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录播、直播、在线1对1的行业分析【CK47精彩时评】

2016-04-04 CK47 校长运营圈


前言


最近写的教学管理干货太多,大家都看吐了吧,这次换换口味,和大家唠一下K12在线教育。

最近教培圈连续发生了两起比较博人眼球的事件:‘香港冒出个8500万身价补课天王’,‘在线教育平台教师王羽课时费超网红’。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两件事纯属炒作,至于幕后推手——既得利益者——是谁,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我就不再扒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线教育正在一片质疑声中,极力的秀出自己的肌肉。

从电脑屏幕能播放视频开始,就有人断言,在线教育将颠覆传统的课堂。

Why?

因为互联网跟教育都有沟通属性,所以,教培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简直太适合放在网上去做了。

但喊了这么多年,倒是线下教育机构发生了大跃进,产生了新东方、好未来等巨头,在线教育却始终没能拿出有说服力的成绩。

原因何在?在此谈下自己的看法,一家之言,抛砖引玉。


目录

录播课模式

直播课模式

在线一对一


录播课模式


录播课是最早的在线教育业态,大概是2005年之后,各种网校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四中网校、黄冈网校、101网校、新东方在线、学而思网校等。这类最原始的网校,基本模式都一样:依托于比较有名的公立或者民办的线下教育实体,挑选优秀老师,把他们的上课实录或者对摄像机录制的课程放到网上售卖。

直到今天,我所在的城市,还有一些所谓的加盟商,租一个小门店,靠各种宣传手段卖课程。

我想说的是,第一个想出这种模式的,一定是一个掌握资源却不是特别懂教育的人。录播课到今天依然能挣到钱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录播课的很多实际消费者——家长不懂教育。在孩子身上向来不差钱的中国家长,在听了课程顾问的神忽悠后,自然舍得掏腰包。但有用没用呢?看看课程复购率就知道了。

2、在10年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学校,甚至是我家乡的乡村中学,都安装了微机室、多媒体等。

随着各种教育新模式的不断涌现社会,尤其是13年后,录播这种传统模式的弊端越发明显。

其最大问题在于学生毫无课堂参与感,也无任何课后服务,我讲我的,你听你的。而教育的本质是沟通,而非灌输,任何人都更倾向于和人去沟通,而不是被动接受。

就连我自己已经是近30的芳龄在看我们机构老师的录课视频时,还经常走神、犯困、不自主的快进,更何况是思维更活跃的孩子们呢。所以,关于录播课的听课效果?Sorry,我们还是谈下一个问题吧。

因此,这种模式的衰落已成必然,想必校长们已经很少再看到关于北京四中、黄冈及101网校的信息了吧。而新东方在线及学而思网校依然活跃在大众的视线之内,是因为:

1、新东方及好未来的商业价值及推广能力比前三个要高得多;

2、他们及时拥抱变化,早早转型直播课模式。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特意登录了几个网校的网站,新东方、学而思把大大的免费直播课预告放在首页,而另外几个网校依然延续了传统的版面,罗列着待售课程以及几个名师的视频片段,让人真心没有点进去的欲望。

那么,录播课就一点优势也没有吗?

非也,相对于直播,录播有个很大的优势:录播可以加后期制作,使讲授的呈现效果更好或者更具特色。

目前市面上有两款产品就是按照和这个思路开发的,

一个是主打高中的乐学高考。推出了乐学大电影系列,以拍电影的标准来拍授课短视频。 



此时的课堂不再是一个老头或老太太对着黑板干巴巴的在讲授,而是一个明星范儿的老师配合各种场景、助手及后期制作的生动课程;

另一个是主打初中数学的洋葱数学。虽然录播课的呈现标准没乐学高考高,但也花了很多心思在课程效果上。

而且,为了弥补录播互动性差的缺点,两者均设计了聊课室、助教qq群答疑等板块。

我比较看好此类产品,做精品课程也一定是未来录播课的唯一出路,当然,目前做精品课程的成本高、产量低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直播课模式


