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桐树下忆父亲
谨以此文悼念
我的父亲——巨野县人民法院执行局侯勤海法官
在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参加单位组织的青年干部培训时,我接受了一次全新的深刻的党性教育,有感而发,写下这些话。
站在焦桐树下,听着看护焦桐30年的魏大爷讲述着五十多年前的往事,讲者伤心,听者动容,泪水噙在眼中,流在心里。在兰考的每时每刻,我都在被感动着,不论是他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不顾自己身体的奋斗精神,还是时时刻刻为百姓着想的公仆情怀,亦或是在困难面前敢于逞英雄的工作态度,无不让人感动,让人怀念,逝者50年前的英雄事迹,也让我回忆起了父亲在世的点点滴滴。
父亲生前不是什么领导干部,他没有像焦裕禄一样感天动地的事迹,死后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告别仪式,他只是千千万万人中普通的一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做自己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在我心中,他却是不普通的那一个,他是我的偶像。二十年如一日,他把所有的精力扑在工作上,扑在法律事业上,扑在为当事人解决困难上。繁重的工作压在肩头,他从不叫苦叫累;繁杂的案件摆在面前,他从不退缩半步。回想起十几年来的点点滴滴,不正是焦裕禄在今天、在千千万万人中的一个缩影么?
1994年,父亲通过县法院组织的第一次社会公开招聘进入法院工作,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人民法官。乡镇法庭工作7年,经他审理判决的案子几千起,没有一个当事人提起过上诉;执行工作11年,他和两三名同事一起,每年都要办理一千多起执行案件。早起晚归从来都是家常便饭,出差、临时行动更是不分时间地点,多年来我和妈妈早已习惯了他无作息规律的生活。可他忙的快活,累的高兴,不管多苦多累,只要案子办了,当事人的权益执行到位了,那就是他最大的欣慰。
“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可能只是举手之劳,对对方来说却可能改变一生的命运”。
2004年1月,大年三十的中午,刚吃过团圆饭,母亲和奶奶正在准备包饺子,我和父亲准备贴对联,全家人洋溢在过年的欢乐氛围中。父亲手机响了,是一个当事人,因为一笔欠款没有追回,对方又迟迟找不到人,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之后已经一拖再拖,两年没有解决了。当事人非常急迫的告诉父亲,他刚刚得知欠款人出现在了河北某地,父亲听完非常激动,在电话里就告诉当事人说我们马上组织人手过去,你把对方盯紧了,我们到地方再和你联系,挂断电话,就匆匆联系同事,准备出发。当时上高一的我非常生气:都过年了,你们都放假了,工作的事情不能年后再说么?你走了,待会谁陪我贴对联?晚上谁陪我们吃饺子?看晚会?父亲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带着歉意匆匆出门了。晚上十点多,才带着幸福、带着疲惫,风尘仆仆的赶回家里,一进家门就兴冲冲的告诉我们,抓到人了,也答应还款了!仿佛这是一件比过年还要兴奋一百倍的事情。“那当然,因为抓到这个人,案件的当事人能及时拿到追了几年的欠款,他经营的小企业因为这笔钱免去了破产的命运,许多工人因此在过年的时候拿到了辛苦一年的工钱,你说这功劳大不大?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忙碌一个下午或者一个晚上而已。有时候,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可能只是举手之劳,对对方来说却可能改变一生的命运。”父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些话,多年以后我才渐渐理解。
这只是父亲工作中的一个最简单、最微小的缩影,在我家,吃饭的时候电视总是法制频道;聊天的时候总是离不开法律法规;每天下班回家,他念叨的都是当事人如何满意、如何高兴,仿佛带动他情绪起落、心情好坏的,只有工作,只有案件,只有当事人对他们的工作是否满意。
“我做工作的时候想的,不是升官也不是发财,我只要把我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做的让当事人满意了,我就很骄傲”。
因为工作努力,成绩出色,多次得到领导的夸奖和赞许,父亲也承担了越来越重的工作任务,每次有大案、要案、难案,领导总会第一个想到他。案件交代下来,是压力,更是父亲的动力。每次碰到棘手的案件,他总是好几天愁眉不展,白天思、晚上想,上班忙着找线索,下班也皱着眉头不说话,恨不得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案子上。换来的结果当然也让人骄傲,各种大案难案,到了父亲手里就迎刃而解,只会给他的光荣簿上增添浓重的一笔。
