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炊事班长到高级翻译

2016-12-06 将军政要网



——驻美大使周文重的外交人生


作者:佚名

 

布什第二任期的政治环境已经改变,加上中国国力的快速增强,两国间的结构性矛盾愈发凸显,台湾问题、欧盟对华军售以及贸易摩擦等问题将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或增大。作为一位温和、儒雅的大使,周文重必将接受他职业生涯中的更多磨练。

        

飞机呼啸着穿越云层,向大洋彼岸的美国飞去。周文重已经记不清楚多少次飞越重洋了,但这一次不同,这是他第3次出使华盛顿,身份是特命全权大使。周文重“感到很荣幸”,他说自己将竭尽全力,促进中美友好和(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这样的话,在同学为他举行的临行送别聚会上,他是不好意思说出的。他只是很谦和地告诉他们,要服从上级的安排,“再干几年”。和他年龄相当的同学们不再追问,周文重已经60岁了,并不年轻。在周的同学们看来,他的仕途已经算是比较顺畅的了:没有任何背景,从外交人员服务局的一名普通翻译,扎实地,一步一步,做到了外交部副部长。花甲之年出任中国第8任驻美大使。“这不是达到了一个外交工作者所能达到的‘巅峰’么?”周的同事过家鼎说。

        

学生时代这是一次艰难的人生跋涉。外交官,与他当年的人生构想并不相符。考大学时,周文重最初的愿望是到外贸岗位工作。那时,他外语很好,歌唱得也很好(曾经是上海市少年宫合唱团的成员),而且受到父亲早年做过金融工作的影响,很想报考北京外贸学院(现“对外经贸大学”)。如愿以偿地,1963年,周文重考入北京外贸学院外贸专业。在大学里,他担任学习委员,外语依然很好,以至于老师都偏爱他,让其他同学“嫉妒”。“经常看到老师给周文重开小灶。一般情况下,是先让他接受,然后再传达给我们。”周的同学吴海卿说。吴海卿说,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准备选拔一批年轻人出国留学,学生和青年教师一起考试。这是全国范围内选拔出国人员,考试极其严格,先是校内选拔然后参加全国考试。周文重以高分入选。体检、护照都办完了,没想到却碰上“文革”爆发。“他也蛮倒霉的。”吴海卿至今犹为周文重扼腕。(左)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中国驻美大使馆新馆舍开工典礼优异的表现自然离不开刻苦的学习。

        

吴介绍,周文重先任学习委员,不久又当班长。他常和周文重泡图书馆,什么书都看,人物传记,甚至各国风土人情介绍。每次借书都是3本,并且互相换着看完才归还。不光学习好,周文重人缘也不错。家中只有母亲一个人,为了陪伴、照顾母亲,周文重每次寒暑假都回家。返校时,总不忘给不能回家的同学捎带物品,让人感动。是班长,就要处理班级事务。学生时代的周文重就开始展现了一定程度的领导能力。周的同学白文英回忆,大学入学不久,学校就要求全班换专业,要把外贸专业改为翻译专业。很多同学都是冲着外贸专业去的,周文重也是,再加上对这个突然变故心生不解。很多人闹情绪。这时候周文重带头转专业,并做起了其他同学的思想工作,转专业得以顺利完成。

        

“在当时很多同学还没有意识到英语重要性的时候,周文重就已经意识到了。一心扑在学习上,把英语当成了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结果他如愿以偿。”白文英说。

        

从炊事班长到高级翻译1966年“文革”开始,周文重的正常学业被打断,本该1967年毕业的他直到1968年才被准许毕业,并且要到部队农场“锻炼”两年。  

        

周文重被安排到炊事班工作。和很多来自上海的同学一样,周文重不太会做饭,但因他做事认真又勤奋好学,不久就成为炊事班的班长,负责全连的伙食。在炊事班里,周文重认识了一个来自北京广播学院的女孩,谢淑敏。

        