直播课(直播班课)模式是目前主流的在线教育模式,在讨论这个模式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个问题——为什么直播会打败录播。

录播互动性差?直播也不强啊(一个人对着上千人,即使当堂提出问题又能怎么样)。

对此,我分析的原因是:

1、每个人都有惰性,当一件事没有紧迫感时,我们就会把它的重要性等级降低。

比如,直播课7点开始,我们可能会推掉别的事,给它腾出时间;如果随时可以观看,嗯,不着急,还是睡一觉再看吧。

2、学习本质是沟通,人还是愿意和人去沟通的,如果不能,那么我们也倾向于找一种最接近直接沟通的方式。

如果各种学习方式按照容易被接纳的程度排序,我认为应该是:一对一学习,线下班课学习,在线直播学习,在线录播学习,学生独立看书学习。

一对一是强沟通模式,而独立看书没有任何和‘人’沟通的属性,所以他们分别列在首位和末尾。

在线直播学习为什么又优于在线录播呢?

虽然直播时,学生也不能进行多少沟通,但确能感受到‘老师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学生的情绪就会被老师调动。我们看足球比赛直播都会大喊大叫,但是看录播就不会,我想是一样的道理。

3、虽然录播也可以有课后服务(比如乐学高考建立的助教qq群),但是,学生最有问题冲动的时候,往往是刚上完课的时候。随着时间的增长,学生想去解决不会问题的意愿会减弱。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各种答疑平台都在鼓吹“1分钟解答”。

如果每个人观看课程的时间不同,助教就很难保证全天候在群中及时服务每个同学。而统一所有同学在某时间段集中答疑,又会打消其他时间段学习的学生的问题冲动。

而直播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在所有人集体学完后,随即开放提问环节,助教可以立刻针对同学的问题进行集中高效的回答。

上述原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直播课的崛起和录播课的衰退。


直播课(直播班课)如果再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B2C模式和C2C模式。

B2C模式如新东方在线、学而思网校、海边直播(好未来旗下)等,一般的线下机构发展在线教育会采用此种模式;

C2C模式如YY、猿辅导等,一般是纯粹互联网出身的在线教育公司的选择方案。

我个人认为,现存的B2C和C2C模式,前者要优于后者,且前者是后者的进化方向。

首先,新东方在线、学而思网校等此类依托原有教学资源建立的单一B端平台,对平台老师有很强的管控和协调,不至于当行业出现爆发期时,大量的学生涌入造成服务质量的低下。

其次,在推广方面,B2C模式的在线教育公司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推广方案也比C2C老师排名体系靠谱的多。

比如B2B模式的在线教育网站可以通过调整宣传来控制每个老师的学生数量,做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且也不会过度宣传某几个名师(如海边则完全套用学而思线下模式,不宣传名师而是宣传课程体系)。

但C2C模式的在线教育网站推广来的学生则永远会选择排名最靠前的老师,不仅排名高的几个老师一定忙不过来,而且由于过度对个别老师进行包装,导致这些老师单飞的风险还极高。


但是,C2C彻底转变为单一B2C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C2C的管理者没有新东方、好未来那么深的人才及内容积淀。

那么,C2C模式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答:B(教师网红经济公司) TO C(学生)


目前网红经济大行其道,这个趋势蔓延到教育产业也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教得好,就能成教育界网红吗?

绝不是。以前我是一个老师,现在是一个教师培训师,不同的工作阶段,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学生短期内是根本听不出老师讲课好坏的,尤其是在老师认真准备的情况下。

所以学生或者家长一节课就听出特点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教师网红。


说这层话的意思是,在线时代,一个老师只能讲课是不行的,真的没人喜欢一个老头或老太太絮絮叨叨的说一个小时的。但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眼球,就没有后续学习来印证他真的是一个‘好老师’。

所以,老师要么美,要么逗,要么背景好的闪瞎眼等等,总之你要有特色,看看香港和韩国的补习市场就知道了。


网红教师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每个网红教师的后面都有一个团队在使劲,你做公关我做内容等等。这就进一步促进了直播班课从C2C商业模式向B2C商业模式进化的过程。


