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真后悔,前几年的教研会都白开了!【CK47】

2016-09-18 CK47和他的朋友们 校长运营圈

各位校长好,我是校长运营圈专栏作者CK47。

本周五,在“CK47和他的朋友们”微信群,我和校长朋友们深入地探讨了一个问题,就是:理科班课机构的教研会该怎么开?

在教育机构中,教研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机构提高教学品质的重要环节。我本以为理科教研会的模式和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但出乎我意料的是,直到散会我们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本篇就“理科班机构的教研会”谈谈我的观点和做法。

非理科、非班课机构的校长也不用急,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进行讲解。

注:我的机构是高中课外辅导机构,以下分析可能更贴近高中理科特点。

另:9月23日下午3:00,CK47将在花椒直播中为大家详细解读教研会该怎么开,具体听课方式和直播事项我们会在下周四晚公布,敬请各位校长关注!

全文约5100字,预计阅读需8分钟


2013年青藤刚成立的时候,我们的教研会效率很高。一是因为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没有特别好的也没有特别差的;二是因为老师少,教研会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大家都有机会发言,轮流串课的老师能够随时接受参会老师的反馈信息并及时解决。




但是随着组内人多起来,教研会的效果就变得很差,我分析有如下几个原因:


1、新教师的不断加入造成教师水平差距拉大,串课者多方面照顾造成组内水平高的老教师收获不大;


2、为保证公平,老教师每次教研会轮流串课,虽有提前准备,但是依然不能保证质量;


3、串课结束后老师虽然会根据教研主题进行讨论,但是讨论相对比较零散,无法形成有效的教研沉淀;


4、组长对于串课者的思路还算充分了解,但是对于组内教师的授课思路的了解却比较零散,无法保证良好的课前品控。


我深入地思考了这些问题,发现我组织教研会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


我相信很多校长和我原来一样,认为教研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


不能否认这个作用确实是有的,但却不是最直接的、最主要的,我认为教研会最直接的作用应该是——提高班课授课的标准化程度。


如果早点认清此目的,那么很多错误的过程就可以避免了。



比如当时我们在教研会上让新教师去仿真讲课,老教师批课。这样虽然起到了训练新教师的目的,但是老教师却很难有收获,参会动力自然不强。新教师自然有组长去带,这个过程是不必放到教研会上去浪费大家的时间的。


再比如,当时为了解决老教师教研会没收获的事情,我们把几个能力很强的教师单独拉出来去做一些尖端内容讨论。但是开始还行,后来效果并不好。主要是这些内容短期内不会讲到,大家准备动力不足,毕竟每天备课已经很累了;另外由于没有授课过程的检验,往往大家听完了虽然会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由于不能立刻进行教学实践,“很有道理的知识”慢慢就被淡忘了。


从这两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单纯以提高教师授课能力为目标的教研会往往是很难持续高效地进行下去的。


基于上述问题,最近我对我们的教研会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改革。对于本次改革,我总结了如下四个原则,下面我将分别进行详细的解读。

目录


教研会必须先独裁再民主

教研会必须有主线有反馈

教研会不能讲知识点不能讲题

教研会绝不仅仅是提高教师知识掌握能力

1

教研会必须先独裁再民主


既然教研会目的是标准化,那么自然应当选取最高标准,所以没有必要再让各位老师轮流串课,而是将每组水平最高的老师设为教研员,给予一定补贴,由他完成每次的串课过程。


教研员串课主要是为了把大家说通,让大家认同自己的授课方案。这一步就叫做独裁。


所谓民主,就是各位老师在教研员串课结束后对教研员的课程体系进行补充,此时组内应当针对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进行讨论,直到大家达成统一意见。当然这个讨论过程的主线依然在教研员手里,否则一堆人很容易陷入漫无目的地讨论中。


在这个环节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大家七嘴八舌的反馈结果往往不能形成很好的教研沉淀。经常是说完了就忘了,所以我提出了针对串课者的“不擦黑板”要求——即每节课的授课体系必须用知识框架图的形式在黑板上呈现,尽量精炼,中间不能擦黑板。



