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长丨你为什么总会跟前任纠缠不清??

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库


爱情,这个动物,噢不,人类世界永恒的话题。我们可以不顾每六十秒就有一分钟过去的事实,去追逐世界上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爱情火花的盛开与消逝。


当然,我们也会发现,总有那么几对欢喜冤家,他俩的爱情之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他们的恩恩怨怨往往比肥皂剧更长更狗血,双方明知无法与子偕老,但却一遍一遍携子之手往火坑跳,直至遍体鳞伤。不光如此,这样“奋不顾身”的爱情往往伴随着对周围人的伤害,“防火防盗防前任”这样的“至理名言”也就此流传开来。

 

你有没有想过

亲密关系中这样的“虐恋”

可能是我们男女主角的依恋模式出了问题



早在五十年前,英国精神分析理论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就与同事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通过观察婴儿与母亲从分离到重聚的过程,提出了经典的依恋理论。


而后Hazan将其应用到成年人的依恋关系之中(Hazan, C., & Shaver, P. R.,1987.),认为成年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对彼此的依恋。


要想分清一段亲密关系是否存在依恋,可以参照一下特征:


 对方在身边时觉得安心

 双方都愿意有肢体上的亲密接触

 无法接近对方时会感到不安

 会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在对方神情焦虑时也会表现出焦虑

 会像孩子一样对话

(比如,称对方为宝宝,使用一些像是”吃饭饭“、“睡觉觉”之类的语言)


一旦双方建立起了依恋关系,则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专属这段关系的依恋模式。经过研究者的不断优化,成人依恋大致如图所示:



当然目前关于依恋模式的研究并不趋向于将人们分为不同的依恋类型,而是按照焦虑与回避的两个维度分析。而如果一定要分类的话,那么:

焦虑感和回避感都低的人,是安全型(Secure);焦虑感高、回避感低的人,是痴迷型(Preoccupied);焦虑感低、回避感高的人,是疏离型(Dismissing-Avoidant);焦虑感和回避感都高的人,是恐惧型(Fearful-Avoidant)。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将自己套入模型中无法自拔(之后的依恋专题我们会详细讲解哦)?还记得我们的虐恋主角吗?究竟什么依恋模式下情侣会强行给自己加戏呢?



Hazan和他的同事Kirkpatrick在1994年在一项针对177名成年人进行为期四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焦虑感高的依恋模式会导致情侣之间的分分合合,即使这段感情并不愉快

相似地,2012年,美国研究者Slotter对69名情侣在为期半年的追踪调查中,也发现焦虑感高的依恋者会更难以与不合适的对象分手,也难以发觉伴侣所需的支持,或是满足对方的需求
2003年,在对近5000位美国成年人的网络调查中,研究者Davis发现,在分手后,焦虑感高的依恋者倾向于用性吸引的方式来换取与前任的复合,并且易于通过性活动唤起对感情的追溯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者Schmitt的一项全球性研究发现,亚洲人的不安全依恋人群显著高于西方人群。而针对不同的对象,如家人、伴侣、朋友,个体可能存在不同的依恋模式。依恋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学习相关知识,改善自我与他人交往的模式来获得健康有益的人际关系(Schmitt, 2004)。
最后,祝大家有对象的,对象前任不诈尸;有过对象的,谨记不打扰是你最后的温柔;自打母胎单身的…欢迎加入对人类世界永恒话题的讨论并早日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Slotter, E. B., Finkel, E. J., Dewall, C. N., Pond, R. S., Lambert, N. M., Bodenhausen, G. V., & Fincham, F. D. (2012). Putting the brakes on aggression toward a romantic partner: the inhibitory influence of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2(2), 291-305.

Barry, R. A., Lakey, B., & Orehek, E. (2007). Links Among Attachment Dimensions, Affect, the Self, and Perceived Support for Broadly Generalized Attachment Styles and Specific Bond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3), 340-353.

Hazan, C., & Shaver, P. R.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524.

Schmitt, D. P., Alcalay, L., Allensworth, M., Allik, J., Ault, L., Austers, I., ... & Zupaneie, A. (2004). Patterns and Universals of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Across 62 Cultural Regions Are Models of Self and of Other Pancultural Construct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5(4), 367-402.

Kirkpatrick, L. A., & Hazan, C. (1994). Attachment styles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A four-year prospective stud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 123-142.


文章转载自: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familybnu)

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苑,专注于中国婚姻与家庭研究,致力于将实用有趣的学术成果分享给大家。



往期精彩回顾

案例丨四大法宝助你应付那些拒绝负责任、坚决不离婚的婚姻“老赖”

故事丨5部心理学电影告诉你如何摧毁or治愈一个人

分享丨来自北师大的权威发布:父母皆祸害?这个说法究竟有没有根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