我预言,在未来的直播课市场上,C2C平台的名师都将会有自己的‘经纪公司’,即未来的直播平台不会是入驻很多个体老师的淘宝(C2C),而是入驻很多名师经济公司的天猫(B2C)。

此时,教师和机构的关系不再像现在一样【老师给机构打工,机构给老师开工资】,反而更像是【机构给老师服务,老师给机构提成的模式】。


在线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的模式是最近才悄悄火起来的。同行应该都知道,打2015年起,教育圈最火的不是这个概念,而是教育O2O。教育O2O玩完资本‘过山车’后,最近算是进入了低谷期,不曾想其分支——在线一对一慢慢火了起来。

比如,掌门一对一,三好网等,都拿到了令人羡慕的投资,学霸君、猿辅导也在不断有意无意的‘撩汉’,在圈内搅起了不小的水花。

先说结论,相对于教育O2O,我更看好在线一对一。教育O2O以后再说,今天只聊在线一对一。先说优势,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


1、前面提到的班课直播体验感要比线下班课差很多,而一对一在线的体验感虽然比线下一对一差距,但是并不会有前者那么大的差距。

这跟说话的道理类似,当面聊天确实好,但见不了面的时候打电话也行,能视频更好;相比之下,多人电话会议的效果就比当面开会差很多。

而且,技术层面已经能够实现通过智能书写装备将手写内容同步传输到网络(学霸君和作业帮目前都在用)。

很多人诟病的授课交互差的问题也能够很好的解决。

在这方面,VIPABC和51talk已经开了好头,相对于其他还处于测试期或孵化期的K12在线一对一模式,外教的在线一对一基本可以认为是跑通了,相信下一步就是爆发期。


2、相对于直播班课面临的线下巨头新东方、学而思以及一众地方霸主(很多省级班课机构在地方口碑并不比新东方学而思差)等,在线一对一面临的对手档次要低得多。最好的线下一对一对手不过是学大,更有大部分还是一些兼职小机构甚至是大学生。


3、机构一对一教师更有动力去跳槽到平台上,实现短期工资增长。

相对于班课机构老师,一对一机构老师更不稳定(行业离职率非常明显的差距)。因为一对一机构老师更累(工作时间长),工资更低,且受限于本身单位时间创造价值低,其工资增长空间也不大。如果平台能实现短期工资增长,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去。


4、对于三四线城市,在线一对一是刚需。

一对一辅导是一个倒三角型的需求(即初三、高三需求量非常高),而相对班课老师,一对一老师的能辅导人数弹性非常少,当需求猛增时,他们的工作时间可是不能猛增的。

这就导致了基本上再差的机构,在需求高峰期都是有钱赚的。我所在的一个三线城市这个现象非常明显,有的机构即使看上去像洗头房一样,但到了3月,照样学员爆满。服务质量可想而知,也随之拉低了这个行业的口碑。

在线一对一的存在会增加教师的供给弹性,有力的缓解三四线城市教师短缺的压力。因为一二线城市的1对1教师供给几乎是无限大的(很多大学、学历高的兼职),但三四线城市的1对1教师供给在每年上半年则严重不足,这半年,学生对于在线一对一需求很高。


5、在线一对一通过低价创造了一个增量市场。

互联网最拿手的是去中介化,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但降低价格对班课吸引力并不大,毕竟线下班课也不贵,但对于一对一影响就比较大。现在的很多家长和学生的习惯是,平常上班课,冲刺期(如初三、高三)上一对一,就是因为家长学生认为一对一效果好,但是高一高二觉得没必要。


但在线一对一通过利用大学生和高学历兼职教师的不怎么值钱的剩余时间(闲着也没事做),把价格进一步压低,就能够将‘一对一作为学生冲刺辅导手段’(初三高三才愿意花钱学效果更好的1对1)的人群向将‘一对一作为常规辅导手段’(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平常也愿意学1对1)的人群扩大,创造增量市场。


