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昆明?
再不甚了了
那些
古老文明的兴与亡
战火硝烟的荣与辱
千年往事的悲与喜
都随着时间长河的流淌
化作滇池畔的苍烟落照
逐渐变得鲜为人知
事实上
这座偏居西南的“边城”
远不止“春城”那么简单
数千年来
它虽地处边疆
却数次立于风口浪尖
扛起时代赋予它的使命
今天的昆明
坐落在云贵高原之上
与群山起伏的横断山区不同
这里的地势相对和缓
尽管其北部地区
有三台山、拱王山、梁王山
三条山脉南北纵列
集中分布着
海拔4344米的雪岭
海拔4247米的马鬃(zōng)岭
海拔4223米的轿子山
但到了南部地区
地壳的抬升已相对缓慢
海拔基本不超过2600米
加之大地的构造运动
形成巨大的断裂带纵贯全境
其所经之处
持续抬升的一侧成为陡崖峭壁
相对沉降的一侧则陷落为盆地
(请横屏观看,平坦的昆明坝子和陡峭的,在云南,周围较高、内部相对低平的小型盆地、河谷等都称为坝子,摄影师@山山)
最终形成了
“北高南低、盆地错落”的
基本地理格局
正是这样的地形
加之其位于
北纬24°附近的高原之上
便塑造了昆明独特的气候
每年夏半年(5月-10月)
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
从西南方和东南方长驱直入
在山地的拦截下
形成丰沛的降水
相较之下
冬半年期间(11月-次年4月)
则多受到西方干暖气流的影响
因而湿度降低、天干物燥
与此同时
夏半年里
大量的云层和降水可削弱太阳辐射
冬半年里
北部群山则阻挡着冷空气南下
最终
昆明的夏季变得潮湿且凉爽
冬季则干燥而温暖
于是在这里
不仅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放
正所谓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上文引自明·杨慎《滇海曲》;下图左右滑动观看,①的樱花,摄影师@卢思璇;②晋宁的蓝花楹,摄影师@段炳旭;③旁的向日葵,摄影师@郑益)
▼
每年秋冬之际
更有数以万计的红嘴鸥
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跋涉至此
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而另一方面
充沛的降雨
长年累月冲刷地表
或令岩石溶解、大地重塑
形成石林、溶洞等喀斯特景观
或在淋溶作用下
令铁元素在土壤中富集、沉淀、氧化
形成色彩明艳的红色大地
水流不断汇聚
成为江河蜿蜒远去
沿途之中
或遇断崖绝壁飞流直下
或在高原边缘急剧下切
劈山成谷
又或是汇入低洼的盆地中
聚水成湖
其中
尤以滇池的水面面积最为广阔
古人称之为
五百里滇池
时至今日
仍是云南省第一大湖泊
极为适宜人类繁衍生息
尽管长久以来
这里都与中原腹地相隔千里
但也正因如此
赋予了这片土地独特的使命
也造就了它2000多年的风云传奇
早在商周时期
云南的铜、锡矿产
便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原
但直到战国秦楚争霸之际
楚将庄蹻(qiāo)率军沿长江而上
一路攻至滇池地区
中原王朝的史书工笔中
才有了关于这片土地最早的记载
然而这支楚国军队
还未来得及班师回朝
返程的道路便被秦军拦腰截断
无奈之下便改从当地习俗
建立“滇国”
尽管此后
神秘的滇国再没留下文字史料
却史无前例地利用青铜器
记录下了当时的社会百态
从动物、人物、建筑
到战争、狩猎、祭祀
其铸造技艺之精湛
令人难以想象
这是一个早在2000多年前
诞生在“边陲之地”的青铜文明
而在这些栩栩如生的场景中
有束着椎髻(chuí jì)的“滇人”
头梳双辫的“昆明人”
甚至高鼻深目的异域人等
可见在当时
这片偏处西南的土地
已然成为不同文化间
碰撞融合的前线
而这种融合
将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同生同长
时至
唐朝时期
滇池周边的爨(cuàn)氏部族
被南诏国兼并
野心勃勃的南诏王
看中了这里优越的地势
正所谓
“山河可以作藩屏,川陆可以养人民”
(上文引自南诏德化碑碑文;下图请横屏观看,西山、滇池和昆明坝子,摄影师@陈肖)
于是在滇池北岸
一座新城拔地而起
从此地出发
北可达成都、南可至越南
与东部地区的联系比大理更加紧密
是南诏国“开拓东进”的前哨
史称“拓东城”
虽然最初的拓东城
只是一座周长3千米的狭长土城
但随着南诏国东征西讨
大量唐朝的移民
迁徙至此
于是在这里
既可见当地独特的
观音崇拜
也不乏与中原如出一辙的
佛塔宝刹
尽管此后
传奇一时的南诏、大理相继破灭
但随着云南全境被纳入
中央王朝的版图
昆明也成为了
元朝时期
