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卒中茶后(61)谁最先发现基底动脉环-II

John H. Zhang 卒中轶事 2019-07-02


"基底动脉环 - Willis 环" 连接前后循环,左右半球。


英国的 Thomas Willis(1621-1675)在1664年在 Cerebri Anatome 一书中详细做了描述,也因此获得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基底动脉环。

如前所述,早在100多年前意大利人 Gabriele Fallopius(1523-1562)就 “首次” 部分性的描述了基底动脉环,但 Fallopius 未绘图。


后来虽然有多位学者反复描述和绘出基底动脉环,但都没有 Willis 描述的完整,并且结合病人解释了基底动脉环的功能。



俗称数典忘祖,再翻历史黄页,又发现早在 Willis 出生的六百年前,波斯医圣 Avicenna(Ibn Sina)(970-1037)(上图) 就描述过基底动脉环。


在 Avicenna 的历史性巨著 Canon of Medicine,Avicenna 写下:两根大动脉向上入脑,在三脑室分枝。这些血管形成一个网络在垂体(Pituitary Gland)周围。从这个网络中发出分枝,进入脑膜。


从上述描述来看,古波斯医生们已经做过细致的解剖,并且发现了基底动脉环。


也难怪,第一个完整的又有插图的解剖书是由波斯学者 Mansur Ibn Ilyas Shirazi(1380-1422)出版的。


在西方医学全面引入古希腊和阿拉伯医学概念后,因为很多古希腊和阿拉伯医学著作沒有翻译或丢失,到1500s 后,西医又重新发现了很多古人早己知道的概念而获得荣誉。




与 Avicenna 同时代的另一个伟大的波斯医生 Haly Abbas(930-994)(上图) 也描述了基底动脉环。Haly Abbas 写了一本医学巨著,"皇家医书 - The Royal Book",系统又广泛的记录了当时的医学艺术。

Haly Abbas 写道,两根颈内动脉,与颈内静脉(Jugular Veins)平行,在颈部两侧可以摸到动脉的跳动,在入颅前分枝,一枝入颅,然后与其他动脉在颅底形成网络结构。这些血管深入脑,为脑供血。


大概是医学历史上的第一次,Haly Abbas 指出动静脉之间有直接连接,这个结论比后来的 William Harvey(1578-1657)要早600多年了,再次证明很多所谓的什么之父,其实只是重新发现先人的观点而已。


语言文字起了决定的作用,用英语来发现,往往争得荣誉。


都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又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其实还真有其他先知。


在 Avicenna, Haly Abbas 之前,有个 Joveini(?-983)也是波斯人,全名很长,Abubakr Rabi-ibn Ahmad Akhawayni Bukhari。


Joveini 是个医生,正好在穆斯林医学的黄金时代(Islamic Golden Age of Medicine),也就是说800-1200s年(中国的唐末和宋朝时期)。



Joveini (上图) 写了本书,翻译过来就是 "医学生指南,叫 Hidayat"。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解剖,而且描述详细,看来 Joveini 自己一定做过解剖。


不仅如此,书中有很多插图。而且 Joveini 写到, 详细的描述需要看他写的另一来解剖书(可惜失传),说明他做过大量的解剖工作。

在 Hidayat 中,Joveini 专门写了心脏和血管,包括脑血管。


Joveini 描述了双侧颈内动脉,入颅,然后在脑下(Base of the Brain)形成像鱼网一样的动脉网络。


Joveini 尤其强调从这个动脉网络上发出的分枝,供应整个脑子。


这是典型的基底动脉环描述,有好事者又查了历史,说在 Joveini 之前的医书里,找不到任何类似的描述。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自有前浪狂。


Joveini 在书中还写了两章卒中,他认为相对的结构与相对的功能有关,不同的机体被不同脑区所控制。


Joveini 甚至指出 (上图),从颅底动脉环发出的血管一旦被阻滞,病人会失去相应的功能,出现对应的临床表现。


不似 Willis,胜似 Willis。


看来英国的 Thomas Willis 只是重新发现了 Joveini 的杰作。

其实没有拿到命名基底动脉环的 Avicenna 并不冤,他本人不做解剖,所以他即没有详细描述, 更没有绘图显示。在基底动脉环上,虽然 Avicenna 知道基底动脉环的存在和大概的形态,他的描述缺乏学术性和权威性。


很可能 Avicenna 的解剖根据来自他之前的学者,包括 Joveini。


但是 Joveini 的发现,只能算是历史的长河中落沙太多,被淹没了,遗忘了,忽略了。


难怪杜牧感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vicenna 和他之后的学者们,包括 Fallopius 都为 Thomas Willis 做了嫁衣裳,根本上还是准备的不够充足,尤其是没有理论支撑,没有与临床相转化。他们的在追求完美中的失误,把机会让给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 Willis。


当然 Willis 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他请了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Christopher Wren (上图) 在放大镜下绘制了基底动脉环的图,一图胜千言。


看来团队很重要,鸡鸣狗盗,内含奇兵。

借古喻今,我以为一个学术性神外或介入医生,应该学习绘画,在家里有自己用学术标准绘制的手术图谱。


噢,跑题了。




当时荒凉大漠的波斯帝国与大唐帝国边境相邻,交往亲密 (上图)。而且 Avicenna 懂中文,通中医,不知道是否对中医理论有过影响。


想想 Joveini 和 Avicenna 等波斯医生占据医学高峰,后来他们的理论传入欧洲,成了现在的西医。


可惜中医无人描述基底动脉环,没有解剖,后天不足。


现在的波斯医学和中医都落后在淘汰的边缘。


似乎眼前又出现唐朝王维的 “使至塞上” 的蛮荒。


"单,属国居延。
征蓬出塞,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河落日
关逢候,都在燕然"。


卒中茶后(54)Monro 提出颅内压的概念

卒中茶后 (57) 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现状

卒中茶后(53)Harper 脑血流监测的先驱

卒中茶后(52)Lassen 提出奢侈灌注的理念

卒中茶后(49)Swieten 提出心源性卒中的概念

卒中宗师(3)Millikan 奠基了卒中研究的上层建筑

卒中宗师(2)Wright 开启了卒中的抗凝治疗

卒中茶后(51)Sokoloff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的先驱

卒中宗师(4)Siesjo 提出再通和神经保护的理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