京津冀、运河文化的重要节点,天津市的文化品牌。”

10月31日,在杨柳青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大师工作营开营仪式上,天津市西青区发布了“运河上的京津冀——杨柳青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项目。来自国内外的30多位专家,将通过大师工作营、国际竞赛等创作形式,汇聚国内外顶尖规划大师、景观大师、建筑大师、文化艺术专家、城市运营者的专业建议,共同勾勒出运河沿岸整体发展蓝图,激活空间价值,助力天津西青区建设“运河明珠”杨柳青。

一座“元宝岛”曾为发展“留白”,如今正为发展增“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孔宇航介绍说,“以元宝岛为核心的国杨柳青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将更多反映中国文化,重点体现中国文化传统和天津地域特色。通过深度挖掘历史,打造具有东方意蕴、西青文化的一园、一镇、多节点的大运河文化公园天津示范区。”

“一园”即以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杨柳青元宝岛为中心,通过空间设计、生态建设、运营 发展等顶层规划,努力将其打造大运河文化重要的承载地和生态休闲走廊。“一镇”以杨柳青文化中心建设为重点,创新建设模式将功能空间进行分离、重组,以小体量的模式织补镇域空间,逐步激活杨柳青镇空间价值。

天津市西青区区长白凤祥介绍说,“杨柳青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的建设模式是一次创新,在规划建设的初期,我们就通过大师工作营,引入了文旅、消费、文创等相关业态,并围绕需求进行设计、开发,避免了开发运营后职能弱化的现象,实现了产业与文化紧密融合。”

在规划设计上,大师营汇集了景观、规划、建设,以及文化产业的专家学者,将以产业为基础,吸收经营者、居民、消费者的意见建议,实现以消费、产业需求引领项目设计和规划运营。而在产业上,文化公园将引入系列文化产业,如国际花园设计大赛,曲艺社、文化团体、绘画、设计、文创等系列赛事,成为永不落幕的文化展。

据悉,预计于明年3月份完成方案设计。未来,天津市西青区将采用PPP的建设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建设杨柳青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据初步估算,项目投入将在50至60亿元,预计明年中期开工建设。


08

3月21日,新华社刊发:

《西青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中位居天津市第一、全国直辖市第三》





3月20日上午,中央文明办公布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的141个地级以上城市、城区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西青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2018年测评中喜获佳绩:总分90.71分,天津市位居第一,全国直辖市位居第三。这也是西青区启动创文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据了解,在创建过程中,西青区环境卫生明显提升,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通过清理“五乱”顽疾,开展楼道革命,参与文明交通劝导、整治城市环境等志愿服务,包片包户进社区入户开展宣传,为各项创建任务的落实做出切实的贡献。(柴莹)


09

4月19日,新华社刊发:

《西青元素亮相外交部西青全球推介活动》





4月16日,外交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外交部南楼举行外交部天津全球推介活动,主题为“新时代的中国:活力天津 走向世界”。在现场,坐落在西青的中华老字号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年画等传统技艺惊艳亮相。

老字号以其历史悠久、世代传承、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深受人们信赖的中国品牌力量。据了解,西青区目前拥有13家老字号企业,其中由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10家,包括中医药典范天津同仁堂、宏仁堂、达仁堂和乐仁堂,为中国近代体育制作做出卓越贡献的春合牌体育用品,天津小吃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天宝楼酱货、满族宫廷小吃果仁张等。津门老字号包括(恩顺德)小李烧鸡、致美斋和沙窝萝卜等。

西青空间资源丰富、紧邻中心城区的“双重优势”吸引了许多老字号落户西青。但使这些老字号发展壮大,得益于西青区良好的营商环境。从高端制造创新20条、人才新政25条等政策到针对企业本身的保姆式服务和“一企一策”,老字号企业在西青找到了更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助推他们从传统制造业逐步向智能制造发展,借助历史浸润和现代滋养浴火重生。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多家老字号企业吸收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一流的生产管理人才,在厂房设计、工艺技术、设备设施配置方面,实现了高端化、高质化、高水平、高标准。以天津同仁堂股份集团有限公司为例,企业在西青先后建立了以独家药品和原研药品研究为特色的天津市企业技术中心和中式传统面制食品加工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助推企业做大做强,截至目前,产业园年实现营业收入近30亿元,纳税超3亿元。

据了解,下一步西青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对振兴老字号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发挥老字号历史、文化、创业和市场积淀优势,逐步建立健全保护和促进全区老字号发展的支持体系,激发老字号发展动力,不断焕发老字号创新活力,促使老字号企业的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市场份额明显提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于爱澍 田建 李妍 刘长金)


10

2月25日,新华社刊发:

《立足资源禀赋 发挥“双重优势”  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西青之进 贡献西青之为》





新华社客户端天津2月25日电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天津市西青区始终高度重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将深入推进协同发展当做政治担当、当做发展机遇、当做提升区域发展质量的有力途径,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轮驱动,不断深化协同发展程度,努力实现西青之进、贡献西青之为。



一、持续加大宏观统筹力度,描绘区域发展新蓝图。西青区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资源特点,认真学习领会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天津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以协同创新、“口子镇”建设等方面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着力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和创新协同佳境渐入。西青区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整合优势资源,持续密切与国家部委、北京市区县政府、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有关单位沟通衔接,成立了区域和产业协同办公室,全力推进全员招商,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力量,打造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等重点承载平台,不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自2014年以来,共引进北京项目421个,协议投资额1929.3亿元,成功引入了北京电子城、中科院计算所等大项目好项目,联手中汽研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北方测试基地,温州商贸城、卓尔电商城、王顶堤商贸城等大型商业载体已吸引北京批发市场万家外迁商户。全面启动“云上西青”大数据项目,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中芯海河赛达产业投资基金和1亿元的宜科天创智能制造基金,建立了智能制造产业创新联盟和天津自动化与信息化产业联盟,不断优化协同创新环境。


三、坚持精品规划,全力提速城市化发展进程。西青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对西青的规划定位,主动融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确定了“两城三带三区”的发展布局,加快打造赛达新城和西青辅城,完成了赛达产业新城空间总体规划,全力打造天津南部地区门户、生态创新示范城,形成城南城,产业核,环生态,鱼米乡,一轴线—四片区的空间风貌。提质建设西青开发区、南站科技商务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西青分园“三区”,加快开发外环城市发展带、独流减河生态带和南运河商旅文化带“三带”。


四、改善提升环境面貌,加快构建美丽城市风景。深入落实“五控”措施,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治理目标,集中攻坚散煤“清零”, 精准防控各类大气污染源,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全区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全区水域“全面挂长”,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河湖坑塘清“四乱”、入河排污口治理等系列专项行动,城市黑臭水体彻底消除。积极推进外环线外侧500米绿化带、独流减河绿化带和郊野公园等造林绿化工程,构建京津冀绿色廊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设美丽“口子镇”,加快推进“2+10”建设任务,打造十大美丽风景,杨柳青镇、辛口镇环境面貌大幅提升。深入落实“天津八条”,实施“西青九条”,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投入使用南北两个市民中心,为协同发展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五、提速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建共享成果不断显现。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京沪高铁天津南站投入使用,地铁2号、3号、5号线引入我区,“云巴”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努力形成便捷高效的一体化道路交通网络。文旅交流积极活跃,以“杨柳青木版年画节”、“精武英雄会”、大运河文化带等特有文化传承为依托,高水平举办了天津市首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诗书同言”大运河天津段文化带上线仪式暨大运河文化交流、书画作品联展等活动。对口帮扶深入推进,签署了《西青区人民政府平泉县人民政府实施携手奔小康框架协议书》,实施了一批对口帮扶项目,重点支持产业发展和民计民生建设。


11

2月12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天津西青凝心聚力开好局》





2月12日,天津市西青区在项目建设一线召开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现场推动会,布局2019年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西青区相关负责同志出席。



西青区相关负责同志一行深入西青开发区赛达检测认证园、西青区第九十五中学项目建设现场、大寺镇芦北口工业园拆迁现场、西青区大数据产业园、赛达创意产业园等地,实地调研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随后召开现场推动会,对各街镇、西青开发区2018年高质量发展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并对2019年高质量发展指标及招商指标分解情况进行了说明,张家窝镇、精武镇、西青开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区住房和建设委等街镇和部门分别就做好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工作进行发言。

相关负责同志要求,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结合西青区产业基础、资源整合、规划定位,抢抓重大机遇,做好项目策划,继续开展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精准招商,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力争引进更多优质项目,强化统筹协调,加大对接力度,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12

12月26日,新华社刊发:

《西青区:为百姓的福祉尽心尽力》







13

6月3日,新华社刊发:

《西青区:乡村风光好 生活更宜居》






14

4月20日,新华社刊发:

《天津西青区45个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





 4月19日下午,天津市西青区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开发区赛达企业家服务中心成功举行。此次签约活动签约项目45个,计划总投资40亿元。


据了解,此次签约项目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达13个,计划总投资32.9亿元。项目涉及企业总部、人工智能、智能网联车、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检验检测、汽车及配套、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冷链等领域。包括全球领先的智能平台技术提供商中科创达智能驾驶软件研发项目、人脸识别领域四大独角兽之一的中科云从人工智能实验室项目和赫千电子科技研发中心项目等。其中,正大集团卜蜂国际供应链商业总部项目和韩国希杰物流综合体项目2个世界五百强项目,以及中科云从人工智能实验室、茶米茶餐饮管理总部等优质项目签约落户西青。

今年以来,西青区夯实战略新兴产业项目招商,积极推动招商“走出去”,增强服务企业力度,圆满完成了一季度招商工作。一季度,全区新引进1000万元以上津外项目58个,计划总投资额87.6亿元,完成津外内资到位额62.8亿元。

另据了解,通过对37个政府组成部门下达招商引资任务,掀起了全民招商的新热潮。截至目前,共对接项目23家次,开展招商推介活动19 次,对接项目186 个。吸引了投资10亿元的经纬恒润全国研发总部项目、投资5亿元的砺铸智能设备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

除此之外,西青区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优化营商环境,将“海河英才”“天津八条”等市里重点举措,与本区实际结合,制定出台了“人才新政25条”、“支持高端制造创新20条”、“振兴服务业30条”、“服务企业家9条”等特色政策,并梳理整合了“西青区发展高端产业政策集成”,便于企业知晓用好各类政策,达到“一册在手、政策全有”的效果,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柴莹)


15

9月6日,新华社刊发:

《西青区再添世界500强SAP数字创新中心项目签约落户》





日前,世界500强企业SAP集团数字创新中心项目签约仪式在天津市政府成功举办。

该项目由全联管理咨询(天津)中心与SAP海外紧密合作方、SAP指定的中国云服务提供商CDC(中数通)共同出资成立中外合资公司,在西青开发区建设由SAP 授权的“数字创新中心”。项目总投资6000万美元,选址位于西青人工智能产业园,将立足西青,面向天津,辐射京津冀及北方地区,围绕智慧企业服务转型,智慧管理、智能制造等领域,帮助企业解决资源管理、大数据分析、经营智能分析等相关问题;以大数据、智能制造、高端人才输出等向天津市企业辐射赋能;围绕智慧创新等领域,结合天津市丰富的高校资源,形成企业赋能创新平台,打造“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的赋能创新生态。西青新公司投入运营后,第一年营业收入预计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预计五年内累计年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投资方德国SAP集团成立于1972年,市值超过1000亿欧元,是欧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SAP作为工业4.0的发起人、推动者,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极具竞争力。自1992年进入中国以来,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成立机构,现已拥有近14000家中国客户。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继美国、欧洲之后,SAP 在全球的第三大创新基地。( 李伟 于爱澍 田建)


