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昌智 华略智库CEO、首席媒体官、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这块教育的圣地、科技的摇篮、人才的汇聚地,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创新心脏,更是中国城市创新的缩影。历经20余载的沧桑巨变,这片区域如何由一个“人才荒地”蜕变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创新高地?让我们一起走进独墅湖,探索它蝶变背后的历史逻辑和未来走向。
全文6257字,阅读约16分钟
霞辉西映,雨后初晴,波光微澜,与课题组的两位小姑娘并行走在苏州独墅湖畔的月亮湾路上,我时不时向她们介绍着这片我几乎每周都会到访一次的熟悉之地。
看着广场上怡然曼舞的阿姨们、栈桥边忘情高歌的大爷们,以及草地上或嬉戏或吟唱的大学生们,与之前我见过的来这里参观学习的全国各地官员一样,姑娘们说分不清这到底是校区、社区还是街区,但唯独不像传统的工业园区。
但是,这确实是公认的中国产城融合顶流园区。实际上,哪怕是与一线城市的国家级高新区和开发区相比,苏州工业园区之所以“不像园区”,跟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创新特质有很大关系——这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典范,是有高人指点的历史实践。
那么,这一切又是怎么来的?20余年的沧海桑田改变了什么?此次调研,我带着课题组小伙伴一起探访实地,看看独墅湖蝶变背后的历史逻辑。
图片来源:独墅湖科创区发布
研究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必须了解其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本文统称“园区”)的发展脉络、关键节点以及对创新引领、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
一是创业起步阶段(1994年—2000年)。1994年2月,在中新两国领导人的直接推动下,国务院同意苏州与新加坡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自此,园区迈出全面借鉴新加坡经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第一步,不久就吸引到欧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企业云集金鸡湖东岸,一度成为世界知名制造业企业、代工厂的优选地。到2000年末时,园区已成功吸引包括30余家全球500强在内的4700家企业落户。
二是跨越发展阶段(2001年—2005年)。2001年起,也就是中国加入世贸后,中国制造业开始快速发展。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苏州工业园区加快开发建设动员大会,在一期成功的基础上,宣布启动二、三期开发,这标志着园区开始进入大动迁、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阶段。2003年,园区经济实力达到苏州市1993年的水平,成功“再造一个新苏州”,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初具规模。
三是转型升级阶段(2006年—2011年)。2006年,中国开始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国务院批准中新合作区规划面积扩大10平方公里,为园区推进自主创新发展提供更丰富空间,园区也开始布局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纳米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2009年,园区取得生产总值超千亿、累计上交税收超千亿、实际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超千亿、注册内资超千亿的“四个超千亿”成绩。
四是开放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2012年,《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发布,提出打造国际领先的高科技园区、国家开放创新试验区。在此目标愿景的引领下,园区成功申报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4年)、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2015年)、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2019年,其中苏州片区全部位于园区),持续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
截至2024年,园区已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八连冠,成为全国开发区创新发展标杆,并开启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新征程,为下一个30年的创新发展储备动能。
图片来源:独墅湖科创区发布
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四个历史阶段中,独墅湖板块从2002年开始逐渐走进历史舞台并一步步走到C位,在园区乃至苏州的创新转型中发挥了高水平创新策源地和高质量发展主引擎的重要作用。追溯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苏州研究生城(2002年—2005年):解决“产业聚”与“人才荒”的发展矛盾
跨国企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以及园区发展高科技工业的定位,要求加大高水平人才本土化培养。
2002年,园区累计吸引包括45家世界500强在内1200余家企业,创造出“一天产出1亿GDP、上缴1260万元财政收入、引进400万美元外资”的奇迹。但是,加工制造业的含金量并不具有迈向未来的底气,随着跨国企业高度集聚,园区开发建设也遇到一些新矛盾新问题。
古代的姑苏不仅富庶繁华,还是“状元之都”,人文鼎盛、才俊辈出。但近代的苏州并不是西式大学布局的重点,建国以来也因其地理区位和行政级别等因素,缺乏有影响力的高校落户。
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WTO,苏州外向型经济高歌猛进,而与“外资热”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教育冷”,当时苏州仅有的2所本科高校无法满足跨国企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
企业的诉求很快得到中新各方反馈。
2002年初,园区开发建设七周年之际,中新两国领导人提出“把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
2002年5月,第六次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一致同意加大高层次本地化人才培养,为园区产业发展构建人才支撑。
2002年8月,苏州研究生城在中新合作区南边的独墅湖畔正式成立,开启以高校育人、以人才兴业的序幕,独墅湖板块也开始纳入园区范畴。
苏州研究生城定位为苏州的人才中心和有国际水准的高等教育集散地,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3平方公里辟为研究生教育基地,计划十年内吸引8-10所国内外著名大学设立研究生院或分支机构,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3平方公里建设创业园地,吸引研发机构,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一体化新机制,其余用地建设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
研究生城始于企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兴于地方政府提高教育实力的发展动机,合于当时中国高校扩招和异地办学的冲动,一成立便快速得到各方积极回应:
