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萧氏郡望|关于河南郡兰陵郡

2016-07-06 萧氏文化编委 萧氏文化

 提示点击上方"萧氏文化" ↑ 免费入会并订阅本号内容


关于河南堂与兰陵堂的问题


      经常在群里有很多宗亲搞不清楚河南堂、兰陵堂,那么今天来和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一)郡望


      郡望即地望、郡姓。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制度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所谓门阀,亦即门第阀阅,指封建社会世代显贵,影响大,权威高的姓族家门。有时官方尚作明确规定,宣称某姓为望族大姓,甚至具体划分姓族等级,确定门阀序列,各姓族权益的地位不等。这就是所谓的门阀制度,始于西汉,形成于东汉。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世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

       在门阀制度下,不仅士庶界限十分严格,而且不同姓氏也有高低贵贱之分,甚至在同一姓氏的士族集团中不同郡望、的宗族也有贵贱、尊卑之分。

在南北朝时,“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为“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以上“侨姓、吴姓、郡姓、虏姓”合称“四姓”,“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


这种以地望明贵贱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姓氏延续了古代以氏论贵贱的传统;列出姓氏的郡望也使姓氏在发展繁衍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可寻的主流与支流脉络。历史上,一般姓氏,都有多个郡望,说明它们是由古代同一个或几个“根”上在不同的时期衍生出来的“分支”、旁系而已。


(二)堂号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所以,堂号和一样,都是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历来每个姓氏、每个、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从功能上说,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派,劝善惩恶,教育族人。如果说,郡望是高一级别的宗族寻根标志,那么堂号就比郡望堂低一级的宗族标志。郡望往往可以作为堂号,但堂号却大都不能用作郡望。(就像萧氏郡望兰陵郡、河南郡一样 又可以称为兰陵堂、河南堂)一个姓的堂号要比郡望多得多,一姓的郡望只有数个多至数十个,但堂号往往有数百甚至上千个之多。郡望在宋代以后就开始走向统一和固定,但堂号却随着宗族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增加。

堂号是的产物,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终结,祠堂在中国大陆不是成了历史,就是成了文物,因此,新的堂号不可能再产生,但是,旧有的堂号却仍然留在各姓各族人们的记忆中。(所以可以这么讲兰陵堂、河南都为萧氏总堂,没有先后这分,可以说自己是河南堂的也可以说自己是兰陵堂的,没有错)


(三)宗祠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就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会派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因此,像族谱有总谱、支谱一样,祠堂也就有总祠、支祠、分祠之分,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所谓大堂祠和小祠堂。


-------------------------------------------------------------------------------


河南郡、兰陵郡;河南堂、兰陵堂


        知道了 郡望、堂号、宗祠的含义了。那么就容易理解了。萧氏河南郡、兰陵郡都是在汉朝时候形成的。


       萧何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功劳第一。封为酂侯。家族子孙逐渐成为京城大族。(古代河南不今天河南省,泛指黄河以南,即京城洛阳一带)所以此地萧氏子孙出自河南郡。萧何孙萧彪免官迁居山东兰陵(此时属于还叫东海郡),后七世孙萧望之为帝师,出将入相。子孙繁盛。萧望之家族迁居杜陵(杜陵为孝宣皇帝刘询陵墓,汉朝实行功臣大族实陵政策)、长安。萧望之孙萧绍复回兰陵。所有萧望之家族又称为杜陵萧氏、京城萧氏、兰陵萧氏。在此时,东汉后期,萧氏郡望逐渐形成,河南郡、兰陵郡。都为萧何子孙。没有前后区别。故萧何子孙可以说出自兰陵郡,亦可说出自河南郡。


       再后来五华乱华,士族南渡,萧氏家族迁到长江南北,形成新的广陵郡(今扬州一带)南兰陵郡京口(今镇江)丹阳、武进等。


至此,萧氏有三个大型郡望、河南郡、兰陵郡、南兰陵郡、(因南兰陵源于兰陵,故合称兰陵郡)



唐代之后士族权利衰落。宋代开科取士(唐朝除了科举,还可以靠祖先功德做官)郡望之说也随之衰落,例如江西庐陵萧氏,宋朝时候已成大族,但郡望之说已经式微,故庐陵没有形成新的郡望。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就会不断扩大,子孙繁衍多了、或者迁居新的地方那么就可以开基立派。同一村多了就可以开堂口了。所以我们见到很多村庄一个姓氏就有很多个祠堂。很多个堂名。以虎溪萧氏为例,虎溪萧氏开基自今一千多年,子孙繁衍上百万人口。子孙迁出虎溪老居后,在新的地方立业子孙后代多了就会建立宗祠,(目前已知的堂号不下于200个)一般以当地开基祖名称德行命名,两旁对联一联书写,一联表示出自虎溪的,一联讲述本堂名号的。




当然大多数一般都会叙述兰陵的。(这个是根本,所以一般总祠都会写上兰陵例如;嘉德孔昭传永乐,会心不远述兰陵)






当然这些是可要查找上源的,有清晰脉络可循的。但是中国历史千年来战乱,人为,自然灾害等各种因素,造就族谱的丢失,文化的断层。但是萧氏族人口口相传来自兰陵,来自庐陵等。记住了兰陵郡或者说兰陵堂。后代子孙修族谱时候会写上兰陵堂、河南堂等。因为这个不会错,在不清楚自己上线的时候这是最准确的写法。



所以如果要寻根问祖。单单记得兰陵堂或者河南堂那是很难寻找的。如果有分支的堂号那么就容易些。大的宗族会有字辈排行,小的家族到一段阶段也会取字派,随着人口的迁移,地名的变迁,人口增长于消亡,都为寻根问祖带来种种困难。但是有心去寻找还是可以找到上源的。看到各地宗亲不断的找到上线心感欣慰。

随着网络的发展,通讯的发达。相信萧氏通谱也为之不远了。作为长辈,在给儿孙讲述家族历史传承时候,一定要讲述祖先名讳、出生地、字辈、堂号等等。越是相信,越容易寻根问祖,同样的随着交通的发达。各地宗亲多多走动,多多沟通。多多联谊,这样萧氏家族就会更有凝聚力。


天下无二“萧”    愿早日完成纠肖复萧,把光荣的萧姓纠正过来,不然我辈有愧于伟大的祖先。


-----------------------------------------------------------------

欢迎各位宗亲提供萧氏家族相关资料,历史古迹,宗祠建筑,谱牒文化,人文典故等,将为您传播发扬!可发资料到邮箱:binyuliyun@vip.qq.com


纠肖复萧,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萧氏文化”

ID:zhxiaoshi


欢迎加入萧氏文化交流群,qq群号码:64116315

兰陵世家  光耀中华

萧氏文化  发扬光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