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苦少年勇闯新出路——《棒!少年》

妙介子 妙看影视 2022-08-04

点击蓝字

关注妙妙

今天聊聊电影《棒!少年》。

片名Tough Out (2020)。



影片《棒!少年》打上的标签是纪录片,在各个电影节获得提名及获奖的项目也都是纪录片。

尽管影片内容有关少年棒球,实则和棒球关系不大,更多地是讲述了一个社会公益故事。



本片聚焦北京市郊一个爱心棒球基地,这里收留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

尽管在正片中没有明说,或模糊处理,但从预告片和人物嘴型可以得知,这些困境少年的来源大多是贩卖、孤儿。

在这里,他们要跟随70岁传奇教练“师爷”从零开始学习打棒球。打棒球也是他们走向社会、开启人生的一条出路。



在爱心棒球基地里,这些少年都要进行棒球训练。

教练告诉这些孩子:“好好打棒球,将来你们可以进国家队、省队。只要取得前三名,高中还有免试上大学的机会。无论如何,你们都会有一个好的归宿!”

对于打得不好的孩子,教练并没有对着孩子们明说,而是告知观众,这些孩子未来可以留在棒球队做小队员教练,成为机构的员工。



换句话说,符合贫困条件的孩子进入爱心棒球基地后,生活算是有了保障。

尽管棒球队来去自由,但走投无路的孩子们还是会选择留下,哪怕棒球训练十分枯燥乏味且痛苦,依旧会坚持下去。

毕竟能够活下去才是更值得考虑的事情。



爱心棒球基地更像是一个非官方的社会救助机构,他们组建的棒球队也是公益性大于竞技性。

尽管他们在不少比赛中取得了不错名次,但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最根本的还是救助这些可怜的孩子。

他们在没有官方支持的情况下,租赁非法房屋,帮助穷苦孩子,避免他们无人照料。

这才是最大的善意。



比如,爱心棒球队前往美国比赛时,外国人是听到他们的穷苦出身才起立鼓掌,是一种善意的礼貌,而不是对强者的敬意。

爱心棒球队的比赛成绩也很说明问题,在对付没有基础的临近队伍时,可以痛痛快快地赢下比赛,在对付国外由兴趣爱好组成的球队时,就毫无还手之力。

教练对此更是心知肚明,当球员们拿下一分时,教练表示没想到还能拿下一分。



如果观众抱着看《足球小子》《棒球英豪》《灌篮高手》一类的热血体育题材影片的期待,那么很大概率会感到失望。

《棒!少年》并不是讲了一个“教练,我想打棒球”的故事,而是一个“孩子,我给你提供活路”的故事。



棒球本身就是一个门槛较高的运动。

我敢说大部分人连棒球的规则都弄不清楚。

如果真的是想让贫困孩子出体育成绩,那最好的出路就是选择器材、场地要求低的运动,比如跑步、举重等。

对器材、场地要求高,对观众门槛高的运动天然就带着劝退效果,想在这个方面出成绩,只能兵行奇招。



把一群无法在正常渠道参与社会竞争的孩子们聚到一起,又想让他们能够在未来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真的是太难了。

正常家庭的孩子早已在各种补习班里穿梭,中考、高考的紧箍咒时刻在折磨着普罗大众。

这群困难少年在学习方面毫无竞争力,只能在小众体育方面闯出点名堂。他们有成绩的可以进入专业队,没成绩的可以接班爱心组织。

这才是爱心棒球基地的最大意义。



《棒!少年》上映后几乎清一色的好评,又是“叫板命运”,又是“梦和远方不认输”,还有抱怨排片少的。

说实话,说的有点太大了,而且隐隐有一种控评的感觉。

再不服输又能怎样,从出生那一刻开始,这些人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他们如果能在有限的选择内做到最好,那就是最大的成功。

本身纪录片就是一个小众题材,再加上打着体育噱头却不讲多少体育内容的正片,排片多了反而招黑。



毕竟“卖孩子”在正片都要改成“送孩子”,你也不能指望影片拍得过于犀利。

不论表面问题还是核心问题,都不是这部影片能够解决的。

能够引起人们对困难少年的关注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公益性大于竞技性,

苦少年勇闯新出路。


往期推荐

满是石子的生硬鸡汤——《热血合唱团》

深在矿井,仰望星空——《十月的天空》

赛场内外诲人不倦——《卡特教练》

成为漫画家之路——《食梦者。》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好胖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