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往百万年薪之路

2017-03-03 北冥乘海生 计算广告

年薪百万,您要再说少就有点儿装逼了,因为这已经进入了中国人收入前万分之五的行列;可是说多也不算多,扣了税,去了生活费用,恐怕也得个五六年才能在北京上海凑齐个首付,具备成为房奴的资格。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象征意义重大的奋斗目标,总得找到合适的路径去追寻。提醒一下,知乎上那50%从认字开始就年薪过百万的大神们,就不用关注我们这儿胡扯的啦!



注意,这儿聊的是年薪百万,不是收入百万。收入百万的路子可就多了去了:要么在京郊当个互联网+的高僧,要么弄点儿广告黑产干干,要么去保利会所干个兼职,再不就在万众创业的大军里一不留神落得个财务自由的下场。这些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今天,收入再怎么灰色也不用担心说不清了——你就说是炒比特币挣的就成!


可是,给别人打工年薪百万,你想想,按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家们“逮住蛤蟆攥出尿来”的高尚情操,还不得从你身上咔嚓出一千万才行啊?所以,这个在王思聪们眼里不值一提的小目标,要有节奏地实现还真得注意方法。


有一些专门用别人青春为自己换财富的投资人,到处散布“大公司呆三年就要废掉”的言论。我也对大型公司里的政治斗争和冗长流程深恶痛绝,甚至由于情商过低无法存活。不过,事在人为,就拿我工作的第一个单位——MSRA来说,在今天的中国人工智能界,一大半的成果、人才和创新,都与MSRA有关,而MSRA的前辈们,一张板凳坐了十年以上的大有人在。对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愿意扎实努力的年轻人来说,有个环境宽松、导师靠谱的大公司Offer,是很好的机会。


工作有些年头了,前前后后也带过不少的工程师和实习生,除了创业成功的,还有上市公司人工智能负责人,有的成了技术公司CTO,有的做量化金融日进斗金,有的在BAT负责重要的产品线。默默地看着他们一个个飞黄腾达,我既没有嫉妒,也没有羡慕,只有赤裸裸的恨!别的做不了,只好满怀阴暗心理把他们打怪升级的攻略公布出来,以飨读者。


有计划的百万年薪之路,跟把大象装冰箱是一样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一、25岁前,找准一个行业,做好基础准备。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入错行。通往百万年薪的赛道选择,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大家看看下面的表,就一目了然了:原来IT、金融这两个行业是如此的鹤立鸡群,成为一名IT码畜或金融民工,比起进入农林牧渔行业,百万年薪的道路很可能差了一辈子都不止。

那位说了,IT、金融挣钱多,这事儿连我姥姥都知道,还用你说?别忙啊,所谓找准行业,当然是要找到其中的细分职业发展路径。同样是IT行业,既有6000块月薪横扫一片的外包人形代码机器,也有刚毕业就年薪30万都招不到的互联网算法工程师,你不瞅准了再干行吗?那么什么才是好的职业发展路径呢,这儿有上中下三策:

  • 上策:选择代表行业未来二十年发展方向的职业路径。各行业都算上,未来二十年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两句话:数据战胜经验,机器替代人工。在这个大方向上努力,就可能有大发展。

  • 中策:选择离钱近的方向。比方说金融里的量化交易、互联网行业的广告,都是这样的方向,只要行业要挣钱,可以说长盛不衰。

  • 下策:选择市场短缺的工种。比方说苹果手机出来了,iOS工程师立刻供不应求,但是因为门槛不高,这样的窗口并不长久,竞争力也会下降很快。


但是,上述的选择和准备,最好都要在25岁以前,也就是大学和第一份工作之中做好。你想成为人工智能专家,但是线性代数都没学会的话,基本可以告别自行车了。搞清了努力方向,你的大学生涯才会充实自信,也不会在第一份工作时为了千儿八百的银子而纠结。


还有句金玉良言:各种Java、Android乃至数据运营培训班可以上,但是千万不要写在简历上。否则,你就被归入了假IT行业永无翻身之日:因为靠谱的公司招聘时,看到某几个常见的培训组织关键词,就会直接淘汰的。所谓的包工作,也不过是在饿了么分给你一身冲锋衣和一个头盔了事。


话说回来,在那些不那么火热的行业里,其实为社会创造增量价值、立功立言的机会可能要相对多一些,不过不容易直接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就是了。鱼与熊掌,诸位自行选择。


二、25-30岁,了解自己的兴趣与专长,深耕一种技能。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全栈工程师绝对是最抢手的,不过对于大公司里的工程师来说,全栈不见得是好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一个成熟的业务体系当中,重要的是将每一个方面都做到极致。而做到极致,需要的是该领域钻研最为精深的专家。比方说,在计算广告产品中,有个专门的问题叫做机制设计,其实就是制定竞价市场的规则,类似于“第二高价”这种看起来非常简单,甚至只需要一行code就能实现的方法,背后的数学原理和实验分析却相当繁复。而机制设计上一点点的改进,就可能为大公司带来数以亿计的收入提升,这就是知识与专家的力量。


想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真正专家,你要先想请两个问题:

