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 为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将职务科技成果净收益分配比例由试点前成果完成人占比80%增加为85%,该校太阳能应用技术工程中心常泽辉科研团队2022年再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项,转化金额为150万元,附带科技服务费25万元,转化产值突破6000万元,今年正在对接的产业项目近亿元。“我团队结合产业对接、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开展重点地区的技术示范验证,形成技术引领规模效应,总结示范验证成功经验,开展地域产业化推进,实现科技助力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常泽辉说。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2022年,自治区科技厅持续推深做实“科技兴蒙”行动,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目标,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奖励、转化、产业化四个关键环节重点布局发力,全面提升了我区成果转化工作的整体效能,赋能科技成果转化连上新台阶。

不断优化成果转化机制 加强科技成果管理 

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实行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实践,针对“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问题深化产权激励,总结推广了试点经验和赋权协议模板,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积极激发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活力,优化科技成果供给。内蒙古工业大学太阳能应用技术工程中心常泽辉科研团队去年深入兴安盟科右前旗等10余个重点帮扶旗县,成功对接技术需求5个,在建示范工程8个,团队科技成果应用领域由农业拓展为农牧业,有力支撑了各盟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助力自治区“奶业振兴”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

重构科技奖励体系 用好科技评价指挥棒

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启动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及印发提名手册通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评审指标体系》,报奖机制转变过去主动自荐的“推荐制”为被动他荐的“提名制”,回归了科技奖励的学术色彩与荣誉本质。增设技术发明奖,奖种设置更加符合科学研究规律,奖项设置更加合理、奖金额度大幅增加、表彰奖励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突出对科技成果实际应用的综合评价,充分释放了科技奖励的激励效能,营造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浓厚氛围,树立了科技奖励服务于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搭建转化服务体系 完善成果转化服务链

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围绕自治区打造的8大产业集群、16条重点产业链对科技服务业的现实需求,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行动、创业孵化能力提升行动等“6个专项行动”。通过市场化运营方式启动了内蒙古科技大市场,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互联网+”模式,面向产业促进成果转化,面向企业提供精准对接和规范服务,培育以内蒙古科技大市场为代表的线上线下技术交易与成果转化平台,着眼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提升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科技服务能力。加快建设“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集成科技研发、资本运作、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功能,有效联通技术供需方,加速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发挥平台总窗口成果转化的桥梁纽带和服务带动作用,把“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的服务能力辐射延伸到各盟市、各园区、各院所、各企业,构建多点支撑、点面结合、协同共进的创新发展格局,打造全区科创资源“一张网”、搭建供需对接交易“大平台”,成功促成了“农麦300”等一批先进适用成果转移转化。2022年度,全区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527项,合同成交总金额52.49亿元,科技成果登记1148项,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达912项,产生经济效益262.5亿元。

修订了《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对服务机构由认定制改革为备案制,积极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力量,新备案自治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20家,新培育技术经纪人1601名,累计培育技术经纪人1890名。制定技术交易后补助实施细则、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实施意见,加强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精准支持,2022年对443项技术交易项目给予后补助资金2864.5万元,补助企业占比90%以上,引导技术成果落地应用。共举办了10余场成果推介、路演、对接活动,组织参加科技部计划项目路演活动3场,协助组织“科技招商”1+2(一集聚两招引)活动,积累了技术要素市场化交易工作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成效。

推进平台载体建设 促进成果落地产业化

2022年启动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示范基地、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指引》《内蒙古自治区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和专业化中试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建成自治区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2个,示范基地6个、中试公共服务平台5家,拓展了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空间。

聚焦科技企业孵化,优化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将改革管理方式由认定制改为备案制,着力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双创平台载体建设,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体系化、市场化发展。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7家、大学科技园1家、众创空间178家。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把创新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的关键环节,更是自治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下一步,自治区科技厅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深做实“科技兴蒙”行动,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推动形成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优化提升技术转移服务能力,促进技术需求与供给精准对接、高效转化,加强平台、基地、体系、机制“四位一体”建设,全力打造“蒙科聚”科创“一张网”,打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技创新服务、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的总窗口,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促进创新要素由“聚合”到“聚变”,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促进全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更好地服务于自治区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01

内蒙古: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升 助力发展新动能


02

“聚”能发力 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03

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崛起


04

产创融合深入推进


05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 科技企业量增质升

(来源:自治区科技厅成果管理与转化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