圆锥曲线部分知识框架图


最后大家反馈的问题,直接在框架图上进行修改、添加、删除,直到大家对于框架图没有异议,教研员记录后并在会后改进教材与串课稿。


2

教研会必须有主线有反馈


以往教研会前,只有串课人会认真准备,其余人往往没有动力或没有方向进行准备。串课后,组长也不能对每个人的学习掌握程度有较好的判断。 


本学期我们所有班级开始强制采用标准化教材(由教研员和组内牛师编制)上课,而且规定串课过程必须紧扣教材进行,严禁脱离教材串课。


这样在教研会前教师的工作就是完成对教材内容的熟悉,这会大大提高教研员的串课效率,不用再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知识点抄写和题目讲解上。


 会后,每位教师要根据教研员的串课内容书写每节课的备课稿。备课稿包括“体系目的”、“课程引入”、“知识框架”、“典例分析”、“重点强调”、“气氛设计”等六部分。


备课稿是在公立学校教师教案的基础上结合机构的授课特点进行增删改而来,每一部分设计动作要点,是对“教学七步法”中的“授新课”环节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和标准化规范,能够在纸面上仿真整个授课过程。


教研员的串课也是基于备课稿模块进行,把自己的整个授课流程呈现在大家面前。




正式上课前,组长会检查每个老师的备课稿,把控该老师是否吃透教研员串课内容,并对有问题的老师提出整改意见。


3

教研会不能讲知识点不能讲题


这是教研会串课最关键的一个原则,也是大家最难落实的一个环节。


在各组落实教研会过程中,我发现即使是实力最牛的教研员串课,也摆脱不了“摞知识点,抄例题”的模式,整个教研会节奏松散,效率低下。


那什么样的串课模式才是最实用的呢,我提出了要求——不能讲知识点,不能讲题。


听完了大家基本都疯了,那讲什么呢?


应该明白,参加教研会的老师都是有经验、对于知识点掌握基本没有问题、做题能力过关的老师。他们欠缺的不是这些模块本身,而是另外五部分:


1、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深度,以及在本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如高中数学中“极坐标”的知识是如何解决学生已经学过的圆锥曲线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的。这个要求老师在更高的维度去对本节内容进行描述,把高考二轮复习中“模块综合”的思想贯彻到每节课。


2、知识结构的部分缺失或题型细化水平不足以达到考试标准。


很多老师都经历过“课越上越厚”的过程,从开始一节课感觉没有东西可讲,到后来总结越来越多,分类越来越细,课程内容越来越充实。很多老师课上感觉给学生都讲了,但是学生考试还是不会,只会埋怨学生“不好好复习,都讲过的题稍微变一下就不会做”。这个“变一下”的程度是多少,是值得商榷的。




在我看来,很多老师自己对知识和题型总结得不到位,却要求学生必须“触类旁通”是不负责任的,你的课并没有让学生的水平达到考试要求。


如高中数学中,很多老师认为“线性规划”太简单了,“一画图结果不就出来了嘛”,根本不用细分讲授。但是考试是会考到三个种类目标的、四类含参方式的线性规划问题,仅仅是“画”是出不来的。


3、考试重心不明确,授课重点及各知识模块时间分配不合理。


上面说了“课越上越厚”,但是物极必反,当一个老师考试重心不明确,授课自然也难谈侧重,在有限的时间中对“越来越厚”的课程平均分配,效果自然打折扣。


4、各知识模块间关系不明确,课堂跳跃,学生“出戏”。


这是一个老师知识维度不够的问题。同样的内容,优秀的老师能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并且记忆更牢固。


我们的知识和题型并不是孤岛,每个知识和题型都处于一个网络中。孤立的内容是很难理解和记忆的。




如学生背诵“π”根本背不了多少,而且很快会忘记;而把“π”编成个故事则更容易记忆,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各个数字之间的联系,把它们放到了网络中。当老师弄清了所有知识和题型的衔接和延伸、发散关系,此时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更好。


5、知识与题目脱钩,达不到训练效果;题目讲解深度不够,无有效延伸。


很多老师最爱做的事情是给学生罗列一黑板知识,然后开始做题。这种做法是极不负责的,因为初学者建立关系的过程很费劲,而且这个关系是有漏洞的、不全面的。很多同学在刚开始学习物理时每次都要把所有公式写在面前才能做进去,这是因为他们机械、强制地建立了这个关系。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能总结出来,如果把课堂比作珍珠项链的话,老师欠缺的往往不是珍珠本身,而是串起珍珠的那条线。




为了让教研员更明确这条线,针对上述问题,我对教研员的串课做了如下规定和训练:


1、串课讲授内容前,必须说明“为什么”、“是什么”。

“为什么”不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这种出现在公立学校教案上的空话,而是本节内容是解决了我们以前解决不了的什么问题;“是什么”是告诉大家本节在本章甚至本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是哪一章的延伸,是哪一章的铺垫,和哪一章同属于哪个体系,考试会和哪一章交叉出题。




2、知识点和题型总结必须以框架图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每一道例题都要在知识点和题型总结中找到它的位置,并且得到很好的铺垫和解释。


3、每个知识点,每个题型讲解前,必须告诉大家这个知识点或题型在最近5年高考、最近3年即将到来的期中或期末的考试出题情况、出题难度(将考试热度和考试难度量化,满分10分),以及建议的授课时长和难度。


4、陈述本节课知识点和题型的讲解顺序,并着重讲授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本节知识网络,降低学生理解及记忆难度。


本部分最难的地方在于,串课者需要有极强的用户思维,即真正以一个学生的视角看待本节课内容,如同导演打磨剧本的每一个场景,尽量刻画出最舒服的知识呈现方式。(本部分应成串课主体部分)




5、对于每道例题的讲解,我设计了“题目题眼”、“相关理论”、“解题关键”、“解题步骤”、“易错提醒”、“题目延伸”六个环节。


原来老师讲题很机械,无非就是把上述第四步“解题步骤”写到黑板上,但是现在强制要求教研员对每一道经典例题进行上述步骤分析,帮老师建立起题目和知识间的强关联,使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达到同样的目的。


4

教研会绝不仅仅是提高教师知识掌握能力


作为教育机构老师,相比公立学校老师,我们要做到的不仅是把课高效率的上完,更要时刻记得我们的最终目的——提高续班率,降低退课率。


要达到这两个目标,通过上述所有工作,打磨授课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是王道,但是并不代表其它工作不重要。


 在机构授课,有两点需要各位老师提前设计:

1、带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班级及教师的粘性;

2、增强学生对机构课程体系的依赖性和信任度。


以前我们就认识到这两点的重要性,但是任务执行层面无非是开会时反复和大家说的“你不能太闷,学生都睡着了你给谁讲?”、“要多强调你暑假讲的内容很重要,引起学生重视”。我说烂了,大家也听烂了,但就是落实到的不好。




原因是能想象的,老师上课背负着很重的任务,教学七步法要落实,教学计划要完成等等,一些琐碎工作自然容易忘掉。所以在教研会的时候,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就要准备到位。


针对第一个课堂气氛问题,教研员会设计几类不同类型风格的课程引入方案供大家参考,原则依然是:不限制更优秀的更勤奋的老师的自由发挥,但懒的或更差的直接抄总比质量差或不准备好的多。


另外,由于客观原因,我们课堂90分钟不下课,但让学生集中精力90分钟听课是不可能的,强制要求老师将课堂切割成三部分,在每部分之间穿插故事性较强的内容作为调剂。这些会落实到备课稿上由组长进行检查。


对于第二个课程体系问题,我们提前建立了高中三年的授课体系,彻底将课堂产品化,精细到从高一到高三,每节课的内容讲什么、什么难度,寒暑与春秋的课程强化思路是什么,并在每一节给出如下图。教研员会根据此图对整个课程体系与本节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教师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此图信息对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进行说明和规划。



注:灰色条日期为下次强化这个知识的时间


CK47 说

教育培训行业的进化方向就是产品化,标准化,通过教学工具和标准化规范教师授课行为,降低教师个人能力和发挥的程度对课程品质的影响,从而达到课程质量可控的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服务,教学行为是机构教学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用教材标准化教学内容,用教学七步法标准化教学服务是我们能够做到或正致力于做到的。在教学行为的规范上,大家还在探索。


学而思采用ics做到了一定程度的教学行为规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而思的复制能力强就在于此)。ics等资源在内容呈现形式上的创新对于小学教学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对于较难的中学内容来说,尤其是高中,更深入的探索思维过程才是更重要的。因此,在高中,名师效应更明显。


我们从业者要做的就是把这种稀缺资源最大化效用,通过标准化教材,标准化教研会,标准化备课稿让最优质教师的知识逻辑得到高质量、可控的复制。


最后,感谢“CK47和他的朋友们”群中小伙伴们的大力支持!



为什么你把学而思学了个遍,班课却依然没有起色?【CK47】

教你升级Excel排课表,瞬间提高80%的排课效率!【番茄博士】

如何培训老师真正讲好一堂课?【UncleW教师培训系列(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