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硕诚 | 当代禅修者的困境与机遇(上)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即心即行 Author 杨硕诚

编者按:

不管在西方或东方,“禅修”这项活动似乎已由特定群体所关注的对象,慢慢发展成为大众流行文化,本来这是值得高兴的事,但若冷静观察,就会发现这个潮流表面热烈蓬勃,实际上却埋藏隐忧:

原本用来解决人类生命困境的实践道路,已逐渐沦为心灵鸡汤的制造地;

一种可以彻底消除不安、恐惧、焦虑、怨愤的有效方式,却只剩下安慰剂的功能,实在非常可惜。

文中杨硕诚老师依照个人多年亲历的禅修实践与教学经验,尝试论述上述现象形成的原因,并针对现代人的特性提供解决方法。

本届暑期研习营邀请杨硕诚老师给大家带来《动静禅定工作坊》,相信在这段时间,您一定会收获很多。






一、禅修的目的与路径


1.不同的禅修目的会形成不同形式的禅修


在开始阐述个人观点之前,必须先厘清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何要进行禅修?

不同的目的必然形成不同的方法,就算方法的表象非常相似,也会因背后动机的差异性,导致过程与结果都相距甚远。

如果你的目的仅仅是想要获得一种暂时的宁静,或者是想借此吸收更丰富的知识,那么这篇文章所提到的内容,对你来说可能不具太大意义。

就算是你对禅修怀有更深的志向,但由于禅修冥想这种方法是横跨存在于多个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中,这都影响着我们对这件事的定义和态度。

所以个人在此先做声明,接下来的内容是围绕着以佛法教导目标而形成的禅修行为——也就是佛教式的禅修上来开展,对此之外的禅修形式,并非本文讨论范畴。 


2.佛教禅修的目的是什么?


虽然把讨论方向明确在佛教禅修上,但由于佛陀的教导在经历了两千五百多年的传播,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融合后,发展出了丰富而多样的各类修行方法。
禅修这项古老的工具也难免披上了各种不同外衣,使我们在运用这个工具时也增加不少困难性。不过我们若能暂时略过这些绚丽的外衣,直接从本质入手,或许这个问题也没有表面上这么复杂。
禅修在佛教修行中,只是一座桥梁或一艘船只,也就是禅宗中所说的“指月之指”,是月亮决定了手指的方向,而非手指决定月亮的位置。这个月亮就是佛教禅修的本质,也就是佛陀要引领我们到达的地方,那么佛陀到底要带领我们到哪里去呢?
以我个人有限的智慧来看,佛陀教导的核心为离苦得乐,这种彻底解开烦恼束缚,获得安心自在的状态,或称“苦灭”,或称“解脱”,或称“涅槃”。禅修以及佛教其它一切修行方式都是为这个目标(至少以此为基础)而服务的。
 



3.佛教禅修如何帮助人达到目的?


佛陀在经历了漫长的摸索后,发现我们之所以会觉得苦,会出现烦恼、不安、焦虑、恐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对这个世界以及对自身所产生的错觉,也就是无明而挟带着无明的见解跟着这个世界相处久了之后,又累积形成了无明下的习气与动力(业习)。
佛陀认为,唯有跨越无明与业习的障碍,才能使人真正由烦恼的深渊挣脱出来。想要完成这个跨越则须具备两项能力,一个是禅定samādhi),一个是般若智慧paññā,Prajñā)。 

4.心识的运作是生命不断轮回的本因


佛教唯识学派认为,当识流转进入我们现在的色身后,形成由人的五种接收器官()——眼、耳、鼻、舌、身,接触到世间的五种现象()——色、声、香、味、触,产生了五种觉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当我们的头脑(意根)对前五识所接触的内容,产生概念、分析、判断、记忆等(),便形成我们熟知的思想意识(第六识)。 
第七识称为末那识,位居前六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枢纽,它负责转化前六识产生的作用力()后,储存到第八识里,并且于因缘具足时,将第八识中的业力种子提取至现象界。
意识的运作关系非常紧密,虽然名为八识,但实为一识。当我们这个阶段的生命结束时,肉身和意识所附着的根器都会相继毁坏,然后这八识含融的一识,便再继续进入法界里漂流,直到遇见另一次因缘和合,才又开始另一个阶段的生命开展。 
流转中的识本身不具备运算功能,只负责储存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可是它却含藏着一股无明动力,这是一种对「我」的存在产生的错误认知,称之为萨迦耶见,也就是“我见”
这股无明不断催促着识对接触到的因缘产生执取,当尚未形成新的生命形态时,它推动着识投入新生命。当已成为生命形态时,它又推动执取所接触的一切。
如此环环相扣下,执取的动力越来越强,执取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一直到这个生命形态结束,然后又再次投入新的生命形态,开始另一次循环,这就是生命不断轮回的根本原因。
对心识的运作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后,便比较容易理解禅定与般若识如何协助我们解决问题。