16

11月9日,新华社刊发:

《西青区:找准抓实工作着力点》







17

4月22日,新华社刊发:

《13个亿元项目落户西青 人工智能产业园年内建成》






18

12月11日,新华社刊发:

《开放政策成吸引外资“磁石” 世界500强企业思爱普公司将其数字创新中心项目落户西青区》







19

8月10日,新华社客户端刊发图片新闻:

《海河两岸尽朝晖——看津沽大地70年巨变》





一条河的过往,一座城的变迁。

蜿蜒流霞的海河见证了城市沧桑,也倒映着天津巨变。

每当踏上海河上游的金汤桥,92岁“老兵”刘贵臣,看着两岸旧貌换新颜,思绪总会回到70年前。

1949年1月15日,刘贵臣和战友们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宣告天津正式解放。“那时候,海河两岸都是倒塌损毁的建筑,破旧不堪,现在好似换了人间。”刘贵臣感慨道。

水拍河岸,潮起潮落。70年来,天津城乡面貌、百姓生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根钢钎插到底”到“治庸治懒治无为”

党的建设基石更稳

天津市西南部,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它就是西青区王兰庄村。早在1936年,这里就成立了天津较早的农村党支部。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王兰庄在党的带领下,从家家缺吃少穿的“困难村”,发展成为净资产30亿元左右的“小康村”,生活富足,环境宜人,乡风文明。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天津把重心放在基层,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新华社关于西青发展变迁的新闻报道还有:


·天津5家单位入选国家“星创天地”

·京津冀“蓝天保卫战”:天津“散乱污”变身记

·晨曦朝露去 披星戴月归——记西青区市容园林委车队队长于文岭

·天津市领导到西青区西闫庄村调研:深入推进学习借鉴塔元庄村经验试点工作

·中北镇的“大学生后备军”

·对接京企30余家 达成意向投资额590亿元 “天津的营商环境很吸引人”

·开设多家赌场 屡屡寻衅滋事 西青一涉恶犯罪团伙落网

·西青区独流减河北堤路工程箱体预制完成

·西青区:掀起学习和宣传《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热潮

·天津医保支付步入“DRG时代” 

·天津首座“口”字形人行天桥6月底将投用 配备8部电梯

·聚焦《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开展“楼道革命” 共建美丽家园

……


关于西青魅力农业  

新华社这样宣传



01

9月23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稻花香里迎丰年——智慧农业“稳稳哒”丰收账》



新华社天津9月23日电(记者宋瑞)稻浪起伏,稻香阵阵。登上26米高的观景高塔,丰收的田野上,一幅巨型“水稻画”映入眼帘。“稳稳哒”卡通人物站在一轮暖阳和朵朵白云下,冲着贴有“米”字的粮仓竖起了大拇指,下方写着“好收成,稳稳哒!”


这幅“水稻画”就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的中化现代农业天津示范农场。23日,在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化农业团队以大地为画布,以水稻为笔墨,通过不同品种水稻混种的方式,在稻田里“画”出了“丰收图”。

“农场2万余亩稻田,今年收成预计每亩能达到1200斤左右,比去年增长约40%。”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天津技术服务中心公司经理陈伟说。

增产来自智慧种田。整地、打浆、上水、施肥、插秧、植保、收割……这里的水稻生产,已实现全流程机械化和数字化管理。无人机、无人插秧机、智能灌溉系统、卫星遥感技术等“黑科技”齐上阵,使得10余人的团队就可管理上万亩稻田。

陈伟介绍,智能灌溉系统可实时监测水体含盐量,当其超出一定标准后,信息会传送至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操作员仅需点击开启灌溉阀门按键,水流就会喷涌而出流向稻田。这一系列操作仅需几秒就可实现。

现场演示呈现,操作人员还可通过遥控设备,远程操控无人插秧机,使其在插秧过程中自动规划路径、自动调头、以均匀速度插满一排排嫩绿的秧苗。

在中化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LED大屏上,MAP智慧农业平台正实时发布着农事记录、遥感巡田、田间实录、农作物生长监测、精准气象服务等情况。

“平台实时监测土壤环境、作物生长、水肥状况、病虫危害等动态信息,并每5天更新一次卫星遥感数据。”陈伟说,农艺师在巡田过程中发现病虫害情况也可通过手机传至平台,由专家统一制定解决方案。

“我们还为农户设置了农民培训服务教室,为他们讲解水稻种植技术,并提供智慧农业应用培训。现已累计培训王稳庄镇村民约1000人次。”陈伟说。

65岁的王稳庄镇村民李廷付说:“以前我家种了3亩水稻,一天劳动下来腰酸背疼得连炕都上不去。现在种植水稻全部变成机械化,产量从原来的每亩500斤增长至1000多斤,收入更可观啦。”

高科技给田间地头带来了好收成,更为像李廷付一样的村民们带来了不错的收入。王稳庄镇从盐碱地变成“鱼米之乡”,在广袤的乡间田野点燃了“科技兴农、科技富农”的火把。

不仅是种植,王稳庄镇还引进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高质量的米厂,打造从种子到稻米消费的完整产业链条。推广实施稻田蟹、稻田鱼、稻田蛙立体种养,实现立体化、科学化种养殖。

“通过这种立体化养殖,农民们的收入还能再次提升。”王稳庄镇镇长杨宝辉说,现在镇里2万多位农民都搬进了新建的居民楼,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王稳庄镇以现代农业元素和湿地风景景观打造了稻香公园,充分发扬中国水稻种植文化,探索王稳庄镇万亩小站稻核心产区休闲观光旅游发展新模式,形成以旅游、购物、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型田园综合体。

在“丰收大道”两侧的“稻田集市”上,鲜美多汁的葡萄、圆润饱满的苹果、红彤彤的西红柿、绿油油的黄瓜五彩斑斓,还有来自新疆和田、河北承德、甘肃天水等天津市对口帮扶地区的大枣、玫瑰花、食用菌等农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天津市西青区委书记李清说,西青区走出了一条科技支撑、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强区之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蓝图正逐渐变成现实。


02

9月25日,新华社播出长视频:

《稻田丰收!农民点赞科技》




秋风拂过金色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频频“点头”,仿佛在传递丰收的讯息。这片万亩稻田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田间稻香四溢的小站稻是当地主要的农作物。今年,王稳庄镇小站稻的收成预计每亩超过1000斤。




03

10月10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萝卜小镇”秀出“智慧产业范儿”》



沐浴着秋日的暖阳,玻璃大棚里绿油油的沙窝萝卜叶正在悄然生长,翠绿硕大的萝卜直挺挺地露在土地上,只有小部分呈圆锥形的白皮“小尾巴”根部埋在土中。

“从选籽、种植、养护到出棚……这些萝卜‘生长轨迹’将会被全流程记录在智慧系统里。”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党委书记任秀元说,我们所处位置就是占地50亩的沙窝萝卜智能示范区,这里已经初具规模,未来将成为“萝卜”小镇走上“智慧产业范儿”的大本营。

沙窝萝卜因原产自小沙窝村一带而得名,有着3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这里的蒙金土上沙下粘,在运河水的滋润下,产出的萝卜又脆又甜,有着“赛鸭梨”的美誉。此外,沙窝萝卜种植与窖藏技艺更是在2009年被列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辛口镇的一张特色农业名片,目前,全镇种植沙窝萝卜约6000亩,预计产生经济效益约5亿元。

“全镇沙窝萝卜的市场价格逐年提高,我们要继续将这个产业做大、做优、做特,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有满满幸福感。”任秀元说,但镇里的萝卜种植能手年龄偏大、后继乏人,农户种植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设施老旧、籽种不统一等问题,依旧制约着沙窝萝卜的品牌传承。

纾解发展困境,政府掏腰包。新建的智能示范区将打造成沙窝萝卜种植的“精细车间”,浇水量、施肥量、温度、湿度、光照等都会通过智能化的生产技术管理,使沙窝萝卜种植实现精准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智能人工气候室”可以打破自然环境的束缚,使沙窝萝卜一年四季皆可种植生产。

任秀元说,萝卜种植专家和当地经验丰富的农民共同建立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还将面向全镇农户进行推广。“政府出资推动农户改造老棚室,建立标准化大棚,完善棚内基础设施,并优化籽种,提升萝卜品质,走上智慧农业发展之路。”

在沙窝萝卜机械化种植、“互联网+销售”模式的“探路人”要数辛口镇小沙窝村的致富能人郭芝振。再过十几天,他家大棚的电动卷帘将缓缓下放,为地里的沙窝萝卜“罩上”一层保护罩,让入冬的萝卜更加甜辣可口、酥脆多汁。

2018年,老郭创办的家庭农场吸引50多户农民加入,总计承包了200多亩地,共卖出100多万斤沙窝萝卜,总销售额达400多万元。“今年萝卜品种更加优化,预计销量能再提升30%。”53岁的老郭望着自家大棚里长势喜人的一片绿意难掩喜悦之情。

老郭的儿子郭绍祥是个地道的“90后”,他将自家萝卜的种植过程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晒”到网上,大大拓宽了老郭的销售渠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辛口镇在2015年建立沙窝萝卜文化展览中心,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了解沙窝萝卜的历史渊源和现代化发展。此外,镇里还积极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了沙窝萝卜“莱菔”卡通形象,举办了十一届沙窝萝卜文化旅游节。

“依托沙窝萝卜的种植产业,全镇还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旅游观光、采摘项目等,真正将沙窝萝卜变成富民大产业,走上‘智慧产业范儿’。”任秀元说。



04

9月20日,新华社刊发图片新闻:

《稻田作画庆丰收》



近日,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中化现代农业MAP示范农场的大型稻田画进入最佳观赏期。据了解,该处稻田画总面积约23亩,中间设置了高约20米的观景台,以方便游客观赏。



05

11月2日,新华社刊发图片新闻:

《天津:万亩稻田秋收忙》


↑11月1日,在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的中化现代农业MAP示范农场,收割机在稻田内作业。


当日,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约2万亩稻田开始集中收割。

↑11月1日,在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的中化现代农业MAP示范农场,收割机在稻田内作业(无人机拍摄)。

↑11月1日,在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的中化现代农业MAP示范农场,收割机在稻田内作业。


06

1月27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小萝卜孕育致富大产业》


隆冬时节,从104国道经过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车主们往往都会放慢车速,将目光投向道路两旁成箱堆砌的萝卜和硕大的萝卜广告牌,有的人则干脆停下车一探究竟。吸引他们注意的正是当地特色农产品沙窝萝卜。

在路人眼里,这萝卜吃起来甜辣适口、水分充足,堪比水果。可在辛口镇小沙窝村村民郭芝振看来,“它可是让我们不少人过上好日子的宝贝。”

沙窝萝卜因原产自小沙窝村一带而得名,这里的蒙金土上沙下粘,在运河水的滋润下,产出的萝卜又脆又甜,有着“赛鸭梨”的美誉。但在上百年的种植历史中,郭芝振所说的“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也就是近些年的事。

郭芝振是远近闻名的萝卜大户。他创办的合作社2018年卖出100多万斤沙窝萝卜,总销售额达400多万元。“今年还会卖更多。”郭芝振望着自家大棚里绿油油的一片难掩喜悦之情。

同样是绿油油的一片,2005年地里的情景却让他高兴不起来,那时村里80%的大棚都种萝卜,“东西都一样,就销往周边,整天发愁怎么卖出去。”

这样的局面持续了两年,郭芝振终于意识到,“不能再单打独斗,必须‘抱团取暖’,要在提升萝卜品质和开拓销路上下功夫。”

