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傲立二青会攀岩赛事背后的人们

卢明文 山野杂志 2022-06-16

本文将刊载于《山野》杂志2019年9月刊

文、图 / 卢明文


为保障比赛顺利进行,二青会攀岩竞赛委员会从全国精选了70余位裁判员组成强大的技术官员团队,打赢了一场漂亮的攀岩比赛保障战。


8月2日至7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攀岩项目比赛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重载广场举行。6个比赛日,39枚金牌,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赛程最长、项目最多的一次攀岩比赛,对裁判员来说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


大家早点休息,明天又是一场硬仗!

请大家根据发送的岗位分工,认真总结今天的比赛经验,共同把明天的最后一仗打好。


这是二青会攀岩比赛裁判长李立在技术官员群里发出的一些信息。当他提前到达比赛场地——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重载广场,在夕阳的余晖下仰望岩壁,四周高楼外墙的霓虹灯播放着二青会主题口号“青春的约会,拼搏的舞台”,天空不时有民航飞机掠过……他脑海中闪过一个词:“战争。”


然而,这场“战争”没有明确的“敌人”,他们的“敌人”是不断更新的规则、天气和各种比赛中的突发情况。还有,这些裁判员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数人都是首次在一起共事,相互间需要时间磨合……不能“知己知彼”是兵家大忌,李立感觉千斤压顶。


初期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一场攀岩比赛的技术官员包括技术代表、安全监督、仲裁、裁判长、定线员、保护员、成绩处理、路线裁判、检录裁判、摄像裁判、辅助裁判、现场解说等20多个岗位。其中,最先到达比赛场地的是定线员。

△二青会攀岩项目比赛裁判员和志愿者

竞技攀岩比赛究竟是在比什么?


除了速度赛(标准赛道),在速度赛(随机赛道)、难度赛和攀石赛中,运动员都是在定线员设计的线路上进行比赛。可以说,比赛线路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比赛的观赏性、竞技性和公平性。


本次比赛的定线团队包括王定国、陈冯乐、王保有、刘思超等4位主定线员和另外12位定线员,他们于7月28日到达比赛场地后,立即根据现场的攀岩墙和比赛项目设计线路。按照比赛项目设置,定线团队将要设计88条线路,包括4条速度随机赛道、16条难度线路和68条攀石线路。

△城市的灯光是定线员的背景

8月1日下午,裁判员们参加了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会议室召开的二青会攀岩执裁工作会,除了强调赛会纪律和执裁要求,大家还在《二青会裁判员赛风赛纪承诺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8月2日,二青会攀岩比赛正式拉开战幕。早上6点15分,裁判员从酒店出发前往比赛场地。在58名来自山西大学的志愿者的帮助下,开始了赛前准备工作。检录裁判准备运动员检录,定线员对线路进行检查,大家各司其职。

△运动员准备上场,检录裁判告知运动员注意事项

首个比赛日是社会俱乐部组的比赛,包括甲组男女子攀石预赛、乙组男女子难度预赛以及速度接力赛、速度赛(标准赛道)、速度赛(随机赛道)等比赛,并决出10枚金牌。


由于是在室外进行,受天气影响很大。从8月3日下午开始,天空零星飘下小雨,为保证比赛完整性,竞赛委员会临时决定将难度和攀石赛程往前提。


8月4日上午8点,由于雨越下越大,原定举行的社会俱乐部甲组、乙组男子和女子全能决赛轮次的比赛被迫取消,按照比赛规则和应急预案,当决赛轮次取消时,预赛成绩将作为相应项目的最终成绩。

△观众冒雨观看比赛

在雨中进行攀岩比赛,对运动员、裁判员和相关工作人员都是考验。运动员需要准备一条毛巾擦去攀岩鞋上的雨水,而裁判员只能冒雨工作。在第二个比赛日结束后,裁判长李立在技术官员群里发了一个红包,并写上:“为不惧风雨的我们!”


中后期团队越来越成熟


作为一个初组建的团队,彼此间需要一个磨合过程。每天比赛结束、颁奖仪式之后,李立都会召集裁判员开工作会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有利于后期工作的开展。

△裁判长李立在每天比赛后的工作会议上发言

每天工作会的主题都不一样,有时候是裁判长、副裁判长、仲裁讲一些内容,有时候是负责各个项目的裁判分享一些经验。


8月4日,赛程过半,体校组登台亮相。通过三天比赛的考验,裁判团队成员相互间配合越来越默契,志愿者也从对攀岩比赛不了解到初步了解,裁判工作进入了稳定期。


在8月5日的赛后工作会上,李立定下的主题是:今天我在自己的岗位上,最大的收获(或者经验)是……?


