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城市镜鉴:从纽约、伦敦、东京看中心城区产业结构

吴瑶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作者:吴瑶(新兴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产业转型升级是世界各大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作为世界老牌顶级城市,纽约、伦敦、东京都经历了产业结构从传统向现代意义的转型蜕变。研究这些代表性城市中心城区的路径实践,对于我国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全球化推动世界城市体系加速转型,全球城市作为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核心节点,其意义已远超一座城市本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新趋势。

无论是纽约、伦敦、东京等老牌世界顶级城市,还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一流的国际化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是其重要的推动力与支撑力。


全球城市中心城区优势产业及变频方向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全球城市体系正在从基于规模和首位度的“中心城市”向基于联通度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转变,从GaWC、科尔尼、全球城市实验室等机构排名来看,纽约、伦敦、东京是普遍认同的全球城市第一梯队。


图1  各大机构全球城市排名情况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梳理纽约、伦敦、东京三城中心城区对全球资源有强辐射和强集聚能力的各大产业,将有效帮助我们找到全球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经验和未来变频方向,为我国大城市中心城区产业升级、动能转换、服务提质,以及增强功能辐射和资源配置能力提供借鉴。

美国纽约曼哈顿

纽约市位于美国东海岸的东北部,总面积达1214.4平方公里,人口约851万人,人均GDP为12.9万美元(2019年),是全世界最大的都市圈之一——纽约都市圈的核心。

其中心城区曼哈顿是美国经济文化中心和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美国500强公司有三分之一以上把总部设在这里。

图2  纽约市行政区划图


1. 金融业

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国际金融和商业活动中心,金融业市场和业务种类十分齐全,其中金融和保险业产值占美国GDP比重超过20%,在2021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9)中蝉联首位。

图3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


纽约是美国的证券中心,是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主要交易所的总部所在地;它也是美国的银行中心,《银行家》前50名中J.P.摩根大通银行(第5位)、花旗银行(第8位)高盛集团(第16位)和摩根士丹利(第26位)总部都设在纽约。

图4  英国《银行家》2020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前十名


但随着经济多元化战略的推行,纽约对金融的依赖逐步下降,从业人员占比呈现下降趋势。目前,纽约市企业后台管理系统、保险公司、银行分行、区域性销售机构等向郊区发展,如曼哈顿对岸的泽西城新港地区等。

2. 文化产业

纽约是美国文化、艺术、音乐和出版中心,具备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文化产业人才、资金、剧院及网络等资源。纽约州文化娱乐业产值占全美的比重超10%,是美国文化娱乐业产值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

以纽约曼哈顿最著名的文化产业聚集地纽约时代广场为例,它的面积仅为纽约市区的0.1%,却汇集了纽约市约11%的商业和文化活动。

图5  纽约时代广场


位于曼哈顿的百老汇剧院区以良好的市场机制及产业化运作,在赢得巨大商业利益的同时,向世界各国传播美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如《猫》《芝加哥》《妈妈咪呀》等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而“百老汇”更是成为了音乐剧的代名词。

这块“金字招牌”更是为纽约的旅游、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长尾经济”效益。

3. 科创产业

有别于地处郊区、集中于研发的硅谷科技园,纽约科创产业集聚在中心城区发达的传统行业中,纽约“硅巷”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商业、时尚、传媒及公共服务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如DoubleClick、IAC、Shutterstock等。

纽约凭借优势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客户群,利用技术改革颠覆传统行业,这种模式被称为“东岸模式”。

图6  纽约硅巷起点之一的熨斗大厦


2015年纽约市政府发布《一个新的纽约市:2014-2025》,明确了科技创新为纽约的新引擎和新动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纽约城市转型的新方向。

为此,纽约市政府出台一系列科技创新促进计划,从人才培养、融资激励、设施更新、众创空间建设等激发全市创新创业活力,提高城市便利性和包容性,增强城市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依托这些计划,纽约在短短不到十年内从一个科技创新领域的二线城市,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

据纽约州审计长办公室的数据显示,纽约的技术工作岗位数从2009年的79400人增加到2019年的142600人,激增80%,且绝大多数岗位都来自纽约长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行业,如金融、广告和媒体。

4. 制造业

尽管受“去工业化”趋势影响,纽约市制造业产值占比呈下降趋势,不足2%,但其保留下来的制造业极具特色,以食品制造、服装制造、家具制造等都市型工业为主,具有批量小、非标准化、周转时间短、投资新技术、创意属性强、满足就近市场需求等特点。

