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亮马河畔1:二三使馆区成就燕莎商圈,为啥连风情水岸都是国际的?

清河腐竹 清河三思
2024-08-26


这两年的疫情,让亮马桥国际风情水岸彻底火了。。。



朝阳既然是北京最洋气的区,那么流经朝阳区精华地带、自带万种风情的亮马河,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国际性花名,比如京师の鸭川、塞纳河北京分河、朝阳热心群众的母亲河等等。



今天,就沿着这条河,聊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先聊聊燕莎辉煌的过去,再聊聊这条河沿线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项目,沿河顺流而下的次序,有东湖别墅、MOMA、北京公馆、京城大厦、启皓、平安金融中心、蓝色港湾。




01

亮马河风情

突然在疫情中爆红




从下图可以看出来,亮马河从东二环的东直门小街开始,向东流过东三环的燕莎桥,经过麦子店之后流向朝阳公园、蓝色港湾,并继续路过东四环、五环向东;和北边不远处的坝河一样,是朝阳区难得的穿过城区的河流。



也许南方水乡的朋友们会觉得有条河平平无奇,但对于北京人民来说,能有个水岸,简直像过年一样。。。





何以见得北京人民对于新の亮马河的喜爱?



按照官方的统计数据,这个河段每天的客流量差不多是10万人,这是啥概念?等于是2021年十一黄金周时期颐和园和北京动物园日均客流量的总和。。。



其实,亮马河突然火出圈,大概率可能是因为北京人民快被憋疯了。。。疫情导致无法远足,大家都特别需要户外空间,这与上海大火的安福路差不多逻辑。



在朝阳群众心里,能够和亮马河畔齐名的,只有温榆河公园了,它算是北京继朝阳公园1.0和奥森公园2.0之后的升级产品,但是远远低估了市民的热情,每到周末就停车难。。。而亮马河就在三环边上,各种交通都便利,步行可达。



在2022年五一期间,北京是不准堂食的。。。不约而同,国内外各路人马直接在河岸野餐、露营、工作、闲逛,直接把亮马河畔炸上热搜。



即便是后来恢复堂食了,每天在河边浪来浪去的人还是很多,出城不方便的时节,现在看哪儿都像是旅游胜地。。。



有大爷游野泳,也有小资玩浆板,有老外整烧烤,也有人玩垂钓;到了晚上,直接改夜店迪厅。



插叙一句,这个亮马桥国际风情水岸,也有自己的河长,那就是龙湖智慧生活,为它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02

北京的使馆区

不知不觉影响了商圈的发展




亮马桥燕莎商圈,是北京最早的开放窗口,现在也是北京的几个主要商圈之一,酒仙桥-望京的崛起,也近乎可以看作是燕莎商圈向东北的扩大和蔓延。



这里最大的标签,是毗邻第三使馆区。北京的使馆区应该是已经排到第四了(在东坝金盏,在我看来,还悬于概念中),使馆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知不觉影响了北京的商办布局。几个使馆区之间,都有啥具体差异呢?



第一使馆区



主要集中在建国门外、朝阳门外到东大桥路的光华路、秀水街、雅宝路区域,基本上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承认咱们的社会主义友好国家,以东欧和亚非拉兄弟为主,使馆也基本上以苏联式的厚重大楼为主。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使馆都在附近,而他们在八九十年代又都是急需轻纺产品,直接导致了秀水街、雅宝路的崛起;中国商人也不是躺赢,内卷的战斗从来没有停止,他们会派人去欧洲学习最新的设计版式,然后回来找工厂秘密代工,最后在雅宝路闭环交易。。。



在东欧缺货的时期,雅宝路各种风生水起,俄语曾经是这里的通用语言。。。2000年,雅宝路的各种批发交易流水合计约50亿美元。。。



后来人可能很难想象,在东二环和长安街交叉的黄金位置,竟然又若干家规模不小的批发市场。。。商贩们可以操着流利的各国外语云淡风轻的谈价钱。现在随着北京的疏解政策,雅宝路和秀水街都已经不复往日繁华。



第二使馆区



在东直门往东到燕莎商圈之间,以前是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联合国也在那边,后来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落户了。



