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金时代:长三角城市金融业发展盘点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与新型智库零距离
作者: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 蒋英杰
来源:华略创智(ID:uit_shanghai)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长三角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金融的互动效应也逐渐加深,新一轮长三角金融业务之间的合作热潮正在兴起。
本文基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9【1】个城市的公开统计数据,从金融业总体水平、银行业发展水平、资本市场服务水平、保险业发展水平、金融从业人员竞争力五个维度,利用AHP法、Delphi法等综合评价方法,对29个城市的金融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名。
2018年长三角城市金融发展水平排名TOP10
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制作
长三角金融市场体系完善,机构种类健全,市场规模壮大。截至2018年末,长三角金融市场规模约为87万亿元,约占全国金融市场的18%,证券交易总额约为176万亿元,是京津冀的1.16倍、珠三角的1.04倍。
截至2018年上半年,长三角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和基金公司约643家,机构资产合计约8793亿元,占全国的比例约为18%。
根据《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共有8家互联网金融独角兽落户长三角地区,估值合计1158亿美元,数量和估值分别占全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的38%和73%。
上海是长三角金融业发展的绝对龙头。在金融业增加值、上市企业数量、金融从业人数、保费收入方面都遥遥领先于长三角其他城市。
2018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164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国直接融资总额中的85%以上来自上海金融市场,在沪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605家,外资金融机构占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近30%。
01
长三角哪座城市创造了最多的金融财富?
长三角29个城市2017年金融业增加值总计为1.45万亿元,相比2016年1.31万亿元增加了11.3%。其中上海为5330亿元,占长三角比重36.6%;江苏区域金融业增加值为5208亿元,占长三角比重为35.6%;浙江区域金融业增加值为3130亿元,占长三角比重为21.4%;安徽区域金融业增加值为943亿元,占比为6.4%。”三省一市“中安徽区域金融业增加值增速最快,为16.4%,其次为上海、江苏和浙江。
长三角城市金融业发展总体情况
从城市排名看,上海、苏州、南京、杭州位于前列,其中上海、苏州、南京和杭州的金融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
从增速来看,池州、宁波、泰州、盐城和合肥的金融业增加值增长最快,增速达到近20%,池州是金融业增加值增长最快的长三角城市,2017年的金融业增速高达21%。
池州平天湖
02
长三角哪座城市金融业最发达?
金融业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城市金融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7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约17.69%,位居长三角各城市之首,紧追我国另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目前,香港金融业占香港GDP的比重约18%,上海作为内地的国际金融中心有赶超之势。
香港
南京、杭州、苏州、合肥、无锡、台州的金融业占GDP比重较高,都达到7%以上,是长三角区域中金融业较为发达的城市。
长三角金融业发展水平情况(排名TOP15)
03
长三角哪个地方热衷于“买保险”?
截止到2017年底,长三角29个城市保费总收入总值达到7674.9亿元,比2016年的6482.7亿元增长了18.4%。长三角保费总收入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比重达到20.9%。
从保险业发展水平来看,上海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都是最高,其次为江苏、浙江和安徽。
上海保费收入达到1587.1亿元,占长三角比重为20.6%,位居长三角城市之首。南京、苏州、杭州、常州和无锡的保费总收入均超过400亿元。
长三角保费收入排名TOP15
在保险密度方面,2017年长三角地区平均保险密度为4636.07元/人,显著高于全国2631.28元/人的水平,总体保险产业发展程度较高。
江苏常州
常州保险密度最高,为12509.0元/人,是长三角唯一一个保险密度超过万元的城市,其次为南京、杭州和上海。相对而言,宁波的保险密度处于长三角城市第九名,全国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的作用尚需要进一步发挥。
长三角保险密度排名TOP15
在保险深度方面,2017年长三角区域保险深度为4.36%,略低于全国4.42%的平均水平。其中保险深度最高的城市仍为常州,达到8.9%,其次为南京、金华、上海和杭州,以上城市保险深度均超过5%。
长三角保险深度排名TOP15
04
长三角哪座城市上市公司数量最多?
截止到2018年底,长三角29个城市上市公司总计1166家,比2017增加47家。长三角区域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上市公司总量的比重为33.4%。其中浙江上市公司最多,为433家,占到长三角全部上市公司数量的37%,其次为江苏和上海,分别为366家和283家。
长三角上市公司数量分布(按省份)
从城市分布看,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无锡、宁波是上市公司总量较高的城市,其中上海、杭州和苏州上市公司数量均超过100家,分别为283家、131家和107家。从2018年上市公司增长数量看,上海、南京和无锡是数量最高的三个城市。
从上市公司总市值方面。截止到2018年底,长三角区域总市值为11.0万亿元,占全国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比重为19.4%。其中上海上市公司总市值最高,为4.39万亿元,其次为浙江和江苏区域,分别为3.3万亿元和2.6万亿元。
长三角区域上市公司市值分布(按省份)
从城市方面来看,仅上海和杭州上市企业市值超过1万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南京9021.3亿元,苏州7232.4亿元。
2018长三角上市企业数量TOP 10城市
05
长三角哪个城市薪水最高?
截至到2017年年底,长三角29个城市金融业从业人员【2】总数为126.2万人,占全国金融业从业人员比重为18.8%。其中上海金融业从业人数超过35万人,占长三角金融从业人员总数的28%。其次为杭州、宁波、苏州、温州和绍兴,这些城市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都超过5万人。南京金融从业人数4.7万人,居长三角第7位。
从金融从业人员平均薪酬上看,南京和上海的平均工资超过20万元/年,分别为24.09万元和23.12万元;其次为苏州、杭州、宁波和嘉兴,这些城市金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均超过15万元/年。
长三角金融业从业人数TOP10城市
06
未来长三角金融业将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一是长三角金融领域将进一步开放。开放是推动金融业创新的外在驱动力,受上海开放的辐射,长三角将进一步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在银行、证券与保险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同时通过政策引领为外资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
上海自贸区是金融开放的引领者,长三角各地高度重视对接自贸区工作,主动复制推广自贸区的相关改革和创新政策,未来长三角金融开放将会进一步突破。
二是长三角金融服务进一步便利化。随着科技金融的发展,长三角金融服务将更加便利化,一方面是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通过将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以及生物识别等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实现对每个个体的精准、个性化服务。
另一方面是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通过对于金融流程的再造,实现的传统金融服务的升级,特别是针对小微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上,实现对于传统金融服务上的服务模式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度、提高金融机构效率、完善风险控制等。
三是长三角金融市场逐步一体化。目前长三角金融市场合作仍处于初步阶段,长三角地区各类型金融要素市场26个,其中上海13个、浙江5个、江苏5个、安徽3个,金融要素市场有望加大互联互通,实现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除金融要素市场逐步实现一体化外,银行间市场也将打破地域之间的壁垒,实现区域银行间市场一体化发展。
此外,长三角地区信用体系、长三角地区评级体系等各类金融服务标准的一体化建设和对接,将有效提高长三角金融市场创新效率与金融服务能级。
长三角主要金融要素市场
资料来源:各个金融要素市场官网
备注:
【1】本研究为体现客观性和前瞻性,将温州、丽水和衢州也纳入研究比较范围。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年鉴和wind。本次统计中,绍兴、镇江和芜湖的金融增加值统计数据缺失。
【2】数据来源于各城市官方数据口径,为按行业分城镇非私营单位情况 。
本号会持续更新长三角金融政策研究和金融创新研究,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购《2018长三角金融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1. 价格:1888元
2. 联系人:张小姐 13918807541
———— e n d ————
推荐阅读
【原创】“对标国际公认的竞争力最强”,我国自贸区下一步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