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000字校园招聘的“独孤九剑”带你校傲江湖。

HR星空学社 2021-10-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自留地 Author 夏and夏

作者:夏and夏 | 来源:自留地


4月11日,开启了一次屏幕首秀,围绕朋友的命题“招聘运营与人才增长主题”进行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分享。在接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个人是这样拆解的。可以分为2个核心部分:


招聘运营即针对存量,从招聘执行到(资源)运营,这将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精益用心”资源的使用,不能着眼于“数字的完成,要看重长远。



人才增长即针对增量,从招聘资源粗放式使用向集约型的运作,这将意味招聘将像营销一样,从以前的“财大气粗”到数字化营销、效果营销、更加需要创新的新战场。另外,经济下行和疫情双重影响,也无法像以前的“财大气粗”。

【运营】和【增长】的火爆,一如在2017-2018年火爆的“增长黑客”一样,当互联网走过野蛮扩张的阶段后,如何在有限的市场分一杯羹,尤其还是资源有限的时候。精益化运营就势在必行了。


当公司预算有限,招聘对象对于体验越来越在乎的时候,招聘就不得不进行进化,向更加高效、更加高ROI的方向演变。


我个人比较有幸的是,我不是人力科班出身,但可能恰恰源于自己非科班,喜欢广泛涉猎,比如开展、策划活动、听TEDx、去博物馆、写诗等等,反而通过其他领域的一些方法去解决招聘中遇到的难题。


在2014年和2015年,在接连通过微信和微博招聘到有趣的运营后,基于内容反向勾勒人物画像让我开始思考,“文如其人”在这个社交方便的时代,将会成为可能。比如:


运营,是利用渠道和资源为我们的受众粉丝(结合用户画像)制造感兴趣的内容;

招聘,是利用技能、经验和技术为我们的招聘对象(结合岗位胜任力模型)匹配职位。


那么,在招聘领域,我们究竟该如何实现“运营”和“增长”呢?


本人结合近6年校招一线实战经验,力求结合自己的切身案例实操和多年总结打磨的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校园招聘领域的“招聘运营与人才增长”。



为了大家不只局限于单个案例无法进行复制应用,此次分享将从力求系统化的结构校园招聘,尽量可以既有理论的支撑保障少踩坑,又可以有落地的实践可以进行实操借鉴。

为什么要系统学习校园招聘?

系统性的安排项目,抗风险性会更高。更核心是基于三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外部环境变化造成的最大挑战和要求。

借用漫威宇宙里面常说的一句戏谑的话: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对应到招聘的公司,不正是我们如今不得不面对的:


富人——大公司(技术、渠道,资源,品牌、money、人力等)

穷人——中小微公司(能靠什么,天赋、创新、独树一帜)

如今大环境下行,企业势必对于资金把控更严,手里牌有限,对于招聘来说,挑战无疑是更加严峻。


外部环境客观要求做正确的事。

在经历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至上”体验至上的洗礼后,对于校园招聘更是如此,我们的用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分为三个维度。

  • 对象1:学生

对于学生群体,你的认知可有变化?背后涉及的内容可能有学校、专业、地域特点、城市与人才有关的政策、产业等因素,尤其Y/Z世代的价值观、消费观乃至职业观。

  • 对象2:企业

任务来自于企业,但职业存在于行业。如何更好的把握企业的情况,制定合适的策略。

三个角度:

经营情况(财报)——公司的资金情况如何

人才战略——公司对人的规划和定位、是否有匹配校招的资源

人才需求——适合企业现状的招聘计划、招聘需求的来源


好的人才项目,离不开企业的业务支持;企业的战略决定着业务的战略,业务的战略又催生出业务保障的战略——职能战略,再细化到人力资源,就是人才的选用育留了。

  • 对象3:自己

任何一个项目,如果是外界施加与你属于外部动机,但我们都知道,激发员工内部动机才是最好的引擎。因此结合项目,与自己的职业发展关联起来。

公司安排:KPI完成第一位,其他根据资源情况而定;自己想做:兼顾KPI,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微创新探索。当然,最好是二者结合。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自己,比如应对挑战能力:能不能做,能做多少,自己擅长做什么,哪些可以借助专业力量,哪些可以自己实现;解决办法的工具: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对于传统资源的新工具的尝试和了解有多少等等。


低容错的职业环境要求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

我们实际上还是“成败论英雄”,能够允许试错的空间比我们想象的要少的多。

因此掌握科学,尽可能把事情做成功的方法就尤为重要。国内知名经济学教授——张五常,在一次讲座中分享自己学习经济学的办法,三个核心因素:

导师——引领思考而非单一传授知识的

同学——志趣相投的,可以集思广益,思维碰撞的

书籍——经典书籍,启迪智慧



张教授的话和孟子的名言惊奇相似,而这句话,也是我一直坚信的学习法则。

(具体翻译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上述9个环节课程,都以“why—how—what”这样的逻辑进行操作,学习、了解、案例,最后理论联系实践进行练习。通过对校招全链路的分析,聚焦关键环节,从而使得我们的努力可以更有成效。


接下来我们就以最重要的“校招策划”为例来系统的解读校园招聘。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

