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三角VS大湾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导向的异曲同工之妙

夏骥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作者:华略智库首席研究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
来源:华略创智(ID:uit_shanghai)

华小略说

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重磅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华略智库首席研究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凭借在区域融合发展领域多年研究经验,特推出《长三角VS大湾区:引领中国经济两大引擎的异曲同工之妙》系列研究,以飨读者。本文为该系列第二篇:科技创新与产业导向。(第一篇:长三角VS大湾区:使命职责与区域格局的异曲同工之妙


《长三角VS大湾区:引领中国经济两大引擎的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篇

科技创新与产业导向



01

科创建设


科创能力哪家强?应该不是在某翔。

还是看看独角兽的情况吧。根据《2019三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这些神兽基本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

北京依旧是占据大中华区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城市,合计有87家企业上榜,占上榜企业总数的40%;上海和杭州分列二三,独角兽企业数量分别达到48家和21家;粤港澳大湾区合计有33家独角兽企业上榜,深圳19家、广州9家、香港5家。

2019一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


同工之处

第一,都着力打造科创载体和平台。长三角与大湾区都有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若干重量级的科创载体,并都以此为依托开展科技创新,“把钱变成纸”。

全国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长三角拥有其中的两个(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另外还拥有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一批分行业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实验室。

广深科技创新带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包括四大核心要素:大科学装置集群、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顶级科研院所、顶级企业研发中心。
 
大湾区局域创新要素分布示意

第二,都突出科技成果转化。长三角与大湾区都高度重视打通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包括军民科技成果的双向转化。也就是说,要能够“把纸变成钱”。

长三角强调依托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共建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

大湾区强调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并进一步明确,充分发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功能,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异曲之点

第一,创新任务各有侧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长三角更注重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资源共享,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打造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

大湾区更加注重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在大湾区布局建设,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第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重点不同。尽管都承担着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重任,但长三角与大湾区还是体现出了各自的“个性”。

长三角注重建立区域间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良好环境;另一个独有的改革就是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大湾区则注重研究实施促进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科研交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并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另一个改革重点是知识产权,《大湾区规划纲要》详细阐述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举措。

这可能是由于与长三角相比,大湾区的创新转化率更高、应用面更广,在国际上面临知识产权纠纷的企业也更多,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香港在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专业服务等方面具有的优势。

02

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


长三角和大湾区一直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核心车间,都拥有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条,也都正在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同工之处

第一,都聚焦前沿产业。长三角和大湾区都将前沿产业作为主要产业导向,积极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制高点,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命科学等。

第二,都注重产业布局。长三角和大湾区都注重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促进产业的合理布局。长三角由于区域范围更大、产业梯度差异更大,强调中心—外围的抽象布局模式,并且要推动中心区一般制造业向外围转移。

大湾区相对较小,明确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异曲之点

第一,在产业发展序列上各有特色。长三角分为三个序列:围绕十大领域建设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十大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面向八大领域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大湾区也分为三个序列:围绕十大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聚焦五大重点领域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面向三大产业形成以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总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带。

第二,在前沿产业上略显“个性”。尽管都聚焦前沿产业,但长三角与大湾区还是依托自身优势,着力发展若干特色产业。

大飞机C919


比如长三角依托中国商飞,将大飞机作为主导;依托中科大,将量子信息作为主导。大湾区依托华为、中兴,将5G和移动互联网作为主导;依托中药文化,将现代中药作为主导。

03

现代服务业导向


长三角和大湾区都在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都在打响各自的服务品牌。

同工之处

都注重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长三角与大湾区都加快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包括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服务、检验检测等。

异曲之点

第一,服务业地域特色鲜明。比如长三角依托阿里,在电子商务方面优势显著;同时将工业互联网、制造数字化服务等作为主导。


大湾区强调充分发挥香港影视人才优势,推动粤港澳影视合作,支持香港成为电影电视博览枢纽(香港导演北上潮流兴起,《中国机长》《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还有即将上映的《中国女排》《紧急救援》,香港导演拍出的主旋律电影叫好又叫座);同时巩固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高端会议展览及采购中心的地位,支持澳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品牌。

第二,在金融发展上格局微妙。“金融中心”之争历来是城市竞争的焦点。

《大湾区规划纲要》就金融业的发展做了详细的谋划,包括: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澳门发展租赁等特色金融业务,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等。

相比较而言,《长三角规划纲要》几乎没有涉及到金融业的谋划,尽管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多个城市都提出要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但事实上除了上海“一家独大”之外,长三角的金融生态还不完善。

华略建议,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长三角应着力在区域内打造一体化金融市场、扩大对内开放,积极探索金融管理制度创新。比如探索落实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的具体实践,金融机构跨行政区经营实践等等。

中国主要海洋经济区


第三,大湾区在海洋经济发展上谋划更为长远。《大湾区规划纲要》强调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特别是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支持粤港澳通过加强金融合作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探索在境内外发行企业海洋开发债券,鼓励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海洋综合开发企业和项目,依托香港高增值海运和金融服务的优势,发展海上保险、再保险及船舶金融等特色金融业。

《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干货”更多,不仅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而且还要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华略建议,长三角通江达海,上海也正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应当进一步明确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大力建设上海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注:本文仅为《长三角VS大湾区:引领中国经济两大引擎的异曲同工之妙》系列研究第二篇:科技创新与产业导向。明日将会推送系列第三篇,敬请期待。


———— e n d ————
推荐阅读
【原创】长三角VS大湾区:使命职责与区域格局的异曲同工之妙(一)
【原创】华略智库创始人:新形势下自贸试验区的新使命(上)
【原创】华略智库创始人:新形势下自贸试验区的新使命(下)
【原创】展望数金时代:“十四五”金融形势研判和战略思考
【动态】挂云帆,济沧海——华略智库2019年10月刊
【荐文】老瓶装旧酒:故事快讲不下去的互联网新秀们
【荐文】长三角示范区:将建成“枕河而居沿河而市”的城镇聚落
【荐文】二线城市的半导体战争:几家欢喜,几家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