二、禅定与智慧的获得

在传统禅修的实践,一直有两扇门为想要获得禅定与智慧的人们打开着,那分别是-奢摩他(samatha;śamatha)与-毗婆舍那(vipassanā; vipaśyanā)。如果说止是掌握定力的捕鱼网,观便是获得般若的开瓶器了
就个人的观点而言,在众多的佛教宗派里,凡是能够真正产生实效(跨越无明与业习障碍)的修行方法,肯定具备止与观的要素不过这里所强调的并非止与观的外在样貌——直接去做一件叫作止或叫作观的事,而是这两者的内在原理。 
若尚无法解决因无明业习所生的烦恼,必然是禅定与智慧的能力还有匮乏;而禅定与智慧的不足,极有可能是对止与观的原理未能充分掌握并实践。



三、止的原理与其在禅修中的重要性


1. 禅定的作用


「禅定」的作用有五个:
a.必须具备定的能力,才能深入发现问题的根源。
b.必须透过定,才能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c.尚未将问题解决前,必须借由定来保护自己。
d.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借由定来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e.阶段性将问题解决后,需依靠定维持成果的效益,直到问题完全解决。
 


2. 止的原理


一般禅定训练,大都是让修习者先将心念暂时专注在某一件事物上(所缘境),例如身上某个部位或呼吸。
一旦这个专注的意念能够平稳持续维持,那么其他的念头也就会慢慢减少,等到其他念头几乎完全平息后,我们再把眼前专注的意念渐渐放松。
最后直到连这个专注的念头都舍弃时,我们的内心便会滑入一种极为轻松、清明、宁静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定境
如果练习过程想去克制其他念头的产生,脑海就会多出一个想去克制念头的念头,原本希望减少念头,但是却冒出更多念头,可见想去强压的做法并不聪明。
根据觉受的状态和心念不动的程度,定境可分为很多种类与阶段,在此不作详细论述,只是特别强调一下进入禅定前的未到地定的重要性。
由佛法的角度来看,认明烦恼根源——“悟道”是修行的当务之急,而在阿含经中记载,初果并不见得非要拥有深禅定,但虽不必非倚靠深禅定,但还是需要具备些基础定力的,至于这个基础定力是未到地定或刹那定(电光定、瞬间欲界定),仍有不同看法。
可是就个人见解,就算在刹那定中获得明心见性者,若未具备常处未到地定的能力,恐怕体会到的经验很快会流为美丽的回忆,导致接下来只能用表层意识来捕捉、想像这个体验。 
再说修学者若想依靠自身的能力来进行“观”,那么未到地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能力
进入初禅之后,由于心念趋向不动,因此很难进行“观”,而若还未到达“未到地定”就开始进行“观”,那么因为心念的不够稳定,将导致的结果不够清晰、深入,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思考。


 

3. 注意要素


禅定的锻炼并不局限在静坐上,而且也不能只局限在静坐上修习者需透过日常生活里的实践,加深静坐中禅定的品质,然后又将静坐里持续深化的定境,于离座时援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此循环相持,才是修定的正途
一个仅能在打坐时保持心情宁静,回到生活中却依然烦躁的人,以及一个平日看似八风吹不动,但在静坐时,却无法平息纷飞杂念的人,都不能算是掌握住习定要领。 
定力虽然重要,却也有可能如筑起堤防挡住洪水,短期内把问题挡住,但并未真正解决问题
尤其更值得担心的是,有时因为定力这道堤防的阻隔,形成一种太平假象,因我们看不见问题的出现,就误认已经没有问题存在,殊不知另一股滚滚大浪正在堤岸后形成,这点不能不谨慎!

四、观的原理与其是如何开启般若智慧


1. 般若的作用


般若智慧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发现问题,二是解决问题。

但佛教里的智慧跟我们一般提到的学识涵养、聪明才智并不相同,佛教里的智慧专门用来解决关于生命解脱的问题

当然,一旦生命的问题得以安顿,生活上的问题自然也就轻松化解。很多表面看似简单的小问题,它们背后所形成的原因,跟我们生命苦痛、轮回的根源完全一样,因此只有将生命的根本无明——「我见」去除,才能真正将所有问题完全消弭。



我们已经知道无明我执的业力种子含融在阿赖耶识里,可是阿赖耶识却不是我们有能力随意接触、自由存取的地方,要如何处理这个情形呢?
回到上面提过的意识运作轨迹,阿赖耶识无明影响末那识,并透过末那识影响第六识,再由第六识影响前五识,这就像一条病毒传染的路径。但反过来看,它一样也是条治疗病毒的路径。
也就是说,可借由般若正见影响前六识,然后往回影响第七识与第八识,逐步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
 


2. 观的起源


「观」是开启般若最重要的手段,就像卫星向地球拍摄空照图,在佛陀证道前,便是凭着这方式开始踏上探求解决生命之惑的迢迢旅途。
虽然在空照图上,可清楚看出山川、河流、道路走向,可是证悟的宝藏到底埋在何处,根本没有任何标示。 
佛陀正是透过这样一个看似完善,却又相当原始的工具,用双足不断地在这块土地上来回奔走,独自发现了智慧根源——涅槃境地的所在。
当佛陀证道之后,他为我们在这张地图的宝藏位置上方,竖立起一座灯塔,从此我们不必凭空摸索,终于有了可以依止的座标。
然后又经过之后众多圣者的努力,这张地图上的引导标志越来越丰富,通往宝藏的道路,也愈来愈多被开凿出来。
但这却也造成另一个问题,后世学习者拿到空照图时,往往被琳琅满目的沿路标示所迷惑,反而忽略宝藏位置,错失直探根源的好机会。



