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齐梁文化|论萧衍的文化定位

2016-06-05 萧启宏 萧氏文化

 提示点击上方"萧氏文化" ↑ 免费入会并订阅本号内容


论萧衍的文化定位

萧启宏


摘要 :全世界的基督教徒,心中都有自己的圣地:耶路撒冷;全球的伊斯

兰教徒,心中也有自己的圣地:麦加城。而拥有五亿众僧的佛教徒,他们心中

的圣地在哪里呢?佛祖头盖骨舍利在南京栖霞寺的面世表明,南京:世界佛

都‛。在了解梁武帝萧衍圆融儒释道的伟大贡献后必然得出萧衍:中国的释

迦牟尼‛这样的结论。


一、 如何看个人的历史功绩

看在什么条件下,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的性质和類别?看所做之事影响

的空间和时间?

许多事,用现代的眼光看,是微不足道,轻而易举的。但是,历史往回推上

几千年,那就处于万事开头难了。事情无论善恶、大小,都可以由时间来作出判断,历史是公正的审判官。


二、 启文明的两大聖人

一个是 8000 年前的伏羲。伏羲根据河图画八卦,傳易學智慧。如今易學成

为举世公认的人類文明的源头活水。伏羲被尊为人類第一位哲学家。易學二進制原理在电子技术上的应用,走進了亿万家庭,日益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

一个是 5000 年前的倉颉。倉颉依据伏羲八卦原理造漢字,开启了人類文明

的新时代。胡耀邦先生曾在陕西白水县说过:白水这个地方虽然土地和人口,只占全国的万分之一,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它,因为这里出了一个創造漢字的倉颉。2008 年 4 月,我在参加白水倉颉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说:“纵观人類文明史,没有任何一件发现或发明,对人類文明发生的影响,能与伏羲画卦、倉颉造字相比的”。河南濮阳的倉颉廟里如今还有“三教之祖”的石碑。


三、 創立儒释道的三大聖人

在漢字文明 2500 年后,文明失落,礼崩乐坏,道德沦丧,民生疾苦。这时

社会出了三个伟大的聖人。一个是道教鼻祖、中華民族之精灵老子;一个是佛教的創始人、指引人们了脱生死的導师释迦牟尼;一个是教化人類懂得做人做事道理,主张恢复社会礼仪制度的儒家創始人孔子。

老子,一生下来面如老头,耳大无比,故称老,名耳,他仅留《道德经》五

千言,但尊天道,行人德,天人合一,其意境之高,无与伦比。史傳老子乃盘古之精灵,应时代需要而显身,伏羲時的郁華子、黄帝時的廣成子、帝尧時的务成子皆是----真是“老子天下第一”;

释迦牟尼,一生下来就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周行七步,作狮子吼:“天上

天下,惟我独尊。”后以七为律,五七 35 岁开悟,傳教七七 49 年,84 岁涅槃。是名副其实的人類導师;

孔子,自漢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在诸子百家中,儒學就取得了“儒为席上珍”的地位,孔子更是登上了“大成至聖先师文宣王”的宝座。道儒都是中國的本土文化。道家重出世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追求个人健康长寿,当然也时常关心社会的道義问题,必要时也要出山“替天行道”;儒家重入世修养,把“修身齐家,治國平天下”,要做“君子儒”作为奋斗目标。儒逐成學说,道渐成宗教。

佛教是外来的思想體系。释迦牟尼出生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迦毗罗卫城,属

中印度北部靠中國的一个小城市。公元前五世纪,他在印度和尼泊尔境内創立佛教。他曾遗嘱说:“未来五百岁,我住文字體。要作世尊想,予彼生恭敬。”(《耳元经》)。佛祖涅槃五百年后,到了中國的漢代,这时佛教开始由西传来。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三國志》有:“漢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见萧熹枬《齐梁文化新论》),西晋时主要影响以洛阳为中心,今有白马寺为证。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


