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糯米糍,我是“糯米糍”
我生长于北回归线以北,
一个气候温暖,阳光充足,
雨水充沛的地方——从化钱岗村。
这里地势平坦,如同天然小盆地,
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好,
昼夜温差大,自然灾害少,
得益于此,
我长成了一个又大又胖的娃娃。
在这里,我有许多兄弟姐妹,
人们为了将我同他们区别开,
给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钱岗糯米糍。
苏轼曾经为我们的大家族题过一句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自古无数文人骚客为我们题诗,被我们的魅力所折服,连皇亲贵族都不能免俗。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二十五年的荔枝结果季,宫中妃嫔众多,有幸领到的,每人也仅能得一颗。而现在交通物流发达,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领略我们的风采。
由于“酒足饭饱”,我长得比我的兄弟姐妹都要大,单果重24克以上,长得像心形,果形美观、整齐、果顶浑圆,果肩一边隆起,果梗斜生与果肩成45°斜角。果皮鲜红,龟裂片明显隆起,呈狭长形,纵向排列,裂片峰平滑,缝合线明显。果肉呈白蜡色,略透明,肉厚,肉质软滑,多汁,味浓甜带微香,种子小,多退化或中空。每年的六月末至七月中旬,都是我最有滋味的时候。
关于我的生长条件
从化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明珠”。北回归线横跨辖内南端的太平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不仅带来了每年难得一见的“立竿无影”天文奇观,更让我成为了名优岭南佳果。
我的家乡钱岗村正好坐落在北回归线标志塔旁,昼夜温差大,白天光照充足、温度高,这样的环境利于糖分产生,晚上气温低,利于营养积累。此外,滋养我的土壤独特,为潮土,由我的母亲河流溪河冲击物为母质发育而成,为沙石混合型土,有机物质丰富,土层较厚,土地肥沃,在从化只分布在温泉到太平的流溪河沿岸。从化人历史上一直利用潮土种植荔枝和旱地作物,这是从化荔枝高产区最宝贵的土壤资源之一。我长大的地方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质保持优良,周围大小山泉众多,水质优良,大小山泉汇聚成流溪河水系的沙溪水库和环绕我所在产区的沙溪小河,形成了我清香、味甜、爽口的特点。
我有我的故事
关于我名字的来源,有一个故事。相传200多年前,太平沙溪峒钱岗村住着一户叫陆大山的农民。有一天,陆大山上山打猎,到山窝里的一间破石屋休息,见石屋旁长着一棵荔枝树,树干较直,树叶较长,枝条较软,树上还挂着鲜红的荔枝果,果型大。他摘下充饥,并带给邻居品尝,村民发现这种荔枝果大、色红、肉厚汁多、核小,一致给出好评。陆大山想,这种荔枝确实比自己种的荔枝好吃得多,于是,他便想方法移植到他家的果树上。三年后,这棵“寄生”荔枝生长茂盛,开花结果了。大山摘了一箩分送给村中的老人吃。老人们说,吃这种荔枝真像吃糯米糍一样,软滑可口,又香又甜。从此,村民们就把这种荔枝叫做“糯米糍”,各家各户都向大山索取荔枝接穗。“糯米糍”荔枝就这样在钱岗的土地上繁殖起来,成为钱岗一带最出名的荔枝。
我在钱岗村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如今的我,已成为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2002年,我被评为广州市优质农产品并获得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2009年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
关于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一条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据《人文广州丛书——一泉碧波暖从化》记载,钱岗古村始建于宋代,已有800多年历史,比从化建县还早200多年,所以在钱岗村流行着一句话——未有从化,先有钱岗。钱岗古村三面环山,整体建筑特色属于防御式的堡垒,古巷是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迂回曲折,错落复杂,犹如迷宫,一不小心就会被困住。
钱岗村有两张响当当的名片,
一张是我,
另一张就是广裕祠。
广裕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与北京故宫同年兴建,是陆氏家族宗祠,纪念着陆氏先祖——南宋最后一位丞相陆秀夫和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陆贾。广裕祠是广东第一次发现有确切建筑年代的古建筑,是全国发现的唯一一间有6个确切重修年代记载的祠堂,被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称为“非常宝贵的建筑标本”,2003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第一名“杰出项目奖”。
古道悠悠,茶水涓涓。钱岗村内还有一条钱岗古道,这条古道途经太平镇文阁村、钱岗村、颜村村和红石村,将钱岗古村、广裕祠和文化底蕴深厚的钟楼古村融合起来,处处皆是耐人寻味的古迹。
探寻古迹,品尝佳荔,何乐不为?这个夏天,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做客,离开时记得带上我,软糯清甜的滋味,足以让你回味整个夏天~
文字:实习生暨文捷
图片:资料图片
编辑:莫静贤 实习生暨文捷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
(本文由“广州从化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