云南行省新的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自此以后
中央王朝的影响更加深刻
随蒙古军队而来的伊斯兰教
开始生根发芽
中原传入的禅宗佛教
更是香火不绝
儒学的兴盛
催生了当地第一座孔庙
一时间可谓是
“三教汇聚”“诸子争鸣”
更重要的是
中央王朝充足的人力、物力
以及更加先进的水利技术
足以支撑人们开展
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曾几何时
滇池的入流河道多达35条
但出流河道却仅有1条
加之降水集中、河道淤塞
往往旱季灌溉缺水、田地干涸
雨季却洪水漫溢、泛滥成灾
(滇池周边水系,制图@巩向杰&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于是在当时的云南“省长”
赛典赤·赡思丁的带领下
人们在滇池上游修筑水库
以拦截洪水、调蓄水源
(赛典赤时任云南行省首任平章政事,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下图为,元朝谷昌坝水库原址,今水坝为现代重建,摄影师@代保忠)
在中游疏浚河道、筑闸建坝
以分流洪水、灌溉农田
(盘龙江,滇池流量最大的入湖河道,摄影师@李昌华)
在下游则拓宽海口、降低河床
以泄滇池之水
(,滇池唯一的出水口,摄影师@陈肖)
有了更多土地
昆明的农业、贸易越发兴盛
城市也欣欣向荣
相传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
也感慨这里“工商甚众”
称之为“壮丽的大城”
但这座城市的融合之路
却不止于此
明朝时期
在屯田定边的政策下
超过300万汉族移民
浩浩荡荡迁入云南境内
文化融合的规模
也随之迎来鼎盛
此时的昆明
不同宗派的佛教“汇聚一堂”
各色佛塔寺庙遍地开花
道教也盛极一时
宫观殿宇随处可见
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中原城池的经典格局逐步显现
砖墙高大坚固
城门镇守各方
道路经纬交错
中轴线纵贯南北
精美的牌坊更是遍布城内
与流传千年的古老传说
交相辉映
至清朝晚期
这座西南边城已是
“足与楚蜀比肩”的“大都会”了
至此
2000多年的历史中
昆明
一直立于西南与中原地区
文化融合的前线地带
这种融合
令其从部落星碎的“蛮夷之地”
逐渐崛起为一座壮丽的边城
也为浩瀚的中华文明
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今天昆明少数民族户籍人口占比仍达到16%,下图为石林“阿诗玛”石峰,“阿诗玛”是云南彝族的经典传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摄影师@万诱引力)
然而
随着封建王朝的衰弱
列强入侵、国门洞开
这座西南边城又不得不承担起
作为大后方的历史使命
于是在这里
先后诞生了
云南第一座近代工厂
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
以及全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
与此同时
为了迅速培养军官、扩编新军
清政府在昆明创办
云南陆军讲武堂
在开办后的20年中
培养了超过4000名军官
其中便包括
朱德、叶剑英等著名革命将领
虽然清政府
最终也没能摆脱覆灭的命运
但中国革命的火种
就这样在这座边疆之城中埋下
并一次次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
燃起燎原之势
1911年10月30日
(农历九月初九)
重九起义在昆明爆发
与武昌起义遥相呼应
加速了清王朝覆灭的进程
1915年12月25日
护国运动在昆明爆发
成功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1945年12月1日
一二·一运动在昆明爆发
在全国掀起了反对内战的高潮
尤其在抗日战争期间
尽管云南人口仅有约1200万
但仍有约37万“滇军”奔赴前线
相当于每6个青壮年男性中
就有1个上阵杀敌
“云南是60军的故乡,60军是保卫中华的武装”
然而
在日本侵略者猛烈的炮火下
东部地区的大量国土还是纷纷沦陷
人们不得不向西部腹地转移
昆明再次“临危受命”
成为重要的后方基地之一
却是大师云集、人才辈出
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
更堪称中国大学史上的一段传奇
(滇缅公路《筑路励民歌》,引自昆明市文产办《昆明三万年》;此歌词流传甚广,但原始出处仍待进一步考证)
“竭力打开生命路,运粮利器到疆场。
杀彼日魔,救我国亡!”