由上面的比喻,延伸至「观」发展的轨迹:一开始是「察觉问题、寻求答案」的工具,因为尚未出现正确解答,所以比较像使用显微镜等单纯的观察仪器。
可是当佛陀找出正确解答后,修行人运用「观」已经偏向为「解决问题、整治过患」的方式。好比已经由医生告知生了什么病,我们便把心力专注在治疗上就好,不必回头自己动手检查自己生了什么病的道理相同。
 

3. 观的原理


 察觉问题、寻求答案的「观」

这是一种在定境中寻伺观察的方法,如果已经对定力有基本掌握,就可直接在未到地定里操作。

通常正式进行「观」行时,要不就只是单纯地面对自己念头的呈现,看看念头的背后是什么?要不就先设定一个问题,例如人为何会紧张、生气?贪念、欲望是由哪里产生的?还是进一步的,无明是什么?涅槃又是什么?或者如禅宗所参,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何谓门前柏树子?…等等,而且进入「观」前,这些问题大多已经在平时思考过很多次,等到一进入定境里,很快就能站于之前思考基础继续深观。

不管是前者或后者,关键处都在于进行观时要忍住猜测、想像、推理,等待答案在你面前呈现、被你察觉一旦看清无明的源头,有人的问题便彻底解决,或至少也已经知道解决的方向与方法,离真正解决只是时间的问题。

 


 解决问题、整治过患的「观」

运用这种观,大多因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透过上述的「观」找到问题的源头,然后再利用此对治方式的「观」来根除问题;另一种是自己尚未寻求出真正问题的根源,但经老师的指导或透过阅读经典、书籍来操作这种方法。
如果你衣服上沾染上了臭味,直接将衣服洗干净是一个方法,但还有个方法就是去充满香味的环境待上一阵子,身上的臭味也自然会消除。
找出见地的漏洞予以修正,或常处于无漏的见地薰习,久而久之自然就会扭转我们原有的见地乃至业习,这两者都是观的途径。 

 具体的实践方法 


先去了解并思维已经彻底解决问题的人(佛、证道者)是怎么理解世界,然后逐渐将这种思维形成感受。接着在打坐过程将这些感受作为观的素材,让自己浸泡在这种情境之中,并在离开打坐的日常生活里,仍然常维持这样的视角与心境,并适当调整不符合这种视角与心境的身口意行为。
而这些源自解决问题者的世界观中,南传四念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与北传梦幻观、中观、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应该是其中较常用的素材。
 

五、不同佛教宗派如何调和止与观


一旦理解止与观的原理,那么再来看看不同佛教宗派修证法门,便会对其中奥妙有一个概括性的理解。
有些方法先止后观,有些先观后止,有些止观同时进行;有些对止或观的锻练要求高,有些要求较低,有些实践仪轨复杂,有些却非常简单;有些观法以察觉问题为主,有些以解决为主;同样察觉问题,还有角度与先后次序的不同;同样解决问题,也有先解决什么的差异。



禅宗来说,初期指导学人多以直指人心,禅师直接将果地经验传承弟子,弟子们依此经验继续修习,属三三昧中无相三昧与无愿三昧之范畴。

后期禅宗因学者日广,禅师无法一一深入指导,于是出现看话头、参公案方式,以话头、公案作为所缘境,一能起到收摄心念功用,二能盘整习者闻思。但是目的仍在让参学者了悟本心,接下来还需依此悟见或悟境保任深化,此时方向、目的、流程与初期禅宗并无不同。

不管前期后期,都可以清晰地看见将止观原理含摄其中。 

再看看密宗常用的「本尊观修」法,外在形式上,以本尊形象做为所缘境,不但可借此深化习者定力,并可将本尊所具德行透过观修薰染学人。

净土法门以佛号为系,或以愿生极乐之念为系,或以弥陀、净土形象为系来长养学人止心,并以弥陀慈誓为「观」,感化念佛之人。


-未完待续-





嘉宾简介


杨硕诚老师

 

1966年出生。幼年即终日与药物为伍,由于恐惧死亡,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与真理。

 

后依止祖光禅师学习止观双运与本地风光两门禅法,终于找到解开烦恼不安之道。先后跟随针灸名师胡丙权及武当钟云龙道长学习太极拳十余年。

 

致力于分享禅侠一味的生命态度,开设有《禅定心法与实践》《般若正见》《止观禅修》《武当太极道》等课程,并出版书籍《禅修日读》,期望藉此协助学习者达到身心安康自在的状态。





第六届暑期研习营报名截止日期:2022年6月30日
👇

 

为研习营学员子女准备的
第三届山水夏令营已开启招募

第三届山水夏令营报名截止日期:2022年6月30日
👇



详情咨询
请添加辛小妍微信



        
/ 关注暑期研习营 · 重建文化,从教育做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暑期研习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