四、 圆融儒释道一体的萧衍

为什么梁武帝能将儒释道融为一體呢?《金刚经》上講:“有容乃大”。何以

为“容”?“大家风度,虚怀若谷”,容也;包容“每一滴水者,海也”。能将老

子、释迦牟尼、孔子,这名震天下的三大聖人的思想,融滙贯通,形成一体,必是立崑崙之颠,拥大海之量的人也。

第一.萧衍尊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为三聖,使自己成为聖人的真弟子。

崇尚道教,萧衍对道教的理论基石《道德经》作过系统的疏解和阐述。并与

当时著名的茅山道士陶弘景私交甚密。陶弘景知萧衍起兵,急以“水丑木”画“符”

作议论,暗示“梁王——萧衍” 将得天下。梁朝初建(天监二年),道教被立为

國教。陶弘景享有“山中宰相”的美名。

信仰佛教,史料记载萧衍曾写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注》、《三慧经义记》、

《制旨大涅槃经講疏》、《净名经义记》、《制旨大集经講疏》、《發般若经题论义并问答》等著作。建國后(天监三年)下“舍事道法诏”,立佛教为國教。并親自讲经,信徒达 50000 余众,在東岳廟里设“三老殿”,供奉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大聖人。笃行儒學,萧衍不僅从小接受儒學教化,做了皇帝自己身體力行,親自研究,博古通今,纂《通史》600 卷。并著有《周易講疏》、《系辞义》、《序卦义》、《文言义》、《毛诗答问》、《春秋答问》、《尚書大义》、《中庸講义》、《孔子正言》等注疏 200 余卷。天监七年下诏曰:“建國君民,立教为首„„”。组织群儒,制定五礼(嘉礼、宾礼、军礼、吉礼、凶礼)等等。由此看来,梁武帝萧衍,首先是个站在三教源头,处于崑崙之颠的理論家。

第二.萧衍抓住“真神佛性”的根本,提出三教同源说,使儒释道融为一體。

萧衍那个时代,起初在儒家与佛教之间是有矛盾的。儒家認为:“1、佛教戎

方,化非華俗;2、大而无征,无益國治;3、古无佛教,不符传统;4、人死神

灭,无有三世----等等”,对佛教在中國兴起采取抵制态度;在佛教的内部,大乘

和小乘之间也存在般若學和涅槃學之争;在宗教之外,还存在着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激烈论战。在儒佛关系上,萧衍作《立神明成佛义记》,抓住“真神佛性”的本质问题,立三教同源说;在佛教内部以“般若”为因,“涅槃”为果的提法,用因果关系律统一起来;对于来自本朝官员范缜的《神灭论》,萧衍组织學术辨论,自己也下过《敕答臣下神灭论》,认为这是“违经背親”的。但是,萧衍对范缜的神灭论并没有封杀,不僅他个人在朝为官到老,而且让《神灭论》的著作流传下来。萧衍为什么能放开,关健他有自己强大的主流思想,放得开收得笼,一个没有主流思想的社会,一放就乱,一收就死,这在人類文明史上是个奇迹,这样的胸怀,唯一一人。正因如此,毛澤東在读《梁本記》中称:这是个“道盛”、“文昌”的时代。对萧衍的死,他借唐人罗隐《筹笔驿》的诗“時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来舒怀,发出无限的感慨。

第三.发挥王權權威,以身作则,把儒释道的社会应用推到了极致。

儒學方面,萧衍要求皇族成员和贵族子弟都要系统地接受儒學教育,自己親

自到國學堂講學,鼓励學術研究,使學校呈现學術繁荣的景象。为解决识字教學课本,令周兴嗣作《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成为我國启蒙教材的千古绝唱。

道教方面,长时间支持陶弘景在茅山講學,编纂上清派历史故事和教义 200

余卷,使陶弘景麾下弟子众多,成为茅山宗。陶弘景死后,封太中大夫,谥号“贞白先生”。另有一位南岳道士鄧郁,为萧衍献上丹药,萧衍自己不用,但起五岳楼贮藏供养,每逢道家吉日,躬往礼拜。鄧郁死后,武帝命周舍为他撰写《鄧玄傳》,传颂鄧郁事迹。

