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视娱乐化的霸权本质

2017-12-14 新小传 勤思新传考研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勤思新传考研

2017 / 12 / 14  距离18考研初试

9天



一、今日主题:电视娱乐化的霸权本质

二、主题背景:(1)是以大众媒介为主要承载和表现机制的现代大众文化。现代大众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不同的“文明”之间渗透、扩散,首先源于文化之间的强弱势关系(文化霸权的生成根源),其次是由于产生了以电子媒体的传播样式所代表的“娱乐天下”的狂欢式精神消费。

(2)联想考点:霸权、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狂欢理论、娱乐至死、二次售卖、受众商品论等。

三、考点解读

(1)以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为例。

(2)考察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全40多所新闻传播考研传统院校都以简答的形式考过。 

一.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葛兰西认为:“霸权指一种正在进行中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某个居支配地位的阶级,不仅统治着一个社会,而且通过其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引导着这个社会。所以这个社会尽管存在着剥削和压迫仍然高度一致。”  通过“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阿尔库塞的对葛兰西理论的发展),统治阶级建立了一种缘自自我的社会“共识”,在潜移默化中消解了被统治阶级的抵抗,实现了社会控制。

在其“文化霸权”理论中,葛兰西把马克思社会结构分析的上层建筑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可以称作‘市民社会’,即通常被称作‘民间’的社会组织的集合体,另一个可作‘政治社会’或‘国家’”。大众传播媒介(新闻媒介)和政党、宗教、学校等属于市民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宣传和劝说性的机构代表的是舆论。一个是市民社会的形成,一个是政治强制性弱化,对于市民社会文化领导权的掌握突出。这是资产阶级实现文化霸权的前提。葛兰西在“文化霸权”的阐述中,提到了如下的几个论点:

1、“葛兰西强调霸权是通过占支配地位的各个集团和阶级与被支配地位的阶级进行谈判,并向他们做出让步,才得以维持的。” 当然,这样的谈判和让步是有一定限制的,它以不能动摇和影响阶级权利的经济基础为前提。霸权在这里是一个抵抗和融合为标志的过程。

2、霸权主要是由“组织知识分子”的人“组织”起来的。

大众传媒文化的生产者、传输者以及阐释者都是参与文化霸权的创建和文化霸权斗争的知识分子。作为社会文化的出类拔萃的精英——大众媒介具有领导文化和总体意识形态的作用。但是,我们首先要明确,葛兰西所界定的知识分子是由阶层划分的,就是说各个阶层都会在自己的阶层内部产生知识分子。在这个意义上,大众媒介的从业者来自哪里,趋向哪里,自我的阶层定位在何处直接影响着大众传播系统的“文化霸权”中的角色。

后来经过阿尔库塞等人的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葛兰西文化研究学派。这个学派为出于两种敌对的大众文化研究方式开启了新的视角,认为大众文化既不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强加的文化,也不是来自底层的代表人民声音的工人阶级文化,而是来自底层和上层的种种力量的矛盾混合体,是“折中平衡”,其标志是既“反抗”又“妥协”,并坚持认为生产过程和消费活动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 用霸权理论来阐释大众文化,认为它是人们对文化工业的各种作品和在实践进行自动消费的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大众文化不再是一种阻碍历史进程的、强加于人的职能告知操纵文化,也不是社会衰败和腐朽的标志,而是抵抗和融合之间的一种不断变化的力量平衡。

二、解读媒介娱乐

媒介霸权和涵化机制虽然在理论趋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区别,但是却共同为我们现在的文化冲突刷新了视野。关及上面所述的“娱乐文化”——“娱乐至死”的大众文化,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分析来解读后现代时期的“媒介娱乐”。

1、娱乐文化的霸权主义实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是“霸权”机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另一个是通过强制性的国家机器进行的侵入机制,这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初期盛行)。在这里,无形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占据了以大众媒介为主要承载物的人类交往。

