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忘初心 · 榜样力量】张治平: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西外党旗红 西外党旗红 2022-06-10

建校67年来,全校共产党员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伴随着学校建设发展事业的蒸蒸日上,在学校改革发展不同历史时期,也涌现出了一批对党忠诚、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在学校改革发展第一线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优秀共产党员。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传承西外精神,挖掘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的事迹和榜样的力量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特于近期推出“不忘初心•榜样力量”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第一期为您倾情讲述西外老书记、院长张治平同志的故事。


第一期



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张治平同志事迹


张治平,1905—1984,湖北广济人,曾任西安外国语学院党委第一书记、副书记、书记、院长等职。1928年—1934年旅居印度尼西亚,主张教育救国,担任西爪哇南洋华侨学校校长。1935年回国求学,考入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1938年6月奔赴延安参加抗战,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后在延安从事教育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经政务院周恩来总理任命担任刚成立不久的西安外国语学院党委第一书记兼院长。


张院长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工,遵照外交部部长陈毅指示,全身心投入新中国急需的优秀外语人才培养工作,为我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


、五四时期的热血青年




23岁时的张治平


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大清灭亡后,中国依然是国贫民弱。1919年国内爆发了以觉醒的青年为先锋的“五四运动”,这些受过教育,接受了世界先进思想的青年人,胸怀救国拯民的理想,开始向海外,向西方寻求真理。


刚满23岁的张治平漂洋过海,到达了中国侨民聚居最多的印尼爪哇,那个被称为现代,文明,繁荣,富庶的南洋群岛。



二、怀揣教育救国理想的印尼华侨



印尼华侨张治平


印度尼西亚是当时东南亚文明最发达的国家,青年张治平却看到在这个繁华岛国生活的华侨尽管夜以继日地工作,却依然挣扎在贫困线上、处于低下的社会地位。他意识到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提高华侨的文化水准,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办教育


于是他投入印尼西爪哇兴办华侨学校之中,从学校校工、助教做起,踏踏实实做好与华侨教育有关的每一件工作,仅4年时间学校规模越办越大,吸引了印尼各地更多慕名而来的华侨及本地学生。


张治平也由教师做到教务长、校长,成为华侨界著名的教育家和实业家



三、印尼侨界翘楚



南洋华侨学校校长张治平,摄于家中(1933年)


印尼富足的生活没有停止他寻求真理的脚步,他不满足于个人丰厚的物质享受,以改变民生为己任、以教育挽救苍生为使命、以教育培养未来民族英才为追求的信念促使他回国深造,于193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



四、苦苦寻求救国之路



1937年6月摄于中央大学


1937年是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日本侵略军发动的侵华战争全面升级。面对民族危亡,国民政府的软弱表现,令回国深造的张治平极其失望。


1938年寒假其夫人的哥哥何定华告诉张治平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何定华是中共早期党员,参加过五四运动,不久加入共青团。在当局通缉下不得已东渡日本,在日本参加了共产党(共产国际),回国后来到延安,是日本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联络人。


在何定华的安排下,张治平经过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主任董必武(中共一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介绍,于1938年6月到达延安。



五、延安时期的张治平



 

延安时期的张治平


1937年7月张治平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延安校园浓浓的抗战气氛一扫南京高校歌舞升平的萎靡,学校坚定的追求激发了中国人前所未有的斗志和勇气


在“陕公”学习期间,张治平刻苦学习,快速领悟的能力和原本具有的良好教师素质给前来上课的李达(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中共一大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由此成为延安大学的授课教师。



六、担任“党委第一书记兼院长”的张治平




与中外教师合影

(前排左起:王思良、陈立三、Susan(澳大利亚)、张治平、闫合德;后排:王晓凤、赵志武、苏希斌、饶笃钧。摄于1977年)


1958年是国家建设飞速发展的一年,国家外交部门急需大量人才,中央决定将西北俄文专科学校改为“西安外国语学院”,由教育部,外交部共管。周恩来总理签署任命书,任命当时在西北政法学院担任副院长的张治平到新建立的西安外国语学院担任“党委第一书记兼院长”。


