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齐梁文化|试论萧梁文化与崇佛的利弊关系及其影响

2016-06-06 孝感 萧晓山 萧氏文化

 提示点击上方"萧氏文化" ↑ 免费入会并订阅本号内容


试论萧梁文化与崇佛的利弊关系及其影响

                         ——兼论梁武帝‚宏佛‛而非‚侫佛‛之实


萧晓山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思想、文化极其活跃、值得称道的繁荣时期:一是春秋战国,二是南朝的齐梁。不知是社会动荡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契机,还是思想文化的颤变促进了时局动荡。不管二者因果关系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这两个思想文化的极为活跃期后,随之而来就是秦、汉一统和隋、唐一统。据专家学者研究,大唐的鼎盛,虽然在军事制度上沿袭于北方,但是在思想开放、文化兴盛、诗歌繁茂上侧重于南方,主要是沿袭了萧梁文化。


         在南方宋、齐、梁、陈四朝更替中,虽然几乎都是昙花一现,人亡政息,唯萧梁王朝例外,不仅其家族没有出现“国破家亡”的惨局,甚至出现了“梁朝天子儿、隋室皇后弟、唐朝左仆射、天子亲家翁”的身份荟萃和“八叶相唐”的完美局面,且其思想文化传承也在隋、唐间得到了进一步弘扬:隋开科举考试之门,打破了封建门阀臼窼;唐崇佛教,韩愈“谏迎佛骨表”而贬逐千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即是梁武帝崇佛的史证,更是当时社会物阜民丰的真实写照。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物质基础,如何能有数百上千的寺院楼台出现?如何定义这一时期并恰于其份的评判,是学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大课题。


           在此,我们且以历史的眼光来定义在这个时段产生的一切现象为“萧梁文化”,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时期的文化特质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繁盛、集并、争斗、融合,是在上行下效的皇权下形成的。由于执政者是在英雄倍出之时竞争中脱颖而出,其自身素质和遗传秉性及其家族的蒸蒸日上,其对文化的重视也是空前的。这就使该时期史学、经学、文学、佛学、绘画、书法、书论、雕刻、丧葬等方面颇有建树或突破,大家不断涌现,经典随之而诞生,为其后大唐文化的繁盛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发挥着积极影响,诚如南京晓庄学院周才方教授在《齐梁萧氏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评价:“成就蔚为大观,影响至为深远。它既是六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六朝文化增添了许多光彩,同时又对日后隋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它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理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萧梁文化最突出的部分,当数对佛教的推崇。先抛开梁武帝“侫佛亡国论”不议。单就其平生作为而言,也是颇有建树、著作等身,在历代帝王中少有其匹俦。即令其“侫佛”,也是时势使之然。在一个战争不断,朝代更替频繁的时侯,梁武帝独具慧眼,弘佛于儒、道之中,三者并行而扶弱,提倡“断 51 29743 51 15274 0 0 2374 0 0:00:12 0:00:06 0:00:06 2927酒肉”、禁杀生,开僧侣素食之先河,其《梁皇忏》为佛教徒所熟稔,影响深远。梁武帝小名“练儿”,祖父道赐、父亲顺之,“道、之、练”,这充分表明其家承有着明显的“道教”修练情结,作为萧子良的“西邸八友”之一,其“少而好学,洞达儒玄,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博学多艺,文武兼济,于阴阳谶纬、卜筮占决、草隶尺牍、骑马射箭无不精妙。尤长于文学,精音律,在书法理论方面造诣深。“萧郎”的儒学素养也是非常卓越,在西渐东行的佛教研习中佛教“忍让、慈悲、平等、包容和求正果”等思想正是治理国家所亟需。儒、道、佛三教在梁武帝的修为中,以其“同源说”而使之达到了有机的圆融和并存,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西方宗教之间至今尚未平息的激烈冲突,这种从包容出发而达到和谐的效用,不也是一种积极的治世之方吗?从某种角度讲,科考制度是“使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的话,则崇佛是最高境界的解决了智者发展方向问题:皈依佛教,避免与当政者争权逐利、浩劫民生的超强功能,是无量功德。更何况佛教还具有着“超社群的凝聚功能”、“超专业的教育功能”、“超事相的抚慰功能”和“超界别的摄护功能”,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盲目的批判是极不可取的。尽管因其招降纳叛而导至“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但为中华文化的包融却功不可没。


         研究萧梁文化并弘扬之,不仅仅是其学术探讨的问题,也是其家族成员应该身体力行之事。从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去寻找其必然性、客观性。避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应成为每一个萧氏后裔的自觉性。


         为此,我曾于2006.03.25组织召开了十多个省市169位萧氏代表参加的首次历史渊源研讨会,并给每位与会者一本《萧氏统谱》初稿即审校本,在其中明确就萧氏三地:“起源于萧国——今之萧县;郡望于兰陵——今之苍山;帝旺于南兰陵——今之丹阳”进行了专门章节的阐述。当我们在2009年7月编辑完《萧氏时志》后,与丹阳市政府进行了密切的合作,于2009.12.12以齐梁文化研讨和《萧氏时志》正式出版新闻发布会的形式,组织海内外240余人到齐梁两朝帝王陵墓处进行实地考察,并拜谒帝陵。其目的就是通过以躬行亲历的方式,达到辩真伪、息纷争;同时也启迪我们萧氏后裔比照先人,激励奋发,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不懈努力。并使文化底蕴深厚的丹阳这块承载着六朝历史的齐梁帝王故里,成为我们萧氏和佛教共有的心中圣地,精神家园。


萧晓山2010/6/14


------------------------------------------------------------------

欢迎各位宗亲提供萧氏家族相关资料,历史古迹,宗祠建筑,谱牒文化,人文典故等,将为您传播发扬!可发资料到邮箱:binyuliyun@vip.qq.com


纠肖复萧,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萧氏文化”

ID:zhxiaoshi

兰陵世家  光耀中华

萧氏文化  发扬光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