娱乐文化作为“人的物的依赖形态社会”的主要精神产品,成为继政治斗争、意识形态对抗为主的战争思维退出后,主宰各国受众精神消费的主角。因此,在“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文化全球化变成了文化的“西方化”。面对美国文化在这其间表现出的“无辜”与“淡漠”,我们很多人开始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抨击这种“文化帝国主义”的行为,认为这样的文化产品的“入超”将极大地损害文化弱势国家的本土文化,阻碍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不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娱乐文化的霸权本质是:西方国家通过占有巨大的经济和文化资源,客观上支配着娱乐产品的流动趋势。这其间有这样的双向流动过程:一是西方娱乐文化的生产(娱乐产品的素材往往取自弱势文化)和流通在满足本国受众的信息需求后逐渐走向全球;一是文化弱势国家(往往也是经济弱势)的受众在逐渐廉价和简单的西方娱乐文化的冲击下认同了这种文化形态以及内部渗透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涵化的效果,而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形态趋于边缘化。这就是当今娱乐文化的霸权机制,比较葛兰西时期的文化霸权概念,我们发现:霸权的“革命性含义”减少了,“融合性含义”增加了。由此,我们也得出了对于“文化霸权”的一种更为理性的认识。

2、娱乐文化的涵化机制

经历了“超女”的狂欢,我们不能不惊奇于“媒介娱乐”的巨大威力。剥离这种狂欢的表象,分析娱乐媒体的“隐喻”、“主流化”的观点,一方面表明了媒介娱乐内容的趋同和简单化,另一方面也从信息结构制作和接收的角度分析了形成涵化效果的主要机制。

首先,媒介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广告商的主宰地位。

当电影、电视剧中充斥着无聊的家长里短,满溢着现代白领人士的生活起居时,广告商正在会议室里商定着新的产品(更多的是奢侈产品)的营销策略,因为他们知道某部电视剧后的市场走向(尤其是家庭妇女的购买动向)。当今,媒介的盈利模式逐渐有了多元化的趋势,像“三次销售”等的延伸性盈利点不断涌现。于是,我们看见在疯狂的“超女”背后是电信公司、电视台、乳品公司、演出公司的植入式广告。娱乐文化的背后渗透的是消费观念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变更。

其次,从娱乐文化的社会根源来看,我们常常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文化形态中的受众会对“好莱坞”等有着基本相同的接受状态?一个参加过国外电视节目评奖的中国评委如是说道:各种不同文化的电视节目产品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何去评奖?很显然,评委们并不是完全理解各个文化的特征,因此就按照一些基本的规律去评判,即简单、易理解、好的形式(制作)等评判标准。张艺谋的影片能打出国界,很简单的一点就是他把所谓的文化的传统和唯一的特征抛弃掉,仅仅关注那些简单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再加上色彩、特效的浓重,就看到了我们现在的《十面埋伏》之类的产品。

于是“娱乐文化”的基本的特征,也是大多数各国受众的基本需求特征:

1、简单。

文化符号的简单化、文化意义的模糊化、文化产品形式的制作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文化产品交流之间的障碍,站在人类普遍接受水平和基础上来运作,扫除了流通过程之中的文化壁垒,产生了“普天同乐”的娱乐效果。

2、变异的本土化。

像《花木兰》这样的娱乐产品就是这种“变异的本土化”的典型产品。“好莱坞”制作的不仅仅是美国的生活形态,还是全球的。怎样把各种文化形态下的素材制作成符合全球市场的娱乐产品,尤其是解决娱乐产品市场化大生产条件下本土文化素材缺乏的问题走“本土化”是一个主要的途径。这里的“本土化”是变异的,即采集不同文化的代表性事件,以“简单”的思维来制作和传播,首先实现文化素材源于国家的受众的“变异型消费”,然后将之推向世界市场。

【知识点复习】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

“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中,人际关系松散,人人各自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家庭。“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其中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在集体主义的社会中,人们从一出生开始就与强大而又具有凝聚力的内部集团结合在一起,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人员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保持绝对的忠诚作为回报。 美国是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因而开展员工之间个人竞争,并对个人表现进行奖励,是有效的人本主义激励政策。中国和日本都是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员工对组织有一种感情依赖,应该容易构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美]尼尔·波兹曼著,章 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郭庆光著:《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龙 耘著:《电视与暴力——中国媒介涵化效果的实证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4姜 华:《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的葛兰西转向》,《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庄 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及时代意义》,《北方论丛》

6 姬德强,《媒介娱乐的霸权本质与涵化机制》,《现代视听》


往期一览


新媒体大数据背景下整合营销传播的新形态

专业课如何才能得高分?你需要记住这些答题技巧

2017年十大热点事件,你觉得会考哪个?

从北京“三色”幼儿园虐童事件分析网络舆论的形成与特点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勤思新传考研

勤思新传考研,陪你一路成长

勤思新传考研

微信号 : xiaqixicomqsxinchuankaoyan

新浪微博:@勤思新传考研资料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