6、相对于O2O家教来说,在线一对一最大的优势是提高了效率,老师或者学生不必跑来跑去。

很多在线一对一的师生是有地域上阻隔的,单这一点就解决了O2O最头疼的跑单问题,即老师和学生绕过平台直接上课。即使老师想换个别的直播平台上课跳过平台,平台本身还提供了一套体验感很好的一对一直播课程软硬件(如猿辅导不仅为老师提供直播技术还为老师提供题库),所以老师基本不会选择带着学生去YY或者QQ远程学习的(体验感太差)。


优势说完了,先别高兴,现在开始泼凉水,我的定论是,在线一对一只能是个低价品,平台再怎么吹老师多好都没用。


1、真正的好老师基本是不会去带一对一的,因为班课的课酬更高,而且从来不缺学生。

即使有一对一,也是从班里的学生转化过来的,此时课单价会很高,因为班课老师获取了班里有更强支付能力和意愿的同学的剩余价值。这是的一对一高价要靠很大的学生基数才能实现的情况,而不是大众情况。


2、家长报一对一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提分在这个前提下,家长会在可以负担一对一高价的年级去寻找有信任背书的老师。

比如在职教师,不知道有多好,但总不会太差;比如上过他班课的老师。

所以就跟电商大多是低价路线,奢侈品还要去商场买的道理一样,

除非学生家长对在线一对一教师平台之前就产生了学习习惯,否则不会在初三、高三这个一对一价格可以很高的年级选择在线一对一的形式学习。


3、有的平台可能会提出通过培训,监督等保证平台上的老师质量,以收取更高的价格。

这个理想丰满,现实很呵呵,上面说过,这行需求一般会集中爆发,当大量的学生涌入,哪个机构能忍住让老师继续培训,不许代课挣钱?新东方做不到,好未来也做不到,老师也忍不住。

在此扒一下行业底裤,任何机构承诺的经过多少轮、经过多长时间的培训都是假的,最起码是夸大的。监督就更不说了,目前任何机构都做不到实时监督教师授课过程,平台居然能?说这话的人,你一定是没有干过这活。

所以,这个行业只能是课后监督,课前及课中监督想都别想(如不懂我说的三级教学监督体系,具体内容可查阅校长运营圈之前的文章:《看千万级校区教学校长,如何做好教学管理》一文)。


4、有的平台承认不用好老师,他们提出了一个理念:最适合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以收取更高的价格。

这个说法不新鲜了,祖师爷学大已经这么说了十年了,学大从来不说老师好,而是说适合。

那么什么是适合的老师呢?

大部分人对这个问题的认知都很浅薄,基本就是学生想要个外向的,给配个外向的;学生要个男的,给配个男的;学生要个好看的,给个……对不起,没有。有人辩解说我们是深度匹配,比如学生想补函数,就给他匹配函数教得好的老师。

但你能知道老师哪里教得好吗?你有数据后台吗?你记录过学生的学习轨迹和学习曲线吗?没有,你的依据无非就是老师自己填写的,那估计所有老师填写的都是‘我是全才’,或者填写最热门的那几章。

所以,我特别不喜欢这个‘匹配’的噱头。

再次扒一下行业底裤吧,所有的机构也都会号称给你匹配合适的老师,而事实是哪个老师课少或哪个老师贵就给你匹配哪个老师,就好像你去饭店问哪个菜好吃,服务员告诉你的基本都是今天剩下啥,啥就好吃。我想没有数据支撑的平台最终也是这个结果吧。




以上是针对在线一对一的一些优劣分析。那么,在线一对一的发展方向在哪呢?