一是都市食品工业。2018年纽约市有1.73万人从事食品产业,其中曼哈顿占比第二,为24%,以小型制作工场、孵化器和公共商用厨房为主要形态。

二是服装定制产业。纽约市引领美国乃至世界时装新潮流,目前曼哈顿地区有约1600家成衣制造公司,其中400多家位于毗邻第五大道的纽约时装区,这里大部分服装制作企业都与知名品牌长期合作。

三是3D打印产业。基于复杂的产业生态网络和对潮流的敏感度,纽约成为全球3D打印之都,诞生了3D打印的先驱MakerBot和Shapeways,3D打印制造商和打印机的数量都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洛杉矶和第三的伦敦。

英国伦敦中心区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平原,人口900万人左右(2020年),面积1577km2。《富时100》指数中70%以上企业位于伦敦都市圈,约75%的500强公司在伦敦设有办事处。

伦敦第三产业占比超90%,其中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经济部门是金融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

图7  大伦敦都市圈示意图


1. 金融业

伦敦Square Mile和“新金融城”金丝雀码头是伦敦金融业所在地,金融、商业服务行业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6.4%,聚集了英格兰银行、皇家商业交易中心、伦敦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和汇丰、巴克莱、花旗等全球顶尖集团。

依托发达的传统金融业,伦敦的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在绿色金融方面,2019年发布的《英国绿色金融战略》明确了伦敦绿色投资中心的发展目标,在《2020年全球绿色金融指数》(GGFI 5)中,伦敦蝉联首位。截至2021年2月,伦交所共有100多支绿色债券挂牌,募集资金超265亿美元。

在金融科技方面,仅2021年上半年,伦敦金融科技领域融得的风险投资(VC)额就高达53亿美元,是2020年同期的2.4倍(2020年全年投资额为45亿美元),占所有欧洲金融科技融资的三分之一以上。

图8  2020年全球绿色金融指数GGFI 5

2. 文化创意产业

作为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尽管英国整体经济发展相对低迷,但创意产业呈“逆势”增长。2018年,伦敦创意产业产值达470亿英镑,超过整个英国创意产业50%以上。

借助文创产业,伦敦的国王十字街区、泰晤士河畔等旧街区和老工业区成为伦敦最吸引本地居民的“生活目的地”和游客的“必打卡”景点之一。

2019年,伦敦还创新提出建立“文化区”,每年针对一个行政区划拨款135万英镑(约1197.7万元)用于筹划文化活动,让文化与社区生活进一步融合。

伦敦每年举办超197个节庆活动,文化旅游收入达73亿英镑。伦敦设计节、伦敦时装周、伦敦游戏节和伦敦电影节更是成为这座全球创意产业之都的四大金字招牌。

在疫情影响下,这些文化活动迅速转型,从“现场文化”向“线上文化”转移,如英国文学奖“拉斯伯恩斯对开本奖”等活动首次改在线上举办,线上演出、书展、颁奖等成为主流文化活动模式。

图9  2021年6月6日,音乐会《The Show Must Go On ! Live》在西区的皇宫剧院举行,庆祝伦敦西区正式重启


3. 专业服务业

伦敦是全球重要的专业服务中心。就收入而言,英国是世界第二大法律中心。

根据《美国律师》(American Lawyer)公布的2020年Global 200数据显示,2019年度营收前15名的律所中三分之一的律所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在过去的10年中,英国向世界提供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服务的贸易顺差增长了75%,拥有33.8万法律人才。

图10  2019财年营收全球前15位律所榜单


英国还是欧洲最大的咨询市场之一,英国咨询市场2018年增长5.6%,达到82亿英镑,占全球市场份额7%。

得益于新的数字化工作方式,英国管理咨询协会(MCA)首席执行官Tamzen Isacsson在评论2020年英国咨询业调查结果时说:“英国咨询业是世界第二大咨询业,其全球吸引力显而易见,我们现在正在向更多国家出口。

图11  英国咨询公司收入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数据来源:英国咨询行业代表机构MCA 2020年度研究报告)


4. 科创产业

伦敦是排在美国硅谷、纽约之外的世界第三大科创产业聚集地集结了数万家高科技企业和数十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精英,特别是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

2014年4月,该市率先获得geoTLD认证。2020年,伦敦以106亿美元的吸引投资额,在全球科技风投方面排名第四。近年来,Google、Apple等巨头巨头公司相继在伦敦建设欧洲总部甚至国际总部。

图12  2020年各城市全球科技风投总额(亿美元)


