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邓元杰 2018-05-26

  首发功夫财经

  12月19日,《北京日报》的一篇报道震惊了很多人!


  这篇文章说,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农村产权交易所联合推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产品“农权保”。也就是说,国家要让农民可以拿土地静静权做抵押换钱,从事别的生产或投资经营活动!

  “农权保”,我第一眼差点看成了“农奴保”。一想有问题啊,农民怎么可能是农奴呢?再仔细看才发现是农“”保,从字面上看理解,农民有权力,而且这种权力应该受到保护。嗯,这还差不多。至少从字面上看很高大上。

  实际上,早在2014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已经明确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融资”了,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目的当然是加快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而在此之前的土地流转过程中,很多小地方,甚至包括成都周边地区,都推出了类似措施。

  但是这些都是地方的小打小闹,把土地经营权拿来融资,非同小可。所以直到2014年1月份,农业部才允许四川、浙江两个省试点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请注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首先要“确定权力并登记”,然后才是抵押融资。所以在2014年以及以后,地方上推进土地融资还是比较慢的。

  作为首都的北京更慢,其行动也更具标志意义。一直到2017年初,北京才有了第一个正式的农村土地承包权抵押项目。


  这个项目是某农庄以365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做抵押,融资了500万。而且媒体说这是一次“有益探索”,这也应该是当时政府的想法:摸着石头过河,先慢慢搞。所以365亩土地只抵押融资了500万,相对规模很小。

  但是这次就不一样了。这次的门槛大位降低,每户最高可贷300万元,如果符合相关政策,甚至可以享受政府的全额补贴利息和担保费。也就是说,如果符合进一步的条件,农户(或承包户)连担保费和利息都不用出了!

  无息贷款的诱惑是相当大的。而北京作为首都,对全国的引领作用也十分巨大。可以这么说,这次北京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方案的正式发布,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后的一个具体措施,有巨大的示范带头作用。

  说得平直些,以后资本将大规模进入农村市场。无数农民或农村经营单位,可以拿土地经营权做抵押获得融资,发展农村经济。

  最重要的是,国家鼓励这么做。

  根据北京农担公司介绍,目前北京已撬动社会金融资金212亿元,支持农业经营主体近万户融资需求,有效缓解了首都三农融资难的问题。这意味着每户平均获得200多万元贷款。大约1000~1500平方公里的北京农地的经营权,已经被抵押给金融机构了。北京总面积是1.68万平方公里,农田、森林、果园、乡村未用地大约占55%也就是9200多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大约10~16%的北京农用地,已经获得了金融机构的贷款。而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农村产权交易所联合发布的“农权保”,应该是瓜熟蒂落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行动,并且是重量级机构进来的一个标志。

  这个行动获得了众多媒体的宣传,当然是一次市场营销,同时也代表了国家在这方面的意图和鼓励。如果“农权保”搞得好,未来几年还会向津冀地区扩展。而在全国范围内也可以预见:在国家的支持和众多金融机构的努力下,农业担保网络体系将在全国迅猛发展,实现机构下沉、业务下沉,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撬动更多的金融活水涌向“三农”领域。

  我国不仅在这方面动作巨大,而且在农村宅基地方面也早已鼓励农民卖出,搬到城镇生活。

  土地确权后,农民的宅基地虽然不属于农民,但有了合法权。现在很多农村人已经搬迁到城市,为鼓励农民继续退出农村,各个地方政府都可办理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每亩地的补助价格在10万到几十万不等。比如西安为22万元~25万元,陕北为16万元~18万元。贫困地区的价格比较便宜,比如宁夏北部的平罗县的宅基地行情是一亩地1~2万元,而发达地区的农村,价格可能在百万以上。

  考虑到所有这些措施,再想想十九大的“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明确得出结论:未来几年,国家的一个建设重点在农村。农村土地必将极大地金融化和杠杆化。

  这个规模有多大呢?我们可以粗略估算一下。如果18亿亩土地有20%可以抵押贷款,平均每亩一万元,则可以抵押贷款3.6万亿元;如果全国大约3亿亩的农村宅基地有50%可以卖给政府或公司,平均每亩二十万元,则可以获得30万亿元的收入。

  当然,这些只是粗略估算。但无论如何,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未来几年将有几十万亿、乃至上百万亿元流入农村地区,应该是极大概率事件。

  那么现在有个问题了:农民拿到这些钱会干什么?

  一部分农民应该会继续在农村经营。但相当多的人会进入城市吧?尤其是把宅基地卖掉的农民。因此可以肯定,这百万亿元的资金在流入农村之后,还会回涌进城市。

  如果在未来几年,数千万农村人口、百万亿级的资金又涌入城市,又会是怎样的结果?这种百万亿级的加杠杆行为以及带来的巨大影响,对我们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你准备好了吗?

  老邓有以下结论:

  1、极大地促进通胀。实际上,当广大农民获得几十万、几百万的巨款时,通胀已经在农村发生了。他们携巨款来城市买房和消费,就会进一步促进城市的通胀。最终,是全国经历一轮大通胀。

  从数字上也可以得出类似结论。2017年11月,我国M2的总量是167万亿元,同比增长9.1%。如果未来几年我国大搞农村建设,涌入农村的资金如果高达几十万亿乃至百万亿,那么,M2还将继续高速增长。

  所以现在的关键就是:涌入农村的资金到底有多少?

  反正现在只是起步阶段,未来有多少?真不好衡量。我只能说规模一定不会小。

  2、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将继续繁荣,房价将保持坚挺。道理是很显然的。

  3、虽然国家并不想继续大搞基建,但农民获得巨大的收入之后涌入城市,客观上必然促进基建的发展。因此可以预计:我国对大宗商品,还会长期保持旺盛的需求。加上供给侧改革已经带来上游商品的上涨,从而,商品价格会进一步上涨。

  4、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国家看到了上述趋势和结果,很可能会在打压。尤其是石油、铁矿等基础大宗商品非常消耗外汇。为了保卫外储,就会进一步抬高这些商品的价格,从而抑制消费。但客观上,又促进了社会的通胀。

  5、这一轮振兴农村运动,很可能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深远影响。

  当然,现阶段(2017年底、2018年初),去杠杆仍然是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主要任务。在工商业和城市房地产领域,去杠杆仍在坚定地进行。但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已经在加杠杆的起步阶段了。

  这,就是当前经济领域一个极为重要的趋势变化。

  当然,本文分析的未来,只是按照趋势走下去的一种可能而已。或许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国家发现不对劲,发现个别地区有过火行为,很可能会急刹车或者大规模调整政策。那时将是另一番景象。就像楼市去库存一样,2015年底正式提出“去库存”,大力鼓励居民加杠杆买房。当时的措施很猛,所以在2016年2、3月份,周小川也说中国居民买房的杠杆率不高。这不是大力鼓励又是什么?但是到了2016年8月,国家看到一二线房价疯狂而三四线仍然疲软,一二线的库存大幅减少,而三四线还是那样,口气就变了。所以到了2016年9月底、10月初,开启了有史以来对房地产最严厉的一轮调控,至今都没有结束。


  想想看,从2015年11月开始的大力去库存,到2016年10月初的最严厉限购,这才多长时间?

  当然,笔者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政府的英明领导下,我国经济必将继续“稳中求进”,经济增长质量也将越来越高。而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必然也越来越高。中国的农村和城市,必然呈现出新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关注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