  • 你对这个领域有没有兴趣。没有兴趣带来的动力,是很难长期坚持深耕某个领域的。与其捏着鼻子在你根本没兴趣的岗位上痛苦一辈子,还不如早点儿换个方向的好。

  • 你是不是真的擅长此事。您如果见人说话都象相亲似的憋得脸红脖子粗,那么想成为王牌销售恐怕有点不现实。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但是自知之明是世上最稀缺的财宝,只有在工作中才能逐渐搞清楚,你的理想是不是真正属于你。


在顺利到达百万年薪的年轻人中,专才的比例比通才要大得多。他们有人一直在做高并发服务,有人一直在做点击率模型,也有人一直在做电商的数据运营,多年如一日乐此不疲。当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了相当的程度,能够快速、系统地解决问题时,市场的供需关系会按着你的脖子把你押上百万年薪的岗位。不要太在意业界新的热点,心无旁骛地耕种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一定会有收获。30岁以前,趁着精力好,没媳妇当然也没二奶,能够胜任996乃至007的工作节奏,猝死的风险又可控,在实践中快速提高专业能力,是最重要的事。


上面那种精通博弈论,擅长机制设计的“军师”,这些人在创业公司可能就是个废物,但是他们在大公司的百万年薪之路,可能远比“前后端一体PHP运维科学家”们要顺利得多。(下图是真事儿,供大家一乐,顺便吐个槽:“双休”如今都成了“职位诱惑”了么?是不是“休”字写错了?



怎么才算精通了某项技能呢?其实只有你自己知道。要想让外人知道,如果没有把握在面试时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就得有象样的工作经历。在大公司里混过,就有这个好处:微信团队的几千人,都可以在简历写上“负责微信某某产品”,这看起来多解气!反正我听说过的“Facebook广告负责人”,好像比Facebook广告部门人的总数还多。


关于简历,也有个小的提示,永远不要出现“精通”这两个字,这会让面试官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三、30-35岁,拓展行业视野,提高影响力与人脉。


经过几年的面壁图强、挥刀自宫,你掌握了某个细分领域里的绝世武功,以为可以傲视群雄了。可是回过头来一看,总会有一帮真才实学不如你的人,在行业里有比你高的多的知名度,他们的年薪也可能在你的年薪后面加了一个零,就象那谁一样(请在你的行业中自行脑补)。


毕竟,大多数行业并不是造原子弹,有那么强的核心技术门槛跨不过去,更何况不懂技术,还可以讲情怀的失控,讲未来的必然。就说是人工智能,有多少不过看了几篇机器统治人类的科幻作品,连两个未知数以上的数学公式都理解不了的人,也奋力在朋友圈昵称后面加上“-深度学习”,俨然进入了全球前250位人工智能顶尖专家的行列呢?


他们是大忽悠么?没错,不过即使从防御的角度看,努力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也与提升专业能力一样重要。所谓“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两件事,不可偏废其一。孔老夫子几千年前的教诲,如今看来还是振聋发聩。


提升个人影响力,在社交化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难度要大大降低了。做好以下两点,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 重视经验的整理与分享。听说,有某公司的CTO禁止员工在把自己的项目开源,原因是前面几个开源的工程师很快就被挖走了。这是个多么生动的例子,我相信能写gitgub上开源项目的工程师不在少数,但是真的分享了自己的项目,你的价值和影响力会有质的提升,好的岗位就会自动来找到你,连面试也省了。

  • 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分为两方面: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世界上最好的语言并不是PHP,而是汉语和英语。印度人为什么在硅谷那么成功?能说啊!一个Team里,经常会出现中国人负责干活,印度人负责汇报的感人情景,你说升官的时候该升谁?尤其是在今天,中国人的基本写作和表达能力差得令人发指,很多产品经理连一句通顺的文案都写不出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表达能力强,能占到不小的便宜。所以,花点儿时间写写文章,开个讲座,收获会超乎你的想象。


高端人才的价值,是能力与影响力的乘积,缺了哪一条腿儿,走起来都会有点儿费劲。过了而立之年,在专业领域有了一定积累以后,就得认认真真把这当成一回事儿来干了。


至于人脉,说来重要,不过其实跟影响力是一回事儿。别以为你天天混各种饭局,微信加一堆人就叫人脉,记住,只有别人请你去的饭局,微信上主动加你的人(要账的不算),才叫人脉,这都是一定范围内影响力的副产品。


好了,你到了35岁之时,拿到了百万年薪,手握象征着力量的九齿钉耙,抬起骄傲的头,用招风大耳在风口上缓缓起飞,踌躇满志地向着职业生涯的最高目标——净坛使者——出发了!这时,恭喜你,可以默默地被公司淘汰了。


不想被淘汰么?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赶紧关注“计算广告”公众号吧,我们这里没有心灵鸡汤,没有艺术人生,也没有走近科学,有的只是赤裸裸的互联网行业真相与秘技,掌握了这些负能量,再也没有人可以击溃你!

知乎live预告:广大吃瓜群众要求,我们将互联网领域常见作弊手段作了全面整理,用知乎live的形式做一次系统介绍。为广泛传播负能量,我们将价格定在了知乎允许的下限9.9元。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详情!无论您是立志于扫除流量作弊,还是积极投身于作弊行业,参加完本次 Live 后,都将会有坚实的知识准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