佛教方面,大兴佛學之风,寺院达 2846 座,僧尼达 82700 多人,优待高僧,

举办千僧会,自己前后四次舍身同泰寺为奴。他根据佛祖“以戒为师”的教导,

发表《断酒肉文》,在佛徒中彻底实行素食规矩。发佈《断杀绝宗廟牺牲诏》,祭品改用面粉代替,中药里取消动物为剂,人衣上不绣动物纹饰。萧衍自己一生简朴,中年后断酒肉,拒女色。他还组织高僧为超渡郗皇后做了一部《梁皇宝忏》,经过道场礼佛,使郗皇后脱离蛇虫之苦,成为天仙。

萧衍经历四十八年的励精图治,完全形成了儒释道圆融一體的中華文化合

流。当今世界上,很多战争的深层原因,正是由宗教信仰不同的矛盾引起的。


五、萧衍对人類的偉大贡献

过去,由于學習不够,我对梁武帝的认识受苏轼、司马光和达摩的影响。认

为“齐、梁”在苏轼筆下,属于“八代之哀”的范围,从达摩口里萧衍是个连“功

德”指什么都不懂的人。所以不屑一顾。其实,我错了,大错特错,特别是萧氏

后人,这样人云亦云,更是不应该的。

其一,从历史人物的比较看,萧衍“菩萨皇帝”是空前绝后的。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真正使他“千古不朽”的历史功绩就是“统一文

字”。至于建造长城,当时是有作用的,现在看就过时了。而萧衍使“儒释道三

教融合”,开拓了全人類和平走向团结统一的光明道路。当今不是三教,而是六

教要融通,意义重大而深遠。

萧衍“菩萨皇帝”的榜样,影响到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直到

清代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古代在南亚有个盘盘國,住着千陀利人,将萧衍称为“震旦天子”,“聖主”,“是我真佛”。“震旦”是意,音为“支那”,故古

有支那之称。如今南亚婆罗洲大公國(面积相当于七个臺湾)即将成立,据悉该國起源于梁,都知道梁武帝萧衍是聖主,自信他们是龍的傳人。

其二、从社会生存的环境看,萧衍文化立國是万年大计。

1、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分土地给无地农民,向无力

种地的农民借贷。对受災的地方及时组织赈災,抚恤孤独鳏寡残和有病的人。充分体现佛道对众生的关愛。

2、轻徭薄赋,勤政廉政。梁武帝本人一日一歺,穿布衣,吃素食,不饮酒,不作乐。文字記述:开創“天下殷實”的局面。

3、文化科研,成果空前。萧衍是靠军功起家,文化立國的明君。由于他自己學術造诣极高,自我修行的到位,所以,他能以理服以,有理服人。无论是在宗教界,还是在思想界,都采取了开放的政策。开放政策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有正确声音的积极引導,有儒释道作中流砥柱。他这样做的成果:文學上,刘勰的《文心雕龍》、钟荣的《詩品》、萧统的《文選》这些耀眼的文學明珠产生了;科學上,陶弘景的炼丹术,祖冲之的圆周率,天文上的大明历出现了;音乐上,梁武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沈约为三曲,以被弦管。帝既敬佛法,又制《善哉》、《大乐》、《大歡》、《天道》、《仙道》、《神王》、《龍王》、《滅過恶》、《除愛水》、《断苦轮》等十篇,名为正乐,皆连佛法。”(《隋书 音乐志上》)梵乐在江南的发展成为当今我