每次亲戚朋友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父亲都会眉飞色舞的讲起最近又出台了什么法律新规,趁机给亲朋好友们上一堂法律课。妈妈总是说,因为你,我们全家都快变成法律专家了。
每年年底,父亲总是带回一摞荣誉证书,优秀法官、执行能手的称号数不胜数,母亲总是说:你每年这么多证书,也不能为你换来一分钱,这么拼命干嘛?父亲嘿嘿一笑,也不多言,脸庞上透露出来的却是满满的骄傲。父亲走后,为他收拾东西,我将满满一柜子荣誉证书一个个打开,仔细阅读,试着去感受他的成绩,他的骄傲,他奉献给法律事业的一生。
“这些年我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了,如果身体出了问题,最对不起的就是你妈妈,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
父亲患有肝病很多年,医生后来告诉我,肝病最怕劳累。多年来,每次看着他归家时疲惫的身影,我和妈妈就特别担心他的身体,他总是满不在乎的告诉我们,他身体好着呢!第二天天还没亮,又带着法警下乡了。这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办案规律,对于平时躲躲藏藏的当事人,凌晨和夜晚是最容易找到的;对于外出打工很少露面的,过年时是最容易找到的。因此,在别人都已经休息的时间,他却不能休息,带着同事,带着法警,在夜色中奔波,还要面临着许多未知的危险。被不法分子威胁恐吓、被不明真相的群众阻拦包围,这些事情他讲出来的时候风轻云淡,我们听到的时候却是后怕不已。
多年的劳累终于导致疾病爆发,2012年5月,父亲身体感觉不适,体检的结果也不容乐观,他很多年没有发作的肝病似乎有复发的趋势,医生建议我们到大医院进一步检查。我和母亲一次又一次劝他赶紧放下工作,去济南检查身体。可他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放不下的工作,周一推到周三,周三推到周五,周五又推到周一,直到7月9号这天,我终于忍无可忍,对他发了脾气,他才勉强同意第二天交接一下工作就向领导请假,没想到这一走竟然无法归来。在济南住院第三天,院领导和同事来医院看望他,看到同事的第一句话,不是感谢,而是那个某某案件有没有进展?某某当事人找到没有?接着就开始交代他负责的案件细节,同事在医院两个小时,他交代了两个小时的工作,似乎病痛在那一刻已经不值一提。7月15日,转院到北京,同事来探望,他第一个关心的还是工作,还和同事约定回去以后一起处理某个棘手的案件,生怕因为自己的身体,耽误了工作,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
住院的第一天,父亲对我说:“这些年我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了,如果身体出了问题,最对不起的就是你妈妈,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她。”我说爸你瞎说什么,你还没娶儿媳妇呢。父亲笑笑,没说话,没想到他一语成谶,这竟然成了父亲对我最后的交代。40天之后,他就带着对工作的不舍,对家庭的眷恋,对儿媳妇和孙子的期待,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站在焦桐树下,我泪如雨下,父亲的一生,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他只是在他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叫苦不叫累,努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他只是凡是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换位思考,不辞辛苦,把群众的满意当做自己最大的成就。他只是做到了他认为一个党员、一个法官应该做到的事情。
时代呼唤焦裕禄,时代也不缺乏焦裕禄,我的父亲,就是这新时代千千万万焦裕禄的一个缩影。新时代的焦裕禄精神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在工作中,不叫苦叫累,不怨天尤人,踏踏实实,默默奉献,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困难,敢于承担责任。
这就是我心中的焦裕禄精神。
我的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作者:侯晨,写于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