东伦敦科技城(Tech City UK)是一个集科技、数字和创意等企业群聚的中心,是伦敦科创产业的最大载体,被誉为“欧洲的科技硅谷”。

一方面,注重启动与科创企业相关的项目方案,如Future Fifty(从政策、平台、资金等方面支持入选英国B轮以上发展最快的50家科创企业),Digital Business Academy(与高校联合为毕业生提供免费在线创业培训课程)以及Tech Nation(英国科技产业研究)。

另一方面,以政策推动研发等税务优惠,这也是谷歌、脸书、英特尔、思科等等科技巨头纷纷将研究项目搬来伦敦的重要诱因,伦敦最大的“创业加速器”Seedcamp就坐落于东伦敦科技城的谷歌园(Google Campus)。

日本东京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

东京位于日本关东平原中部,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东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

一般认为,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是东京都心最为核心的区域,中央行政机关、天皇住所、各国大使馆、高级住宅区(多青山、赤坂、麻布等)、众多日本大型企业总部(索尼、三菱财团、柯尼卡美能达等)、高端休闲场所(六本木、东京塔、台场等)都聚集于此。

图13  东京都行政区划图

1. 金融业

得益于日本的产业政策和产业金融的蓬勃发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不仅产生了众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制造业企业,也推动东京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前列,成为仅次于纽约、伦敦的世界第三金融中心城市。

位于中央区的东京证券交易所拥有将近23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5.67万亿美元,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但相比其他国际性的证券交易中心,在东京证交所上市的海外企业相当少,基本上以日本的企业为主,而纽约等其他国际性的证券交易所,则有相当大数量的外国企业。

2. 商贸服务业

政府强调核心区商业功能聚集的重要性,提倡功能混合,并采取具体措施来扶持东京商务功能的发展,位于中央区银座(Ginza)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

作为世界三大名街之一,银座被誉为“步行者天堂”、东京的“心脏”,其街道两旁有4家顶级百货公司、500多家特色商店、2000多家餐厅、1600多家酒吧和歌舞厅、30余家剧院和100余处画廊。

而位于港区的六本木则将商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有效提高整体品牌的形象和竞争力,引入东京电影节、森美术馆、国立新美术馆等,在艺术、社交、潮流、网红场景等多元素合力下,拥有年均4000万人次的客流量,形成了复合型休闲文化商业中心。

图14  六本木标志性艺术装置——大蜘蛛


3. 文化创意产业

自从1998年日本开始实施文化立国战略以来,日本文创产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市场规模超过12万亿日元。

其中,动漫产业已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仅次于汽车、家用电器,位于东京千代田区的秋叶原就是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动漫产业集聚地。

此外,动漫产业带动的旅游产业也不容小觑。根据日本旅游局2018年调查数据显示,在14万名日本游客中,4.6%的人表示去过动漫或电影相关景点。

图15  东京千代田区的秋叶原


尽管受疫情影响,东京乃至日本国内音乐、戏剧以及演艺活动相继终止或延期,损失巨大,但其文化产业主动抓住“灾后文学”,即对疫情下社会冷暖的记录、与逝者的对话、对人与人之间羁绊的描写等,或将一定程度上复苏。

4. 信息产业

在日本近十年来经济缓慢增长的大背景下,与科技紧密结合的内容产业逐渐成为东京拉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位于东京湾的京滨工业带(即东京和横滨都市圈)在全球科技城市群中蝉联第一。

京滨工业区临近东京城区,集聚了NEC、佳能、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三菱化学、丰田研究所、索尼、东芝、富士通等许多具有技术研发功能的大企业和研究所,以及庆应大学、武藏工业大学、横滨国立大学等高校,为城区发展信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奠定良好基础。

结尾

总的来说,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下,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中心城区持续增强金融、商贸、咨询等高端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其在文创产业、科创产业(包括数字经济、微型制造等)、绿色产业等新兴产业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创新引领地位,全面提升城市未来核心竞争力。

尽管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城市的发展重心有向大都市圈、湾区等转移的趋势,但作为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区的中心城区,仍然是经济、文化、资本和人才等要素扩散和聚合的重要交汇点,在世界范围内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与要素管理,具有一般城市不可复制、较难取代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 e n d ————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中央力推“5G+工业互联网”,这个最强开发区何以强势领跑【原创】当“碳达峰”与“人达峰”交汇,不可不知的挑战与现实(续)【原创】当“碳达峰”与“人达峰”交汇,不可不知的挑战与现实【热文】中央党校推荐:徐州市委书记这篇美文,写尽千古风流!
【热文】中央再打这张“王牌”,浦东如何扛起“引领区”建设新使命?【热文】瑞士机床“断供”,中国将面临怎样的威胁?【月刊】百年赓续,矢志建功——华略智库6月刊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