2003年9月,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首批80名MBA开学报到;
2004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挂牌成立;
2004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与利物浦大学开始合作筹建西交利物浦大学;
2005年6月,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揭牌;
2005年10月,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成立。
(二)独墅湖高等教育区(2005年—2008年):实现从“为产育才”到“人才引领”的转变2005年之前的苏州研究生城,主要是作为纯学术的教育聚集区,重点培养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旨在满足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单位用人需求。但经济产业发展不仅需要高层次人才,也需要高技能人才。自2005年开始,为满足园区及苏州企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研究生城扩容升级为高等教育区,一方面利用政策引导与后勤优势不断扩充高层次人才规模,另一方面集聚不同层级的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从中高职到博士的多层次、梯队式人才培养和供给模式。2005年至2008年期间,致力于高层次人才综合培养的苏大独墅湖校区和西交利物浦大学,专攻于技能人才培养的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相继成立,更好地满足了园区产业发展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升级为高等教育区后,独墅湖畔板块迎来最繁忙的快速发展期。不管是与国内高校开展异地合作办学,还是与国外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以及职业院校设立,都取得不俗成绩。2006年2月,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奠基;
2006年5月,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启用;
2006年5月,西交利物浦大学揭牌;
2007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成立;
2007年11月,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揭牌;
2008年,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正式入驻;
2008年12月,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与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揭牌(2010年更名为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区的功能配套和基础设施也大步跃进,独墅湖图书馆、独墅湖体育馆、独墅湖影剧院逐步落成,一个“校区+园区+社区+街区”的全新大学城初见雏形。2005年至2006年对园区和独墅湖来说,均是酝酿巨变的历史时刻。2005年流行“8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飞机”的说法让国人心有不甘。当时,苏州和园区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属性突出,单位劳动力创造的产值偏低。因此,园区也深刻意识到,现有的产业质态无法支撑迈向更好的未来。而彼时的深圳,已从2002年11月的文章《深圳,你被谁抛弃》引起的全城反思和焦虑中成功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05年,园区组织规模60余人的考察团赴深圳学习创新经验。考察团发现,华为、中兴、大族等高科技企业因为自主掌握核心技术脱颖而出,深圳现代通信产业也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在全国占据引领地位。园区领导深受震撼,在深圳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提出要布局科技创新,并决定从经发局抽调科技专人成立科技局,同时确定推动园区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序列,接受更高层面对园区科技创新的指导和考核,全面开启探索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之路。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部署《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2006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大会顺利召开,出台《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决定》,园区紧跟中央部署、洞察时代趋势,率先把纳米技术应用和生物医药等作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2006年8月,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八次会议提出,尽早把苏州工业园区建成一个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这一时期,一批合作共建的科研院所、一批创新园区纷纷落户独墅湖。例如,2006年3月,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2017年改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苏州创意产业园开建;2006年9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签约共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园区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序列。同年3月10日,园区科技发展推介会在北京召开,开创科技招商新模式,一批来自跨国药企的高管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纷纷选择来园区创新创业。自此,园区的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开始“后发快飞”,最终与北京、上海同列第一梯队。(三)独墅湖科教创新区(2008年—2018年):开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探索1.坚持开放合作,成为国际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发展的“全国示范”作为国家间合作的典范,开放创新是园区与生俱来的基因和最为鲜明的底色,吸引了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研究院(2012)、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2012)、代顿大学中国研究院(2012)等国际知名高校纷至沓来。2012年12月,园区在国际教育合作方面获得教育部高度认可,被授予“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称号。同时,园区还与教育部签署《共建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框架协议》,旨在共同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机制、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聘请高层次外籍专家学者、提高来华留学质量水平等。