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代宗师张景岳的养生智慧—中年求复

2018-01-08 医馆医话

张介宾(1563-1640),字会卿,号景岳,会稽人,明代著名医学家。少年随父游历京师,壮年从戎,遍历东北各地,后卸职回来,以医为业。黄宗羲称“谒病者辐轴其门,沿边大帅皆遣金币致之”(《南雷文定》前集卷十)。可见当时医名之盛。晚年隐居山阴,一面悬壶济世,一面潜心著述,所著《类经》、《景岳全书》为后人推崇,擅用温补之剂,为温补派代表人物



张氏以为本来人人都能享尽天年,度百岁乃去,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并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外部因素有三:谓“天刑”,有寒暑不时,灾荒荐至谓“地杀”,有旱潦无方,水火突至谓“人祸”,有争斗伤残,刀兵屠戮。内部因素有六即“六杀”:谓酒、色、财、气及功名之累、庸医之害皆孽由自作而不可活。


张景岳画像




张氏的对策 ,对前三者,“ 得天者, 天庇之; 得地者, 地庇之; 得人者, 人庇之。得此三庇, 即得生之道也; 失此三庇, 则失生之道也。” 对后面的“六杀”之防,谓“ 酒杀可避, 吾能不醉也; 色杀可避, 吾能不迷也; 财杀可避, 吾能不贪也; 气杀可避, 吾能看破不认真也; 功名之杀可避, 吾能素其行藏也; 庸医之杀可避, 吾能相知以豫也。夫如是而培以为善, 存以无欺, 守以不能险, 戒以毋侥幸, 则可全收其效矣”(《景岳全书・传忠录・天年论》)。诚为金玉良言



张氏对先天(指禀赋、遗传)、后天(指后天的调养)与健康长寿的关系作了剖析。认为“两天俱得其全者, 耆艾无疑也 ; 先后俱失其守者, 矢促弗卜也。若以人之作用言, 则先天之强者不可恃, 恃则并失其强矣; 后天之弱者当知慎, 慎则人能胜天矣”(《景岳全书・传忠录・先后天论》)。对于“慎”的具体含义, 张氏说明道:“所谓慎者, 慎情志可以保心神; 慎寒暑可以保肺气; 慎酒色可以保肝肾; 慎劳倦饮食可以保脾胃。惟乐可以养生, 欲乐者莫如为善; 惟福可以保生, 祈福者切勿欺天。但使表里无亏, 则邪疾何由而犯, 而两天之权不在我乎?”(同上)这那里只是养生之理, 把做人的道理也讲得明明白白。中年时期是人体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 我国古代对此早有认识。中医经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起居衰矣。”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 :“四十以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 衰退既至, 众病蜂起, 久而不治, 遂至不救。”为此, 张氏认为“人于中年左右, 当大为修理一番, 则再振根基, 尚余强本”(《景岳全书・传忠录・中兴论》)。认为“国运皆有中兴, 人道岂无再振?” 中年求复, 可使“老者复壮,壮者益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倡不能在衰老之后再重保养


阴阳应象大论




张氏把求复的重点放在振元气、重养形、补精血三个方面。“求复之道, 其道何居?盖在天在人, 总在元气, 但使元气无伤, 何虑衰败”(《景岳全书・传忠录・中兴论》)。元气即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原动力, 但元气是无形的, 是通过人的形体反映出来的, 如面色红润、精神光泽、形体结实、行动灵活等等, 即是元气充足的征象。形体又是以精血为基础的“吾之所赖者, 唯形耳, 无形则无吾矣。”故“养生者, 不可不先养此形”; “善治病者, 不可不先治此形, 以为兴复之基乎?” “故凡欲治病者, 必以形体为主; 欲治形者, 必以精血为先”(《景岳全书・传忠录・治形论》)。


张景岳脏腑肢节色部图


张氏认为补精血的最好办法是药饵。“然用此之法, 无逾药饵”(同上)。在他的《新方八阵》中, 主要有大补元煎、左归饮、三阴煎、两仪膏。常用药物有熟地、萸肉、菟丝子、杞子、人参、当归等。张氏因在临床好用、擅用熟地,故有“张熟地”之美誉


熟地




说得通俗一点, 人犹如一辆汽车, “中年求复”的道理犹如汽车的五万公里保养,  在一定时期给予全面的检修养护, 而不是到了汽车坏了、开不动了再去修理。定期养护与出了毛病再去修理, 其效果不大一样的



【提示】:更多“张景岳医库”的资料,请扫描如下二维码:     

                                


【更多精彩文章】:

 1.【明代名医】中医温补学派一代宗师、道家医学——张景岳

 2. 张景岳急症治法探析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张景岳医库”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