这就是最著名的三里屯区域,有工体这样的地标,也有酒吧街这样的文化名片。



在2008年以前,估计北京有一半以上的酒吧都在三里屯区域,只不过从最初的文青集散地变得更加商业化,很多老外来北京必做的三件事儿,应该就是三里屯、长城、烤鸭。。。



2017年,三里屯北区的后街被清退拆除;随着三里屯太古里的崛起,这里愈发成为潮人集散地和街拍网红热点打卡地。



第三使馆区



咱们所说的燕莎商圈,其实就是三环以外、亮马河以北的第三使馆区周边。



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这片区域还有些郊野的意思,因为三环路还处于在建状态,和二环以里的内城相比,这里属于相对新的区域。



和上海一样,90年代也是北京基建进展最快的时期,各种修路建桥大兴土木;当时北京的出租车,还是下面这个样子。。。






03

燕莎是新锐

是第三使馆区最靓的仔




为啥叫燕莎呢?还是要从德国人说起。



当时中德关系甜如蜜,商界合作也蒸蒸日上,很多德国人都选择住在附近,旁边还有专门的德国学校;德国汉莎公司参与投资了燕莎友谊商城和凯宾斯基酒店,北京为燕,汉莎有莎,所以将合资主体命名为“燕莎”。



在90年代初的北京,有四大潮流消费胜地,不知道年轻的朋友们还能认识几个。。。其他三个都是二环边的,只有燕莎商城位于三环的新开发区域。





燕莎商城一度是北京商业里的一姐(现在基本上是SKP的了),周围客群的质量高是一方面,业务模式据说也算非常创新,勇于开风气之先。



它在国内第一次采取了开放货架的模式,第一次采取顾客自选的模式,第一次用POS机统一扣点。最有争议的,竟然是开放式货架,和当时纯国营百货店柜员看守封闭式柜台的做法大相径庭,据说,当时有持反对意见的领导提出,这样的开放式货架,估计货品几个月就会被偷光。。。



燕莎,既是北京城的商业地标,也是很多北京人认识国际世界的窗口,彼时的国人,对于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大多都充满了好奇和崇拜。



无论是普拉纳德国啤酒屋,还是绿安妮爱尔兰酒吧,甚至是星期五这样的美式餐厅,都让国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发达国家和外国人的生活方式。



使馆区的国际友人多,所以比较早期的涉外酒店,比如昆仑饭店、长城饭店、亮马河饭店,包括后来的希尔顿、威斯汀、四季等等,都在这个区域。但无论如何,商圈的名字是以燕莎命名的,因为它才是当之无愧的初创C位。



如果觉得这些酒店的名字还不够知名的话,这里有一家店估计很多朋友都听过:此曲只应()有,()能得几回闻。



不知道这家店的读者,估计是小小朋友了。。。具体我也不太懂哈,反正咱也没进去过的咯。




04

亮马河

是需要分段来看的




90年代的政府财力不算特别宽裕,曾经有企业出资赞助基建并以企业命名的做法(一个桥100万),之前聊过海淀有联想桥、四方桥,东三环的国贸桥、长虹桥、燕莎桥等,也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在地理位置上是亮马桥,但因为燕莎的赞助而起名为燕莎桥,并沿用至今。



有桥就有河。



亮马河起点在东直门外小街,向东经过亮马桥,经过朝阳公园北部的蓝色港湾,再往东汇入之前近乎平行的坝河,然后进而汇入温榆河。



现在亮马河在东直门附近与北护城河连通,也就是说,亮马河里的水,应该是从颐和园流出的,一路经过蓝靛厂、紫竹院、动物园、西直门转河、北二环。



所以,这条河是活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缺乏管理、近乎野生的状态。



当然,事物不能一刀切,还是要分段看。。。



当时中间位于第二使馆区那一段,关乎国家形象,所以还治理得略好一些,但上游(东直门小街-胡家园小区-渔阳饭店)那一截就不太行;下游(三环以东)就更差一些。



下图是曾经的闸口,和现在的对比还是挺鲜明的。




先扯这么多,后面想顺流而下,聊聊亮马河畔让我有印象的项目,上游东直门附近的东湖别墅、万国公寓、当代MOMA,中游的北京公馆、京城大厦、启皓、平安金融中心,下游的麦子店高盛、三全公寓、蓝色港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河三思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