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业:点燃创新创业之火
当前,科技服务业作为人才智力密集、产业附加值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已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经济贡献上讲,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达万亿级规模,跃升为服务业第二大行业,实现增加值2859.2亿元,增长10.7%,高于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增速4个百分点。从辐射范围上看,2017年,技术合同成交额4485亿元,同比增长13.8%,在全国占比33.4%,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1.5%。
如今,在北京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一批批具有高新技术和市场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进入发展“快车道”。《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为北京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创业项目活力迸发
走在200多米长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上,你很容易就会被它日新月异的变化深深吸引。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更是一种浓厚的创业氛围以及一张张成绩骄人的答卷。
据统计,中关村示范区目前活跃着2万多名天使投资人和670多家创投机构,管理的资金总额超过1.6万亿元。中关村的显著变化,是北京加快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拓展创业空间,激发各类创业人才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的明显缩影。
如果说中关村是北京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星星之火”,然而短短几年,这片“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数据显示,北京市共有各类孵化机构(包括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在内)400余家,总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累计服务企业及团队超过3万家,吸纳就业近40万人。截止到2016年底,入驻企业及团队获得融资超过800亿元;累计拥有发明专利数12800余个。2016年,孵化机构全年收入超过1200亿元。
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投机构的大量涌现,不仅推动了创新创业的生态构建,也让北京成为了全国“双创”的风向标。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北京市众创空间”备案工作,并授予212家机构“北京市众创空间”称号。依托社会机构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建设和运营全国首个众创空间集聚区中关村创业大街、全国首个智能制造生态集聚区中关村智造大街。
2017年,北京创新创业大赛季涌现出3400个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创新创业参赛项目,广泛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等热门行业。
这样的创新创业故事,在北京的各种孵化平台上一幕接一幕地上演着。在大唐网络搭建的信息通信领域移动互联网孵化平台上,已成功孵化50多个“互联网+”项目,吸引资金超过5亿元;在航天云网打造的“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众创空间平台上,有超过13万中小企业获得了云服务;腾讯众创空间将内容平台向创业企业开放;京东也建设了智能硬件创业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孵化、设计资源支持、全程供应链、首发营销平台、数据支持等一系列服务。
科技服务业发展动力十足
打造“高精尖”产业,科技服务不可或缺。目前,科技服务业已成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动力引擎作用。
技术合同成交额是反映科技服务业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2017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81266项,同比增长8.4%;成交额4485.3亿元,同比增长13.8%。2017年,全市新增科技型企业76150万家,累计已达50.3万家,同比增长16.3%,可以说是集中反映了北京创新创业的活跃程度。
“科技服务业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进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唐网络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中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专项实施以来,技术层面上提高了全市的整体服务能力,在范围方面加大了对民生领域和传统领域的服务倾斜,在细分领域方面更加专业化,力求在细分领域实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
设计产业作为科技服务业的高端环节,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通过设计手段,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更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将文化优势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优势的重要手段。
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北京服装学院牵头承担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元素提取与再开发平台建设”项目,以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的一万件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为实物来源,完成传统服饰图案设计转化平台的建设,将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成果、图片、视频以数据库平台的方式呈现,给当代设计带来灵感和启发,提升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能力和技术水平。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了新供给、培育了新消费。目前该项目已服务设计师1万人次,平台完成产品开发200多项。
“组合拳”培植科技创新沃土
公平的环境、科学的政策、市场化的机制就像丰沃的土壤,有了好的土壤,就会长出参天大树。《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实施以来,其中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专项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专业平台建设方面,支持航天科工、大唐、硬创梦工场等20家机构建设“北京市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开放平台”,与科技部共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聚集各类知识产权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600余家。
人才支持方面,争取公安部支持,出台支持北京创新发展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将15000家余科技服务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等纳入试点范围,研究制定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为科技服务业等领域创新人才发展清障松绑。
市场拓展方面,支持工程技术服务等领域企业开拓津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市场。
政策红利正在释放出巨大效应。近年来,北京创新源头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在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中,50%的技术合同输出到全国330多个城市,实现了对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全覆盖,充分体现了北京对全国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随着科技服务合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还主动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2017年北京出口技术合同1270项,成交额9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输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合同163项,成交额300.8亿元,增长12.4%,占出口总额的31.2%。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与4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以全面创新改革为主线,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充分培育现代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为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更大支撑。
文章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无所不在的创新
改变世界的创业
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680700,6256087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0号
邮编:100190
网址:http://sie.u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