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AM 码头计划|放映会:11565公里

MAM 码头计划 艺仓美术馆 MAM
2024-09-07

1.2 km waterfront stage of wū wù wù


潮来潮往,海纳百川。上海艺仓美术馆建于黄浦江之上,伴随着潮声船鸣,时刻思考想象着艺术与美术馆的边界和真实。展望未来,一二里地的水岸从此开放为在地泊岸的码头舞台,欢迎八方创意自由松弛地停靠、休憩、交流与表达:视觉的、声音的、表演的、音乐的、剧场的、所有人与自然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浦,风乎艺仓,咏而归。在码头计划里,我们一起感知四周的流转变化,探索当下的无尽可能。


——艺仓美术馆馆长 余光照




“码头计划”第三期

“底喘 Breathing Underneath”

衍生公共项目


11565公里:

一次关于文物迁移的对话



· 嘉宾 ·

何伊宁、张北辰


· 主持人 ·

高哲君


· 活动时间 ·

2023.4.22 (周六)

14:30 — 16:00 


· 展览地点 ·

艺仓美术馆1楼下沉式广场



#1

关于活动


自2018年起,张北辰一直研究并关注于中国文物作为馆藏在美国博物馆中流通与转移的历史。由此,他发起名为11,565公里项目的摄影档案调查,他认为艺术家可以借助自身摄影档案的思维模式,对比现代与过去的影像,从而进行回溯与重构,再度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叙事,这种叙事有别于博物馆的机构型的叙事,能够对博物馆的权力动态提出多层面的诘问。11,565项目以“想象的文物展览”的形式呈现,是一个建立在摄影、文物来源追踪、文物复制、图像收集和历史研究之上的视觉档案。该项目强调:作为历史载体的海外离散文物,在经历不同国家文化系统,博物馆收藏系统以及策展人文本化之后,其背后历史的阐述已然机构化,其语境亦丢失了部分“原真性”,而艺术家作为参与者可以推动新的叙事产生。



本次放映会将播放11565公里项目早期的一部散文电影。2018至19年间,张北辰沿着山东半岛由内陆到海岸线,追踪一条古老的文物走私路线,试图重构一件文物由山东省(中国)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美国)的流通与转移的路径。该影像项目重点调查了中国文物的海外流通,中国殖民历史档案的复杂性,描绘了名为Object#40-35-4的汉代坟墓碎片由中国开始的长期迁徙,背后的其历史殖民背景以及美国博物馆机构的权力动态。



放映后对谈将邀请研究者、策展人何伊宁同艺术家展开讨论。从单一文物的流通到博物馆的收藏体系,再至一个由全球化、(后)殖民、地缘政治等多重力量塑造的文化-经济-政治网络,图像创作如何嵌入并松动现有的机构叙事来接近/想象一个更加隐秘的历史?当代摄影以及图像的生产如何促进一种去殖民化的档案实践?图像又以何种方式被传递、接收,叙说了历史的不可言说处,走向一个与制度过滤脱节的公共平流层,并作为共享知识和培养政治实践的空间展开?




#2

关于嘉宾


何伊宁


·策展人

·写作者

·研究者


何伊宁是一位活跃在视觉艺术领域的研究者、策展人。在策展方面,何伊宁擅长挖掘当下全球具有挑战性的视觉艺术实践,并将其编织在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视野下。她曾在中国和欧洲策划过大型群展,包括“图汇未来” “想像中国”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 “记忆寓所” “港口与影像” 与 “虚构叙事的转向”等。何伊宁是第八届新加坡国际摄影节“未知的未来”,第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混合的公共性与私密性”,2018)联合策展人之一;她是“OCAT研究中心第一届”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的优胜者, 并凭借该研究项目的终展“记忆寓所”获得第十四届AAC艺术中国年度策展人提名奖。


何伊宁的专著、编著以及参与撰写的合集包括《记忆寓所》《世界女性摄影史》《劳特利奇摄影与视觉研究导论》《英国摄影教室》及《港口与影像》系列等。她是《浮屿:摄影与视觉文化研究》独立期刊的主编,其中英文论文先后发表于Photographies, OVER Journal, 《现代美术学报》《新美术馆学》等同行评议期刊。何伊宁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她正在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中国视觉艺术中心(CCVA)研读博士,其研究围绕2008年后中国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去殖民性所展开,考察艺术家个人经验、全球地缘政治互动与解殖艺术话语之间的联系。



张北辰


·展览艺术家


张北辰,1993年出生于中国山东,于2019年获得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摄影与电子媒介艺术硕士学位。他专注于使用摄影的叙事结构揭开隐藏的历史,作品常以摄影,散文电影,混合媒介以及机构研究等形式进行。近期,通过使用交叉考古,人类学和个人与隐喻的视觉化的语言,他的实践质疑与调查文化遗产与亚洲殖民历史的关系以应对档案和地缘关系的变迁以及身份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流动性。




高哲君


·展览策展人


1997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学习艺术史和文化研究。策展人、兼职艺术家。他最近关注当代艺术领域中有关动态图像和观看伦理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围绕媒介和感官展开的有关身份认同、创伤、科技更迭的话题。他曾参与策划的展览项目包括:《冲突置换》(2019)、《续章-香港当代艺术》(2020),《年轻年代:失去》(2020)、《Art for Peace》(2022)等,入选2022 OCAT研究型展览策展项目。目前任职于艺仓美术馆。




#3

关于“码头计划”


“码头计划”(Dock Project)是艺仓美术馆旗下的独立艺术项目。立足于黄浦江岸,它秉持多元开放的实验精神,突破传统的“白盒子”模式,以打造1.2公里无边界艺术江岸舞台为目标。通过在美术馆所处的滨江大道信塔、艺库等场地举办各类艺术跨界活动——如版画艺术节、滑板节、涂鸦、放映会、音乐节等时尚潮流活动;并围绕展览展示、讲座对谈、工作坊、实验音乐表演、艺术驻地、公共艺术项目等展开交流学习;“码头计划”将陆续邀请不同艺术家、策展人、音乐人、设计师、研究者共同加入对话,就展览、教育、公共项目、写作出版、艺术跨界等内容,持续开发具有跨文化、跨学科思想精神的创新实践,并不断探索符合在地语境的艺术生态新模式。


“码头计划”将分为三大内容板块,分别为「呜」、「坞」、和「晤」。“呜”是轮船汽笛的声音,是船舶、码头的拟声词——码头计划第一板块关注围绕声音、音乐、听觉文化展开的艺术文化实践,探索非视觉,去中心,多元共创的美学思想。“坞”是电脑上的程序栏,是现实与数字世界的连接端口,是英文DOCK除码头外的第二个意思——码头计划第二板块关注艺术与科技的互动关系。通过“坞”我们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之间。“晤”代表着思想的交互与碰撞,知识的分享与交流——借助一系列艺术活动,我们在码头相聚相识、会晤畅谈,共同探索感受艺术之力。



及时了解艺仓美术馆及艺仓水岸的各类艺术活动资讯

欢迎关注我们的订阅号


联系电话
68781390(10:00-18:00,周二至周日)


 艺仓美术馆·地图导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仓美术馆 MAM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