國民乐的母汁之一,清心文雅,是南音的源泉。

其三、从宗教的角度看,萧衍就是中國的释迦牟尼。

全世界佛的信徒达五亿人。在佛教历史人物中,佛祖释迦牟尼与萻萨皇帝萧

衍是两个极其相似的人。〈释迦牟尼傳〉里讲,佛祖的前生是麒麟(筆者在一个材料上看到‘悉达多’即金鳳凰之意)。而在萧衍的傳说里,说萧衍出生前,他

的母亲梦见鳳凰落在她床前。鳳凰和麒麟都是中華文化上講的“四灵”之一。

释迦牟尼是王子,当继國王位,但是他拒绝做國王,出家做了苦行僧,追求

找到一条凡人了脱生老病死的道路;萧衍是皇帝,但是他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到寺廟为奴。國王、皇帝,是处于人间五欲湤涡中的人,很多人为此钻营一生。可是,他们早已看开了,放下了。他们要追求的目标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脱生老病死的人生之苦。为了弘扬佛法,他創建了光宅寺、开善寺、同泰寺、大智度寺、愛敬寺、九龍禅寺等等。推动了全國佛教文化的兴起。召至释迦牟尼第二十八代孫逹摩東来。逹摩拜见了萧衍,遭到冷遇后,北渡长江到了河南嵩山,面壁十年,产生了中國的禅宗。佛教中國化还有净土宗、律宗,萧衍都身體力行了。如今去哪里找佛的根,去哪里拜佛的聖?陕西有法门寺,那里供着佛祖的手指“舍利”,很珍贵,很了不起。但是,南京却出现了,佛祖头盖骨舍利,建议全世界佛教界认真思考发掘萧衍对佛教文化的伟大贡献,一定为佛教的兴起找到新的历史契机。


萧衍(公元 464~549 年),字叔达,享年 86岁。在位 48 年,史书评价他“少

工學周孔,弱冠五经”,“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晚年开释卷,犹月映众星”

(《述三教诗》、《广弘明集》30 卷)。他文武双全,六艺皆精,是文學家、诗人、書法家、音乐家,更重要的是活萻萨,在帝王中他是以文化立國的第一人,当之无愧、举世无双的學術聖人。

说到萧衍,有两个历史的疑案需要澄清。一个是认为萧衍因“虔佛”而被侯

景给活活饿死,所以,似乎他所做的一切,都功亏一篑;另一个是萧衍问逹摩,“我有没有功德?”逹摩回答说:“您没有功德”。所以,萧衍很不高兴,逹摩只好北上去了少林。后来有人说逹摩,您对皇帝的回答不妥。逹摩说:“是他不懂什么叫‘功德’”。这两件事我们应当怎样看?

关于萧衍的死?是“歹”死,还是“老”死?我以为他是老死的。高僧大德,

在临终前都是拒食的。他已是八十五岁高龄,什么都看穿了,放下了,自知命终也。

关于对“功德”一词的理解问题。问题出在逹摩对漢语理解不全面。佛教说

“功德”,主要是指念佛、诵经、布施,即对人心性覺悟的提高。而漢语講“功

德”,包括功劳和德行两个方面。功者,出工出力也;德者,人行合道也。要使

佛教得以傳播,要建道场,要講學,要辩论,要出講义,要做很多的工作。当年释迦牟尼也是这样做的。達摩不承认萧衍有“功德”实际上是钻牛角尖。萧衍从

净土、惮定、戒律三个方面看,他都身體力行,不付出艰巨的、长期的、前赴后继的努力,不造成寺院遍地、僧尼成群的局面,佛教就不可能尉然成风。如今的社会,净土,寺院也遭污染,静不下来;惮定,到处都是“口头惮”;持戒,社会物欲横流。南朝皇帝做榜样,寺院遍地,僧尼成群,各种佛事兴隆,萧衍劳苦功高。

中华民族要复兴,像萧衍这样的聖人怎么样能埋没呢?现在人们把希望寄托

在政治体制的改革上,以为政治体制一改,什么问题都好办了。其实,社会的根本问题,历来都是人心问题、信仰问题、文明问题、文化问题。封建社会也出现过“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人心坏了,一切好的制度都会变得无济于事。我自己在看到萧衍的事迹后,身心深受感染,从此断了酒肉,连我自己也没想到。供参考。


萧启宏 

2010 年 6 月 20 日 于北京

作者简介:萧启宏,号萧宏文国。著名汉字学家、姓氏文化学家。中華萧氏宗親联谊會理事長,陕西省白水县人民政府倉颉文化研究会名誉顾问、河南省安阳市人民政府甲骨文基金会漢字总顾问、江苏省丹陽市人民政府文化产业顾问



------------------------------------------------------------------

欢迎各位宗亲提供萧氏家族相关资料,历史古迹,宗祠建筑,谱牒文化,人文典故等,将为您传播发扬!可发资料到邮箱:binyuliyun@vip.qq.com


纠肖复萧,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萧氏文化”

ID:zhxiaoshi

兰陵世家  光耀中华

萧氏文化  发扬光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