检录裁判分享的经验是:在速度赛中,由于涉及到大量运动员轮换,如果提前安排好座次,让运动员比赛前、比赛后分别按座次入座,这样就不会导致混乱。

△裁判展示攀石赛运动成绩

保护裁判分享的经验包括:保护员应该尽量离岩壁近一些,这样运动员抽绳就比较流畅;另外,在难度比赛中,前三把快挂运动员冲坠后容易发生危险,所以可以增加一位副保护员。


路线裁判分享的经验是:针对运动员不小心踩挂片犯规的问题,进行分工合作,有的专门注意运动员手部运作,有的注意腿部运作,以免漏判。


通过这样的分享,一个人的经验就变成团队的经验。二青会攀岩项目的裁判团队经历形成期、风暴期、成长期,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到后来,每天比赛结束到了开工作会的时间,检录裁判的负责人毛伟芳就会带着检录裁判和志愿者提前将凳子排好。

△志愿者在比赛开始前摆放凳子

二青会攀岩项目的全能赛参照国际攀联公布的最新版竞赛规则,8名运动员进行比赛,通过计算难度、攀石、标准速度三个单项积分排名确定名次,这在国内攀岩比赛中尚属首次,对于裁判工作也是全新的考验。


8月5日晚,李立在技术官员群里写了这样一句话:“大家早点休息,明天又是一场硬仗!”

△路线裁判与定线员交流

8月6日下午6点半,体校组甲组男女子全能决赛开战,比赛持续了3个多小时。当天晚上颁奖仪式结束后,已经是晚上11点多,大家虽疲惫也兴奋,因为又赢得了一场胜利。


8月7日晚,当所有比赛的奖牌颁发完毕后,刘新波、魏俊杰、毛伟芳、林艳琼、望凯5位裁判员获得了竞赛委员会颁发的体育道德风尚奖。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二青会攀岩项目裁判团队共同的荣誉。

△解说员望凯在烈日下席地而坐
“军功章”上应该有志愿者的名字


二青会攀岩项目比赛的58位志愿者来自山西大学,负责人赵爽杰在学校读研究生二年级,她最大的感受是:“工作强度高,每天得起早贪黑,特别累的时候就逼自己一把。”

副裁判长阮威负责为志愿者安排工作,他对这些大学生志愿者赞赏有加:“能感觉到他们是真的热爱志愿者的工作,服从安排,从不叫苦叫累。协助安检的志愿者,觉得太清闲,要求换到其它岗位;协助摄像的志愿者每天日晒雨淋,要换他们到其他岗位却坚决不换;协助检录的志愿者每天待在同岩壁后方,从未观看过比赛……他们和裁判员一起工作、一起吃盒饭、一起在休息时席地而睡。”

△比赛间隙,裁判员抓紧时间小憩

(毛伟芳 供图)

在本次攀岩比赛中,央视体育客户端和山西青运频道对部分重要比赛进行了现场直播。在8月6日下午的攀石决赛赛直播即将结束时,一位直播摄像师中暑昏倒在地,现场的多位裁判员参与了救治工作。这一突发事件足以说明摄像裁判在烈日下长时间工作有多辛苦,因此当摄像裁判李激扬在说起这些志愿者时,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

△裁判员参与中暑摄像师救治

(黄孝毅 供图)

有付出也有收获。裁判长李立表示,二青会是一个综合性的运动会,攀岩项目借助这一平台,从比赛现场的布置、区域设置、标识规范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完善。裁判员通过参加这种高规格的赛事,首先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裁判员可以进行广泛交流;其次,通过这种高规格的赛事,能看到攀岩赛事组织的未来趋势。


8月7日晚,二青会攀岩项目比赛落下帷幕。


8月8日,有的裁判员踏上回家的归途,有的裁判员继续走向下一个征程。


来自上海的敬小莉说:“回味赛场后台花絮,看到同事们工作、休息的画面,很感动。金牌背后是各位的辛苦付出,咱们心里自己给自己颁发一个奖牌吧!”


中国登山协会攀岩部赛事主管、二青会攀岩比赛竞赛处副处长王庆福说了一句很感性的话:“二青会技术官员大名单应时常被提起。”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热线:01067154355

投稿邮箱:shanyecma@qq.com


往期精彩回顾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