到校伊始,张治平首先关心的是外院成立后新增语种的师资,建国初期外语人才极缺,尤其是法语德语师资,张治平为求一名胜任外语教学的师资几乎找遍全国。第一期法语学生的学习条件异常艰苦,他们没有教材,法语师资短缺,有些必要的语言课程开不出来。这些困难张院长想尽办法一一克服。


最令当年的教师和学生难忘的是,张治平院长爱护学生,喜欢和学生聊天,常常邀请学生来谈话,以便随时了解情况,改进工作。深入课堂,深入教师与学生是张治平一贯奉行的群众路线



七、建设一流院校,培养一流学生




张治平,饶笃钧,摄于1977年


“赶超全国一流外语院校,争当全国一流外语院校”是张治平院长在每届新生开学典礼上讲话的核心,也成为全院教职工奋斗的目标。60年代初,张院长要求学院“一切为教学服务”,“一切保证教学”。他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深入教研室,同师生一起研究教育规律,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在英语系开办了实验班,从69级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实验班学习,张院长亲自到英语系实验班“蹲点”搞“实验”,加快业务尖子学生的培养,以带动和促进全校学生的外语水平。他用这样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精神境界,告诉人们什么才是优秀知识分子特别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情怀和作为担当。


1964年在英语系大三读书的饶笃均(后任西安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省外办副主任)被国家选派参加在保加利亚索菲亚举办的“国际学联第八届代表大会”,是新中国唯一一个在校生代表。60年代,70年代,80年代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相当数量的西外毕业生充实到外交部、中联部、教育部、外事部、新华社国际部等国家外事核心部门工作,出现了苏格,何其莘,刘军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学者和外语界名人。90年代,俄语系毕业生程一堃(当年陕西省文科状元,外交部考试第四)是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三届国家领导人的首席俄语翻译。



八、退休后的张治平



张治平接待斯诺夫人


1982年,张治平同志退居二线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顾问。已是古稀之年的张治平同志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同病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而即使在病重住院期间,他仍惦念着学院工作,教育和鼓励前往探视的同志加强团结,努力工作。


退休不退志,退岗不褪色。1983年,斯诺夫人来访,张治平同志与斯诺夫人亲切会谈。会谈中,张治平同志一身中山装,花白的头发,但精神矍铄。他的眼中有着老者的慈祥,又有着学者的睿智。他坐姿端正,干练敏锐,言谈举止之间透着一种谦逊与风度


生命垂危之际,张治平同志仍十分关心党风的好转,关心着改革振兴外语教学工作。病重期间他曾写下了这样的遗嘱:“一、我死后遗体献给祖国医学事业,交西安医学院解剖。不举行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不留骨灰,丧葬费交党费。二、我死后,凡在外亲友,大都年事已高,应为党珍惜老同志健康,一律在我去世一月后,再寄出讣告。三、我一辈子搞教育,建树无多,深以为憾。”他的遗嘱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事业的高风亮节


1984年6月15日,张治平同志因病逝世,终年79岁。





今天,当我们走在西外的校园中,那个曾经的建设者的足迹印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间。他的脚底下有根,这“根”来自于无私——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不求任何物质回报;来自于奉献——吃得了苦、受得了累,忍得了别离、舍得下亲情。有人说,了解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追随时间的脚步,看他的美德善行表现于一时一事,还是贯穿于一生一世。张治平同志无疑属于后者,即使他已离世35年,但他从未远去,一直与西外同在,精神流芳。


让我们继承老一辈西外人的优良传统,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持西外精神,为实现我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外语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最后特别感谢离退休老师郑闽江教授提供的珍贵史料!





组织部·统战部·党校 西外党建新媒体中心

排版 | 段平 衡

校对 | 姚梦晓 程敏菲

责编 | 谷雨珍

指导老师 | 杜刚跃 郭佳鑫  李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