校招策划就是谋篇布局, 谋定而后动,才可能更加接近“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

历来我个人也是希望想清楚为什么做,才能更好地匹配资源,达成目标。不同的目标,势必对应不同的资源投入,不同的考核目标。比如策划书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

Why:背景、目标、需求

How:

人才画像

目标院校及专业

团队成员及分工

校招流程

校招渠道

校招工具包

筹划分工

薪酬水平

费用预算

What:

三方处理

入职衔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如此多的内容,如何才能设计的科学合理。

那么这里就可以引入一个评估商业模式的工具——商业画布。这个也是企业拿融资最简单明了的工具,它简洁、直观、容易理解,关键是它可以帮我们形成一种“企业经营”的概念,更接近老板的思维。


通过商业模式画布来看一下Uber 的商业模式:

价值:企业为什么存在,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左侧是资源:自己的优势,合作伙伴,主要成本

右侧则是可能收获:   客户群体、客户关系、渠道、 收入情况


收支平衡,或者至少在可以预算的范围内,才能更好地科学评估。结构化,才能谈及后续的迭代升级。



从2014年开始入门后,自己就在尝试寻找如何更加“科学高效”地完成校园招聘,14年尝试利用内容吸引人,15年开始接触雇主品牌,16年雇主品牌实践和“增长黑客”融合,17年尝试使用数字化工具降低人工,18年使用“商业画布”全盘统筹衡量校招。自己也逐渐从最初的的“what”到多年的“how”再到如今“why”层面。


在2018年有机会集合雇主品牌校招与企业品牌联动进行实践,也全方面验证了这个逻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每个模块,看起来简单,但背后都需要处理诸多的信息、资料甚至思考。2018年案例模型,注意不是穷尽资源,而是找到关键资源。

 


创业人即便运用自如,也往往面临【九死一生】的结果。对于校招这样一个类似创业的产品,尤其是完全0-1,少人、少钱、少资源,你如何结合PMF打造出MVP,进而在市场上泛起一波涟漪,甚至巨浪。


找到正确的事,然后用正确的方法做成,才是正解之道。

既然说到增长,那就离不开”增长黑客”的概念;

既然在2020年提到校园招聘,那就不得不谈到“空中宣讲会”

那么,如果同时谈到这两个概念的话,可能就不得不提到我(的一些案例)。


2020年空宣很可能常态化(2021届校招大概率是无法进校的),那么分享下我在空宣刚出来的时候,是如何通过精益化运营,利用增长黑客的思路,成功0-1运营成功了2次空中宣讲会。

 

项目背景(Why):

企业传统制造业,希望扭转大学生的刻板印象,突出“创新”“年轻化”的特点,也配合新产品、新形象,给大学生一个新印象。


项目评估(How):

15年运营领域出了本书《增长黑客》

15年10月微信多群空宣已经有尝试;

16年4月视频空宣出现,BAT企业已经尝试;

16年7月会见《增长黑客》作者范冰,请教该方法在人才招聘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HR我当时进行了重新定义。

结合对运营、招聘、雇主品牌和增长黑客逻辑的思考对比,尝试利用增长黑客逻辑方法来处理这次0-1的空宣,希望冷启动可以顺利。


结合这个路径,接下来就是得真得去践行“用户至上”去分析求职者的核心需求,然后结合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去针对性优化改善。

因此,结合求职的心理需求,当时做了一些关键动作,毕竟人力、时间等有限,我们需要抓住最关键的事情。

知道: 

企业认知(专门讲、推文介绍、问题互动设置、专门微信群等)

做到:

招聘岗位:(现场解读、岗位类别,典型介绍,专业要求,现场送绿卡)

简历投递:(投递通道,求职技巧,求职注意事项等一并讲到)

面试入职:(获得绿卡,及时认证兑现,安排后续面试跟踪,推文重点介绍)

口碑内化:(优质大使、员工群体、参与项目人员、转发等)

得到:

3000+报名,

50%的转化,

参与人数中20%是目标院校的学生人群。


文中的案例都是自己亲手操盘的,其中的坑也有很多,这里只是举出一些“对照试验”后一些比较关键的变量。具体企业情况,我们还得具体分析。


最后,说一下【学习工具】,在张教授的三种方法之后,在如今信息爆炸的年代,对于信息的接收、判断和处理将更为重要。信息,用得好价值连城;不然,就是占手机空间的垃圾。



微信——链接专业的人、专业的社群、专业的交流

知识星球——专业资料的沉淀、专业社群材料的分享

印象笔记——围绕目标进行素材的收集整理、形成自己的素材库、灵感库

金数据——对传统办公方式、信息的整合数字化


上述4个工具已经应用多年,积累很多素材,他们也成为我后来创意的宝库,希望你也可以从看到这篇文章开始,打造自己的成长补给站。


最后,学会一个孤立的案例容易,但学会一套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很难。一如《笑傲江湖》中,独孤九剑九剑其实不是一般概念中的剑法招式,而是一套武学理论。比如总决式:有种种变化,用以体演总诀,共有三百六十种变化。核心在于掌握一套方法,让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选择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方法、做成。


延伸阅读:

1、招聘的底层逻辑,你看不懂是很危险的!(12000字深度长文)

2、原华为全球高端招聘总监:高管薪酬谈判怎么做?

3、2020年,AI在招聘中的11项创新运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