2007年,郭芝振联合7位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统一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模式。同时,在周边区域已经“消化”不了村里的萝卜产量的情况下,他想到了一个新点子:在博客上卖萝卜。

“我把萝卜选籽、种植、出棚和鉴别的照片都发到了博客上,还留了联系方式。”就这样郭芝振用“一指禅”把萝卜敲上网,还意外地等到了订单,从此一发不可收。

萝卜畅销,合作社壮大,到现在合作社已吸引50多户农民加入,总计承包了200多亩地,他们实行标准化生产并建立起销售中心。

合作社的老社员李庆三说:“在合作社,我只需要把萝卜种好,销售不用操心,一年下来,能赚十几万,年底还拿分红。”

2016年,郭芝振还率先在村里尝试种植新品种的萝卜。参与技术指导的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专家刘晓晖介绍,每年研究所会组织专家到村里与农户沟通栽培管理、病虫防治、品质提升等方面的问题,免费进行种植指导。

“国家重视我们农业生产,建设大棚的资金政府替我们出了大部分,种萝卜还有育苗补贴,一亩地能节省两三千元。”郭芝振说。

如今小沙窝村一共有农业合作社32家,覆盖了近半数的农户。“各级党委政府下大力气帮我们做宣传,根本不愁卖。”小沙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元洪告诉记者,今年萝卜价格每斤大约涨了两元,算下来村里人均增收近8千元。

当地镇政府在品牌建设方面也做足了功课。辛口镇积极推进沙窝萝卜绿色、有机认证,成立产销协会,使沙窝萝卜的专业化种植和市场化运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忙碌的郭芝振已经年过半百,可他并没有打算停下脚步。“现在国家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上也在下功夫规划建设‘沙窝萝卜特色小镇’,以后萝卜产业肯定还会壮大。”他满怀信心地表示,将来要把合作社的土地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建设大棚,搞机械化种植,还要发展旅游观光和采摘项目。





07

7月26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做足稻田文章 焕发产业活力》



中化现代农业MAP天津示范农场稻田


宽阔的乡村公路边,郁郁葱葱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中化现代农业MAP天津示范农场种植的2万亩小站稻,为盛夏的王稳庄镇描画出一幅绿色乡村图画。一年来,王稳庄镇与中化农业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全面提升“科技智慧+农业”“生态旅游+农业”进程,快速延伸到产业链的上下游,积极构建小站稻全产业链,推动传统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王稳庄镇农业结构的全面升级。

发挥品牌优势 打通小站稻全产业链

王稳庄镇在引进中化农业的基础上,整合现有农田实施提升改造,充分发挥小站稻品牌优势,在去年成功举办振兴小站稻全国推介会的基础上,今年又获批“天津小站稻提质增效产业化重大工程项目”。积极引入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打造“优质粳稻”育种繁种研发基地,建设国内外首家以粳稻为特色的种质资源创新中心,并将其打造成为“优质粳稻”种源输出窗口。王稳庄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戴旭斌说:“这个项目主要建设国家粳稻中心科研办公楼及育种加工车间6000平方米、稻米示范加工厂3000平方米、育种基地560亩、繁种基地2600亩,将加快推进小站稻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小站稻品种和种源可控、绿色集约生产、高品质米业在西青聚集,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产业兴旺的积极探索。”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楼及育种加工车间位于二侯庄村,内部包含创新生物育种实验室、检测分析试验室、种质资源库、智能化稻种遴选车间、低温仓储及物流配套车间,主要用于科研试验、种质资源储藏、稻种加工制作贮藏等。其中种质资源库将成为打造全国优质粳稻品种、数量第一库存,为优质粳稻的研发提供坚定的储备。稻米示范加工厂位于小年庄村,选用世界一流的生产线,内部包含稻米清选、砻谷、碾米、抛光机、色选、真空封装等设备及仓储物流、电商平台设施,主要用于大米加工、仓储、物流、营销等。育种基地充分利用现有二侯庄村设施农业园区进行研发及核心亲本育种试验。繁种基地利用二侯庄村和西兰坨村农田进行种源生产作业。

“科技智慧+农业” 种出优质小站稻

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粳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大会上,王稳庄镇生产的天隆优619号获得金奖,这得益于中化集团智能化、绿色化、科学化、精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

走进中化农业智慧农业高标准示范田,绿油油的水稻迎风摆动,长势喜人。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天津技术服务中心农艺师任松林介绍说:“这些水稻今年6月插秧扩繁,9月底到10月初即可收割。种植水稻采用无人插秧机插秧作业,无人插秧机将一排排秧苗精准地插入稻田中,每台无人插秧机每小时可以完成5亩的插秧作业,智慧科技的应用让农业种植更省时省力、高质高效。”

时下,正是水稻分蘖期,也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时期。中化农业智慧农业平台成为水稻生产管理的“智慧帮手”。在中化现代农业MAP天津示范农场,机务队长代仁强正在和农艺师一起查看智慧农业平台的数据信息,在大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田间的地块分布、作物长势、农机状态等信息。智慧农业围绕土地可视化,结合气象、遥感、土壤墒情等,提供精准种植方案,包括农事管理、作物生长管理、巡田管理,指导其科学、高效的管理土地。并且可以提供精准气象、病虫害预警、遥感分析、智能灌溉、农场管理、病虫害识别等功能,起到预警和时时监测的作用。如果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哪里出现了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反馈到智慧农业平台,农技人员可以对症施策快速解决。

经过一年的不断摸索、实践与优化,中化农业在王稳庄镇这片盐碱地上种出了高品质稻米,获得了稻米加工企业和终端消费者认可。中化现代农业MAP天津示范农场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在生产中使用无毒、低毒、低残留生物制剂,确保稻田里的鱼、虾、蛙鲜活。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大批候鸟栖息,比去年又增加了几个品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灰鹤的身影也出现在了辽阔的稻田中。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天津技术服务中心经理陈伟说:“中化农业在MAP示范农场内部重点建设‘一心两园三基地’,一心即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两园即一控两减三基本示范园、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示范园,三基地即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观光农业旅游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实现高标准农田机械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实现种肥药全程监管可追溯,其服务半径可辐射至整个天津乃至京津冀地区,为振兴小站稻提供了技术保障。”

“生态旅游+农业” 打造水稻文化风景区

王稳庄镇以优势资源打造景观亮点,促进了生态农业、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该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戴旭斌说:“我们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做足农业旅游文章。要借天津市2019年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在王稳庄镇举办之机,将全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好,向广大市民呈现一幅美丽的稻田画,这也是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可以让游客看到生态丰收的美景,闻到浓郁的稻香,感受到科技的力量。”王稳庄镇以水稻为核心、“蔬香大地”休闲农业公园为辅助,以“2019年天津市农民丰收节”和“2019年国际种业博览会”举办为契机,打造京津冀地区独特的水稻文化生态风景区。

该镇正在建设的“蔬香大地”公园项目充分提升现有二侯庄村鱼米之乡休闲农业观光园和中以附属园项目设施,与周边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万亩稻田种博会地展区有机融合,借助技术和产业优势,引入高端科技,充分运用水稻种植期不同阶段的美景,打造插秧节、稻花节、丰收节、稻田音乐节四大主题节日活动。同时,以现代农业元素和湿地风景景观打造北方水稻风景区,吸引候鸟驻留,构成王稳庄镇万亩小站稻核心产区第三产业发展新模式。(记者 乔金伟 田建 通讯员 霍华丽 杨小凡)


08

1月9日,新华社刊发图片新闻:

《沙窝老郭 萝卜致富》



↑1月8日,郭芝振切开萝卜查看品质。

今年52岁的郭芝振是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小沙窝村的致富能人,一辈子没离开过土地的老郭靠种植沙窝水果萝卜,不仅自己富裕起来,还带动周边几十户村民共同致富。

从最早成立合作社到几年前创办家庭农场,从网上博客宣传到打通网商渠道,老郭一步一个脚印将沙窝萝卜卖到全国各地。2018年,老郭销售沙窝萝卜约100万斤。

↑1月8日,郭芝振掀开种植沙窝萝卜大棚的塑料膜准备进去查看。

↑1月8日,郭芝振在大棚里检查萝卜的生长情况。

↑1月8日,郭芝振展示自己种的沙窝萝卜。

↑1月8日,郭芝振(左)和员工一起将沙窝萝卜打包装箱。

↑1月8日,郭芝振在给客户查询发货订单。

↑这是位于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小沙窝村的种植沙窝萝卜的大棚(1月8日摄)。


09

12月11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智慧基因”推动农村产业蓬勃发展 ──西青区依托农业云技术打造沙窝萝卜特色小镇》


俗语讲:冬吃萝卜、夏吃姜。初冬至,天气寒。远近闻名的沙窝萝卜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季。不久前,在位于西青区辛口镇的天津沙窝萝卜文化体验馆,村民们敲起锣鼓点、跳起丰收舞,庆祝沙窝萝卜“开拔”,拉开了今年沙窝萝卜节的序幕。

沙窝萝卜产自辛口镇小沙窝村及其周边村庄,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蒙金土、运河水滋养下的沙窝萝卜脆甜可口,有着“赛鸭梨”的美誉,是天津市知名农产品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每年11月18日,为期两个月的沙窝萝卜文化节如期而至。今年的文化节,提出了“让独具特色的正宗老味道重回舌尖让传统小花沙窝萝卜重返荣耀”的新目标。同时,沙窝萝卜智能示范区也于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百年历史的沙窝萝卜,在复兴传统品种、传承老味道的同时,不断推动沙窝萝卜向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走上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智慧农业发展之路。

“10栋温室大棚、2栋玻璃温室、1间人工气候室全部配备了智能化物联网和气象监测设备。室温、光照强度、空气湿度、土壤水分和含盐度等数据都可以实时监控。哪个数值出现波动,都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及时调节,使萝卜处于最佳的生长空间。”在沙窝萝卜智能示范区,辛口镇农业服务中心干部张文琦说。他轻点中央控制室的电脑鼠标,这些监控数据便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不仅如此,张文琦还展示了自己手机上的“智慧农业云”APP。“这里的内容和示范区的监控屏幕是同步的。也就是说,管理者即便在家中或外地,也能随时监控和管理示范区作物生长。光照不足,可以远程遥控打开补光系统;室温不合格,可以遥控升降大棚外的保温被;播种、滴灌、施肥等各个环节,都由电脑控制。“通过系统平台大数据分析,能够为我们提供最适合萝卜生长的各项数据指标,用于沙窝萝卜种植技术标准化、良种繁育、智能化栽培、可追溯体系建设等领域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张文琦说。

今年9月,占地面积55亩、总投资约1500万元的辛口镇沙窝萝卜智能示范区正式建成。区内新建PC板玻璃温室2栋共6240平方米、人工气候室42平方米、双坡温室10栋共10908平方米,配置物联网、监测站、空气源热泵、水处理等设备。园区实现基地智能育苗、精细化管理,建设了涵盖设施农业监测与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大田四情监测与预警系统、作物生长补光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农事档案管理追溯体系的智慧农业云平台,智能化管控示范区,基本实现对苗情、墒情、虫情等生产要素的集中监测和设施设备的智能控制,为科研人员提供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和智能化的数据支持,用于沙窝萝卜种植技术标准化、良种繁育、智能化栽培、可追溯体系建设等领域的研究、示范和推广。

