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一对一教师绩效改革方案的进一步说明【UncleW】

2016-04-28 UncleW 校长运营圈


校长运营圈专栏作者:UncleW


校长运营圈上篇文章《拯救1对1商业模式的教师绩效体系全面曝光!》有举例不当及举例模糊的地方,在此做出修正及明确。同时,关于改革后课时费的具体实施办法,也将在本文中细化说明。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让我点赞的学大一对一教师绩效——课时量激励”中,举例不当,进一步说明如下:

注:课时薪酬=[(课时费总额+课时量激励-基础课时量对应课时费及课时量激励)+班组课课酬]*KPI系数


课时量激励

教师所带同一学员的累积课时量会作为课时费激励加到单节课时费上,如下图所示。



计算方式是:

        课时量激励=当月课时数量*对应档的课时费激励。

同一学员的总累计课时量应作为每小时增加课时单价的定档依据,然后用当月教师所带同一学员的课时量乘以该单价。

比如,A教师截止到4月份,给学生B上课的累计课时数为95小时,相应的,每小时增加课时单价为4元。如果4月份当月,A教师共为B学生上了10课时,那么相应的课时量激励为:4*10=40元,而非95*4=380元。

如果按照后者的计算方式,A教师所带学生B的累计课时量虽然是95小时,但本月实际上A只给学生B上了10课时,相当于公司多发出85课时的激励奖金。我们线下机构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希望大家能跳过这个坑!!




相应的,在学大课时薪酬的计算部分(课时薪酬=[(课时费总额+课时量激励-基础课时量对应课时费及课时量激励)+班组课课酬]*KPI系数)减掉的基础课时量对应课时费及基础课时量激励中出现了类似的不恰当的例子


根据上篇文章我们已经知道,基础课时量对应课时费就是责任课时对应的课时费,而基础课时量激励指的是教师对单个学员超出机构平均辅导时长的奖金。


学大的计算模式是:

教师当月的课时数量,会按照教师当月对应单个学生的单次上课课酬(包括课时费及课时量激励)排序,从低到高,减掉基础课时量产生的课酬(包括课时费及课时量激励)。

学大的基础课时量(责任课时)为50小时。


例如,A教师4月上课90小时,其中小六的课时数是30小时,初一的课时数是50小时,初二的课时数是10小时。

那么,我们来一起计算下应该扣除的A教师的基础课时量对应课时费。

第一步:定档。

根据总课时90小时(如下图所示),课时费档级将定到第三档



小六对应的课时费是:40/小时,初一、初二的课时费是48/小时。

第二步排序。

按照课酬由低到高排序,小六排在第一位,接下来是高一、高二。

第三步计算

计算责任课时数及基础课时量对应课时费。

责任课时数50=30(小六)+20(初一),A教师本月的基础课时量对应课时费为:40*30+20*48=2160元。

所以,根据学大的课时费薪酬计算方式,这2160元应该扣除。除此之外,我们再来看下还应该扣除的基础课时量激励。


基础课时量激励



例如,A教师当月完成的90课时,分别是其学生a、b、c贡献的,其中a当月上课40小时(该学员同A教师上课的累计课时已经达到123小时),b当月上课30小时(该学员同A教师上课的累计课时已经达到75小时),c当月上课20小时(该学员同A教师上课的累计课时已经达到86小时)。

那么,我们来一起计算下应该扣除的A教师的基础课时量激励。

第一步定档。根据教师所带同一学员的累计课时量定基础课时量激励档级。

第二步:排序。按照教师当月对应单个学生的单次上课课酬激励(包括课时费及课时量激励)由低到高排序



第三步计算。

计算A教师的基础课时量激励。

以课时激励起点课时数是50课时计算,那么,A教师基础课时量激励=2*30+4*20=140元。这140元也会从A教师的课时薪酬中扣除。


实际上,学大本可以按照比例的形式减去基础课时量对应课时费及基础课时量激励,但按照排序能更多的照顾老师情绪。




另外,在基础课时数计算的部分,有些校长对多人班组课抵消责任课时数的计算方式存在疑问,在此强调说明如下。

如果是2、3、4人的班组课,责任课时按2倍折算,5人及以上按2.5倍折算。

比如,A教师4月份的2人班组课课时数是5小时,那么,折算的责任课时数可计为:2*5=10课时。剩下的40责任课时数任务可以在A教师的一对一课时数或是其他一对多课时数中扣除。

