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修道院里翻新车——《疯狂修道院》

妙介子 妙看影视 2022-08-05

点击蓝字

关注妙妙

今天聊聊电影《疯狂修道院》。

片名The Little Hours (2017),别名色欲修道院(台) / 小时间。



本片根据老电影《十日谈》(The Decameron ,1971)改编,选取了《十日谈》第三天的第一个故事。

《十日谈》原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著名小说集,小说集中由10位青年讲述了100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多是在揭露教会虚伪丑恶的面目,表达作者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人性解放的向往。这部现实主义风格作品被后人誉为和但丁《神曲》齐名的“人曲”。



《十日谈》被拍成电影的次数比较多,最著名的当属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1971年的版本。

四十年后,杰夫·拜纳(Jeff Baena)重新翻拍,也只是选取了其中一个小故事。



有趣的是,拍摄时编剧兼导演杰夫·拜纳只为这部电影写了一个故事大纲,剩下的就靠演员们的即兴发挥了。

观众们看到的大多是演员们自由发挥的台词,考验临场应变能力,比背台词要灵活得多。

1971年版《十日谈》由好几个小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的时间长度都很短。《疯狂修道院》比起原片,故事长度得到大幅增加,造成的结果就是要加入很多新元素。



科技水平越高,宗教的势力就会越小。

尽管比起中世纪,宗教势力已经大幅萎缩,但依旧是洗脑控制底层人民的最简单粗暴方法。

这部《疯狂修道院》上映后,影片涉及的天主教联盟(the Catholic League)就发声,表示这部影片是一部“纯垃圾(trash, pure trash)。”



但影片垃圾不垃圾,应该由观众鉴定,相关利益方的说法不可信。

宗教势力被影片拔掉了几层皮,现在没了火刑伺候,就只能发个声明刷刷存在感。

解放人性应该是一个正确的发展趋势,人生在世就是要尽可能的感受快乐,而不是被宗教等势力剥削。



影片的看点除了改编自《十日谈》,更多的劲爆点还是在表现形式上。

一群发誓抛弃世俗欲望的神甫修女,一扭头就开始飙车,追都追不上的那种车。

尤其是一场戏份吃重的露天巫术仪式,更是奉献了一场人体盛宴。

片中挑起颜值担当的是女神爱丽森·布里(Alison Brie)和帅哥戴夫·弗兰科(Dave Franco)。这两人在现实中就是夫妻,这次更是上演夫妻档。

此外还有大眼吉娃娃一般的凯特·米库奇(Kate Micucci),一贯疯癫的奥布瑞·普拉扎 (Aubrey Plaza)。

一男三女奏响了《疯狂修道院》的生命大和谐。



《疯狂修道院》本身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拍摄一个几百年前的故事,来揶揄不断式微的宗教。

颇有一种鞭尸的感觉,结果鞭子抽下去了,宗教也就蹦跶着叫了两声。

“人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开启明智。人们见识过科技的力量、见识过更加人性化的社会制度,自然不会再回到宗教统治的黑暗年代。



有一个小细节,费尔南达其实并不是女巫。

在玛尔塔第一次夜间造访修道院时,可以看到费尔南达修女正在阅读一本有关掌相术的书。

书页正中是一只大手画像,上面密密麻麻覆盖着符号和文字,实际上是一种被称为“圭多尼亚手”(Guidonian hand)的音乐学习工具。它是由中世纪意大利阿雷佐的音乐理论家吉多(Guido)发明的,被用作帮助歌手学习视唱的助记工具。

音乐是中世纪修道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费尔南达修女是在读一本关于音乐的书,而不是在看巫术书籍。

如果观众们看出了这点,那么影片讽刺的就是宗教愚昧顽固,对一切不熟悉的事物都是为巫术;如果观众们没看出这点,那么影片就连带着观众一起讽刺了一番。



修道院里翻新车,

中世纪外解天性。


往期推荐

历史文物小故事——《凯尔经的秘密》

铁拳神甫对抗神秘邪教——《30枚硬币》

打工人圣诞老人活动筋骨——《追杀胖老爹》

晚安 晚安 晚安——《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好胖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