目前,大棚内试种了不同品种的沙窝萝卜约25亩,包括20个品系的农家种、三个杂交种以及30个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同时,还对萝卜的育苗移栽技术、盆栽技术、灌溉技术等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最适宜本地种植的萝卜品种,最优的种植技术标准,推动沙窝萝卜品质提升。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为加快推进沙窝萝卜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辛口镇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以沙窝萝卜品牌传承、保护、提升、发展为切入点,做大做强“沙窝”系列产品及相关衍生品,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加工、服务业蓬勃发展,推进产业兴旺,增加农民收入。

依托沙窝萝卜种植产业,辛口镇提出了建设沙窝萝卜特色小镇,打造沙窝萝卜产业集群的规划思路。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定位,辛口镇立足沙窝萝卜产区生产基地、南运河及现有村庄等资源优势,规划建设沙窝萝卜特色小镇。小镇起步区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规划按“一带三区”的结构布局展开。其中,“三区”分别指沙窝萝卜精品农业示范区、森林康养试点区、共享农业观光区;“一带”指运河人家文旅带。通过挖掘开发沙窝萝卜文化内涵,将沙窝萝卜主产区打造成以沙窝萝卜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同时,辛口镇坚持科技引领,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规模生产体系;强化龙头带动和品牌引领,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创新流通方式,升级流通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健全质量安全体系;拓展农业功能,培育休闲农业节点;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切实推进沙窝萝卜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群化发展,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全面提升沙窝萝卜产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王音)


10

7月5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西青区张家窝镇打造蜜蜂产业西青区张家窝镇打造蜜蜂产业》


作为远近闻名的百年枣乡,西青区张家窝镇因地制宜,引进了正达蜂蜜项目,打造蜜蜂产业,延伸古枣产业链,增加“双向”附加值。

据了解,该镇现有枣树302400余株,其中,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枣树12000余棵,分布在全镇各处。此外,该镇还筹划建设了占地400亩的枣树公园,在种植快枣、二秋、苠枣等品种的基础上,引进了金丝新3号、金昌一号、孔府酥脆枣、桐柏大枣、北京白枣等新品种。每年从5月中下旬到6月,全镇上万棵枣树都处于花期,具有酿造枣花蜜的丰富资源。

正达蜂蜜项目位于农业园区房甸路南侧,占地面积70亩,项目主要依托基地内近600余株古枣树,打造张家窝百年枣乡特酿枣花蜂蜜DIY公园,通过户内外体验展示蜂蜜的自制和衍生用品的制作,如蜂蜜胶制品、蜂蜜面膜、润唇膏等,集科研、养殖、销售、科普、体验于一体。目前该项目室外养殖部分已建成运营,室内部分正在进一步细化方案,力争年内建成投产。

该项目依托张家窝镇“百年枣乡”品牌及镇内近万亩枣树资源,打造蜜蜂产业。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蜂蜜1500吨,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不仅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解决部分农民就业问题,同时能够促进农业相关产业发展,吸引带动农业旅游进一步提升。(许行 马佳)



新华社关于西青魅力农业的新闻报道还有:


·小萝卜孕育致富大产业

·田间地头的“金融课”

·西青区:稻香映金秋 笑语话幸福

·沙窝萝卜 产业富民

·天津:沙窝萝卜节 助农增收时

……


关于西青社会发展

新华社这样看



01

1月8日,新华社刊发短视频:

《30秒“追”美乡村|天津•杨柳青镇》







02

12月20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西青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力有效推进 坚守初心担使命 万名党员当先锋》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青区各基层党组织不断创新服务群众载体,广大党员积极行动,带头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沉甸甸的为民情怀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将服务人民的“初心”落细落小、落到实处。

党员志愿服务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寒冬时节,西青区领导深入各街镇社区,参加“星期六创文志愿服务活动”,与各委局、街镇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一起,开展卫生清整活动,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居民家中,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这是西青区广大党员争当承诺践诺、政策宣传、志愿服务、为民办事“四大先锋”的一个生动缩影。主题教育以来,西青区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机制,让志愿服务遍地开花,树起新的时尚“风向标”,使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生活习惯。

80岁的贾金泉是中北镇大梁庄村一名有着53年党龄的老党员,每周六早上他都早早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天像往常一样,贾大爷在清扫卫生时,捡到了1000元钱,他赶紧把钱上交,让组织帮忙寻找失主。他说:“我是一名老党员,现在年纪大了,大事干不了了,但遇到能干的小事、好事我还是要起带头作用!”

主题教育以来,为有效地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转变为为民办事的内生动力,西青区委组织部进一步规范了志愿服务活动。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壮大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做到每个基层单位至少有1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人数较少的单位,探索采取联合建、划片建、组团建等方式建立服务队,确保实现全覆盖。同时,健全完善党员志愿者、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数据库,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按照“立足自身实际、发挥党员特长”的工作思路,以各街镇、委局党(工)委为单位对开展志愿服务的内容、要求、时长等进行规范,统一志愿服务标识、徽章、服装等,并依托村、社区等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阵地。开展志愿服务时,打出队旗,佩带徽标,统一着装,亮明身份,接受社会监督。截至目前,西青区党员志愿者19000余名,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890余支,开展志愿服务12700余次,创建服务品牌30余个。

以百姓之心为心才能让群众“微心愿”亮起来

精武镇姚村村民毕连元最近有了一个烦心事,他因车祸致残,出行不便,一直希望能在楼门口安装一个残疾人坡道。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将这个心愿填进了“微心愿”征集卡,没想到村委会及村里的党员积极认领,并实现了他的微心愿,不到3天的时间就在其楼门口安装了残疾人坡道,方便了出行。看到湛蓝的天空,毕连元激动地说:“感谢党组织和党员对我的关爱,把我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我真的很感动,心里觉得很温暖”。

以百姓之心为心,才能真正感悟到群众期盼。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结合“三访四问五行动”,西青区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村居,开展“群众微心愿·党员来点亮”活动,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调查了解、发放征集卡,向困难群众征集“微心愿”,并将党员个人实事项目清单与“微心愿”相结合,了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立实事项目清单、“微心愿”台账,并通过公示栏、电子屏、手机微信等方式及时公开发布,广大党员结合实际主动认领和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并探索建立“众筹圆梦”等形式,让群众“微心愿”亮起来。截至目前,西青区党员征集“微心愿”4330个,已认领4120个。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小小的愿望包含着群众沉甸甸的期盼,通过点亮“微心愿”活动,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不断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认领、点亮“微心愿”的过程中,西青区广大党员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种价值自觉和行为自觉,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身份,使共产党员的形象树起来。

党员“微行动”助推主题教育走进群众心里

张家窝镇四季花城社区,社区党员在入户走访期间,发现有的老年人深入学习的心情非常迫切,除了日常学习外,还想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实现网上购物、预约医生等。针对这一问题,社区党组织立即行动,全面摸清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开设“老年大课堂”,请专业老师讲授合唱、书画技巧,社区党员、在职党员以及网格员负责小区的342个楼栋单元,广泛开展上门送学、结对帮学,“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确保老年人手机学得会、用得好,使其充分享受便利服务。

“向群众汇报”,关键是要做好为民服务文章,既要“身”入,更要“心”入。一个难题接一个难题的解决,一件实事接一件实事的办理,把服务之路打牢铺实,在平凡服务中奉献真情,擦亮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才能让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主题教育以来,各级党组织将开展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新方式,组织引导西青区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实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切实让党组织有责,让党员有为,让群众受益。积极开展“主题式”服务,西青区党员争当宣传员、信息员、示范员、指导员、监督员,深入联系户家中,开展发放联系卡、宣传材料、政策宣讲等工作,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第一时间反馈所在党组织,并建立工作台账。坚持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率先垂范,在各项工作中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投身创建文明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国农民丰收节、“十一”升旗仪式等各项工作中,营造了“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并结合自身实际,对创建文明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党员上门提醒、工作帮带等措施,推动工作取得实效。按照“八小时之内工作在单位,八小时之外奉献在社区”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了在职党员居住地报到工作,明确了报到党员“六带头”的工作职责,每名党员结合社区实际和自身特长,认领至少1个服务岗位,并按照居民结合自身需求“点单”,党组织根据居民需求“下单”,机关在职党员 “接单”,居民接受服务“免单”的程序,积极探索“菜单式”服务。截至目前,西青区7000余名在职党员全部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打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西青区党员确定实事承诺事项15800余项,办实事好事14542件。(王翠平)


03

4月1日,新华社刊发:

《天津西青区首个PPP项目启建 35天审批创“西青速度”》





新华社客户端天津4月1日电(张博 翟永冠)3月31日,天津市西青区首个PPP项目、列入2019年天津市民心工程的西青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启动建设,自立项核准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时35天,是西青区审批最快的工程建设项目,也是自天津市“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全市社会投资PPP项目审批用时最短的工程建设项目。

该项目位于西青区王稳庄镇,规划投资约40亿元,预计于2020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营。“以前,其他项目办理施工许可证最快也要五个月以上的时间,这次居然只用了35天。”光大环保能源(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兴激动地说。

西青区委常委、副区长郃中林说,“作为全市的重点项目,也是重大的民心工程,西青区委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都为项目审批开辟了绿色通道,我们通过改革创新跑出了‘西青速度’、创出了‘天津纪录’。”

西青区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主任梁亮说,西青区按照“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实现了项目核准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质量安全登记与施工许可证同时进件、一并出证、当日办结,同时积极推行承诺制审批,在项目核准水土保持方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审批环节中,都使用了承诺审批,有效缩短了审批时间。

据了解,西青区还为项目提供了非工作日的预约审批服务,多次利用周六日和晚间时间为项目提供审批服务。

西青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说:“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实施‘一制三化’改革的2.0版本,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以市场主体的评价来检验改革成效,以改革创新推动西青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04

3月29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西青区凝心聚力办实事 春风化雨惠民生》





编者按:为民办实事,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百姓心中的感怀,总是与民生冷暖息息相关。在又一个播种希望的春天里,全区又有什么政策即将改变老百姓的生活?又有什么项目工程点燃大家的新希望?带着这些问题,连日来,记者们深入民心工程现场,带着收获的感动与希望,记录下了全区上下凝聚力量,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场景。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全力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努力让老百姓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项项民心工程、一系列惠民的举措、一连串喜人的数据,饱含社情民意,而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更让西青人喜上眉梢,暖在心头,请看“记者见闻”。


新当城中学,预计明年秋季建成并投入使用

教育是重要的民心工程。

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强政策引领,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持续将学校建设等重点项目列入民心工程,努力推动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西青区今年的20项民心工程中,共有6个子项与教育事业有关,包括新建6所中学、9所小学、9所幼儿园,提升改造14所幼儿园、10所学校,推进9所公办学校体育场对外开放等内容,今年投资近10个亿。

那么,这个民心工程,在西青的实施情况如何呢?