我个人觉得,在这个模式中,恰恰和直播课模式相反,C2C比B2C靠谱,原因有三,

1、一对一教学中,教师能够承担大部分课后服务工作;

2、一对一教学是非标准化的,机构不能对教师进行持续的授课及教研支持;

3、一对一老师对于学生量的需求是相对容易满足的,不像直播班课那样‘the more the better’。所以,B存在的意义相对不是很大。


另外,平台需要发展自己的特色,不要每天只会叫喊‘我的老师好’这种自欺欺人的话。

掌门一对一做的就不错。

其借助其高校资源,主打兼职名牌大学生的牌。我认为这张牌用好了效果应该是不错的,毕竟当年的学而思也是靠堆砌清华北大学生的名头起家的,直到现在才慢慢不再吹‘我有多少清华北大’。

另外,他们有一个点我觉得打的很对,就是为孩子树立榜样。

在线下我也经常会组织学生动员会这类活动,效果虽然不错,但大部分学生都是三分钟热度。并不是学生不想学好,而是人的毅力不是一次热血沸腾的演讲能够提高的。

所以,老师应该持续鼓励,偶尔鸡血,哪怕是孩子受到挫折时告诉他‘曾经我也这样,但是现在我照样很牛’都能让孩子重振精神。而且对学生来说,身边一个活生生做榜样,比天天读一些天才的奋斗史可真实有效的多了。

只要能改变孩子对学习的认知和态度,我相信即使你什么都不教,他的成绩也能蹭蹭的提高,这就做到了教师最终目的。

所以,我觉得平台可以提出‘伴读’的概念——老师已经不是老师了,而是在孩子青春期和学业中始终陪伴在身旁,能为孩子答疑解惑,又能不断释放正能量的偶像。当然这样的模式下,一对一必然长期化,价格就更需要满足我说的在线一对一的以第一个条件——低价。


综上,我对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议是:


1、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如何创造新模式上,任何模式创新都会被迅速抄袭,只有技术创新及数据积累是不能被抄袭的。

只有教学内容及工具的研发,学生学习数据的搜集及处理,才能让老师上课爽,让学生成绩提高快,进而把整个上课的体验感和功能都提升到产生短期复制障碍的层次,这是一个平台实现壁垒的唯一方式。


2、有平台可能会想把一对一的模式扩展一下,开展小班教学,如3人班,6人班等。我不认为行得通。

学大喊了这么多年转型,依然没什么变化,就知道没那么简单。

挖掘原因的话,还要回到教育的本质上,如果一对二的话,老师和每个学生沟通的效果和一对一比虽然有差距,但还能接受,但是三人及以上就差很多。

另外,我多年的运营经验也告诉我,一对三到一对六是一个特别不稳定的结构。组班的学生要么本来就认识,要么虽然原来不认识,但班里人少很容易熟悉起来,当一个同学退课时,带给其他同学的负面影响会很大,这个团体就很可能崩掉。不同于班课,20多个人的班级,走一两个学生对其他同学基本没什么影响。


结 语

已经听过不止一个行业大佬这样说:‘在线教育就是瞎折腾’、‘玩概念的人多’、‘各种创新没啥用,还是踏踏实实的卖点课实在’。通过上面的在线教育各种模式的论述和评价,各位校长也能看出,我对在线教育基本是肯定其存在和发展空间的,总结下来就是‘有瑕疵,没毛病’。


但在线教育毕竟是新兴事物,不足之处多多,改良道路漫漫,还是要多和经过实战考验的线下教育学习的,‘颠覆新东方’这类的梦话也就不要总提了。


上述是关于在线教育领域我自己的一些思考和预测。接下来的两篇,会针对这个行业的其他两个业态——新兴的教育O2O、传统的线下机构转型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希望感兴趣的朋友继续关注校长运营圈(公众号:yaohaotixy),有不同意见随时欢迎在校长运营圈QQ群(群号:544750713)与我交流讨论。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看千万级校区教学校长,如何做好教学管理!【教学监督超实用干货】



如何解决合伙人对股权比例不满、收入不满、控制权不满?【法律直播课整理】




作者:CK47

编辑:李佳琳 UncleW

排版:小林





这里是|校长运营圈

旨在为教育机构创业者免费提供

关于招生运营、企业管理及教学管理等实用干货


长按二维码关注校长运营圈,

与全国大咖校长一起进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