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从化)荔枝产业科技创新峰会举行

广州从化发布 广州从化发布 2022-04-26




1月8日,以“科技引领 砥‘荔’前行”为主题的广东(从化)荔枝产业科技创新峰会在荔博园举行。会议邀请了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原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维信教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陈厚彬教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荔枝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国家荔枝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胡桂兵教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加工技术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胡卓炎教授等众多大咖,共商从化“美荔”产业发展。

大会指出,从化通过坚持打好产业牌,依托省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荔枝产业,推动荔枝价值提升;坚持打好市场牌,从化荔枝种植面积30万亩,尤其流溪红荔这个新品种在从化种植出来的口感和品相一流,将进行更大面积的种植推广;坚持打好科技牌,把荔枝的创新、研发、“微笑曲线”的两端牢牢抓住;坚持打好文化牌,讲好讲活岭南荔乡故事。



接下来,从化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联农带农富农为目标,积极推动“美荔”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全国荔枝总部经济引领区,以建设国家荔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抓手,携手广药集团、联合利华华南生产和营销基地、东鹏特饮集团、科诗美丝等企业,形成集科研、大数据、交易、品牌、文旅、电商、康养于一体的广州荔枝运营综合体,通过品牌赋能、龙头带动的模式,持续推动荔枝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带动全国荔枝产业转型升级和附加值的提升。全力打造全国荔枝品牌运营和供需对接高地,依托省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借助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其他优势企业,拓展营销渠道,进一步延伸荔枝产业链,提升荔枝产业附加值。


尤其在鲜果方面,深化“荔枝定制”模式,整合产品定制、创意定制,导入资本运作,打造线上线下产业链。全力打造荔枝精深加工技术标准输出中心,以建设全国农业现代化科技先行县为抓手,发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技术优势,深入开展荔枝保鲜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率先构建分级包装、储运保鲜、流通溯源等全链条的荔枝产业高质量标准体系,以及进行荔枝精深跨界融合,与广州优势产业、世界大品牌对接。全力打造荔枝产业联农带农示范区,以建设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为目标,持续深化以树入股、土地流转、托管服务、合作分成等集约规模种植模式,完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到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现在,

我们来看看教授们的相关发言~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陈厚彬教授:


“荔枝的产量与品质相辅相成,有了合理的高产量表现,才有可能去做好品质。而施肥不够、水分不能保证,既不能保住产量,也不能保证品质。因此,荔枝产业发展既要做好产量标杆,也要做好品质标杆。”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加工技术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胡卓炎教授:


“我们发现荔枝含有一种重要的功能氨基酸:Y-氨基丁酸(GABA),约占总氨基酸组分1/3。它有抗焦虑、抑郁,改善睡眠,降血压,提高记忆力,控制哮喘等功效。”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荔枝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国家荔枝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胡桂兵教授:


“从化的品种结构主要以调整“槐枝”为主,但注意的是,要适当保留部分。从化荔枝要以晚熟优质品种为主,特别是要大力推广地方特色品种‘井岗红糯’,要打出影响力和品牌。另外,还要加强新品种引进和从化地区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护利用工作(百年以上老树、特色品种资源),为从化荔枝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齐文娥副教授:


“荔枝产业发展展望要以政府顶层设计,夯实经营主体运营的制度环境和基础舞台,以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链整合系统。同时,要多元化生产者、分销商、加工业者队伍,百花齐放,各得其所,各环节龙头企业带动引领。”

此外,其他专家为从化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从化荔枝产业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助“荔”广东荔枝产业新发展。

 


文字:黄利谊

视频:汤竞

编辑:黄丽敏

初审:王瑞君

审核:邓展聪

(本文由“广州从化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往期推荐



广州从化发布长按识别扫码关注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