日前,记者一行来到全市首个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学校──当城中学迁建工程项目现场,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在现场,记者看到,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有的在利用塔吊吊装钢结构构件,有的在扎钢筋,有的在放线。

负责学校建设的中建钢构当城中学迁建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杨亚辉介绍说:“当城中学迁建工程整体采用预制装配化建造,即柱、梁、楼板、墙体、楼梯等主要构件均为工厂预制,现场进行装配,整体预制装配率达50%。与传统建筑相比,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具有建设速度快、施工过程环保、建筑更加安全稳固等优势。现场进行装配湿作业少、用水量小,施工垃圾可以减少70%;钢结构构件属于绿色建材,不仅污染少,而且材料可回收,更加环保。从整体设计来说,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加之自重较轻,在大地震下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据了解,当城中学新校址位于辛口镇,总建筑面积4767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以及食堂、宿舍楼、风雨操场等附属建筑,建成后可招收2400名初高中生。

中建钢构当城中学迁建工程项目部生产经理王志功带记者现场一一了解各个部分的施工进度,并作详细介绍。他说:“目前,除了初中部还在做基础工作外,其他部分都在进行主体施工,也就是安装钢结构阶段。预计今年8月份主体结构就能全部完工,今年年底全部装修完成,明年秋季建成并投入使用。”

除了新建当城中学外,其他教育类民心工程也都在有序推进中。精武镇幼儿园、中北镇星光路小学已完成主体施工,准备进行室内外装修;付村中学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李七庄万科东第幼儿园等2个项目正在基础施工;九十五中学(含国际部)、南站一贯制学校等7个项目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桩基施工;东咀小学等4个项目正在基础施工;中北中学、张家窝镇第三小学等10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久盛新居,预计明年年底全部建成

随着气温回暖,中北镇还迁房项目也迎来建设黄金期。在西马村还迁房久盛新居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施工工地上塔吊林立,施工人员一刻不停地抓紧施工。施工方天一建设项目经理金英明向记者介绍说:“久盛新居项目是一个民心工程项目,是老百姓期盼的新家园。我们正在按工期推进施工量,要建设让老百姓放心、满意的还迁房。”

久盛新居是中北镇西马村的村民还迁房,位于西马村地界内,北至欣杨路,西至柳轩路,南至久盛园,东至规划路。项目总建筑面积143495.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7032.7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6462.75平方米。久盛新居项目沿南运河建设,由低到高,依次从12层到24层不等,共14栋高层,2栋配套公建,小区建设机动车停车位9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000余个。

去年3月,久盛新居项目建设全面启动,目前地下施工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主体地上施工,后续将按照施工进度进行装饰装修施工、外网及景观绿化施工等。

金英明说:“老百姓最关心的是房子的质量,在工程桩施工中,我们按照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加强三检制度、工序间交接检的落实,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工程使用的原材料进场严格实行进场报验制度,按质量控制制度层层把关。现在场内施工人员有200多人,项目全体参建人员抓住施工生产的黄金季节,监理单位严格监督查验,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打造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优质工程。”

在项目建设现场,大门进出口设置了车辆冲洗设备,对进出场的车辆进行冲洗。施工现场还安装了喷雾装置进行喷雾降尘,塔吊上安装的喷淋装置随着塔吊运行路线喷洒水雾降尘除尘。金英明说:“在建设施工中,我们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场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通过安装喷淋喷雾降尘装置,强化施工现场科学管理,满足了施工现场环保要求。”

久盛新居预计2020年12月底全部建成,届时西马村的村民们将住进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社区,极大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同时带动周边环境的提升。


辛口镇养老院,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完善养老服务作为民生要计,一直是西青区重点“着墨”的领域。作为今年西青区20项民心工程之一的辛口镇养老院项目,自2017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截至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建设已完成,二次结构墙体砌筑工程正在进行中,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日前,记者来到项目建设现场,详细了解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记者在建设现场看到,项目正在快马加鞭地建设中,工程车辆紧张有序地来往穿梭,外部升降机上下起伏,工人们干劲儿十足,整个项目主体结构已经显现。

工程项目负责人何俊圣向记者介绍,该项目自2017年4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项目8层的主体结构建设已经完成,二次结构墙体砌筑及水电安装等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预计5月底全部完成二次结构墙体砌筑工程,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我们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提高混凝土、钢筋强度配比,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严格按照施工程序,逐级报验,严把质量关,确保把民心工程建设成为放心优质工程。”何俊圣说。“为配合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我们用绿色的遮盖网苫盖了裸露土地,现场配置3台泡雾机,定时洒水,注意进出车辆清洗,控制车速,指定专人清扫道路,最大程度降低扬尘污染。”

据悉,辛口镇养老院位于该镇绿源西路与华运道交口,建筑面积约12480平方米,地上8层,建筑高度约40.1米,提供涵盖自理、半失能、失能、失智服务项目的综合型养老机构,设置床位约400张。养老院以老年人的根本需求为出发点,院内包括老年人居室、餐厅、书画手工室、影音厅、球类活动室、康复健身室、屋顶花园、室外活动场地等配套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日常照护、专业护理、休闲娱乐、精神心理等服务,通过采用无障碍设施、空间流线设计、智能化系统,确保老年人居住安全、舒适、便捷、高效,让老年人有家庭感温馨氛围、健康感生活理念、幸福感互动体验。

“加快推进民心工程落实落地,让民心工程真正解民忧、暖民心,更快更好地惠及百姓的生活, 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一直以来,辛口镇在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中,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今年,辛口镇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好,小沙窝萝卜基地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排污管网疏通项目、乡村道路养护及市政管道维修项目等民心工程外,还将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大力支持创新创业,开展定向式职业培训,深入推进全面参保计划,基本医疗保险保持全覆盖。大力开展农村低收入群众精准帮扶解困工作,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好事。进一步加大村民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在加大村集体增收上多做文章,尽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成新当城中学和第二幼儿园主体建设及小金星幼儿园提升改造工程,继续对中心小学进行提升改造,全力冲刺西青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建7600平方米的辛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提升改造6个卫生服务站,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70名残疾孩子享受送教入户服务

“这个是长方形,这条边和这条边对着的,两个一样长,明白吗?”“71减26等于多少?咱们看,这是个位的数字,这是十位的,先从个位1减6,减得开吗?”

一张餐桌,几把餐椅,四名老师,两个学生,耐心地引导,细致地讲解。跟随启智学校送教入户的老师,记者来到残疾少年家中,看到了眼前这一场景。

“哥俩儿是一对双胞胎,孩子出生时早产,缺氧导致了脑瘫。从十一二岁开始上启智学校,现在都快十八了。学校老师们对我们也挺照顾的,根据孩子的情况,做了评估,决定给我们提供送教入户服务。现在孩子的进步挺大的,自理能力比之前强了很多,我这也能轻松一点。”孩子妈妈告诉记者。

启智学校的老师介绍说:“因为这一家是两个孩子,所以我们是配了四个老师来上课。我们学校对这个家庭也是加倍关注,在每周二或周五进行送教入户的活动中,根据两个孩子的情况,我们的老师对他们教授文化 、涂色、康复、生活常识、劳动技能等,涉及面很广,也都很实用。除此之外,每周三,家长还陪孩子到学校,通过我们启智学校专业的康复器械,进行康复练习,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两个孩子已经从最早来康复需要家长背着上楼,到现在可以扶着楼梯扶手在旁人搀扶下上楼,家长也是感到很欣慰。”

对重度残疾少年开展送教入户工作是区残联为残疾人办的十件实事之一。针对他们的自身情况,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如认知与沟通、康复训练、言语训练、生活自理、心理问题疏导等。从2009年开始,西青针对重度残疾少年开展送教入户活动。到目前已累计送教学生120余人,参与送教的专业教师40余名,惠及全区120户家庭。今年全区共有70名孩子享受送教入户服务。

除了送教入户工作外,区残联今年为残疾人办的另外九件实事: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补贴水、电、暖、燃气、通讯费用;扶持西青区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做大做强;加大残疾人技能培训力度,积极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为全区持证残疾人免费缴纳意外伤害保险;为有行为能力的低保残疾人免费体检;为持证贫困精神类残疾人实施住院补贴;为启智学校建特奥滚球场地;为智力一级、视力一级、二级和肢体一级残疾人免费购置家庭辅助器具;继续做好为残疾人“冬送温暖、夏送凉爽”慰问活动等也都按照预期进度进行。


赤龙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开放

赤龙南街彩虹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今年西青区20项民心工程之一,自去年9月份启动以来,现已完成全部建设工作,并配备好工作人员以及基本办公设施,已面向社区正式开放。日前,记者来到赤龙南街彩虹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了解活动情况。

刚到党群服务中心门口,记者就看到几位上了年纪的阿姨嘴里一边念叨着“慢一点,来得及”,一边又不由自主地加快步伐,一路小跑,跑进了赤龙南街彩虹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今天是我们老年大学开学的一天,以前我就想去市里的老年大学报名学习,可是路程太远了,而且报名名额也有限,一直都没有去成。这下可好了,我们彩虹城社区自己家门口就有老年大学了,还是我们自己喜欢上的课程,我们要好好珍惜每一次上课的机会,可不能迟到啊。”赵桂玲阿姨说起家附近新开设的老年大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赵桂玲阿姨口中说的老年大学,正是赤龙南街彩虹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一部分。彩虹城党支部书记张德旭介绍说:“我们去年开设了‘手机课堂’,有经典国学课、书法课、舞蹈课等十多项课程,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开设了老年大学,虽然目前只有两门课程,但还是有90多名老年朋友报名参加了。今后我们还会继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据了解,赤龙南街彩虹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3196.3平方米,共三层,一层主要为服务大厅、退伍军人之家、办公室、谈心谈话室、红色书屋等区域;二层主要为物业客服部、物业工程部、物业经理室、物业会议室、文体活动室、快乐营地、儿童之家、残疾人康复中心、党建工作室、党代表工作室、和谐议事厅、物业保洁部等区域;三层主要为书画馆、红棋馆、舞蹈室、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居民学校、家长学校、老年大学、志愿服务站、学雷锋爱心驿站、群团之家、青年之家、移风易俗管理站、半边天家园、警务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群众接待室、心理咨询室、日间照料中心等区域。彩虹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一个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信访维稳等标准化、多元化综合阵地。

“民心工程”要顺民心、顺民意,把好事办好,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里去,解决老百姓身边的难题。今年,赤龙南街决定实施优化完善公建轴项目、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构建智慧赤龙平台、开设菜市场、启动一所公立小学装修工程、开展免费家政为民服务等新一轮20项民心工程。其中为了解决全街办证难、就医难、缴费难、文化活动场所匮乏等难题,赤龙南街启动了公建轴项目建设,力争打造成一个15分钟的便民生活服务圈。

赤龙南街道工委副书记郭德军:“赤龙南街公建轴项目占地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39830平方米,地下面积23741平方米。整个项目包括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等6个单体。按照整体规划,下一步在项目旁边还将建一个菜市场和一个大型超市。”

同时,他还向记者介绍了其他民心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其中,在社区继续开展为困难家庭免费提供家政服务工作,每月定期为各社区特殊居民提供家具清洁、地面清洁、厨房清洁等各项家政服务,预计2019年覆盖不少于35户家庭。在有条件的小区建立社区便民自行车棚,满足电动自行车充电的要求,实现电动自行车下楼的目标,并规范社区居民车辆摆放行为,力争在年底前便民车棚小区覆盖率不低于50%。提升改造赤龙公园景观、体育设施等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


256个防雨公交候车亭6月底全部完工

为今年西青区20项民心工程之一的256座防雨候车亭新建项目,自去年12月份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完成116座的新建任务并全部投入使用,预计6月底全部完工。日前,记者来到区运管局了解相关情况,并实地参观了一些重要路段新建成的候车亭。

在曹庄地铁站对面的公交站,记者看到,十二米长、以浅灰、灰黑色调为主的铝合金材质候车亭矗立在道路护栏后面,乘客通过预留的护栏开口可上、下车。候车亭外观简洁、大方,顶部的檐体微翘向公路侧伸展,夏日可遮阳,雨天可防雨,实用美观。候车亭主体设计为橱窗样式,中间部位为乘车线路信息,两侧橱窗为公益广告、商业广告展示位。

区运管局客运科科长李学柱指着候车亭的顶部对记者介绍说:“你看这上面,预留了很大的空间,这是为以后要安装的电子屏幕考虑的。5G网络普及后会安装,届时电子显示屏会实时传递沿线公交车辆动态信息,更加方便乘客乘车。”在精武镇大学城地铁站门前的公交站,记者看到在新建成的防雨候车亭下面还设置有供乘客休息的便民坐椅。李学柱说:“像这样的便民坐椅,下一步每一个新建的候车亭都会安装。”

