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健顺 | 用中华文化精神做教育

徐健顺 暑期研习营
2024-08-23



徐健顺  |  作者

          雪儿  |  排版

网络  |  图片


于中华文化精神,学术界已经讨论超过一百年了。从当初张之洞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界就开始关注中西文化的不同,就开始提炼中华文化的理念了。

从梁启超到梁漱溟,从新儒家到钱穆,一直到今天的楼宇烈、陈来、龚鹏程、辛意云等等国学学者,一直在探讨中华文化精神问题。

学者们的用词不太一样,有的人叫“中华文化真谛”,有的人叫“中华文化特点”,有的人叫“中华人文精神”等等,但是其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北大在上世纪末曾经开过一次会,很多大师级的人物与会,他们总结了中华文化的五大特点,也是关于中华文化精神的探讨。

这些学者们各人有各人的总结,说法都不完全一样,但是我们放在一块看,内容则大同小异,比如说关于道,关于阴阳,关于万物一体,关于和合共生,关于尊卑亲疏,关于仁义礼智信,都差不多。

大家其实就是侧重点啊,结构表述有所不同,叙述的深浅度有所不同。

总体来说,关于中华文化的理念系统,学术界的争议不大,至少比对国学经典的争议小很多。

我觉得,把中华文化精神概况出来,普及教育下去,还是基本可行的。

用中华文化精神做教育,不是脱离了经典的意思,而是用经典的顺序相反。
我们现在经典教育的做法是先读经,先理解经典,再从经典里边往外提炼精神,再落实到个人的修养上。
我现在的建议是反过来做,既然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精神,为什么不把中华文化精神直接讲出来,再用经典去佐证,用其他材料去加固,这样不是效率更高吗?
每个教育活动,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决定教什么样的中华文化精神,教到什么程度。
然后,根据这个来组织材料,组织活动。如此教师们也就知道怎样选择教学材料了。

现在选择教学材料也是个大问题。
我讲吟诵也好,讲汉字也好,讲传统文化也好,经常有老师结束之后来找我:”给我开一个参考书目吧,我该买哪一本书?“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特别尴尬,因为我真开不出来,没有这书。
我们现在习惯了,学一门课,后面一定要列很多参考书,这是标准的做法。
我为什么觉得没有这样的书呢?因为,古代的都是按照古代思想写的书,现代的都是按照西方思想写的书,哪有中国现代思想的书啊?又是中国思想的,又是当代思想的书?没有。
教育材料也是这样,要么是古代的,要么是西方的。中国当代的文化材料基本上都是被西方思想阐释过的。
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国学教育?现在一般的做法就是选中国古代的。那么不是中国古代的材料就不行了吗?显然不是,只是大家不会辨别。
西方科学的很多成果,不是说明了中华文化的理念吗?西方文化的很多成果,不是也在表述跟中华文化理念近似的想法吗?量子纠缠与万物一体,辩证法与阴阳之道,毕加索与齐白石,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我做家史教育,就会用电影《寻梦环游记》,因为墨西哥的家族观念跟中国很接近,而中国却没有做出这么好的电影。
中国古代的材料就都行吗?古代文献里的就都可以吗?甚至,经典里的就都可以吗?显然也不是,但是大家无法辨别。
比如《弟子规》《增广贤文》《二十四孝》等等里面就有很大争议的内容。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几乎是中小学最喜欢的经典诵读篇目,因为是鼓励少年的,但我总觉得这是梁启超思想偏西方的作品。
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也一直在语文教材里,其实这篇文章以势压人,恰是不讲理的代表。这都是没有筛选标准的表现。
其实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握住中华文化精神。教师知道了中华文化精神是什么,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出这个材料能不能用。
比如中华文化精神的世界观,首先是“非神非鬼”,凡是神神鬼鬼的,都不属于中华文化精神。
所以,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这些经常被拿来做儿童教育材料的故事,从神鬼这个角度来说,是不符合中华文化精神的。
它们当初都是中国大地上的文化,但不属于华夏的正统文化。
西方人重视神话,西方的历史就是神话,所以西方人用神话做儿童教育,他们至今也是基督教的世界观,很正常。
但是我们中国教育也这样生搬硬套过来,也用中国的神话做儿童教育,还要感叹中国的神话落后啊,不成体系什么的,就不合适了。
教育材料中,更重要的是当代的材料。当代的材料才贴近学生的生活,才最有说服力。而没有中华文化精神的标准,就无法筛选当代的教育材料。
所以我们看见国学教育基本上就是一个古代的环境,一进去就是中式桌椅,笔墨纸砚,汉服汉礼等等。如此者,我们怎样创造当代的中华文化?未来的中华文化?
其实这就是一种胆怯,怕弄错。胆怯的原因,就是对于当代材料没有筛选标准,没有解释方法。
其实很简单,只要掌握中华文化精神,这个问题就基本上可以迎刃而解。
中华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看待一个事物,总是先看整体,再看个体。看待一个组合,总是先看依存,再看冲突。
西方文化则往往相反。不同的文化精神,会导致不同的做法,引出不同的结果。往大了想,可说的太多了。
所以说,掌握中华文化精神,就像是拿到了国学教育的一把钥匙。

中华文化精神还可以做教育评价的标准。你说怎样评价国学教育的效果呢?以什么为凭据呢?
会吟诵多少首诗?会琴棋书画?背过多少经典?还是会捏泥人?怎么都不对。
应该是以精神修养为第一评价标准。可是精神修养、道德水平等等,又是难以客观量化的。
但是,其中的中华文化精神的掌握,还是可以评价的。因为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甚至可以用书面考试来考查。
虽然他内心真正接受了多少,内化的怎样,还是不知道,但是至少从知识、知道的层面上,是可以测评出来的。这是内化修养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把中华文化植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建立中华精神的信仰。所以是精神理念的入脑入心问题。
因此,中华文化精神应该是国学教育的目的,而不是经典;中华文化精神应该是国学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经典;中华文化精神应该是国学教育的材料标准、方法标准、评价标准,而不是经典。
国学教育应该是从中华文化精神出发,组织材料,组织教学,展开评价,最终把中华文化精神进入学生思想心灵的一个过程。这就是用中华文化精神做教育。


-End-


听一曲徐健顺老师的吟诵一起兴起来吧




 导 师 简 介 


徐健顺老师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国学教育学院培训部主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委员。

2004年开始吟诵采录工作,至今已经组织采录和整理了超过1000多位受过传统教育的老先生的影音资料。组织并举办了三届“中华吟诵周”等大型文化活动。出版有《普通话吟诵教程》《中华经典吟诵》《我爱吟诵》《诗词吟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吟诵》等著作。




        / 关注暑期研习营 · 重建文化,从教育做起 


点个在看,让生命成长之路上的人早日相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暑期研习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