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地方丨【科技局长工作谈】杨焕枝:科技创新是推进传统农牧业转型升级的源动力

2017-11-01 创新内蒙古
点击创新内蒙古关注我哟  

定期推送科技与知识产权事件,政策解读 ,项目进展,成果信息 ,科普知识等科技动态,提供政策查询、专利检索、需求对接、专业课程等诸多优质服务,内蒙古最权威的科技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

巴彦淖尔市科技局局长 杨焕枝


推动传统农牧业转型升级问题是巴彦淖尔市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巴彦淖尔市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努力突破关键技术环节,不断加强科技园区建设和技术服务,形成了转型发展的合力,科技对传统产业转型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巴彦淖尔市绿色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黄河流经我市345公里,全市现有灌溉耕地1100多万亩,天然草场7900多万亩,可利用水面88万亩,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年引黄河水50亿立方米。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盛产小麦、玉米、向日葵、肉羊等优质特色农畜产品,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是全球优质农畜产品黄金产地和国家、自治区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虽然我市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但在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迈进中,品种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低、产品深加工能力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重点技术领域和关键环节布局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吸引社会创新要素向现代农牧业聚集,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加强科技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科技人才创新平台建设为根本。围绕小麦、向日葵、肉羊、肉苁蓉等优势特色产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我市先后建成涉农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国家级工程中心1个,高新技术企业8家,自治区级工程中心5个,自治区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5个,自治区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占到全市建成的平台载体总数的80%。通过建立创新平台,解决了一大批制约我市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难题。如在优质小麦产业发展上,引进中国工程院赵振东院士在兆丰河套面业公司建成河套小麦品种改良院士专家工作站,组织开展了小麦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面粉品质研究,面食品精深加工技术与工艺研究。依托中国农科院建设了河套农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了“肉羊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创新”和“巴美肉羊产业化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项目,为我市肉羊产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坚持外引内联,突破农牧业科技创新关键环节。

通过争取“河套平原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中国北方半干旱荒漠区沙漠化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西北典型农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集成应用”等3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我市实施,先后吸引了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中国农大、武汉大学等国内40多所科研院所和高校的100多名顶级专家,数百名硕博士生和创新团队,常年到我市开展技术研究和试验示范,取得了一批实验数据和阶段性成果。与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院合作,联合我市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了“蒙式干酪和发酵牛(羊)肉干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等3个重大科技项目,为延长农牧业产业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全市累计登记鉴定农牧业科技成果460多项,自育农作物新品种50多个,荣获国家、自治区和市级科技奖励368项,培育形成了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羊品种——巴美肉羊,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瑞农科培育出的“SH363、SH361”杂交品种,打破了欧美品种独霸市场的局面,科河种业培育出全市第一个国审玉米新品种,富川现代肉羊产业化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建成全国第一家全机械化饲喂的肉羊规模养殖基地,中科正标培育出全球第一只超细型克隆白绒山羊。

三是加强科技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农牧业科技服务水平。

以建设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契机,整合涉农涉牧部门,全面推进现代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完善了以农牧业综合服务“一个平台”,乡镇动检分所、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牧业综合执法大队“三个机构”,疫病防控、种子工程、科技1239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畜产品检测、土地流转、电商服务、防灾减灾“八项服务”为核心的农业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农牧业科技服务,全面提升了园区科技服务水平。针对设施农业科技力量短缺、技术服务薄弱、科技水平低下等问题,我市及时组建了巴彦淖尔市设施农业科技服务专家团,建立了“专家+指导员+示范户+普通种植户”的服务体系。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牧民对科技信息的迫切需求这一实际,我市开发建立了全区首个农牧业科技信息移动服务平台(APP),积极整合多方科技资源,通过智能手机,利用3G、4G网络等技术及时向农牧民传送科技服务信息,进行答疑解惑。平台自建成以来,每年推送服务信息2000条以上,电话咨询服务4000多次、专家出诊1000场次,解决问题3000多个,农牧民疑难问题90%能够在24小时内给予及时答复,平台目前已发展成为农牧民“随叫随到的专家”和科技服务农牧业的知名品牌。


巴彦淖尔市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实例证明科技创新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因素,是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保障,是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关键环节。

(作者系巴彦淖尔市科技局局长 杨焕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