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耐心和韧性的复仇狙击——《狙击手·白乌鸦》
点击蓝字
关注妙妙
4.8分
今天聊聊乌克兰电影《狙击手·白乌鸦》。
片名Sniper. The White Raven (2021),别名狙击手:代号白乌鸦。
《狙击手·白乌鸦》是一部乌克兰最近出品的战争题材电影。
预告片见今天另一篇推送
鉴于当前的世界形势,大家不难想象谁会成为影片中乌克兰军人对垒的敌人。全片笼罩在浓厚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大家在观影时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一点。
根据影片介绍,本片根据乌克兰狙击手米科拉·沃罗宁(Mykola Voronin)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一名顿巴斯地区物理教师的人生变故。
故事发生在2014年,主人公名叫米科拉(Mykola),他原本是一名从事教学工作的物理教师,还是一名环保主义者。在目睹怀孕妻子被侵略者杀害后,他毅然投笔从戎,以非传统狙击手的身份加入当地部队,并成长为一名狙击手。
他以当地的白乌鸦传说作为自己的代号,由此开始他的报仇雪恨、保家卫国之旅。
本片是在乌克兰国家电影机构的支持下创作的,拍摄于2022年2月俄乌战争之前,以顿巴斯地区战争为背景。
影片中大约有100名乌克兰武装部队和国民警卫队成员登场。参演的这些军人在拍完电影后,又重新回到前线作战。
其实,早在2014年俄罗斯接管克里米亚以来,乌克兰政府就一直通过乌克兰国家电影机构德日基诺(DerzhKino),赞助了几十部“爱国”题材电影。《狙击手·白乌鸦》是其中的最新作品,上一部作品叫《机器人:英雄不会死》(Кіборги. Герої не вмирають / Cyborgs: Heroes Never Die,2017),相信大家都没听过。
此类电影最重要一点就是必须符合语言要求,必须使用乌克兰语或鞑靼语而不能用俄语,此外还有其他“爱国”元素要求。
《狙击手·白乌鸦》设定的故事背景意图很明显,直白地“控诉”俄罗斯侵略了自己。
为此,影片增添了一个让人看起来十分愤慨的情节,可喜的是情节起因和发展都过于刻意,很难让人产生共情,更多的令人感到尴尬。
正所谓,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为了打舆论战而打,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2022年7月初,本片在美国流媒体平台发行。西方人把乌克兰搅得一团糟后,不忘在舆论战巩固成果。米科拉的人设很符合西方政治正确需求,又是乌克兰军人,又是和平主义者、环保主义者,叠加了不少层buff,同时还大量妖魔化俄罗斯人。看样子,本片能够俘获不少西方人的心。
编导希望通过米科拉的悲剧性遭遇和艰苦的军事训练,让观众产生同情。
可惜的是,本片在本土取得票房881美元,在立陶宛取得票房5224美元,总票房6105美元……
如果没有强大的宣发能力,电影在舆论场都很难资格一战。
本片并没有拍成一部战争爽片,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看不到类似《第一滴血》(First Blood ,1982)《越战先锋》(Missing in Action ,1984)式的个人英雄,而是一个最大程度基于战争实况的士兵。
片中出现的是最新款乌克兰军服,还有逼真的SKS、SVD,军迷们会感到十分过瘾。
影片中的狙击手们充满耐心、坚忍不拔,除非有十足把握,否则绝不会贸然行动暴露自己。这和美式个人英雄主义有着巨大差别,美国佬往往充满傲慢和暴力,无视各种作战规则,仗着主角光环为所欲为。
狙击手题材的影片很多,大部分属于爽片范畴。而本片中力求还原狙击手的战斗过程,潜伏、侦查、突袭,并在电光火石之间决出胜负,看似不符合电影的三段式分布,但是很符合军迷的喜好。尤其是米科拉与俄军狙击手塞里(Sery)的巅峰对决,更是全片高潮。
《狙击手·白乌鸦》在避免成为战争爽片的同时,也没有进一步深挖米科拉的精神世界。
影片在充分利用完米科拉的背景故事后,就将他当做一名资深战争老兵在用,借以宣传乌克兰军队的机智勇猛。
同样情况也发生在米科拉的战友身上,他的诸多战友也成了用完即弃的工具人,哪怕一些个人特征明显、有深挖潜力的角色也没有出头的机会。这就浪费了很多角色成长线索,让整部影片流于政治诉求。
影片发出较为明显的呼吁,给观众留下令人难忘且充满希望的共鸣。
有兴趣的观众可以看一看同时期俄罗斯拍摄的电影《烈日阳光》(Солнцепёк ,2021),进一步了解俄乌冲突下双方发出的声音。大家可以自行判断两部影片中反映的事实,看看不一样的论据。
不管本片的诉求如何,这个世界就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实力才是说话的硬道理,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将和平发展寄希望于别人的施舍,本就是在痴心妄想。
充满耐心和韧性的复仇狙击,
转投西方二毛式的政治宣传。
往期推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好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