经历2012年国际合作办学突飞猛进的“热潮”后,自2013年起,独墅湖开始放慢引进国际高校的步伐,但依然吸引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2013)、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中国研究院(2014)、悉尼大学中国中心(2016)等质量更优异、合作更深入务实的国际高校落户。其中,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以独特的大学理念、高水准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浓厚的国际化氛围得到广泛认可,被誉为“中外合作大学的标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2.注重科研赋能,成为研究机构赋能区域新产业发展的“苏州典范”对于科教创新区来说,吸引海外高校落户,目的不仅是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更要推动教学研究成果转化。因此,园区也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例如,中外合作的科研孵化平台有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苏州分院(2013)、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与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合作共建的苏州工业园区洛加大先进技术研究院(2013)、南澳大学(苏州)科研成果转化中心(2018)、南洋高科技创新中心(2018)、梅西大学(中国)教育和创新中心(2019)、中韩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2019)、中韩(江苏)联合创新研究院(2020)、赛诺菲中国研究院(2021),这些国际化科研孵化机构进一步支撑园区以开放创新姿态和实力,吸引全球创新要素集聚、服务全球创新成果到独墅湖转化孵化。如果说科研孵化机构中的“国际军团”高端、亮眼,那么“本土方阵”则低调、务实。2012年至2017年,共有8个中国科学院系科研机构落户,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国家技术转移(苏州)中心(2012)、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2013)、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苏州药物创新研究院(2021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苏州药物研究所)(2014)、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2014)、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园区(2019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苏州研究院)(2016)、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21年更名为苏州中科细胞转化研究院)(2016)、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苏州研究院(2017)、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苏州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2017)。(四)独墅湖科教创新区(2018年-至今):初步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新格局1.着眼于服务新兴产业发展,大幅提高合作高校的创新贡献度和影响力2018年,为进一步深化园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发展资源,明确产业导向,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园区印发实施《苏州工业园区优化内部管理体制方案》,构建区域板块发展新格局。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成为四大功能板块之一,以高端人才为引领、以合作办学为特色、以协同创新为方向,加快建设高新产业聚集、高等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环境功能和创新体系一流的科教协同创新示范区。这一年,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落户,这是牛津大学在中国设立的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工程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实体研究机构,专注于现代生物技术、先进材料、计算方法和制造技术的研究,为当前全球医疗、能源、环境和金融挑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同年,苏州智能制造与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共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苏州生物医药转化工程中心和中国科学院苏州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机构同时落户。加上2006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中国科学院在独墅湖的科研孵化机构达到12家,这在全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中是绝无仅有的大密度、大手笔、大布局。2.着眼于创新生态构建,以专业园区融合教育、科技和人才要素资源专业产业园区不仅提供适宜的承载空间、优质的政务服务,还构建了完备的产业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中,既包括各类资本的供给、研发机构的赋能、创业家的管理思维、高水平人才的智力支持,也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便捷化对接和高效能合作,这是独墅湖的又一宝贵经验。以苏州纳米城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综合社区,自2013年正式启用以来,重点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微纳制造、纳米新材料、纳米大健康等发展领域,持续吸引科研院所、公共平台、高端人才、创新企业聚集,积极构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生态圈。截至目前,孵化纳企业近600家,上市企业5家,引进院士团队10个,培育市级以上人才328人。孵化企业涉及各类纳米技术领域,从微感测器、触摸屏,到靶向药物、新能源汽车,乃至5G通讯、航天材料、人工智能等,产品应用范围相当广泛。而依附在生态圈之上的,既有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也有相关科研机构、推广组织、工程应用和实验型项目等。除苏州纳米城外,独墅湖板块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创意产业园、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载体均有着相似的产业创新生态。在这里,政府负责招引创新主体,企业找到新技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科研人员找到施展技术的广阔天地,政、产、学、研密切合作、协调共生。目前,独墅湖模式正在逐渐推广,以中新合作的园区为例,就有南京生态科技岛、天津生态城、广州知识城等,展现了其强大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
*商务合作/转载:添加官方微信号HUALUEZK,或拨打电话021-68881689
*投稿邮箱:fengyy@hualue.com*简历投递:diana_jianli@hual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