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城小圈,上海如何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作者:华略评估执行总监许伟清
来源:华略创智(ID:HUALUETT)
01
打造“15分钟生活圈”,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
例如,将社区内的闲置建筑发展为嵌入式创新空间,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办公场所;倡导依托大学院校、研究机构,在临近地区提供科技创新空间;依托历史风貌区、旧工业厂房,提供文化创意空间。同时,使得社区居民就近工作,就业通勤时间缩短。
02
建成“15分钟生活圈”,上海还有哪些差距?
案例一:普陀万里社区
“探索了如何从区域角度基于区域评估和社区需求调查形成公共要素清单。”
万里街道是上海市西北部人口较为集中、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地区。作为典型的存量社区,万里社区的“15分钟生活圈”规划形成由“区域评估-发展规划-行动计划”构成的系统性技术路线,并关注建设动态更新及行动反馈平台搭建,实现及时、长效的社区治理。
万里社区对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社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等公共要素进行细致评估,包括现状公共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情况、既有规划合理性分析和实施情况评估,最终形成公共要素清单。这一举措为盘活闲置资源,建立社区人性化、弹性高效的空间供给策略提供了扎实基础。
另外,万里街道在行动实施过程中,增加多个社区居民的公众参与环节,如听取居民意见建议的方案征询会,鼓励居民动手参与的建造活动,并通过同心家园等社区组织的培育,推动居民自治与社区共治,激发社区基层活力。
案例二:浦东新区缤纷社区
2017年,浦东新区启动了缤纷社区试点工作,以“精心设计,服务百姓,点亮生活”为总体目标,力求推动建成环境的物质条件提升和社区居民的情感融入,打造具有场所认同感、归属感、具有人情味的社区大家庭。
缤纷社区在评估阶段,强调规划统筹的顶层设计,制定“一张蓝图”的总体规划,重点聚焦慢行交通、公共空间、公共服务和公共艺术活动四大领域,作为引领社区整体更新的总体方案。
在规划实施阶段,综合居民需求紧迫度、项目实施可行性等因素,制定“九大行动的三年计划”。在实施机制方面,构建了“一图三会制度”,以一张设计方案图为主线,听证会、协调会和评议会三管齐下,突出了多方协作、公众全过程参与等特点。
目前,缤纷社区“围墙外、围墙内”环境条件得到明显提升,活力街道、口袋公园、慢行网络、公共设施、艺术空间、林荫街道、运动场所、透绿行动、街角空间等九个公共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这些项目有亮点、能为居民所见,居民使用后满意度幸福感显著提高,居民社区生活中的多个问题能够得到一次性解决,居民切身感受到缤纷社区行动为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
03
如何更好建设“15分钟生活圈”
又比如,实现在线挂号、运程会诊和家庭医生等应用场景。或是,围绕社区消防和安全生产,应用智能互联技术,实现零延时数字预警和应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