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产业链供应链生态怎么建?12个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于4月7日共聚株洲,开启了试点名单发布后的首场交流。在这场事关全国产业未来发展模式的交流会上,释放了哪些重要信息?
去年10月,工信部正式确定全国首批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将杭州、武汉、成都、宁德、南通、潍坊、合肥、株洲、广州、深圳、包头、齐齐哈尔12城,推向聚光灯下。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城市,涵盖了东中西不同地区,融合了大中小规模城市,在与同类城市的对比中,都属于产业基础比较扎实、集群化发展特色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应用相对丰富完整的类型。
按照试点要求,2年时间内,12城将通过机制创新、要素集聚、平台搭建、数智赋能和政策支持,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迭代升级,形成龙头企业、配套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协同联动、竞合共生的生态发展格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12城的实践,更像是探索和破局,以找到更适合中国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
因此,交流各地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情况与政策诉求,研究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政策举措,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和迭代升级能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即是首场调研交流会目的所在。
“不限定于某一个具体领域,而是通过一批重点领域构建产业生态的探索,总结经验做法,在更多领域推广,解决全国产业链供应链所面临的点线面体整体提升问题。”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王鹏解释说,“点”是指面向薄弱环节或空白点的重点技术、重点产品攻关,“线”则是明确从链式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点”的布局,“面”具体指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体”就是生态,一个领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就具备了自我迭代、自我升级的内生动力。
应对新形势下的产业链挑战,通过试点城市来补齐产业生态,形成新的价值创造系统。
正因如此,12城也将迎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大发展机遇。根据试点城市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产业需求支持方向,工信部将与相关省市加强协同,在供需对接、技术推广、资金倾斜、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记者看到,已经有一批现实问题被“摆”在台面上。多个试点城市提出,行业存在产品同质化、结构性产能过剩等情况,希望国家部委能够做好行业统筹规划和宏观引导,稳慎制定产业政策,充分发挥优质产能。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规划下,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也在重新整合,如何统筹资源禀赋,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改变以前配置水平低、重复建设、分散不协调等状况,也成为12城探索更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潜在任务。12个试点城市,其中不乏广州、深圳这样的沿海城市,或者成都、武汉这样的省会城市,为什么首场交流会选在株洲?
记者发现,在探讨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经验时,“协同创新”是被多个城市提到的高频词。4月7日,12个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共聚株洲 。记者 刘震 摄“链上企业缺少常态沟通对接,黏性和互动不足。”“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力量分散,难以形成持续稳定的技术创新攻关。”“缺乏有影响力、有技术主导权的世界级头部企业,对区域产业生态的构筑及影响能力有限。”“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不够强,配套企业不能在关键核心部件上对主机企业形成强力支撑。”当前,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早已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作战”,以生态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产业单元间的配合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横向比较,就单个行业的体量而言,与多个重量级城市相比,株洲仍有很大进步空间,若就产业生态圈内的单元协同来看,株洲经验却有相当的先发优势。作为国家“一五”“二五”时期八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延续发展87年,早已扎下了核心产业的地标,在此形成了全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发展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齐、研发实力最强、产品谱系最全的产业集聚区。以龙头企业中车株机公司为原点,先后分离出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电机、株洲联诚、九方装备等6家核心部件企业。每家核心部件企业又自成原点,整体引领带动37家骨干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带动链上近400家科技型配套企业协同发展。弹性车轮是新型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件,其核心技术在10年前还由国外企业掌握。5年时间,上百次反复试验,中车株机公司和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研发终于成功“突围”。此后,产自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九方装备的弹性车轮,跟随着主机企业中车株机的脚步,走向了国内外多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企业的持续裂变和集聚,既形成集群优势,更吸引了国内外的科研院所和人才资源,在跨领域、跨平台的协作中,涵养出协同创新、联手攻关的优良生态。轨道交通行业唯一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由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电机等12家单位组建。4年来,围绕绿色节能技术、智能化关键技术等7大共性技术开展研制攻关,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已攻克20多项“卡脖子”技术或关键共性技术。中车株机等企业共同成立的湖南国研交通装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也是全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唯一入选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名单的企业。中车株洲电机公司等国内10家领军企业携手共建的湖南国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协同创新推动永磁动力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应用,加速万亿级永磁产业花开株洲。此次试点期间,株洲还将争创一批新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构建产业链供应链生态,12城先行探索有经验,调研交流可以学什么?结合株洲实际,记者发现,多个城市的经验有借鉴意义。比如,广州以场景应用创新来优化汽车产业生态,在国内诸多城市中最快将自动驾驶汽车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管理,并开展远程自动驾驶测试,认可其他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已累计向13家企业发放测试牌照,开放测试道路463条,总测试里程突破1000万公里。场景示范优先,合肥围绕核心产业,为技术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为产品找市场、为市场找生态,整合本地产业资源,携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9城联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在这些城市中,宁德与株洲体量相当,其发展模式也颇有特色。知株侠认为,宁德经验,对于株洲做好“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文章,更具参考和借鉴价值。作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宁德没有“躺赢”,仍在为电池产品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和延伸业态,构建起具有宁德鲜明特色的产业生态圈。找场景,宁德统筹当地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力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互为上下游的紧密联合循环体,建立政府部门与龙头企业战略会商机制,共同梳理产业发展需求清单,引入第三方智库定期分析,推动近200家集群配套企业落地。延业态,该地先后促成宁德时代与普洛斯、哈啰出行、国家电网等企业合作,并催生出光储充检、电动船舶、重卡换电、电动矿卡、电池租赁、电池回收、海上牧场等一批新模式新业态项目落地,成为全国新能源新材料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城市。强龙头,宁德盯紧细分领域头部企业精准招商,为链主企业统筹保障建设用地1.7万多亩,集聚配套50家上市企业,实现80%本地配套,同时预留发展用地5万多亩,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宁德还在快速引进布局无人仓、无人机等新一代智能物流设施,围绕大宗原材料等运输需求,面向全球提供端到端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新一轮的产业生态建设中,企业是主体,地方政府又该在哪些地方发力?科研成果实验室小试和产业化发展之间,中试一端连着创新,一端连着产业,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器”,也是衔接上下游产业链的“连接器”。中试平台的存在,意味着新鲜出炉的创意“点子”,可以快速进行试验论证,缩短成果转化的时间线,同时,也能大大提高新产品问世后的市场认可度。“在需要承担极大风险、企业无力投入的环节,政府应主动担当。”王鹏说。这场交流会开在株洲,也是上门传经送宝,株洲能学的东西还真是不少。 推荐阅读🔗:
来源 | 株洲日报(记者/高晓燕)
编辑 | 汤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