据了解,此项民心工程共涉及全区38条道路上的256个(含上下行)老旧公交停靠站站牌的提升改造。工程分四个阶段进行,西青道、津静公路、津港公路等区主干道的公交候车站亭都已更新完毕,外观漂亮、大方的候车亭成为了新的街景。


社区安装充电桩 车主方便又安全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人们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作为今年西青区20项民心工程之一的建设小区充电桩项目正在有序地建设中,全区各街镇的一些社区内陆续安装了充电桩,居民们只要拿手机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充电。

最近,在中北镇的祁庄子村,新安装的8台充电桩,为新能源车主刘倩解决了大麻烦,家住五楼的她,每次给爱车充电都要煞费苦心,不是偷偷从五楼接电线充电,就是到处去找充电桩,费时费力。新能源汽车不仅没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便利,反倒平添了烦恼,但自从社区里安装了充电桩,她再也不用为充电发愁了。“我现在终于不用到处找充电桩了,每天下班回家,把车停楼下充电桩这里,扫一下二维码,充上电就上楼了,第二天直接开车上班,特别方便。充一次电也不贵,也很快捷,充一次电能跑一百多公里,上下班就够用了。”刘倩说。

为充电烦恼的不只这些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们,还有社区工作人员。“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解决了充电安全的问题,以前小区里没有充电桩的时候,有好多居民都是私自接线。住一楼的还好点儿,从外面直接接到屋里充,住高楼层的要接好几根电线才能充电,这样太危险了,安全隐患太多。我们看见了就会及时阻止,但是也会出现跟我们‘捉迷藏’的情况,我们只好加大巡逻,见到一次阻止一次。现在好了,大家都有地方停车充电了,安全问题也解决了,挺好的。”社区工作人员小刘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虽然这些充电桩才刚按不久,但是已经有新能源汽车都来到这里进行充电,而且很多车主俨然已经成为了“常客”,能够很娴熟地为自己的爱车充电,整个充电过程简单易操作。记者也在现场体验了一下,首先将充电枪插入车身充电口,只需要轻轻按一下充电桩上的按钮,待屏幕亮起来,用手机微信的扫一扫,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点击确定,就开始充电了。此时,充电桩上会显示当时的电价、充电情况、充电时长等,充电桩上绿灯连续闪动,表示正在充电。据了解,现场的8台充电桩分为快充系统和慢充系统,可以满足不同车主的需求。

充电桩安装合作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韩新鹏说:“快充和慢充最主要区别是,快充一般情况在1—2个小时基本上一台车可以充到百分之八九十甚至百分之百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一般情况下正常行驶过程中,大家不会用到低于百分之十的电量,基本上还有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电量就开始充了,所以充起来还是很方便很快捷的,慢充基本上适合周围的居民住户,晚上可以把车停在这里继续充。”

其实,自家楼下有了充电桩是一件好事,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用电安全问题。不过随着韩新鹏的进一步介绍,这个疑虑也随之消除了。原来,早在充电桩选址的时候,建设安装的合作公司与该镇配套办已经做好了准备。韩新鹏说:“因为这个工程是区里的民心工程,所以为了安全和便民,我们要选择满足地方开阔、有公共车位、靠近变电箱等条件的小区,才能安装。”不仅如此,除了这8台充电桩系统外,还有一个总控箱来控制这8个终端,总控箱与终端后台联网,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使用情况,这样对用电的安全也起到了保障作用。

韩新鹏说:“这个充电桩还有一些特色和亮点,属于群管群控的汽车群充电,充电插头是没有电的,安全性是非常好的,另外,充电桩附近如果被雨水浸泡,安全性也是没有问题的,插枪插到汽车上以后进行充电的,我们采用模块化管理整体的用电负荷,车多了以后,控制箱进行智能的控制,可以调配它的电源,我们对额定的功率会有一个动态的调配。并且,一旦出现用电等安全问题,后台会马上提示,充电桩自动断电。”

中北镇的祁庄子、李楼村、中北斜村等多个村和社区正在进行充电桩的建设安装工作。该镇配套办副主任于子河对记者说:“目前我们和充电桩建设安装企业对新一批申请安装充电桩的村和社区进行筛选,对符合条件的村和社区进行进行现场勘察选址、制定建设方案。截至目前有6村和社区共安装充电桩52根,争取今年年底,要在20个村和社区建设安装160根充电桩。

目前,其他街镇小区充电桩建设安装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


05

8月4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西青区全面推进村(居)党群服务中心提升改造》





从农村到社区,从园区到楼宇,双手环抱党徽的党群服务中心红色标识在西青区星罗棋布,成为一个个亮眼的“红色地标”。这是西青区落实市委“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一号工程”取得的硕果。

自2018年以来,西青区累计投资近2亿元,历时一年半建设提升改造全区150个村和9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场所,社区百户人均使用面积达40平方米。一站式服务、特色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来此学习娱乐,“红色阵地”成为党味浓、人气旺、服务全、党员群众都想来的温馨家园。

筑牢基础高标准建好“红色阵地”

建得快、用得好,是西青区提升改造党群服务中心的特色之一。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被西青区确定为与村居组织换届选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并列的重点工作,要求各级党委书记亲自抓阵地建设,并纳入全区20项民心工程。

全区各党群服务中心除悬挂统一的标识外,功能设置上均具备服务大厅、文体活动室、多功能会议室、党建展厅等“十个有”场所。各中心还结合自身特色,设立了诸多自选服务项目。全区党群服务中心均建设在百姓身边的醒目位置,无论是在村居还是在社区,百姓都能很容易地找到。

在西青区建筑面积最大的党群服务中心──中北镇中北斜村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可享受68项政务服务和43项公益服务。该中心三楼设置了儿童快乐营地、舞蹈教室、声乐教室、健身房等,深受居民喜爱。村民白长霞经常带孙子孙女来此,她说:“这里舒适凉快,干净卫生还安全。除了带孩子来玩,自己也在这里学跳舞。这里方便了咱老百姓,建得好!”

“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的活动内容都会征求居民意见,要让居民喜欢,享受共建共治共享的成果。”中北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海龙说。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下,西青区选择醒目位置建设公益性的党群服务中心,立足长远、迎难亮招,历时仅一年半就使党群服务中心硬件全部达标。资金保障多元化保证了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质量,区财政按照实际支出资金50%予以补贴,为高标准完成建设提升改造打下良好基础。

织密网络高水平管好“红色阵地”

“一张网”抓管理和服务,是西青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新招法。全区构建了一张以网格为战区、以网格长为主官、以党员为主体的基层治理“全科网格”,使党的管理向细枝末节延伸。

精武镇付村与中心城区仅“一环之隔”,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毗邻而居。全村常住人口包含了在校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周边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面对庞大复杂的人群,付村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党建工作、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市容环境等网格,结合全区40项党群服务工作,自选多个服务项目,将党务工作、民政残联、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文教卫体、信访、维稳、司法等部门整合,实现人、地、物、事、组织全覆盖治理。依托镇、村两级网格化治理指挥平台,以及随手拍APP等移动终端及时反馈待办理事项,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孙维君说,西青区将继续密织一张网,加强便民服务智能化建设,推动各单位梳理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事项,将事项办理信息终端延伸到街、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逐步扩大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范围,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方便群众、企业在家门口办事。

突出特色高效用好“红色阵地”

在“标配”之外,西青区各党群服务中心从基层实际出发,规划设计一村(居)一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中北镇王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着力打造“四个一”亮点工程,即布置一处“村民之家”,建立无缝隙、全覆盖的“社区服务体系+”;打造一处红色主题广场;建设一座“村史馆”;改造一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党的宣传不是挂在墙上,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刻进党员群众的心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凤来说。

在张家窝镇四季花城社区,每周都有花城故事会活动,志愿者绘声绘色地为孩子们朗读绘本;在中北镇假日润园社区,早教公益课堂让年轻的父母学到了实用的育儿知识;在西营门街王顶堤村,“昨日的记忆、今日的辉煌、明日的梦想”三大主题展馆让村民重温旧时记忆,展望美好未来……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红色阵地”,使有思想、有温度、有能力、有色彩的党建工作在党员群众心中烙得更深。

“党群服务中心使党组织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化依托,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吸引力。只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激活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才能让百姓真正得实惠,全面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西青区委书记李清说。(王音 于爱澍)


06

3月31日,新华社云现场直播:

《西青直播 | “一制三化”改革助力重大民生工程审批创出“天津纪录”》






天津市城市管理委主任薛新立同志带队赴西青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PPP项目现场调研,西青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西青区委常委、副区长郃中林,副区长王强等区领导陪同。


07

8月8日,新华社刊发:

《天津西青:拆违清出“气质” 绿色扮靓“颜值”》







08

10月10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钉子镇”拔“钉子”》





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在天津西青区王稳庄镇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刘付春,第一次看到小镇如此热闹。

家门口的稻香公园里,稻浪起伏,游客如织。田地做画布,彩稻当画笔,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鱼米之乡美景图。

这样的景色,刘付春两年前还不敢想象。作为以制钉产业闻名全国的“钉子镇”,在天津“散乱污”治理攻坚战中,这里下大力气拔掉了四处散落的污染“钉子”。

动真碰硬“拔钉子”

王稳庄镇地处天津四区交界,交通便利。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制钉产业在这里兴起,鼎盛时大小企业上千家,产值超过50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个别品种达到80%。

“制钉产业虽然带来了经济繁荣,但落后的生产方式,也扎了绿色发展的脚。”王稳庄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刘善嵩说。

提起过去“钉子围村”,东兰坨村村民袁立娜记忆犹新:“村子常年灰蒙蒙一片,刺鼻气味四处飘散,红色污水填满河沟!”

