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文件,你都看懂了么?
什么是1号文件?
出台1号文件的目的是什么?
近年来,股份公司所属单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已严重干扰企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企业最为突出的风险。分析梳理近年来企业安全事故,找出同类事故发生原因的相似之处,制定防范措施是最大限度降低惯性事故发生频次的最直接有效措施,为此,根据已发易发事故特性,股份公司对企业近年来惯性(多发)的13类事故,选择编辑了58例惯性(多发)事故,并就其发生的直接原因和事故发生后暴露出的各种趋同性管理漏洞,分析制定出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防范措施,坚决予以贯彻落实以达到有效预防事故的目的。
1号文件编录的惯性(多发)事故特征
一
事故呈现多样性、重复性。13类58例惯性(多发)事故涉及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高空坠落、坍塌、透水突泥、爆炸、中毒和窒息、突发极端气候等事故类别。
二
技术及管理交底缺失引起的事故占比较大。主要反映在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培训学习不到位,作业人员未严格执行技术交底,管理人员对违规违章行为未及时发现并纠正或制止,未严格对照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要求组织工序验收。
三
对不良地质及恶劣自然客观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不清。主要反映在项目部在危险源辨识评估时,对隧道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对驻地周围存在山体滑坡等潜在风险认识不足,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疏于管理,未对危险源进行有效识别和管控,防范措施不力。
四
对分包队伍过程管控不到位,作业人员“三违”现象突出。主要反映在分包队伍人员流动性大,实时跟踪培训教育不到位,部分作业人员未系统接受培训、素质低、安全意识差,现场问题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置,致使安全技术交底未得到有效落实。
五
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漏洞累积叠加导致失控。主要反映在相关职能部门安全质量管理职责未行使到位,各种管理漏洞累积、隐患加大,特别是在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做好源头把关及日常监管至关重要。
1号文件宣贯要点
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各单位、各项目收到文件,要由分管领导召集专题会议,就《1号文件》的具体落实提出贯彻意见。各单位各层级工程管理部门、安全质量监管部门要对文件的落实质量负责,要围绕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有效的落实措施。各单位、各项目要利用广播、展板、视频告知等方式,在企业及项目显著位置用必要的方式宣传《1号文件》,推动文件有效贯彻落实。各级分管领导与工程管理部门、安全质量监管部门要把《1号文件》中列举的13类58例惯性(多发)事故案列中的事故经过、事故主要原因分析、应采取的技术及管理交底刚性要求作为对管理人员、班组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内容,结合项目实际特点再对号入座、再分析再讨论,让所有班组作业人员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杜绝“三违”,防范事故。
高度重视技术及管理交底的针对性、操作性。《1号文件》通过对企业近年来发生的惯性生产安全事故分析,发现涉事企业特别是事故项目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技术及管理交底针对安全要求的通用条款多、针对性条款少,普遍性要求多、直接具体要求少等突出问题,是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重要原因。为此,要求项目工程技术、安全质量管理人员要根据相应的技术规范、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编制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施性的技术交底资料和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各级工程管理、安全质量监管部门负责人要对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认真复核把关,确保技术和管理交底落实到位。
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一是要加强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和以往类似事故案例的培训学习,使项目所有管理和作业人员掌握施工作业要点、方法及工艺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危险源、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工程项目安全质量的管控能力。二是要严格作业过程管控,现场管理、技术、安检、机物等专职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巡查和检查,发现作业人员违反施工方案、技术与管理交底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纠正。
强化各职能部门管理及交底职责。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项目生产要素部门和岗位(组织指挥、技术标准、资源配置、检查纠偏)的安全生产职责,企业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必须进一步强化各职能部门安全质量职责的源头管控责任,做到各负其责,杜绝漏洞累积行为。日常管理工作中,对管理问题、偏差、质量瑕疵等分析要坚持第一管理关口负全责的理念。
加强1号文件常态化落实。各单位分管领导、工程管理部门、安全质量部门要结合日常工作,对层级检查、项目例行检查内容进行修订,增加对《1号文件》技术与管理交底刚性要求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评分条款,推动《1号文件》在基层企业和项目常态化落实。
(内容来源: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