白文英回忆,当时,谢淑敏是做饭的好手,属于炊事班“主力队员”,对辅佐周文重干好炊事班的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也就是从那时起,二人开始相知、相恋。“从瑞典留学回来的谢淑敏眼光很高,一般人很难入她的眼,看上周文重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周文重的优秀。”白文英说,“那时,周文重小伙儿挺帅。”

        

1970年,锻炼了两年之久的周文重,被正式分配进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从事翻译工作。在外交人员服务局,因工作出色,周文重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被领导点名表扬。“要知道,当时外交人员服务局,当翻译的就有几百号,能被领导点名很不容易的。”白文英说。 

        

1973年,周文重等来了他一生中至关重要的机会──赴英伦留学。其时,“文革”正轰轰烈烈,主持全面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富有远见地与英国首相达成协议:向英国派一批留学生。周文重有幸位列其中。这批人中还包括龙永图、杨洁篪等。

        

30多年后,回忆起当年第一次跨出国门,周文重感慨依然。“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到了发达国家一看,各方面都和中国很不一样,所以也感到很新鲜。那段学习经历对我个人来讲也是很宝贵的。我们学习了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学科,有机会了解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基本理念和主张,这些对于我以后的外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外交生涯的开始。”

        

经过两年清苦的留学生活,周文重回到了国内。这时,他30岁。1976年,他被调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在这里,他有机会接触了邓小平、叶剑英等许多重要领导人。“小平同志讲话非常口语化,很简洁,但意思深刻,给他做翻译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在翻译之前,他会告诉我们他会重点讲什么、什么问题、重点词,这就给了我们提前准备的时间。”

        

“我记得有一次美国华盛顿乔治顿大学代表团来访,团长是曾当过前总统卡特特别助理的布热津斯基。当时小平同志第一次用了‘一国两制’的说法,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解决香港、台湾问题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这是一个创举。”“一想到领导人的思想意识是通过自己的传译才使得外宾有所了解,感到是一件很欣慰的事。”周文重很看重那段做翻译工作的时光。

        

1978年末,周文重被派到华盛顿的中国驻美联络处工作,到2005年再次出使美国,他的外交生涯已经有接近30年的历史。在做驻美大使之前,周文重还有两次被派往国外出任特命全权大使:一次是1990年,他从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副总领事的位置上调任中国驻加勒比国家巴巴多斯的大使,同时兼任安提瓜和巴布达大使;一次是1998年,从驻美国使馆公使卸任的他被任命为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

        

巴巴多斯是一个只有25万人口的小国,曾为英国殖民地,缺少资源,经济上长期依赖其他国家。中国帮助这个国家建设了第一座体育馆和一个多功能会议中心等。安提瓜和巴布达的人口更少,仅8万人,中国在这里也搞了一些援建项目。这些实实在在的援助项目令这两个国家的人民看到了中国帮助他们发展经济的诚意,因此,对中国人很友好。驻澳大使馆坐落在堪培拉风景秀丽的雅拉鲁拉区,北临格里芬湖,南眺别具一格的议会大厦。整座馆舍为中国传统风格的仿古建筑,飞檐璃瓦,金碧辉煌。主楼门前两侧各雄踞一座汉白玉石狮,主楼和大使官邸之间有一个具有江南韵味的精致园林:一弯湖水倒映假山垂柳,小桥曲回连着亭台水榭,长廊内雕梁画栋,乱石路曲径通幽。

        

在这里,除了繁忙的工作外,周文重常常阅读中外古典名着,时而引吭高歌“我爱你,中国”和“春天的故事”等,生活别有情趣。在任驻澳大使期间,周文重遇到了两件大事,一是1999年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访澳;再就是2000年在悉尼举行的奥运会。驻外大使能碰到自己国家的元首来访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而且最高领导的访问,对推动两国关系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访问期间,江泽民在周文重的介绍下,接触了澳大利亚各界的朋友。

        