污染明摆着,但眼前利益,谁也不愿主动舍弃。

一位过去从事制钉生产的村民向记者透露,几十台制钉机年收入可达上百万元,带动一批村民就业。在又爱又恨的纠结中,散乱污的“钉子”越钉越深。

没有了绿水青山,有再多金山银山,也等于零。算清了长远账,天津2017年开始下大力气整治“散乱污”。

“王稳庄镇这颗‘钉子’已经病入骨髓,必须坚决拔。”时任王稳庄镇党委书记张万宇说。

这是一场硬仗。扎根多年的制钉业,迎来“刮骨”之痛。

“拔‘钉子’,阻力很大。”王稳庄镇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门万松说,“散乱污”企业散布在全镇15个村,绝大多数是家庭作坊,有的企业主玩起了“躲猫猫”。

该整治的,坚决不留死角。全镇党员干部包村分片,24小时不间断巡查。门万松几乎一个月没回家,数个夜里偷着复工的企业在凌晨三四点被抓了现行。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企业主转过弯来,全镇356家“散乱污”企业按期整顿完毕。

转型迈向“高精尖”

治理“散乱污”,不是把小企业一棍子全部打死。王稳庄因企施策,关停取缔、搬迁改造、原地提升多管齐下。

李立仁的企业属于搬迁改造类,搬入工业园区后,主营业务由低端“拔丝”转向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说实话,刚开始虽然自知理亏,但大家一下都难以接受。”李立仁说,“现在回头看,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走创新、绿色发展路子。”

天津信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另一家“搬迁改造”企业,现已成为当地五金制品标杆企业。

“我们2018年4月搬到开发区后,引进了高精度、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新增金属紧固件光学实验检测中心,安装了烟气回收利用设备,不仅解决了污染,而且产品更加过硬。”该公司质检部经理颜舟说,“我们的特种钢钉、紧固螺栓等产品已进军欧美市场。复产一年多来,实现了产量和利润翻番。”

为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西青区出台补贴政策,王稳庄镇帮助企业申请补贴4.5亿元,并在工业园中规划建设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用于安置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而在腾出的土地上,绿色产业开始孕育。目前,该镇正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合作,建设具备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究、模块开发、性能验证等为一体的智能网联封闭测试场,目前已开放天津首条网联车测试道路。

王稳庄镇镇长杨宝辉介绍,下一步镇里将继续引进相关产业,串联起智能网联车制造、测试、应用链条,打造智能网联小镇。

端牢生态“饭碗”

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天津将主会场设在王稳庄镇,2万亩小站稻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丰收图景。

“十一”长假,这里正在举办的“大美稻香”生态文化旅游节,吸引了15万人次的游客。

已经搬进示范镇住宅小区的刘付春,每天喜欢看看外面金灿灿的稻田,记忆里的鱼米之乡美景又回来了,心情十分舒畅。

目前,这个镇有一半以上被划入“津沽绿谷”。这片位于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绿色生态屏障区,总面积736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心城区面积的2倍。

“抓住机遇,镇党委决定集中提升改造2万亩高标准水稻田,引入国内农业龙头企业中化集团大规模发展小站稻种植。”杨宝辉表示。

中化团队自2018年5月入驻,仅依靠10多人便实现了上万亩稻田的管理。“无人机、无人插秧机、智能灌溉系统、卫星遥感技术齐上阵,实现全流程机械化和数字化管理。”中化现代农业MAP天津示范农场农艺师任松林向记者解开了其中奥秘。

不仅是种植,王稳庄镇还引进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高质量米厂,打造从种子到稻米消费的完整产业链。

杨宝辉介绍,下一步将以现代农业元素和湿地资源精心打造北方水稻风景区,打造以旅游、购物、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型田园综合体,探索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发展新模式。

一阵风吹过,阵阵稻香扑面而来。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转型,“钉子镇”换上绿装,一幅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09

4月21日,新华社刊发:

《联动一张网 服务千万事 ── 西青区张家窝镇探索建立“四位一体”精细化管理新模式》







10

9月20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西青区:打造“红色商圈” 凝聚发展合力》







11

5月26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西青·景泰一家亲”旅游消费扶贫活动在甘肃景泰启动》





新华社客户端天津5月26日电 25日下午,“西青·景泰一家亲”旅游消费扶贫活动在甘肃省景泰县石城搬迁安置点广场启动。天津市西青区委相关负责人,甘肃省白银市委相关负责人以及西青区首批旅游消费扶贫示范团150余名成员参加启动仪式。

据介绍,此次消费扶贫活动从5月下旬开始至10月结束,将以示范团和普通团两种形式组织西青区社会各界人士分批次自费赴景泰旅游消费扶贫,通过两地人员间的流通互动,宣传推介甘肃景泰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自然景观,激发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积极性,拉动经济共同繁荣。(李焕丽 李妍)



12

6月28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真正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办到位》





日前,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区领导肖培芝、张一谋、王强、贺佩凤等就部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进行现场督导。

区领导一行先后深入宾水西道地铁三号线大学城站、永红工业园、王稳庄镇建新二号桥,与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关于在地铁三号线大学城站的宾水西道上建设人行过街天桥的建议》《关于工业园区规范提升的建议》《关于为陈塘热电有限公司及建新村开通第二条通道的建议》办理落实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协调解决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帮助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尽快落实落地。

白凤祥说,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做好建议提案工作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抓好办理和落实;要加大推动力度,抓紧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建议提案尽快落实落地。要以高标准完成各项办理工作,真正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办到位;对社会关注度高、实施有难度的重点问题,要加强沟通协商,共同研究制订办理方案,并抓好落实,努力让人民群众满意。

有关街镇和单位负责同志就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汇报。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别提出了意见建议。(记者 王雪 李妍)



13

6月7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西青:小康路上 一个都不能少》







14

12月27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西青区:只进一扇门 服务更便民》





“社保业务在这边上二楼”“不动产登记业务在一楼大厅”“这台机器可以自助打印凭条”……西青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一楼大厅内,咨询台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解答着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的疑问。随着人社中心、社保中心、医保中心等新一批服务窗口的正式入驻,集25个部门于一楼的区政务服务中心,切实做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务服务质量的提高,使企业和群众只进这一扇门,就能办理全部业务,这也正是西青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体现。

大厅之外无审批 政务服务“一门办”

建设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是区委、区政府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全区“两城三带三区”总体规划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心政务服务辐射范围覆盖全区所有街镇和西青开发区。

“我感到最大的变化就是更便捷了,以前办个业务要跑好几趟,去好几个部门,现在在网上申办,再拿着材料过来,一趟就能办好了。”来办理企业注销的刘女士说。

目前,区级行政许可大厅、人口服务中心大厅、不动产登记大厅、出入境接待大厅、人社中心、社保中心、医保中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已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已达到25个,共计35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一门办理”。

政务服务办的郑吉雪告诉记者,现在各部门实行“一窗综合受理”模式开展业务,其中企业开办依托“一窗通”系统,全部实行网上自主申报,企业开办时间从3天压缩至1天;社会事务综合受理窗口可办理113个单办件事项,通过广泛推行网上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工程建设类综合受理窗口将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四个阶段涉及的所有审批事项全部整合实现并联审批,今年以来一般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间平均用时压缩至72天;涉税事务综合受理窗口可办理税务登记、税务认定、发票开具、优惠办理等业务,为办事人提供“办税综合套餐”服务业务;工程报装综合受理窗口业务涵盖自来水、电力、燃气公司,工程建设项目配套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此外,中心还另设8个机动性窗口,为集中办件高峰期提供备用功能。

服务群众“不打烊” 优质举措暖人心

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一楼设有政务服务“无人超市”,提供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办理服务。社保、户政、税务、政务等几十项事项可以在自助机上办理,部分公共服务事项已实现仅凭身份证即可“一证通办”。同时,在大厅共设置自助终端机器12台,进一步增加了群众办事方式的选择。服务窗口还实行“午间延时”和24小时预约审批服务制度,人工审批与自主办事相结合助力实现政务服务“不打烊”。

在服务大厅邮政EMS窗口,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正在填写寄件地址等信息。政务服务中心与邮政EMS合作,对已办结的证照可实行EMS免费快递送达,助力实现“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

中心从服务对象需求出发,在大厅设置了审批前政策辅导、网上自主申报、阅读休闲等候、政策信息查阅、办事群众就餐、母婴休息专用等六大便民服务专区,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对象办事体验感,将中心大厅打造成了西青政务服务“综合体”。同时,还设有天津志愿服务V站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提供现场咨询、电话咨询、失物招领等服务,为群众免费提供急救药品、雨伞、轮椅、AED心脏除颤器、充电宝、花镜等设备,高效周到的服务举措使得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郭非 岳磊 刘立闯)



15

12月11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用过硬作风打造宜居环境——西青区水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16

7月16日,新华社刊发长消息:

《天津西青首届“海河英才周”开幕》





新华社客户端天津7月16日电 7月16日上午,2019年西青区首届“海河英才周”活动开幕。来自全球的400多名精英人才相聚天津西青,活动以“才聚西青·智创未来”为主题,分三天举行。活动突出产才融合导向,聚焦产业发展需要,力求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


开幕式上,天津市、区相关负责人向“西青杰出人才”、“113”英才计划入选者等优秀人才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励支持资金,为六家海内外引才联络站授牌,推介了西青区人才公寓。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人才服务”水平,优化政策咨询、项目申报、需求发布等服务流程,打造海内外人才了解西青的“信息窗”,经过近一年的持续建设,“西青人才云”智慧服务平台也正式启用。

据悉,今年以来,西青区立足高层次人才创业需求和区域产业导向,高规格、高密度举办系列人才活动,坚持以会聚才、以赛引才、服务留才,全力营造聚才有热度、引才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最优人才生态。目前,西青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1.07万人,入选“国务院特贴专家”“特支计划”等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超过160人,连续多年位居天津市前列。

首届“海河英才周”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西青的爱才氛围和引才诚意,展示了西青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打造人才高地的坚定决心和扎实行动。未来,西青所集聚的人才会释放出更多的力量,为西青的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新华社关于西青社会发展的新闻报道还有:


·西青携手中国华能合作共建综合能源项目

·发挥聚集效应 坚持发展惠民 张家窝镇推进区域产业提档升级

·天津西青区打造杨柳青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 传承千年文脉 再展古镇芳华

·西青区:提高为民服务质量 展现主题教育成果 

·天津市西青区受邀参加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西青区杨柳青镇高标准推动农村“厕所革命”

·西青:“刷脸”进楼 开启智慧平安社区新时代 

·西青区独流减河北堤路工程箱体预制完成

·“忠诚印记”荣誉录 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

·西青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


关于西青文化  

新华社这样报道


01

1月16日,新华社刊发:

《杨柳青年画:守住传统 更要有人喜欢有人用》


临近春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在天津玉成号画庄忙碌着赶制年画。

霍庆顺说:“制作杨柳青年画,一定要守住勾、刻、印、绘、裱五道工序的纯手工制作;年画最终还是要有人喜欢有人用,我很支持发展年画衍生品。”


天津西青区共有年画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画作坊72家,年画衍生品创作研发16个类别182个品种,年销售额5000余万元。   



02

8月25日,新华社刊发长视频:

《霍霍霍霍!我在中国学武术》



第七期非洲武术学员来华培训班在天津霍元甲文武学校开班授课,该活动至今已开展了6年,累计培训外籍武术学员近200人。本期共有18名来自非洲不同国家的学员参加训练。记者来到学校,带您“见识”一下,一个月以来这些学员们所学成果。


02

2月17日,新华社刊发图片新闻:

《华灯初上迎元宵》


↑2月16日晚,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庆元宵大型灯展安装完成并进行试灯(无人机拍摄)。

元宵节临近,各地张灯结彩、火树银花,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新华社发(沈岳 摄)

↑2月16日晚,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庆元宵大型灯展安装完成并进行试灯(无人机拍摄)。



03

2月20日,新华社刊发图片新闻:

《天津杨柳青元宵庙会》

↑元宵佳节,天津西青区杨柳青古文化街红灯高挂、游人涌动,热闹非凡传统庙会红红火火进行中。(新华视觉 杜岩龙 摄) 

元宵佳节,天津西青区杨柳青古文化街红灯高挂、游人涌动,热闹非凡传统庙会红红火火进行中。

↑元宵佳节,天津西青区杨柳青古文化街红灯高挂、游人涌动,热闹非凡传统庙会红红火火进行中。(新华视觉 杜岩龙 摄) 



04

2月26日,新华社刊发:

《首届中国自然写作文学论坛在天津西青举办》


新华网天津2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共襄文学盛事,探寻千年文化。17日至19日,首届中国自然文学论坛系列活动在天津市西青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和中共天津市西青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以“自然文学”为主题,开展主题演讲、文学对谈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展示世界华语自然写作的最新思考,力图引起文学、文化界对自然与生态主题的持续关注。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中国文学出版60年”西青盛典、文学名家西青走笔采风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入挖掘西青文学创作素材,推动西青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地区知名度。冯骥才、张炜、马未都、鲍尔吉·原野、韩子勇、李汉荣、王开岭、周晓枫等著名作家、文化界名人应邀参与了此次盛会。

