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鳌太线”】那些行走在“鳌太线”上的人们
近年来,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鳌太穿越线上事故频发。为了更好地营造登山户外运动安全环境,将“山地户外运动产业规划”落到实处,中国登山协会组成专家调研团队,于2017 年9 月和10 月两次开展鳌太穿越线路调研工作,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这条国内顶级徒步穿越路线的具体情况,为“鳌太线”制定出一套相对安全的路和规范。
《山野》杂志一月刊“把脉鳌太线”专题,发布《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采访众多亲历者,从鳌太线的路线情况、危险点、环保状况、救援力量等方面为你解开这条“中华龙脊”的神秘面纱……
很长时间以来,被视作国内顶级穿越路线的“鳌太线”,因其绝妙的景色、极高的难度及频发的事故一次次走进人们的视线。2017 年,中国登山协会两次组织专家团队开展鳌太穿越线路调研工作,今天,山野君就带大家去听听那些“中华龙脊”亲历者的感受。
冯博(ID:元宝)
西安指南针户外运动创始人、中国登山协会全国优秀中级户外指导员、中国登山协会全国优秀户外裁判员,从事户外运动近20 年,连续三次获得中国登山协会“优秀学员”称号,拥有中国登山协会全国初级山地户外救援资质。
一般情况下,户外爱好者都是从西往东走,从海拔1800 多米的塘口村上山,一直上到导航架的位置,然后翻越麦秸岭上到太白梁,要翻越十几座海拔在3300 米左右的山峰。
我们这次是从传统的鳌太线路东边反穿到起点,逆向穿越能更好地找到沿途的危险点。从日常的事故分析来看,很多险情都是在穿越这条线路中后段时出现的。
我们通过这次调研,也亲身感受到了穿越鳌太线的艰难。整个鳌太线路有一个特点,沿山体的西面会以大石头为主,沿山的东面会以相对比较缓的坡为主。一般户外爱好者选择的常规路线就是要连续地爬大石海、下缓坡,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在鳌太线上,比较常见的是草甸和石头组合的路,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高达10 米左右的大石头,大石海就是这种路况的典型,在穿越途中,光是翻越大石海就需要4 到5 个小时;另一种是草甸上面有明显的小路可以走,没有太大难度;还有一种是石头和草甸混合的路,这种路相对来说是比较难走的,行走时如果不注意就会崴脚甚至骨折,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非常危险。
说到鳌太线常见的事故原因,我们在分析了相关数据之后发现,失温是最主要的原因,占比能达到85% 以上。
出现失温情况,一方面由于负重35 公斤左右的高强度徒步,会导致人体出汗,衣服会变湿;另一方面由于天气原因,下雨下雪极有可能会让衣服湿透,如果没有及时更换干衣服并采取保暖措施,就会造成体温下降,造成身体伤害,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有生命危险。
除此之外,单独行动、落单、迷路、与团队失联最危险。在目前掌握的鳌太线事故统计数据中,落单失踪人口所占比例是最多的。
有很多单独穿越鳌太线的都是具有丰富户外经验的人,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能力特别强,独自完成穿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其实很多人的装备根本无法满足恶劣天气穿越的条件。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出事。
水手
2017 年“十一”长假期间我跟随中国登山协会的优秀户外教师们一起徒步了陕西秦岭鳌太线的其中一段,我们看到了非常壮美的云海、非常漂亮的晚霞,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和体验到的环境问题也同样让人震惊。
在此次调研穿越的过程中,我们对沿途所看到的垃圾种类和出现位置做了详细记录,通过对垃圾位置及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
在鳌太线上,户外爱好者乱扔垃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驴友在观念、心理、体能、技能、物资几个方面的计划与准备不足。这几个方面是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同样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加强学习户外环保的知识与技能,就可以帮助我们在野外科学地处理垃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周云
中国高校户外运动教育发起人之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户外运动专业教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副队长,湖北省户外登山协会救援队总教练,中国登山协会首期戸外培训教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 十2 登山队成员。
作为一名户外运动专业教师,我对于“鳌太线”有几个小建议:
1、整条穿越线路垃圾遍地,有垃圾的地方就是穿越的线路,这与鳌太优美的自然环境非常不和谐。建议在每个营地建设自然垃圾点,由向导定期清理,可向线路穿越者收取环境保护费。
2、鳌太线自然气候恶劣,小气候频繁,很容易出现大风大雨大雪大雾等天气状况,从而导致迷失方向,建议在比较容易迷失方向的路段做好指示牌。
3、鳌太线发生的事故几乎都是因为气候恶劣导致失温,迷失方向失踪等,因此在营地周边和易发事故的地域搭建一些庇护所很有必要。
4、安全教育,当地政府一定要汲取教训,总结经验,高度重视,对鳌太穿越的爱好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发放安全手册,进行安全教育,宣传中国户外运动“科学、安全、环保”的登山理念。
刘彧
2001 年9 月30 日,陕西省(东方)登山队协同《三秦都市报》开展“西太白山终极探险活动”,探索了鳌山至太白山拔仙台的穿越之路,即后来所称的鳌太线。刘彧就是其中的一员。
犹记得2001 年那个半冷半暖的秋天,朋友说他要随一个专业登山队穿越未知无人区,短短几句话极具蛊惑之力,平时对登山并无兴趣的我被勾起强烈好奇,软磨硬泡非要随行,不顾家人朋友的强烈反对与劝阻,自信满满地出发了……
9 月30 日。我们的队伍庞大,女性偏多,如我这般的首次登山者也不在少数,并且年龄跨度极大,从20 岁到62 岁都有。年龄最长的便是我国首位登顶珠峰的汉族英雄侯生福老师,而那位名叫陈铮的队长在当时更是小有名气,这让我内心既感踏实又兴奋。似乎还没出发,便觉得自己已经是勇士了。
穿越的每一天都有新感受,所谓的路就是我们和背工们踩出来的难以辨识的脚印,是我们借助四肢、借助滑索上升器、借助安全带下降器在山间穿行留下的痕迹。
四肢并用艰难行走在又陡又高路况不明的碎石坡,一不小心就会被前面队员蹬下来的碎石击中,听着前面的人喊着:“石头下来啦!小心!”急忙躲闪着身体,再马上大声喊着告诉脚下的队员 “有落石”,温暖就这样传递下去。
记得那晚找不到平坦的地方做营地,点起篝火将整个身子裹在睡袋里。头枕大地怀抱星空,实在太疲惫了,还没来得及看看天上的星星,便酣畅入睡,梦中满眼繁星。
延绵的山路虽然崎岖不平,山势海拔变化、植被色彩的变化、天气阴晴雨雪的变化,牵动着心情的改变,时而轻松时而沉重,与生命历程相符。沉重过后,心会如微风掠过湖水般平静。
(文字:史卫静、水手、朱叶、刘彧)
(本文刊载于2018年1月刊《山野》杂志,敬请关注)
(本专题图片提供/ 中国登山协会 陕西省登山协会 晓风 老虎)
《山野》杂志,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热线:01067154355,投稿邮箱:shanyecm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