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糖”正在伤害娃的身体!一图速查娃是否超重
连续几日的高温预警,天气炎热难耐,冰箱里的冰激凌、“肥宅快乐水”,几乎快成了每个食欲减退的娃的“心头好”。
担心孩子不爱吃饭导致营养不良,就由着孩子吃许多冰激凌、糕点、汽水等零食,这种方法真的可取吗?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结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明显缩短。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通知中,提到了关于开展“减糖”的专项行动:
“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向居民传授健康食品选择和健康烹饪技巧,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生产,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添加糖的能力。”
由此可见,糖果虽甜蜜,多吃却是“甜蜜的负担”。特别是对孩子来说,多吃糖可不仅仅只是伤害牙齿健康这么简单!
过量吃糖对孩子的身体会造成这么大伤害,也给不少家长敲醒了警钟。
那吃糖有“危害”,不吃甜孩子又不爱吃,怎么办呢?于是家长们将目光投向了市面上的种种“无糖食品”。
可这些“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
从科学的角度上看,绝对的无糖食品是不存在的。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 ,即可标注为“无糖食品”。也就是说,无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含糖量在0.5%以下,而并非完全不含糖。
市面上所谓的无糖食品是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成分,之所以也是甜的,是因为加入了甜味剂,如木糖醇、山梨醇、麦芽醇糖等替代品。
常见的无糖食品,如无糖饼干、无糖月饼等,本身大多都是用面粉等碳水化合物制作,吃进去后经消化分解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摄入的糖分并没有减少。
所以“无糖食品”并不代表完全不含糖。
更可怕的是,还有这种披着健康外衣的“无糖饮料”,极易让家长们放松警惕!
它在体内的分解过程中会直接产生尿酸,更可怕的是,它还会减少肾尿酸的排泄,双重作用下,人的尿酸不降反升。所以,果糖堪称是痛风的“隐形诱因”。
除了以上危害,糖对身体最大也最普遍的“害处”,就是肥胖了。
孩子在生长期,如果饮食不注意,极易引起肥胖,爸妈如果有肥胖情况,尤其是家族都有肥胖问题,就要从娃婴儿时期开始注意体重问题,定期做好监测。
儿童肥胖主要依据BMI即体重(kg)/身高(㎡)的比值来评定,一般应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中国学生超重肥胖体重指数值筛查标准”判定学生超重、肥胖情况,将BMI≥同性别、年龄组BMI的P85定义为超重,将BMI≥同性别、年龄组BMI的P95定义为肥胖。
注意:不同BMI界值点的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分别以(P85、P95)、(Z1、Z2)及(BMI24、BMI28)为筛查标准。
计算方法:BMI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
除了一部分遗传因素外,孩子超重和肥胖一般都是暴饮暴食、偏食挑食、缺少运动导致的。这样的饮食结构失衡,会让孩子自身的营养需求得不到全面的满足,体重增加了,营养也失衡了。
以下几个儿童“减重”小方法,家长们不妨学一学。
最后,如果孩子超重明显,或已经出现不适,而且通过“饮食+运动”相结合的方式还是没有效果,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诊断。以免因为孩子肥胖而诱发其他疾病。
文章来源 | 学习公社、科学家庭育儿、妈妈网育儿、健康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