18日上午,首届中国自然文学论坛在西青区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举行,共同开启了“中国自然文学出版写作计划”。论坛活动中专门设置了主题演讲环节,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著名作家、媒体人王开岭;著名散文作家、电影文学策划人周晓枫先后登台,从他们自身的创作体验出发,与听众分享了自然写作带给他们的感动与收获。

关于此次论坛举办的意义,《散文》杂志主编汪惠仁说:“我们认为,很有必要重新看待这样一个词,自然,我们从它而来,并且注定复归其里。由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新审视这样一个概念,自然文学,也许,剔除种种虚妄,我们才能真正靠近不着相的写作。”

18日下午,“中国文学出版60年”西青盛典隆重举行。盛典活动中,还举行了西青区电视形象片《魅力西青活力之城》的首发仪式,并现场播放了这部纪录片,让到场嘉宾感受到了一幅人文西青、生态西青、创新西青、繁荣西青、活力西青、幸福西青的大美画卷。活动现场张炜和马未都还进行了文学与文化的无疆界的对话,观看西青区特色文艺表演--霍元甲文武学校精武武术表演和杨柳青年画娃娃舞蹈,播放了百花见证中国文学60年主题视频,冯骥才等著名作家进行了主旨发言。

“希望百花为我们的城市、为我们的文学事业、为我们的出版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也愿意为我们将来的百花添上一花一草。”冯骥才动情地说。

记者了解到,“西青文化周”系列活动期间,与会知名作家先后来到西青区霍元甲纪念馆、霍元甲文武学校、杨柳青民俗文化馆、石家大院、杨柳青年画馆、华侨城美亚创意文化园、热带植物观光园、百年花乡、辛口镇沙窝萝卜文化体验馆等地进行了走笔采风。



05

9月11日,新华社刊发:

《名家名篇朗诵音乐会在西青融媒体中心上演》


9月6日晚,由中共西青区委宣传部主办,西青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祖国万岁 文润西青”──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名家名篇朗诵音乐会在西青区融媒体中心精彩上演。瞿弦和、张筠英、虹云、刘纪宏、王静、任志宏等著名表演、朗诵艺术家,与西青区融媒体中心播音主持人以及西青区朗诵爱好者等文艺骨干们同台联袂,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场文化艺术的盛宴。

诗会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郭志坚和西青区融媒体中心主持人李杉共同主持,共分为《精彩西青》《文润西青》《名篇荟萃》和《不忘初心》四个篇章,涵盖了朗诵、现代芭蕾舞、武术、舞蹈、歌曲、歌剧等表演形式,中国元素和西青元素穿插交织,贯穿整场演出。

时长为一个半小时的精彩演出,强大的演出阵容,独具匠心的演绎,带给大家一场饕餮的视听盛宴,激励人们为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李娟娟 田建 李妍)



06

6月1日,新华社云现场直播:

《西青直播|《共祝华诞中国梦 全民健身西青行》》



西青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倒计时100天暨天津李宁运动中心开园活动将在杨柳青镇西青体育馆李宁运动中心举行。
       不仅是“体操王子”、14次赢得奥运会和世体赛冠军的体操明星,享誉全球的非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宁先生到场,还有原央视导演、前春晚总导演袁德旺,体操奥运冠军楼云、李大双、李小双,羽毛球男子双打、混双奥运冠军张楠、羽毛球冠军田卿,乒乓球奥运冠军郝帅、谢超杰,柔道世界冠军时俊杰等多位,在世界赛场上为祖国赢得荣誉的体育明星们应邀前来参加活动。
同时在晚上会,还能欣赏到天津师范大学带来的歌舞表演《中国梦》《我们》、西青娃娃舞《百子闹春》、霍元甲文武学校带来的武术表演等多个精彩节目,小编开始卖关子了,具体还有哪些精彩内容,关注我们的直播吧。



07

6月21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天津市全民阅读工作现场推动会召开 》



20日,我市在西青区召开全民阅读工作现场推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市委关于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天津部署要求,推动我市全民阅读工作再上新台阶。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曹小红主持。

会议要求,要提升眼界格局,从战略高度认识把握全民阅读,不断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和城市文化软实力。要突出政治首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人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筑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思想根基。要调整布局结构,抓好评估,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健全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要创新载体形式,调整经营业态,推动人工智能阅读,大力发展数字阅读,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供给。要打造阅读品牌,强化品牌影响,打造津版精品图书,做好示范引领,营造全社会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长效机制,抓好政策衔接,做好融入结合,确保全民阅读可持续发展,持之以恒弘扬阅读风尚、涵养人文之美,不断凝聚起助推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智慧力量。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西青区青阅书苑24小时智能书房和付村农家书屋。(李国惠)



08

9月13日,新华社刊发图片新闻:

《全民健身迎国庆 精彩西青谱新篇》


──西青区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剪影


摄影:岳磊 田建 李妍




10

4月11日,新华社刊发通讯:

《天津:“文旅结合”张扬运河新魅力》



新华社天津4月10日电(记者周润健)“对西青人来说,大运河是母亲河,是生命之河,哺育了西青人民。很多老百姓都能讲出一段与运河有关的故事来。”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之梅说。

千年大运河碧波荡漾,流过天津市西青区。有着“天津第一家”“华北第一宅”之称的石家大院就坐落在运河岸边。暮春时节,石家大院花团锦簇,杨柳依依,景色宜人,不时有游客进出,感受这座古建筑的恢宏气势。

西青区境内大运河总长度约34公里。其中,杨柳青节制闸至西营门街密云路桥约16.5公里河段,于2014年6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运河岸边拥有石家大院、安家大院、董家大院、文昌阁、如意大街等多个历史人文景观,可谓“运河所经皆故事”。

“石家大院修建于1875年,系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见证了大运河昔日的繁华盛景。”天津杨柳青博物馆副馆长项岩松说,1991年石家大院正式对外开放,成为西青区一张旅游和文化名片。“近年来,随着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来大院的游客逐年增多,最近几年每年的客流量都在30万人次左右。”

大运河不仅滋润了这里的杨柳青古镇,也孕育了享誉海内外的“杨柳青年画”。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南方的纸张、水彩,沿大运河运抵这里,杨柳青年画因之而兴。伴随着乾隆年间第一家年画店铺“戴廉增画店”的兴建,杨柳青年画得到空前发展;以杨柳青为中心,“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

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吃运河水长大。他认为,正是门前这条大运河,让杨柳青年画有了包罗万象的艺术风格,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他感慨:“没有大运河,就没有杨柳青年画。”

为了保护好大运河,近年来,天津充分挖掘、整理其历史文化,利用其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与城市的发展相配套、相依托、相交融。

“西青建立了大运河档案室,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落实好大运河沿线建设项目报批工作,并将大运河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统一管理中。通过向全国大运河流域省市征集文章、照片、视频和拍摄专题片,为开发利用大运河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保障。”张之梅说。

“野水千帆集,人生沸暮烟。”如今的大运河虽然不复昔日盛景,但正实现“华丽转身”,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

近年来,天津积极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建成了一批以大运河为主题主线的北运河郊野公园、北运河桃花堤、“天子津渡”遗址公园、御河景观、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等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文化公园。

清波荡漾北运河,一河美景一河歌。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北段,主要流经北京通州、河北香河、天津武清等地。其中,武清段全长62.3公里。

为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武清区投入巨资对北运河开展筑坡、景观绿化、节点建设等工作,积极打造旅游带,沿线目前已建成北运河休闲旅游驿站、潞水樱花园、湿地百草园等多个精品节点。

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记者驱车来到北运河休闲旅游驿站,放眼望去,静静流淌的运河,水面如镜,波光粼粼。游客络绎,享受浓浓春光……

“以‘生态观光、郊野体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北运河旅游带正在形成,成为人们郊野生态休闲游的重要首选之地。”武清区文化和旅游局魏建勇说。

在对运河文化带进行建设的同时,天津也注意加强对运河本体及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深入普查大运河沿岸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成了完善的保护单位和名录体系。

“依托大运河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我们将运河沿岸非遗项目通过展览、论坛、演出等形式集中展示,提升了社会和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使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宣传、保护与传承。”张之梅说。

记者了解,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北运河,武清区计划于运河驿站、武清城区段及河西务三处设立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标志碑,形成独特的运河景观。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如今,天津这座运河之城,正在运河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中找到新的平衡点,为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以崭新的姿态,张扬运河新魅力。(完)





11

1月29日,新华社刊发图文:

《第十六届西青区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尽显民俗特色》


新华网天津1月29日电(记者周润健)2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俗称“小年”。当日,第十六届西青区民俗文化旅游节在杨柳青镇如意大街意合堂会正式拉开帷幕。

开幕式当天,如意大街节日氛围异常浓郁。一串串大红灯笼将大院区装点得喜庆祥和;西青非遗节目表演热情洋溢,尽显民俗特色;舞狮表演威风凛凛,栩栩如生;年货一条街上,杨柳青年画、春联、吊钱、花灯等各种年货玲琅满目、杨柳青酥糖、茶汤、熟梨糕等各种当地特色小吃应有尽有,众多慕名而来的市民和游客争相购买年货,品味小吃,呈现了一派节日的热闹景象;西青区的各主要景区(点)在活动现场集中宣传西青旅游景区资源,前来咨询的游客络绎不绝;扫码关注西青旅游送门票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粉丝前来参与。

为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非遗、了解非遗,开幕式上,西青区人民政府、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特意为获评2018年度西青区旅游发展红色联盟文明旅游示范点(5家)和区级非遗项目(16家)颁发了牌匾。

“千年流淌的大运河,宛如一条生命之河,滋润了天津西青区杨柳青古镇,也孕育了‘杨柳青年画’等众多的非遗项目。本届旅游节就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这些非遗项目,展现不一样的津味年俗。”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郭颖说。

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天津市曲艺团的艺术家们为现场观众表演了天津时调、京韵大鼓、快板、相声和单弦。

据了解,本届旅游节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西青区人民政府主办,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杨柳青镇人民政府承办。时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旅游节内容丰富、亮点多多,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特色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西青区元宵节大型灯展、西青区元宵节秧歌花会展演、天津西青·河北平泉迎新春书画作品交流展、西青区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送福进万家”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西青区民俗堂会演出、曹庄花卉植物园冬季雨林文化节、第十一届沙窝萝卜文化节、社会山文旅港冰雪嘉年华暨老北京皇家庙会、2019梨园迎春花卉节、2019杨柳青文化年货节等。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西青区民俗文化旅游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是天津重要的传统旅游节庆品牌。现如今,它已不仅是单纯的旅游活动,而更多的是人们过年图热闹、图吉祥、图喜庆的美好心愿和向往。



12

2月1日,新华社刊发长视频:

《Magic | 赏传统民俗 逛千年古镇 过津味大年》





新华社关于西青文化的新闻报道还有:


·杨柳青木版年画传人:匠心守护“年味儿”

·天津西青区将举办2019年“祝福祖国魅力西青”元宵节大型灯展

·端午假期西青区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第二届“百年花乡”运河文化节开幕

·西青区精武文化公园成休憩好场所

……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推开时光之门,2020年的朝阳已跃升在地平线上,照亮西青人砥砺奋进的前行之路。让我们满怀信心走进新的一年,用新的业绩成就新的梦想。


● 【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一枝一叶总关情——西青区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实事工程纪实● 【天津新闻广播《天津新闻》】:西青区海河英才精准引才育才  提升经办服务 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人民日报》要闻版:天津西青区实现民心工程区镇街票决制全覆盖—项目干不干 大伙说了算 【一图读懂】西青区民心工程是怎样诞生的! 【电视专题片】民之所想 心之所向——西青区2019年20项民心工程纪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