(抗战时期昆明主要对外交通路线图,制图@巩向杰&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然而
这一条条后方通道的背后
又何尝不是沉重的代价
近20万人风餐露宿
肩挑人扛打通的滇缅公路
在抗战期间共运输物资近50万吨
但在筑路工地上
却是三千余人永远长眠
穿越崇山峻岭的驼峰航线
沿途气候恶劣、地形复杂
当超过65万吨物资被送往中国战场
却有500多架飞机和1500多人
消失在了重重山间
艰难的战争持续了一年又一年
直至1945年才终于宣告结束
随着工厂、企业、学校纷纷回迁
昆明作为大后方的历史使命
也随之终结
那么这座“边城”的未来
会就此沉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吗?
(1982年,昆明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下图为,摄影师@马红海)
不仅水面日益缩小
污染也日益严重
(滇池湖面面积变化示意,制图@巩向杰&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以恢复滇池的生命力
截至2019年
滇池水质已从曾经的劣V类
提升至IV类
众多一度绝迹的鱼类、鸟类
以及湖滨湿地植物等
纷纷重现
而放眼全市
更有超过50%的土地被森林覆盖
昔日的“边城”
正逐渐洗去岁月的沧桑
更用自己的故事让人们重新思考
城市与自然的关联
盘山公路上天入地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蜿蜒的铁轨
穿山越岭
来往长水国际机场的航班
每年超过35万架次
无论是旅客还是货物吞吐量
均稳居全国前十
▼
成为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
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它的世界园艺博览会
曾有9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
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世博盛会
已连续举办25届
与中国-南亚博览会一道
是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
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
2021年10月
它又作为东道主
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
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
成为中国第一座
举办这项大型会议的城市
而未来
随着泛亚铁路全面铺开
它更将跃升成为中国西南
与东南亚、南亚各国间的
区域性国际中心
成为“一带一路”通道上
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门户枢纽
这座“边城”
依然任重而道远
(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位置示意,制图@巩向杰&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
.
滇池湖畔,杨柳依依
修建于330年前的大观楼
依然静静地伫立于此
一幅长达180字的对联悬挂在其正门两侧
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透过这些斑驳的文字
这座城市的风云往事
似乎依然清晰可见
是的
昆明是一座“边城”
但在数千年的岁月里
却从未离开过历史的舞台
(依然矗立在城市中的金马碧鸡坊,摄影师@何盛)
是的
昆明是一座“春城”
但它肩上的使命
却比这份赞誉更加深重
(高铁列车穿越城区,在夕阳下飞驰远去,摄影师@wzkdreram)
在过去
它是文化碰撞的前线
也是救亡图存的后方
但曾经的辉煌终将化作平淡
传奇的故事也终将隐于市井
而在未来
当时代的浪潮汹涌而至
它又必须再次扛起新的使命
这是这座城市应有的力量
也是所有人共同的期许
(云下昆明城,摄影师@胡澍)
创作团队
撰文:木兰减字
图片:谢禹涵、冯丹怡、秦南
设计:王申雯
地图:巩向杰
审校:撸书猫、风子、王昆
封面摄影师:山人
本文由
[1]昆明市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昆明市志[M]. 人民出版社, 2003.
[2]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 昆明市文产办. 昆明三万年[M].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龙东林. 昆明史话[M].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7.
[4]谢本书. 昆明城市史[M].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9.
[5]汪宁生. 晋宁石寨山青铜器图象所见古代民族考[J]. 考古学报, 1979(4):423-439.
[6]张增祺. 滇文化[M]. 文物出版社, 2001.
[7]杨大禹. 云南佛教寺院建筑研究[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8]董学荣, 吴瑛. 滇池沧桑:千年环境史的视野[M].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