2000年9月,整个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澳大利亚的悉尼,驻澳大使周文重也成为中国媒体追逐的对象。接受媒体采访、受邀到新浪网聊天室和广大网友聊天,周文重忙得不亦乐乎。善于思考的他还根据悉尼的经验对北京的申奥提出了建议:悉尼的很多比赛场馆都是新的,不过建这些设施考虑得比较长远,不仅考虑当时比赛的需要,而且也考虑今后长远的使用;此外,这些设施也使用了很多新技术,比如雨水的储存,太阳能照明,这都是北京举办奥运会可以借鉴的。作为驻澳大使,周文重感到肩头的担子很重。他说,首先,大使是一个代表国家的重要的工作岗位,必须充分领会国家的外交政策,时刻思考如何做到不辱使命,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其次,要做好中澳之间的沟通工作,使澳大利亚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加深对中国的了解、理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中澳关系的友好发展和良性互动,获得互利互惠的经济利益,使中澳关系再进一步。“我总是记着周总理说的外交无小事和外交工作授权有限这个原则。”周文重说。

        

危机公关与出使美国2001年初,驻澳归来的周文重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助理,分管美大地区事务。还没有体味到部长助理是何滋味,4月1日上午,就发生了美国军用飞机撞毁中国军机的事件。他受命处理这一事件。4月1日夜间,周文重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就当日上午美国军用侦察机在南海上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周文重指出,中国军用飞机在中国近海上空对美国军用侦察机实施跟踪监视,属正当飞行活动。为什么美国军用飞机要到距离我们国家这么近的地方活动?为什么美方飞机突然转向,撞毁中方飞机?他强调,美方飞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国机场,是严重侵犯中国领空和主权的行为。中美“撞机”事件最终以美方向中国表示歉意而告结束。

        

此次事件中,周文重与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的谈判持续了6天,共谈了9次,最多时一天谈了3次。几年后,回忆起“撞机事件”,周文重淡淡地说,处理撞机事件的过程,经过了大量的艰苦交涉,最后才终于提出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维护国家的利益是根本,掌握大量的事实是条件,善于沟通是最重要的素质,要让人家理解你的立场和理由,说服对方接受你的想法,哪怕是部分地接受。这个过程,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运用的过程。”周文重说。

        

“撞机事件”过去仅仅一个多月,中美之间又发生了陈水扁“过境”美国事件。5月23日,周文重再次紧急约见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马林,奉命就美国政府允许陈水扁“过境”美国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经过这几次危机事件,他的名字开始为人们所知,也逐渐跃入高层领导人的视野。

        

2003年,周文重升任外交部副部长,依旧主管美大地区。2005年4月,他和原驻美大使杨洁篪对调出使美国,再一次回到他熟悉的外交一线。“我感到很光荣,因为这是祖国对我的信任。同时我也感到这一职责的重大和艰巨,从中美关系历史来看,双方有很多的共同利益,也有不少的分歧。所以如何来扩大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妥善处理相互之间的分歧,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任务。”

        

周文重说,“在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我有信心把这个任务完成好。”“中美关系在我的任期内保持稳定,并且能够向前发展。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周文重说。但是,有专家指出,由于布什第二任期的政治环境已经改变,加上中国国力的快速增强,两国间的结构性矛盾愈发凸现,台湾问题、欧盟对华军售以及贸易摩擦等问题将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或增大。作为一位温和、儒雅的大使,周文重必将接受他职业生涯中的更多磨练。

  


周文重简历

        

1945年8月生,江苏省人,大学毕业  

1970─1973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科员  

1973─1975英国巴斯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进修  

1975─1978外交部翻译室科员  

1978─1983驻美大使馆随员、三秘  

1983─1987外交部翻译室二秘、副处长、处长  

1987─1990驻旧金山总领馆副总领事  

1990─1993驻巴巴多斯特命全权大使兼驻安提瓜和巴布达特命全权大使  

1993─1994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  

1994─1995驻洛杉矶总领事(大使衔)  

1995─1998驻美大使馆公使  

1998─2001驻澳大利亚联邦特命全权大使  

2001─2003外交部部长助理  

2003─2005外交部副部长  

2005年4月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