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 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怎样唱主角?
◆导读: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但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仍难以确立。
▲ 科大讯飞在(首届)全球1024 开发者节上展出智能语音机器人 郭晨 摄
申亚琪是半导体行业的研发工程师,2015年6月,她带着30万元启动资金,入驻中科院苏州育成中心提供的免费工位,开展半导体封装设计服务。用了两年时间,她完成了智能振动传感器模块原型开发并推向市场。
但申亚琪依然面临不小的考验。“做出来的产品怎样得到市场的认可,并转化成规模化的经济效益,这是最大的挑战。”申亚琪告诉记者,完成这一步,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才算完成,而不仅仅是造出一个样品。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成败。新修订的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尊重市场规律,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那么,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如何才能当好主角使转化更顺畅,成为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
企业的优势和需求
“以我们的振动传感器为例,当初从科研机构买来的是一个样品,即科研成果,拿到计量院去测试,能测出它的性能,但科研机构对这个样品的外形、用材、成本等没做太多考虑,可能超出市场实际承受能力。我就要去做修改,拿到具体的应用场景下去做调试,最后才能把它完善成一个产品。”申亚琪说。
实验室产出科研成果,而市场上需要的是能为生活和生产发展提供服务的商业产品,两者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我之前接触过从国外回来的专家、专业技术背景很高的创业者,他们有做研究的严谨性,特别看重自己的科研成果,反而忽略了市场。”申亚琪分析说,从科研院所角度讲,科技人员是根据其对科技发展趋势及世界科技竞争态势的判断来确定科研方向,没有真正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依归的研发模式。这造成科研人员的技术研发活动在立项阶段就可能与市场需求不一致,导致具有转化价值的成果比例不高。
受访专家认为,发挥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是由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决定的。科研成果必须经过大量的技术完善工作和商业化过程,才能“转化”为被消费者接受的产品,这就需要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将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与生产体系进行有效衔接。
科技成果转化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行为,其转化周期具有长期性,从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需要经过应用研究—中试放大—工业示范—产业化等多个阶段,各阶段都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阶段目标,对阶段成果进行评估和再完善,及时调整转化方案。显然,科研机构并没有能力单独完成成果转化的“全链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李燕认为,企业自身特点也决定了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企业具备将技术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并通过市场使之效益最大化的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离市场最近,了解市场需求,能使创新成果及时、准确地满足市场需求;从提高创新效益的角度看,企业进行市场经营运作的经验丰富,科技成果由企业主导进行转化,才能让科技成果的效益最大化;从创新的效率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更强,更容易联合高校、研究机构、中介服务组织、金融机构等多方面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创新的效率。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科技行业里深耕的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趋势更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研发方向和技术路线的迭代。”幻视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杜晶告诉记者,创新型科技企业的研发人员对技术变革有最敏锐的感知,为快速验证新科技,很多领域的创新型企业会结合当前市场需求,促进科技成果在传统行业的应用。
成果转化的主体
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创新的规模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不久前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从2000年的第38位,上升至目前的第17位。在构成国家创新指数的5个一级指标中,中国的“企业创新”排名比上年上升1位至第11位。
《报告》提出,企业创新能力与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存在高度的关联性。2014~2015年,企业创新分指数排名前15的国家中,有12个国家进入了国家创新指数前15名。
受访专家表示,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但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仍难以确立。
“我们研发的胶囊胃镜机器人内含300多个元器件,是涉及医学、材料学、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成像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课题。8年前,我们团队的技术专家们从科技交流开始,逐步形成多学科集成,进而达到跨界合作。小小的胶囊胃镜是高度浓缩了的不同学科之间的智慧结晶。”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郇丹丹告诉记者。
多学科集成的一粒胶囊大小的胃镜机器人,其研制过程遇到的诸多挑战,也是多数成长型科技企业在成果转化中面临的难题。没技术、缺人才、少资金,很难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成熟的产品。
“从技术成果向产品的转化,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需要面临生产化、市场化的检验,最终完成产业化。期间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的支持,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雪楠告诉本刊记者,“在我们的类人型机器人开发过程中,曾前后设计了近30台样机,每一次都面临着失败的考验。只有抱着极大的试错耐心和容错的心态,才能最终坚持到底。”
上海市委党校教授陈勇鸣表示,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样品试制、商业化、产业化等阶段中,政府资金大多投入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阶段,企业资金主要投资到产品的商业化、产业化阶段,而产品的中间试验、样品试制阶段则投资很少。在发达国家,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化,投资的比例是1:10:100。
“一个科技成果在实验室研制出来后,要经过小试、中试后,工厂才能承接进行工业化生产,但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缺乏应用研究,即缺少中间试验、样品试制阶段,企业无法进行科技成果的中试,因此很难承接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陈勇鸣分析说。为此,他建议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的引导性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亟须跳出技术人才资金困境
“科技成果经常是半成品,企业拿到成果后需要‘消化’,进行中试、二次开发,但大部分企业承接科技成果的能力不足。即便把图纸给他们都造不出产品。”西安光机所西科控股董事长、中科创星联席CEO曹慧涛说。
我国大部分科研经费投给了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发展的经费很少。曹慧涛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另起炉灶”、为企业添置科研设施、培养科研人才会非常困难,而且耗费巨大,可行的办法就是拆掉科研院所的“围墙”。
在曹慧涛看来,科研院所和高校积累和沉淀了大量优秀科研成果、人才技术、仪器设备和实验平台,在满足自身科研工作的同时,完全可以把空余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向企业开放。只有拆除研究院所“围墙”,帮助中小型科技企业补齐研发实力弱的短板,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批有研发能力的企业。
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看,人才、技术和资金是企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但长久以来,由于企业对技术创新观念的普遍淡薄、创新成本过高、创新激励机制的缺失等原因,导致大部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对技术研发人员吸引力不强。
“从一个好创意到独特的技术发展方向,到一个好产品,直到被市场认可,需要汇集各方面人才构成一支稳定团结的团队共同奋斗,更要有足够的平台和空间让人才在技术研发方面得以施展。”郇丹丹说。
杜晶告诉记者,他们成立公司之初,就把更多的成本投入到了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新技术研发上,“因为很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通过研发创新一步步积累出来的。”
受访专家建议,应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孵化一批高科技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建议,国家要加强对重大成果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探索股权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市场化手段。对前期高投入、风险负担大的科技项目,要探索利益和风险分担机制;落实财税及金融支持政策,针对过于原则性的措施,要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加快实施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推进科技项目后补助,支持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在金融资本聚焦企业方面,江苏省做了许多尝试,如在风险补偿机制方面,江苏省设立资金池,撬动银行贷款。“银行向科技企业提供平价利息贷款,如果出现损失,90%的损失由政府承担。2016年一年,我们撬动了银行100个亿贷款,主要对象是中小科技企业。”时任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的蒋跃建告诉本刊记者。
“投资企业首先得看这个企业的产品是否真正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并有自己的独特性;其次看这个企业在我们公司产业生态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的发展的前景。”科大讯飞AI双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方明告诉记者,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了专门针对孵化企业的创投基金,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应提供不同类别的股权投融资服务。
今年6月,申亚琪的公司估值一亿元人民币,并完成了首轮1000万元融资。“科技成果转化应该从市场出发,找到要去解决的痛点,再反过来去寻找有什么合适的科技成果可以解决这个痛点。找到了满足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那么科技成果转化并不难。”申亚琪说。
(来源:瞭望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