学大这个绩效设计的目的就是对带班组课老师情绪的照顾。




昨天我们分析了学大的一对一绩效模式,在我设计的改良版一对一绩效模式中,课时费的计算,我将在今天进一举例说明

(上述学大的激励体系实在没看懂的也不用看了...直接看下面的!)


改良后,我们不再按照课时总量、教师所带同一学员的累计课时等计算教师工资,而是只根据教师所带同一学员的累计课时计算课时费。

也就是说,教师的级别越高,老师的消课能力越强悍,老师的单节课时费就越高。

课时费计算公式为:

课时费总额=

比如,A教师4月份总上课课时数是60小时,其中高一学员a本月上了20课时(a在A老师这的累计课时:55),高二学员b本月上了30小时(b在A教师这的累计课时:95),高三学员c本月上了10小时(c在A教师这的累计课时:45),根据下表,



教师A,

本月a学员的总课时费是:20*90=1800;

本月b学员的总课时费是:30*100=3000;

本月c学员的总课时费是:10*90=900;

教师A

本月课时费总额=1800+3000+900=5700元。


注意:

1、教师级别越高,教师的课时费起调标准就越高;



2、对于初、高中辅导都做的机构来说,如果按照教师所带同一学员的累计课时计算课时费,高三学生由于毕业一定退课的客观问题必定会让教师们望而却步,加之高三教学难度更大。因此,我做了课时费调高一个档级的政策倾斜,即,在同一教师级别的情况下,高三、初三的任课教师,其课时费将比其他年级课时费高出一个档。

3、考虑到一对X,公司总课时费收费更高的情况,我将一对一、一对二的课时费按照上表发放,一对三以上,教师的课时费也将调高一个档级。同时,一对多(一对二以上),教师所带同一学员的累计课时按照上课时长最久的学生计算。这种计费方式,老师必然高兴,只要保证其中一个学员的长期留存就可以了,对于机构来说,一对多学员往往都是某一个核心学员带来的,同时机构也省去了繁琐的计算。

4、校长们在做课时费档级表时,一定要重激励机构最容易退课的几个节点对应的课时段。经我统计,我们机构的退课高峰节点是一个月、学期、半年等,所以我就拉高了这些节点位置的课时费。


UncleW说

在做绩效改革的时候,为避免改革导致的人心惶惶,

我们应该做到:

1、在绩效运行前,至少提前3个月通知,开教师大会的时候讲清楚本次改革的原因和目标,给员工心理预期。

2、人力部将去年一整年各级别老师平均所带同一学员累计课时、学生平均留存时间等数据统计出来,以便设计具体数据。具体数据设计后,人力应把设计出的绩效初稿代入去年老师的数据中,仔细比对工资是否控制在预期比率内。

3、将改革中每个级别、每档课时费设计数据的来源公布给老师,让老师可以清晰看到工资整体是在上涨的,并且清晰的知道自己可以通过怎样的努力能实现课时费的上涨。


4月28日 21:45 ,UncleW将在各群内就一对一绩效改革问题的两篇文章进行答疑。

你带着问题、带着人力、拿好手机,

让我们能一起开始思考一对一绩效改革!!


您可以选择如下方式一秒钟与全国大咖校长对接:

微信群:班主任个人微信 yhtbzr  拽你入群;

Q Q群:校长运营圈2群  544750713!


链接上篇文章: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拯救1对1商业模式的教师绩效体系全面曝光!【UncleW万字改革书,校长必读】




作者:UncleW

编辑:李佳琳

排版:小林





这里是|校长运营圈

旨在为教育机构创业者免费提供

关于招生运营、企业管理及教学管理等实用干货


长按二维码关注校长运营圈公众号,

与全国大咖校长一起进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